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分析报告(一):
一、公司基本人力状况分析
年底对公司基本人力状况进行总结,包括各部门的人数比较,学历结构分析,性别比例构成,司龄结构分析及年龄结构分析。
各部门人数比较
相比于上一年度,员工总数增加13人,约12.5%。总经办由于财务组合并至集团财务中心,故减少;研发部由于部分项目暂时搁置,人数减少。20__年公司的重心在运营,产品运营部员工人数增加,达员工人数占总人数的56%。
学历结构分析
如图所示,公司77%以上的员工都是本科以上学历,总经办、产品运营部及人事行政部本科以上员工占比都是90%以上,20__年度招聘的新员工,除部分设计岗位,其他岗位都是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大专学历主要集中在运维部,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仅有个别,其中一名是行政的保洁员。
司龄结构分析
我司平均司龄为1.4年,反映出公司正处于长大阶段,1年以下的员工人数占48%,且主要集中在产品运营部,因为公司工作重心的调整,产品运营部今年增加的员工数比较多,流动比较大。从其他时间段的司龄数据来看,分布较稳定,没有明显的流动,说明公司发展的基本层面还是较稳定。
年龄结构分析
公司平均年龄不到27岁,且都在40岁以下,比较年轻,充满活力。公司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员工占很大比例,为84%,主要集中在产品运营部,并且都是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公司将加大培育力度,作为公司发展壮大的储备力气。30~40岁的员工占比16%,大多为各部门的核心员工,中坚力气,以中高层管理人员居多。结合前面的学历构成,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学历都较高,他们正自在人生的黄金年龄,人生观价值观都趋于成熟,能够加强企业文化的熏陶,建立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公司发展壮大。人力资源年度工作总结性别比例构成
公司男女比例差距十分大,男性员工占88%,女性员工占12%。且女性员工主要集中在人事行政部及产品运营部,总经办高层管理及研发运维等技术部门,均为男性员工。
二、招聘工作总结,相关数据分析
1、招聘完成率分析。
除运维部招聘完成率达100%,其他部门的招聘工作尚未完成,接下来1个月,要继续紧抓招聘,争取完成年度目标。
2、招聘人数相关性分析。
本年度电话通知面试1127人,实际面试406人,占通知面试人数比为36.02%,较低,这和电话通知的话术及面试邀请邮件的撰写有关,要优化话术及邀请邮件资料,吸引应聘者过来面试。另外,20__年度招聘较多的职位是产品运营部的运营专员,这类员工大多是从__年-__年的毕业生挑选录用,面试“放鸽子”的比较多;面试合格人数为65人,占实际面试人数比为16.01%,要加强对简历精准度的筛选,以及提高面试的判别力及专业度;录用入职人数为52人,占面试合格人数的80%,未报到or录用的原因主要是应聘者个人的研究,包括薪酬、行业选择等原因,并且主要集中在运营专员,面试合格人数40人,录用入职人数为33人,主要是刚毕业一两年的学生比较迷茫,选择较多,不太稳定。试用合格人数为47人,占录用入职人数的90.38%,试用不合格原因主要是不适应创业型公司的企业文化,跟不上公司的快节奏。不到10%的不合格率,说明面试精准度较高,把关严格,试用期的考核和跟进比较到位。
3、招聘渠道分析。
公司的招聘渠道主要为网络招聘,99.9%的招聘来源于前程无忧、智联招聘和中国人才热线三大网站,仅有个别岗位是内部推荐。公司的中高层管理比较稳定,招聘人数十分少,不需要用到猎头;招聘岗位和人数也是随时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状况进行调整,并且创业型团队需要的是上手快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员工,再结合公司的规模,故没用启用学校招聘;类似现场招聘、发布媒体广告等招聘渠道均不适合公司现阶段的招聘需要。
以运营专员这个岗位为例,网络招聘三大网站的实际面试人数及面试合格人数比较如下针对运营专员这个岗位,三大网站供给的简历,实际面试总人数为207人,其中前程无忧和中国人才热线的简历数较多,分别占比42%和40%,智联招聘人数最少,占比18%,差距很大。从面试合格率来看,三大招聘网站差距不大。
