小学语文教育叙事(一):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潜力,阅读潜力,写作潜力,口语交际潜力。使他们构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每个语言文字都是一颗跳动的生命,都具有必须的感情色彩,丰富的内涵。花能使你百花盛开,那是五彩缤纷的大花园;还能使你想到那不十分引人注目却那样坚韧,在风雪中傲立的小花。百合花让你感觉清纯、淡雅;玫瑰花则让你感觉艳丽芬芳,热情似火。百合与玫瑰仅仅是两个字的差别,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不一样的刺激、感受。这就是我们的母语所赋予我们的空间、灵感。也就是唯有我们的母语才有如此的魅力。每个跳动的音符都会激起小孩们的遐想,给以美的享受。都会是你产生丰富的联想,都会让你想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们应指导小孩们赋予每个文字以新的生命,赋予它变化的色彩,使它尽显英雄本色,尽其使命。让小孩们尽情享受语言文字给他们带来的欢乐,用小孩们特有的童音,用他们特有的理解,让他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那是最高的一种境界。让每个中国人都喜欢我们的母语,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肩负的职责。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二):
因为喜欢教学工作之余喜欢看点闲书,有时心动手痒也会写点小文章来自娱自乐。所以我有时认为自我是适合一名语文教师的。可是,自从前不久看了一篇题为“语文教师的专业修养问题——在陈日亮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上的发言”的文章后,我便一点也不敢再有这样自以为是的自信。我从书中摘抄了以下最喜欢的几句话:“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对于语言表达的敏锐的规范感,对准确、妥帖、简练的语言的瞬间感觉与确定。”“所谓规范意识,就是无论写字、遣词、造句、使用标点,都要讲规范;另一方面,就是对错别字,对乱点标点,对不规范的用词、病句,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即所谓“瞬间感觉和确定”,不假思索就作出近乎本能的反应。”这是文中最让我为之感动的一个小细节,作为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在谈到自我时,这样写道:“……直到此刻,还坚持着这样的习惯,无论走到哪里,在什么地方,只要看见错别字,错误的标点,病句,就看得不顺眼,心里别扭,恨不得立刻就像改作文那样提笔把它改过来,这就是语文教师的职业习惯。说难听点,这是职业病;说好听点,这是职业职责感。”
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以上的文字让我读了不由为之心动。[]凭着多年来对文字一种本能的敏感,我认为,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几句话,如果没有切身体会并经过仔细推敲是无法写出来的。我反复品读这些简洁而富有真知灼见的文字,想到自我身为语文教师却如此缺乏应有的专业素养,实在羞愧不已。在这样的阅读思考中,我告诉自我:从此刻起,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忽略教育教学中的任何一个细节。
以上的阅读使我不由回想起了不久前听课时的一个小细节。一个年轻的男教师在执教《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一课时,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将“锲而不舍”的“锲”读成了“qì”音时,教师立即给予纠正,可是,令我们奇怪的是,没过多久,该教师在读到这个词时自我却又把它读成了“qì”。所以在评课研讨的时候,大家纷纷又提到了这一点。在评课,我向大家坦诚自我其实也闹过几次这样的“笑话”,虽然平时上课借助课本,临时纠正了自我和学生原先没读准的字音,可是,因为平常没怎样在意去改正它,所以过后很快又读成自我原先一向习惯的错误的读音。然而,评课归评课,我并没有把这样一个不值一提的小细节放在心上,因为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日常言语表达中也并不怎样在乎音准这一方面。
读书会使人的目光变得更敏锐、更善于反思自我的一言一行,这是一向以来读书带给我的一大收获。关于这一点,我想以最近发生在我课堂上的一个小细节为例来谈。上一周的一节复习课上,上课时,我让全班同学一齐背诵上学期学过的一篇文言文《学弈》。学生将“使弈秋诲二人弈”一句中的“诲”读成“huǐ”。可是我一时无法确定他们是否读对,所以当即查了字典,然后立刻纠正他们的读音,在给学生纠正读音之后,我怀着真诚的态度向学生表示自我的自责和惭愧。因为这在当时的我看来真是一件应当感到脸红的事,虽然是上学期刚教过的课文,而作为语文教师的我竟然没能对学生这个错误的读音作出“瞬间感应”。这课堂上的一个小小的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下课后我立即在笔记本上记下了自我的反思。上学期教过的课文,学生竟然全体读错,这难道不是作为语文教师的失职吗(我不认为这是故意小题大作)于是我在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我回想起在自我的印象中,一向将“诲人不倦”中的“诲”读成“huǐ”音,此外还有最为关键的一个原因是:自我平时不怎样在意纠正自我不会读或读错的字音。所以不管当时在教这篇课文时自我是否有读正确并纠正学生的音准都已不再重要。由这个小细节中我突然又想到了最近复习时发现的
一个实际问题,在教学生整理复习各个语文知识点时,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拼音这一部分掌握得不太好,可我却一向苦于找不到问题所在。此刻经过这一个小细节的反思,我竟意外地找到问题的答案——原先最大的问题在于自我。写完这一句,紧之后我脑海里迸出一句:什么样的教师便只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教师怎样的素质、习惯决定了学生的素质、习惯。以后如何才能使自我避免再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我想解决的办法就是:首先不断提高自我对语言的规范意识和感应本事,才能在教学中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给予纠正。