内部推荐渠道不容忽视,今年集团总部的销售总监和战略推广总监的招聘就来源于内部员工的推荐。后续会重视内部推荐,继续推行“内部人才推荐奖”。
另外,下半年完善了公司人才库的建设。除在职员工简历、面试合格简历等,还增加了“黑名单”,如个别“_面试者”、无正当理由未报到且未沟通说明者。
4、离职率分析。
(1)新员工的离职率。今年公司新入职员工48人,目前已离职12人,年度新员工的离职率为25%。[本内容由 首页 / 整理]
(2)关键岗位离职率。公司的关键岗位主要是研发项目经理,产品经理,运营主管及设计师等。这些岗位的离职率为0,说明公司关键岗位,核心员工的留存率较高,团队凝聚力十分好。
离职原因分析与改善措施
如图,员工主动离职占比63%,其中个人原因主动离职占44%,主要包括员工不适应创业型团队的节奏、对薪酬福利不满、没有发展空间、个人转行及创业等,公司原因主动离职主要包括公司项目的搁置,创业型团队员工的归属感较低,制度不健全。被动离职占37%,主要是试用不合格以及因跟不上公司发展节奏而辞退。
产品运营部的离职率高达61.7%,其中有48%属于被动离职,一部分是新员工试用不合格,一部分是公司运营调整后部分被淘汰的,52%属于主动离职,包括转正薪资谈不拢,员工个人转行、创业等。另外,离职员工中的52%是20__年入职的新员工。
改善措施
(1)优化招聘流程。提前做好人力规划,完善各岗位说明,建立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录用与岗位要求相符的人才。确定offer时,尽可能与应聘者明确试用期前后薪资及岗位职责等,避免出现因转正薪资谈不拢、实际岗位职责与面试时不一而导致心理落差。充分尊重应聘者的职业选择,不勉强。
(2)完善公司制度,尽可能的人性化;多举办员工活动,增加团队凝聚力,部门经理和hr随时关注员工心理动态,及时引导和沟通。
三、培训工作总结
__年,公司的培训主要以内部培训为主,基本无外部培训。内训的重点是新员工入职培训,具体情景总结
1、落实和优化“伙伴制度”。
“伙伴制度”其实跟导师制差不多,“伙伴”的主要职责包括
入职当天,认识各部门负责人及本部门所有同事等;入职一周内,“伙伴”将引导您or与您共进第一周的午餐,并引导您熟悉公司周边交通、就餐、购物、就医等生活配套设施;入职一个月内,“伙伴”将引导您了解公司文化、制度、流程等,有任何生活or工作流方面的需求可第一时间寻求“伙伴”的帮忙。
员工入职前,就会提前与部门负责人确定“伙伴”,今年在“伙伴”的安排上,大多都会选择小组的负责人,直接带新人,以前主要是安排职位相关的。另外,公司在下半年增加了“伙伴—新员工沟通交流会”,公司每两周举办一次,参与人员为试用期员工及员工的“伙伴”,员工转正后不参加此会。主要形式为:新员工发言:主要包括本周“重点工作”、“个人感受和体会”和“主要问题及提议”三个方面;伙伴点评:对新员工本周工作及表现加以点评,提出指导意见。hr会记录每位新员工的发言,建立台账,跟进其中提到的问题。
2、定期举办新员工入职培训。
新员工入职培训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入职当天指引、部门主管组织的部门级培训及公司级的强化培训。
20__年共组织新员工入职培训6次,参与人员共48人。原则上是每月举办一次新员工入职培训,但某些月份入职员工不多,一般新员工有8人左右,就会视情景举办一次公司级的强化培训。研究到有些员工可能入职时间会超过一个月才参加公司级的培训,所以在培训的资料上做了调整,入职当天的指引相比去年会更详细一些,主要目的是让员工了解公司的基本制度。
需要改善的地方:新员工入职培训是重点,但同时要加强业务部门的操作流程培训,以及业务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
四、企业文化活动组织
1、成立兴趣协会。如:篮球协会、羽毛球协会、足球协会、乒乓球协会及户外登山协会。其中羽毛球协会活动组织频率,基本每周一次,除去节假日,其他每周五晚上都会订场打球,20__年共活动36次,人均消费27元次。其他协会活动频率较低。
2、午时茶计划。公司每周五午时举行午时茶活动,午时四点,音乐响起,午时茶开始,四点半音乐停止,午时茶结束。公司会在休闲区供给饮料、茶点、水果、糖果等。
3、配合集团公司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微信平台会定期向全体员工推送集团各分公司的动态,也成立了集团通讯员小组。
企业文化建设这一块,公司的是依托集团的贯彻和宣导,在此基础上,体现公司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重点在人性化的员工关怀、团队凝聚力的打造。后续我们会组织的活动,调动员工的进取性,让其他活动组织频率较低的协会都行动起来。