最终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我们真的愿意静下心来多点读书、多尝试、多思考,每一天就会不断有新的问题,新的发此刻等着我们,使我们在琐碎繁忙的教学实践中体验思考、创新带来的充实与乐趣!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三):
这次培训来的很及时,培训资料也很深刻,培训的效果将影响深远。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我在教学上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教学工作中还有不足,但经过这些日子的学习,我坚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必须能取得更大的提高。下头是我经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教学理念的提升
应对当今的形式,时代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吸取营养,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能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气。在这次学习中我在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经过培训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为什么教作文,拿什么教作文,怎样教作文,作文教到什么程度”、“一线小学教师,有必要成为研究者”、“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这些新的理念,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为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自觉地把新的教学理念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教学行为的转变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今后我会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将自我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奋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教学更具特色,构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经过这次的培训,使我深刻意识到:自我的知识、本事还有必须差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于自我的本职工作,继续运用网络资源,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进取实践新课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价值,为教育事业发挥自我的作用。
三、反思教学工作,不断进取
在教学中不断思量着自我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奋力提高自我的业务水平,继续向优秀的教师学习,来更好地适应此刻的英语教学。
经过这些天的培训,我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进取参与到理论学习中去,不做旁观者,做一个课改的进取实施者。经过学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仅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不断的提升。我想仅有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奋力,教学之花才会开得更加灿烂,中华民族才会永立世界民族之林。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四):
批改学生的习作,总遇上学生“买卖”分不清的情景。“开学了,我和母亲到海呈书店卖了几本书。”这样的句子层出不穷,自我也是遇到一次,纠正一次,效果总不如人意。这次无论如何得想个办法,一次到位解决这个“顽疾”。讲评课上,我特意把这个句子拎出来,板在黑板上。刚写完,小新同学就嚷开了:“人家书店有的是书,你卖什么书呀?”“对呀”我接过话茬,“你到书店是买书,怎成卖书的了。”说着,把“买和卖”用不一样颜色的粉笔写的大大的。“同学们,这两个字教师纠正了很多次,还是有同学分不清,你们有什么好法子让我们牢牢记住它们。”“罚抄20个,抄多了就记住了”小刚喊道。“教师,我有办法”小新边说边走上讲台指着这俩字“‘卖’字头上有‘十’表示有东西,有东西才能卖呀,没有了‘十’表示东西被买走了。”好小子,联想得合理。“那,谁来编个故事,让我们记得更牢些?”“我来”机灵鬼小童自告奋勇“有一位小伙子背着十根甘蔗去卖,甘蔗很甜,不一会儿,十根甘蔗全被客人买光了。”编得好。[本内容由 首页 / 整理]
其实,在识字教学中,如果力求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让学生经过认识一个生字明白一个故事,在受到文化熏陶的同时,巧妙识字,效果颇佳。
教学“默”字时,我讲了一个故事:一天,画家唐伯虎画了一幅黑狗图,拿到集市上卖。他对大家说:“谁能根据这幅画猜一个字,就把这幅图画送给他。”这时,有一个人拿着这幅画不声不响地走了。人们正觉得奇怪时,唐伯虎却抚掌大笑:“猜中了,猜中了。”学生们津津有味的听完这个故事后,纷纷发表意见:“犬”就是“狗”的意思。黑色的犬不正是“默”字吗?“不声不响”不就是“默”字的意思吗?……这样,学生还会认错写错吗?