以上就是公司人力资源部本年度工作总结,在以后的工作中,人力资源部将继续结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不断完善和优化相关制度建设,力争打造一个更富有凝聚力的创业团队!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二):
一、企业内外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
1、国外市场空间广阔。随着开发领域和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国际合作日益广泛,尤其是中亚地区前景广阔,为物资供应服务供给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能够紧跟技术服务队伍,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动物流服务专业化和国际化。
2、社会市场竞争优势明显。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加快,周边市场环境持续改善,重组后的整体协调发展,物资集中采购政策和配套措施构成了我们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坚强后盾,为向外发展供给了保障。
3、**市场大有可为。随着重组整合,**区块的加速开发和建设生产配套设施,为有效弥补工作量不足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为我们开拓社会市场供给了有力支持。
4、社会销售不断拓展。参与等项目服务,为我们积累了经验,加之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和理念得到广大干部职工高度认同,单位经营本事不断增强,为促进管理创新,确坚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内部环境分析
1、200*年的生产经营情景
200*年是物资供应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各方面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全年完成物资供应额亿元。招标采购降低采购成本*万元。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成本费用支出得到严格控制,信息系统覆盖范围不断拓展,基础工作建设水平有效提升。三支队伍建设成效明显,队伍结构逐步优化,人才激励政策更加完善。
市场提升成效显著。开发物资供应额不断增加,物资稳步增长,社会及周边市场持续上升。回收处理报废物资吨,实现收入多万元。立足**周边和,开展钢材、水泥和废钢销售,完成销售额亿元。物资站和站工作量完成顺利。*项目收回资金多万元,签订各类服务合同累计*万元。紧抓*企业、等外部队伍动向。
奋力开展物资销售。实现收入*万元,较去年增长%。紧跟国外项目步伐,进出口合同执行顺利。共执行进出口报关合同*个,报关合同总金额万美元;办理结算合同**个,实现收入*万元。为国内外市场开发供给有力支持。
2、内外部环境对企业人力资源的要求
随着改革重组的不断深入,物资供应为实现建设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企业的的既定目标,应当牢牢把握核心业务,不断扩大核心区域的物资供应份额,进取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新型人才,加快管理、技术和操作技能三支队伍建设步伐,规划不一样发展阶段的生产组织模式、组织结构框架类型,完善人事管理配套制度,把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分步实施,稳妥推进,不断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加快物资供应处的全面发展。
3、现有人力资源的主要优势。
(1)拥有一支管理严格,运作规范,监督健全,相对成熟的熟悉物资供应专业化队伍。物资供应服务保障队伍初具规模。
(2)各级领导和全职工对人力资源开发高度重视,并进取创造造就人才的空间和机会,全处职工学习的进取性和主动性比较迫切和强烈,在绝大多数青年职工中逐渐构成了自我成材、自学上进的良好学习风气。