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形近字或学生容易记错或写错的字。我们为了让学生记住字音和字形,常常采用反复强调自行或反复抄写的方法来教学,但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往往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当时记住,过几天有忘记了,该怎样错还怎样错。让学生自我看字形编故事,记忆一些难记的字,不仅仅生动趣味,并且会留下深刻印象,记忆格外牢固,甚至一辈子都不忘记。爱听故事、爱编故事是小孩的特点,利用编故事的方法学习生字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应当给学生供给自主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自身的进取性和创造性,到达“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五):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对如何教好学生,如何胜任这份使命我深感职责之重大。,我觉得,要上好课就应当了解教材、理解作者的意图、锤炼学生。现将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根据教材及我班学生情景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尽可能的体现编者意图。在备课时,认真研究课文,根据大纲、编者意图以及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去追踪作者的思路,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要备好课,不能光依靠于“教参”,要让学生学好一篇课文,教师先要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归纳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就是设计好教学环节。我认为,在制定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性清、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程序。要根据教材资料和学生实际,把握住教学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围绕一个“读”字,做到以问促读、读必所思,以议细读、读能明理。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齐读等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要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每次让学生读书时,都必须带着问题去读。杜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法。课堂设问要有思维的容量、思考的价值、恰当的深度,着眼点要放在文章的关键处、作者的精心构思处、事物的联系处、学生的不意处、情感的发展处以及资料的矛盾处。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些,将会是一节不错的课。
四、教给课外阅读的方法,课外阅读也要掌握方法。掌握了方法,就会解决“会学”的问题。我摸索出了几种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1、编写提纲法。主要给文章勾出提要,列出提纲。2、卡片摘录法。即在阅读时,把文章的要点或重点句、段摘录在卡片上。3、符号代替法。即根据自我的读书习惯,设计多种符号,在文中圈、点、勾、画。4、批语注释法。即在自我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上批注的文字。5、索引法。即用编索引的方法来读书,记下文章篇名、作者、报刊的名称期数、页码,需要时翻索引。6、剪贴法。即把好的文章、片断剪下来,贴在剪贴本上。这几种方法均以学生“动手、动脉、动口”的实际阅读训练为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六):
语文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应明白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关键是什么,现将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以,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一样课文类型设计不一样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资料,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资料,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资料,使学生简便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气,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教育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活力”,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进取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进取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构成,从而到达预期的教学效果。
所思:要上一堂语文课难,要上好一堂语文课更难。经历备课转折一关的时候,所要做好的工序多而繁,就像上头文章所说,要设计好精而简的导语,设计好严而松的课堂环境,还需要语文教师具备充沛地活力,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将课堂教学落于实处。语文课虽然难,可是也有收获成果的乐趣。难并欢乐着。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具有独立的阅读本事”。标准中又说: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要完成这一任务,光靠课内是不行的,必须借助课外阅读来完成。
三、寻求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点
要有效地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必须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为此,教师需要经常结合阅读教学,了解学生阅读动向。
一次,新的语文书发下后,学生新奇,从头到尾把它读了一遍。有一个学生问我:“教师,为什么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衣袋里塞满了虫子”我翻开苏教版语文书第九册,看到了《塞满昆虫的衣袋》一文,眼前一亮。原先课外阅读兴趣的根源就在那里。于是,我让学生寻找科学家研究科学的故事来阅读,跟学生一齐,在网上观看科学家研究科学录像和影片。这样,科学家热爱科学的精神,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领悟了。
四、构成课外阅读的氛围
课外阅读要讲究最佳机会。这一最佳机会,因学生、教师、环境的不一样而不一样。一句话,教师要根据教学意境来确定课外阅读的最佳机会。这个意境的一般表象是:学生阅读兴趣应处于高潮、亢奋的时机。每一天早晨,我一到学校,就去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天,我偶尔听到两位学生在争论谁学的古诗多。一个说:“我会背于谦写的《石灰吟》!”另一个说:“我会背王冕写的《墨梅》!”一个又说:“我会背王维写的《鹿柴》!”另一个又说:“我会背李白写的《早发白帝城》!我豁然开朗:原先,读书兴趣的源泉就在那里——听和看。于是,我赶忙从学校的阅览室里,借来了十多本《古诗集》,发给学生轮流去读。在几个礼拜中,全班45位学生,都把十来本《古诗集》看完了。正在此时,我在班级里举行了一次诗歌朗诵会。结果,同学们争着朗诵,多的能朗诵三十几首古诗,还有声有色。趁此机会,我向全班学生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从此刻开始,同学们能够每周一次,去阅览室借书看。一时间,班上读书之气蔚然成风。
五、教给课外阅读的方法
课外阅读也要掌握方法。掌握了方法,就会解决“会学”的问题。经过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学,我摸索出了几种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1、编写提纲法。主要给文章勾出提要,列出提纲。2、卡片摘录法。即在阅读时,把文章的要点或重点句、段摘录在卡片上。3、符号代替法。即根据自我的读书习惯,设计多种符号,在文中圈、点、勾、画。4、批语注释法。即在自我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上批注的文字。5、索引法。即用编索引的方法来读书,记下文章篇名、作者、报刊的名称期数、页码,需要时翻索引。6、剪贴法。即把好的文章、片断剪下来,贴在剪贴本上。这几种方法均以学生“动手、动脉、动口”的实际阅读训练为主。
总之,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其意义、作用是非同寻常的。课外阅读“天地广阔”这必将是提高语文素质的又一新篇章。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七):
在我今年接手的新生中,有一个学生在日记里这样问道:“教师,你为什么没有领着我们一句一句地来分析课文呢我认为你应讲得再细点,这样我们会理解得更好。”这说明学生已正在由过去的被动理解、消极存贮知识的“记忆仓库”向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一样见解、敢于反驳教师的新型学生转变。
今日的小学语文教育无疑加强了对学生表达本事的培养,这在他们的口头表达上更突出一些。不论是开学时的自我介绍,还是课堂上的发言都已证明了这一点。
此外,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也初见成效。以今年的新生为例,他们对朗读的要求明白得更多,表现得也更好些。
应当说此刻的小学语文教学与过去“应试教育”时的教学相比,更注重对学生本事的训练与培养,但在其中我们还是觉得有几点不足:
第一,拼音教学还有待提高,这一问题在近几届的学生身上都有很明显的表现。例如:韵母iou、uei、uen在前面加上声母进行拼写的时候,应写成iu、ui、un,而很多学生却仍把中间的字母拼写上去。再如以“i”开头的韵母,如拼写时前面没有声母,应把“i”大写,如“夜”应拼成“Ye”而不是“Yie”等等。
第二,常用字词掌握不准确。如“以”、“已”的用法不分,经常错写成“以经”、“已后”。总之,错别字现象较为普遍,因为先入为主,这些错误在初中阶段纠正起来很困难。
第三,小学语文教学还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观察力及领悟本事的培养,让学生多体验生活。这方面的不足主要表此刻学生作文时,无论写家庭生活还是写学校生活,选材仍然狭窄,资料也不新鲜。
期望小学的语文教学在注重对学生本事、创新精神培养的同时,能进一步加强基础教学,因为仅有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八):
李世峥是我们班的学困生,能够说学习和品质“双差”,每一天都有不少于五个学生来办公室告他的状,是个让人十分头疼的学生。怎样办呢不能放任不管,拉吧!给他拉到主干道上来。找他谈话,不想让他感觉到教师找他就是为了批评他,这样他会离我想要他去的地方更远,得让他对我打开心扉才行。
他来到了办公室,我首先拉过旁边其它的教师的椅子请他坐下,可他却怎样也不愿意坐下,无论我怎样柔声地告诉他我只是请他坐在这儿,我们像朋友一样的说说话,不会批评他,但他还是固执地站着。逼问急了,他答出一句令我心灵震颤的话语:“我坐那儿是对你的不尊重!”听了这句话心中蓦地了然:李世峥有救!
跟他谈话后了解到,他上课总捣乱是因为感觉很无聊,觉得语文教材很无趣,好多东西他不会,所以就想捣乱引起别人注意他。而当阅读《小故事大道理》时,自我就来了兴趣。经过耐心劝说,我们俩达成协议,且“打钩盖章”了,他同意每次下课之后和我说说这节课学了什么新东西,哪怕一节课学了一个生字,了解到一个知识点也行,我会在班内表扬他,也会给予他物质上的奖励。
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外交流,李世峥有了明显的变化,上课注意力集中了,每次阅读展示,只要到李世峥所在的这一组,他都争着上台。而同学们对他的评价也一次比一次高。“他敢于上台,就是提高。”
“他比上一次有信心了。”“他虽然评价得还不全面,但他毕竟有了自我的见解。”,这些评价的语言给李世峥的心灵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他说:“是同学们一次次的掌声,一声声的鼓励,使自我获得了自信,感到自我得到了别人的认可”
学困生不笨,只是很少有成功体验,所以才会越来越差,用爱召唤,学困生必须会还你一道最亮丽的风景,学困生的转化效果更加明显。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九):
〈〈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实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很多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简便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在这一学年中,我根据儿幼年龄特点,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他们的识字本事。下头,我就总结我在识字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小孩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仅识字的效率低,并且还在必须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所以,我想必须要在起步阶段经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仅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如在教〈〈口耳目〉〉时,我演示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形声字,经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我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2.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3.给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象本事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提高,并且是知识提高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我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忙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本事。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十):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更好的落实这一指导思想,根据高年级学生特点我设计了一堂以自主合作为模式的课堂教学。分别以学生熟悉而喜爱的小动物如:小兔、小松鼠等命名各小组的名称,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进取性。整个课堂安排了游戏,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完全贴合新课程的要求,应当是一堂完美而生动的课。