(3)近年来,经过坚持不懈地奋力,职工队伍结构向合理化方向不断迈进,职工的年龄比例向着年轻化过渡,整体文化素质逐年提高,专业构成不断趋于合理。
(4)随着电子商务工作的迅速起步,职工对电子商务和电子化自动办公方面的应用本事有所提高,初步培养出一些电子信息管理和计算机应用开发方面的专业人员;经过与大专院校和专业信息公司的合作与开发,使技术人员得到了锻炼,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并积累了一些信息开发技术方面的经验。
二、员工队伍现状分析
(一)员工总量分析
自*年成立以来,经过**年的发展,物资供应发展成为*年物资供应额在亿元以上,集机械化作业、自动化控制,装卸、倒运、堆码、检验、存储、发运一条龙作业的大型物资供应*企业。
200*年用工总量为*人,职工人数**人,市场化用工*人。其中:男x人,女x人;干部x人,工人x人。管理人员x人,占用工总数的x%;信息及物资供应队伍x人,占用工总数的x%;和跟随服务队伍x人,占用工总数的x%;国际经营及服务队伍x人,占用工总数的x%;市场开发队伍x人,占用工总数的x%;仓储及生产服务队伍x人,占用工总数的x%;后勤保卫及其他人员x人,占用工总数的x%。
(二)员工总体结构分析
1、机关人员占全体员工比例
机关人员占全体员工比例*%。该比例主要是结合我处的组织结构状况,反映机关人员的职能管理与服务的幅度。
2、管理人员绝对值分析
油田重组后,按照有序的调整组织形式,科学合理地设置单位组织体系,使与企业发展方向统一合拍。依据第030号文,处级,占职工总数比例1.7%。按号文,*合计科级职数*人,现有科级干部*人,占用工总量的x%,提议增加*人,占用工总量的x%。
*级的管理队伍总体呈增长趋势。*级管理人员由200*年的*人增长到200*年的*人,从数据看,科级管理人员增减趋势稳定,平均每年递增*人。
3、年龄结构
企业员工总体平均年龄为x岁。其中30岁以下:x人,占用工总量的x%,31—40岁:x人,占用工总量的x%,41—49岁:x人,占用工总量的x%,50岁:x人,占用工总量的x%,51岁以上:x人,占用工总量的x%。
4、学历结构
200*年到200*年,企业总体的学历结构呈现的主要特征是:中专高中技校及以下的低学历逐年递减,大专及以上的高学历逐年递增,但高学历员工比例仍然小于低学历员工比例,企业整体学历水平较低。研究生及以上高学历员工增长缓慢,到200*年为*人,为员工总量的*%。到200*年初,企业员工总体学历结构为:研究生及以上x人占*%,本科x人占*%,专科x人占*%,中专x人占*%,高中技校及职高x人占*%,初中及以下x人占*%。
中专高中技校及以下学历的相比较例由200*年的x人占*%降到200*年的x人占*%,其绝对值减少了*%,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相比较例由200*年的x人占*%增长到200*年的x人占*%,其绝对值增长了*%,这主要是因为:(1)企业有很多员工经过自学考试、函授取得了较高学历;(2)这一时期企业逐年引进大专和本科毕业生。(3)部分低学历员工因退休、买断分流等形式得以减少。
(三)三支队伍分析
企业总体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服务)三支队伍的人数分别为x人、x人、x人,比例为:*%、*%和*%。经营管理人员比例略低,专业技术人员不足,操作技能(服务)人员比例偏高。操作技能(服务)队伍相比较例较大的主要是因为物资仓储存在很多劳动密集型业务,需要很多的操作技能(服务)人员。所以,企业需要很多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主要从事经营管理协调工作与技术管理工作。
1、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队伍
企业正科级管理人员、副科级管理人员和一般管理人员人数分别为x人、x人、x人,比例分别为:*%、*%和*%。
年龄方面:*管理人员队伍的平均年龄为*岁,40岁以上占*%,40岁以下占*%。*级管理人员队伍的平均年龄为*岁,40岁以上占*%,40岁以下占*%。
职称方面:*级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级管理人员业务知识和本事有待进一步提高,一般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相对较低。截止200*年*月,经营管理队伍的职称结构是:副高占*%,中级占*%,初级占*%,无职称占*%。
2、操作技能(服务)队伍