当到小组讨论时,我信步走到学生中间,一幅让我深思的场面呈此刻我的面前,只见一个组的组员在为谁先回答哪个问题而争吵的面红耳赤,当我走到他们身边的时候,他们骤然停止。另一个组:一位女生见到了我,如同见到了裁判,立刻举手后便说:“教师,他说错了,应当是这样的。”而那位同学则抢白道:“我没错!”为了不引起大的波动,我回到讲台。当我环视四周,在教室的角落处,一组中有一名同学正呆呆地坐着。他好象对大家的讨论并不感兴趣。短短的讨论时间到了。几位同学进行了回答,很快经过了问题。一节课很快结束了。但不知为什么我却没有感觉到简便,那个呆呆的眼神和那两张争执的面孔我始终不能忘记。它使我在思考:什么样的合作才是成功的合作学习,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学生值得讨论而同时又能吸引学生参与的问题呢
《新课程标准》进取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它要求教师在授课资料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等各方面都要有助于学习方式的构成。无论教师的每一步都应遵循:“一切为了小孩,为了小孩的一切”的原则。合作学习也不例外。首先合作学习是有组织、有分工的。必须让每个学生明白自我的任务。例如:组长、记录人等。从而到达每个人都能参与并发表意见。另外,当学生之间发生争议时,教师要给学生方法,组织意见一致的同学进行题,即有必要讨论再讨论。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乐于参与讨论,并与其他意见进行争辩。切不可放之不管。其次,教师要求学生讨论的问题必须是大家期望解决的问题。此外,教师还要把握当出现新知识时,需要新本事时再进行讨论。新课程理念取而代之了消然引退的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这一变革有如春风拂面,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生机,让我们体会到了新的活力。我们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不要理解学习,更不是浮于研究学习的表面合作学习也应当因课而定,因人而异,不能为了迎合课改,不分析实际随便套用,更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而是靠教师的不断引导,让学生不断体验,终究领悟,奋力理解新知识的过程。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十一):
我担任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我本着爱学生的心;怀着高度的职责感,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较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进取探索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本事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收到了必须的教学效果。
2.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本事,并把这种本事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一样资料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十二):
开放性阅读教学是针对传统阅读教学中的封闭性特点提出的,它充分顾及学生在阅读态度上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和阅读方式的探究性。在开放性的阅读教学中应营造开放性的氛围,注重教学目标和教学资料的开放性,倡导质疑、感悟学习,探索个性化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本事。
近年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对阅读教学的关注尤其多。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本事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加强阅读教学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同时阅读教学是培养听说读写本事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有丰富知识,锻炼思维,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作用。
传统的阅读教学,课堂气氛严肃,师生互动缺乏,初中语文教师只是对课文做一些纯理性的,甚至是机械的分析,追求的是标准、结论、答案的统一,忽视了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压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取性,违背了阅读的规律,把“分段”、“概括段意”、这个手段变成了必不可少的训练程式,这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进取性。回想我们当时所受的中小学教育,不难发现,我们的教师始终给我们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在课堂上教师的`思维方式主宰了我们,师生互动的几率极低,唯一的互动方式就是简单的一问一答式的,并且始终局限于课文本身,学生只是知识的单向接收者。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信息的流动方式基本上是单向性的,既师→生,这种封闭的信息系统,导致了信息的淤积,学生的想法得不到表达与交流,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十三):
参加第一线教育网的教育培训,我来到无锡,趁着一个课不太好听的上午,一人悄悄来到被称为江南第一山的惠山,寻访阿炳,聆听二泉映月。
盛夏的惠山倒真是树木葱笼,藤萝摇曳,但山脚下的二泉却颇让人失望。我听不到淙淙的流水声,只看到被栅栏围着的一圆一方两口被圈起来的泉井。隔着栅栏往里看,确实能看到泉水,还比较清澈,但失去了鲜活的生命的流动,这泉的魅力也流失了大半。我不明白,看到这样的泉水,即使月光照水,阿炳的情思还能随着音乐恣肆汪洋吗?到底是阿炳的沧桑情怀成就了这泉,还是这历史上的泉真的美得足以催发阿炳的情。以景生情,情景共生吧。
我在诺大的“天下第二泉”下拍了照,又在泉池周围上上下下的台阶上转了几遍,想象着当年阿炳拉琴的位置,但终未想清楚。恍兮惚兮,阿炳可真以往来过?此地真是享誉世界的二泉映月的诞生地?
我沿着山路一向向前,最终,找到了阿炳,他长眠于山脚下。阿炳墓设计成舞台的形状,墓碑上刻着民间艺术家华彦钧之墓几个大字,前面的空地犹如一个梯形舞台,舞台上,一个黑铜塑的'阿炳弯着腰“痛苦”地拉琴。从没见过如此痛苦扭曲的拉琴姿势。阿炳生前贫病交加,颠沛流离,未曾有过炫目的舞台生涯,但他需要舞台,他应拥有舞台,这震惊世界的“二泉映月”怎样能没有舞台?这墓前的舞台,是后人对他缺憾人生的弥补?
墓外还有一个“二泉音乐广场”,墓边还有“中国泥人”,让人觉得很滑稽,许是后人期望阿炳和泥人,这无锡的两个宝贝,在广场上同台演出?
当游完寄畅园,走出锡惠公园后,觉得一上午的逃课还是很值,在无锡,阿炳确实以往来过,阿炳是属于无锡的,二泉映月是属于无锡的。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十四):
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无个人味的语文课,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对读者来说总是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一般地说,这样的语文课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
在教学中注重教育创新,培养学生学习意识,发现,挖掘学生潜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我认为这是对神圣教育事业的负责,对学生一生的负责,我以往就有过一次深刻的亲身经历,感受到了实行新课程标准教学对学生的改变。让我看到一个学生从厌恶学习到热爱、主动学习的奇迹转变。
我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记得,一次在接手另一个同事的班级时,同事在对班上学生作介绍时,异常提出了一位男同学的名称对我说:“这位同学情景特殊,很调皮,学习成绩不好,上课爱讲话,还影响别人学习,我曾尝试过找家长、罚作业,晚上家访等方法督促他,期望能提高他的学习成绩,但都无效果,期望你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能有更好的良策”,得到这个消息后,我就异常关注这个学生,经仔细了解,得知该学生父母在外打工,此刻本人由外公照顾,个性倔强,但心肠很热,有较强的.影响力,喜欢得到别人的关注,针对这个情景,我特意为他设计了一套学习方案,按照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对他进行引导。首先,我让他担任班级班长一职,激起他的学习兴趣,发挥他的领导才能,并针对该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我就在平常的教学中设疑,在课堂上巧设疑,唤起他的好奇心,增加学习趣味性,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每次课堂上,我都有意识提出疑问让他回答,让他在课本里自行找答案,并激发他的想像力,同时让班上所有学生讨论,彻底改变原先硬性向学生灌输的传统模式,成为与学生共同讨论,相互交流的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觉掌握全文知识要点,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十五):
崔峦教师讲过:“儿童是经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的产生。”
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感受,淡化纯粹的分析,对语文的课堂教学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仅有这样,才会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陶罐和铁罐两个事物在很成一段时之间,二者之间发生的故事,很趣味,也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在教学中如果单纯地采用分析讲解的`方法,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索然无味,也使趣味的故事不能够成为一个整体。所以,我在教学时,注意了学生的感受。
我在教学中感受到,在语文教学中,要想真正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当中去,教师的语言和引导的话语固然十分重要,但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什么设计什么样的教学路子。
例如,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我没有进行细致的分析讲解,而是让学生自我去体会人物的感受,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内心活动,我作为记者采访学生。最终进行分主角朗读课文。这样,就会把学生引入了当时的情境,在情感上才会引起共鸣。
所以,在《陶罐和铁罐》这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强化学生的感受,淡化对课文分析,效果很好。
由此,我还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经过教师的教学,让学生能看见课文中描述的形象。当然这种“看见”
并非亲眼目睹,这是意象上一种的感受,
是“仿佛看见”了。这“仿佛看见”虽不甚分明,却是活生生的,虽比不上照相式的“看见”清晰,却更为丰富,更为贴近儿童,并且留有宽阔的想象余地。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就要淡化内的分析理解,强调独特的体验。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十六):
作为一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一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令人称羡的待遇。然而,我却奋力在自我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寻找生命的价值。在多年的教学中,体会到语文与生活是天然联系在一齐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
课本即生活的记录。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天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构成有序、趣味、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的第15课《落花生》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这篇课文,读后问学生学到什么,受到什么启发,从中受到什么教育。教学《落花生》这篇课文,我很喜欢这篇课文,因为课文中里“我”父亲讲了一句话,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而父亲之后说:“对,这就我是对你们的期望。”我教学时重点强调“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我说此刻的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有些同学经常把自我打扮得漂漂亮亮,以为自我就很完美,很可爱,这样认为是不对的。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我让全班学生明白,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以后要像花生那样不只讲究体面,也要讲内心。而平时的衣着打扮要求整齐清洁就行了,不追求华丽和昂贵。学生时代要讲究勤俭节俭,勤奋好学,要把心思花在学习上,而不要花在衣着打扮上,正如俄国作家托
尔斯泰讲的“人不是美丽才可爱,而是可爱才美丽”。学习《火烧云》让我们明了了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人世苍桑,世态变迁,都能从语文课本里找到历史足迹。能够说,语文课本中的佳作,是富含生活浓汁的蜜,越品越有味,越钻研越能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教学即生活的阐释。课堂学习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要在那里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活的悲与喜,从中获得生活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既是对课本所记录的'生活进行阐释,也是对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阐释。师生交流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互融。教学《荷花》这篇课文,同样是在欣赏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荷花,学生的体验却是千姿百态、见仁见智的。有的说:“荷花,我真想把你带回家。”有的说:“荷花,你的美让我陶醉。”有的说:“荷花,我要为你画张画,把你的美永久留下来。”有的说:“荷花,你是美的使者,感谢你把美带给了我们。”有的说:“荷花,我要赞美你,我要歌唱你。”有的说:“荷花,你出污泥而不染,你是我学习的榜样。”有的说:“荷花,你翩翩起舞的姿态真是太迷人了,我必须会梦见你。”这是在融合了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之后和语文的崭新对话。我们完全有理由做出这样的推想:生活中爱画画的盼望着为荷花画张画,生活中爱唱歌的想到了歌唱荷花,生活中爱跳舞的迷恋于荷花的翩翩舞姿,生活中爱读书的折服于荷花的纯洁不染……
阅读即生活的体验。阅读书本,就是阅读生活。《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七册第八单元的课文。它是一篇论理型的文章,讲述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亲去钓鱼,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此时正是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仅差两个小时,父亲竟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启示——那就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可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气。当我们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了数遍后,发现这真是一篇精彩极了的文章。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幼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产生截然不一样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领悟到的东西——爱。我被课文精彩的段落吸引住了“一个作家,应当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气,这种爱的力气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可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气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细心,注意,总结,提高’。”我们读了这段话,仿佛也领悟了:一个人活着,需要鼓励和赞扬,使自我能鼓起勇气去驾驶生活的小船向前挺进,另外,还需要一种警示的力气,提醒自
我细心谨慎,更加奋力。缺少前者,可能会失去信心,停滞不前,而缺少后者,则会骄傲自满,误入歧途,后悔一生。当然,课堂中的阅读是极为有限的,必须向生活延伸。很多的课外书籍以及标语、广告、产品说明等,都能够从中读到语文知识,读到生活的经验,读到人生的哲理。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的方法指导,就必须尊重学生的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对生活的各种体验。
作文即生活的再现。作文就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再现,是学生审视人生、审视生活所产生的新奇和敏感的真实写照。写作来自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有理要讲。当前作文的最大弊病就是脱离了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了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造成学生言不由衷、辞不达意,不是千篇一律,就是废话连篇,用文字反映生活的本事,天然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语文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生活的需要应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目标;同样,语文学习也不能离开生活实践,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不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语文,不为生活而学语文,语文就失去了生命力。
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能够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教师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经过精神的交流,到达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我会全身心的地爱小孩,用爱撑起一片蓝天,驱逐小孩心头的阴霾,让每张笑脸在阳光下灿烂。——这是我多年的心愿,为了这个心愿我一向奋力的,本人将继续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甘为人梯,愿“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十七):
早上醒来听到学生的读书声,那是人生的一件幸事呀。
听,吕建鑫琅琅的读书声已把我带到了季羡林先生家,看到季羡林正在和张坊同学交流读书、写作、背古诗。仿佛看到小作者的惊讶之情,仿佛又听到季老先生爽朗的笑声:是那么和蔼可亲,又是那么博学多才,精通12国语言,佩服之情油然而生。这都是小小朗读者吕建鑫同学的朗读给我带来的空间想象。与其说我带领大家读书,不如说,是大家的读书声给我带了无限的乐趣与遐想。
听,何多兰同学正在读《走遍天下书为侣》,我仿佛看到她坐在树下的长椅上聚精会神地读书。那声音宛转悠扬、悦耳动听,听上一百遍也能让我回味无穷。从她的读书声中,我能感受到何多兰已把书当成了她的朋友,她倾诉的对象。与书为伴其乐融融。
听,一个个读书的声音上传到班级群里,早上的班级群可真是书声琅琅、你赶我追,热闹非凡啊!薛梦圆、刘国鹏等同学读的《窃读记》让我热泪盈眶。一个这么热爱读书的小孩,却因为经济条件而要提心吊胆地读书,虽然不安但又读的那么欢乐。读书读的脚都麻了还感觉浑身简便。这种读书的.精神,这种求知的渴望令我感动。生活在这么富裕的时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读书呢?
读书,能够让我们跨越时间隧道,去到我们想去的年代;读书,能够让我们跨越空间的桥梁,走进我们想去的地方。跨越空间和时间,同睿智智的对话,向高尚的人学习,这是多么神奇而美妙的事情啊!
我经常给同学们说,读书,先从有声的晨读开始。早上醒来,练练嗓子,那就大声朗读,读出气魄,读出感情,读出梦想,读出未来,读出你意想不到的完美成果。
晨读,已成为我班学生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道风景线,我们将会沿着这道风景线,收获很多读书的乐趣。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十八):
今日我们学习《雨点儿》一课的生字。其中“飘”和“问”两个字学生记得异常巧妙。我有兴趣记录下来,以便来年再教时借鉴。
当出示生字后,我让学生自我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看谁想的办法好,谁的办法巧。经过小组讨论交流后,指名在班上交流。说起“飘”字时,有的用换偏旁的方法,把“漂”的三点水去掉,右边加上“风”字就念“飘”,教师表扬了他能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生字。之后,又有人说,教师,有风吹的时候,操场上的红旗就飘起来,所以,“飘”的右面是风。我又表扬了这个学生能根据“风”,来理解“飘”的意思。教师的表扬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纷纷说起了自我看到的“飘”的情景:风把我的裙子吹得飘起来了;秋天,风把黄叶吹得在空中飘;国庆节,教育局楼上的.彩旗随风飘着……这个字的教学,不仅仅强化了换偏旁的识字方法,还使学生领悟到有些字从它的某一部分就能够明白字的意思,也就是形声字的形旁表义这一知识。为以后形声字的学习打下基础。
当学“问”字时,学生的记法更是巧妙。有一个学生说:“每一天上学,一进校门口,我就问教师好。所以门里一个口就念问。”还有一个小孩,说:“有一天在家里做作业,有一道题不会做,就去问邻居家的哥哥。到了哥哥家,我进门就开口问哥哥题怎样做,哥哥就告诉了我。”多好的小孩,他能把“门”、“口”、“问”三个字运用到自我熟悉的生活环境中,甚至编一个根本没发生过的小故事巧妙地记忆字形。小孩的想象力远比我们丰富,可别低估了一年级的小小孩。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十九):
我今日实在太累。一天上了5节课,外加午睡管理、大课间活动。
但今日又很开心,因为上了四年级,今日第一次体会到了以前那种上课时和小孩们融合的感觉,小孩们注意力集中,我也上得投入。让小孩们体会描述大榕树的顺序,以及大榕树的特点。茂盛和生命力旺盛,小孩们一下子就悟到了。那种完美的感觉他们也能体会到,所以课堂上朗读大榕树的这段话,是他们开学以来朗读最好的一次。写鸟的这段,我们也是探究了规律,学习了点面结合的写法以及好处。我给小孩们举了例子,小孩们还是挺能理解的,并且也很开心。印象最深的是一处:两个鸟影的发现。第一处一个鸟影,突出的是没有一只鸟的寂寞;第二处鸟影,却是实在太多,只能看到鸟影的繁华。这样一来,小孩们都挺惊奇,原先同样的词,放在不一样的地方意思不一样,心境也不一样。语言的妙处就在这不可言喻之间。
正因为如此,课堂效率也很高,原本以为上不完的资料在课内上完了。这样的感觉真的很舒服。接下去的'课把作业也写完了,两处鸟的天堂的含义有些难,重点讲解了下。
值得惊喜的是,云的字突然有所改观了,他得笔画不差,只是写得过窄过斜,今日就盯牢他写,嘱咐横写长,竖写直,没想到一下子写好了,比原先的好100倍。我还特意让别的小孩看,都说好多了,看出云很开心,可是还是硬憋着,装作不开心的样貌。这样的小孩有时让人厌恶至极,有时让人爱不释手。忍不住用力摸了摸他得脑袋,呵呵。可是坚持才好啊!
这些天要准备公开课,很忙,好在我还是有很多时间和小孩们在一齐,这样的感觉真好!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二十):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潜力,阅读潜力,写作潜力,口语交际潜力。使他们构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每个语言文字都是一颗跳动的生命,都具有必须的感情色彩,丰富的内涵。花能使你百花盛开,那是五彩缤纷的大花园;还能使你想到那不十分引人注目却那样坚韧,在风雪中傲立的小花。百合花让你感觉清纯、淡雅;玫瑰花则让你感觉艳丽芬芳,热情似火。百合与玫瑰仅仅是两个字的差别,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不一样的刺激、感受。这就是我们的母语所赋予我们的空间、灵感。也就是唯有我们的母语才有如此的魅力。每个跳动的音符都会激起小孩们的'遐想,给以美的享受。都会是你产生丰富的联想,都会让你想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们应指导小孩们赋予每个文字以新的生命,赋予它变化的色彩,使它尽显英雄本色,尽其使命。让小孩们尽情享受语言文字给他们带来的欢乐,用小孩们特有的童音,用他们特有的理解,让他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那是最高的一种境界。让每个中国人都喜欢我们的母语,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肩负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