操作技能(服务)队伍的技能等级相对较高,但缺乏高技能的操作人员。技师仅*人,即*技师和*技师,操作服务(服务)队伍中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的人数分别为x人、x人、x人,配置比例为*:*:*。
年龄方面:操作技能(服务)人员的平均年龄为*岁。其中技师的平均年龄为*岁,高级工为*岁,初级工为*岁。高技能的操作人员不仅仅年龄偏大,并且缺乏。
学历方面:操作技能(服务)人员的学历水平相对较低。其中专科及以上占*%,初中及以下学历占%。
三、人力资源及管理问题
1、政策性人员富裕和结构性人员失衡。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有内退职工**人,平均年龄**岁以上,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员**人,占内退职工%,200*年到达退休年龄**人。另一部分是随着*现代物流的不断发展而与之不相适应的在岗老职工,在近*年内到达退休年龄**人,主要从事后勤服务和简单操作业务,缺乏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专业知识和综合业务素质,难以适应目前物资供应发展的需要。虽然经过招收补充岗位,但总体还面临人员年龄构成不合理、人员结构性缺员严重,与企业的现有规模不配套等因素。
2、专业队伍结构不合理。从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看,现有职工队伍的专业结构不合理,人员结构性缺员严重,存在很多紧缺专业和急需人才,受职工个人素质的限制,目前在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生产后勤和供应仓储单一性人员比较富裕,、专业方面复合性人才缺乏,制约物资供应进一步开拓市场和经营发展。尤其是懂得、等相关知识并具有必须开拓市场本事的综合性人才和懂得对外、国际、拥有必须水平的外向型人才紧缺。
3、*员工存在流失性大和流动频繁。现有短期员工的费标准必须程度上与劳动力市场价位有差距,不能保证**员工队伍稳定。
第二部分分析与评价
经过深入分析,总体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处于传统的行政性、事务性的人事管理阶段,还没有向战略性、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阶段的过渡。需要进一步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以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战略性、专业化的管理职能需要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已经确定了一些基本制度,规划工作也正式启动,但还需要进取推进其执行和回顾工作。员工发展、选拔机制、培训、激励和考核管理等职能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提升。
(1)人力资源理念:人才观的界定模糊,还没有构成一整套系统性的、具有明确导向性、并且为全体员工理解并理解的人力资源理念体系。实质上是“管理通道”为作绝大部分员工愿意发展的职业通道,并且对于人才观的界定模糊,员工多以“职务高低”来衡量自我在企业的价值体现,从而导致员工构成片面的长大价值观,这与企业要求员工与企业共同长大战略观不匹配。
(2)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人事劳资部门的职能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主要职责应集中到吸引、培养、任用、激励和保留企业需要的各类人才,而不应将很多的精力投入到日常的行政性和事务性工作上。
(3)招聘与选拔:招聘方式单一;内部选拔引导和宣传力度不够,使员工感觉。自200x年起,*公司将招聘生员锁定在以上,一方面提升了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带来了内部低学历人员的恐慌。对于开展全员竞聘的上岗方式,必须要对员工引导和宣传到位,否则就会使员工感觉走。
(4)培训:人才培养方式不明确,培训需求调研不详细,种类单调。对操作岗位员工的培训多依托外部机构,培训费用高且效果差,技能鉴定更多的依靠笔试来考核,异常是限制了部分必须经过实际操作到达考核鉴定效果的项目的开展,必须程度上造成操作岗位员工理论知识强而动手本事差,对操作员工队伍素质提升负面影响很大。
(5)考核管理:考核未能体现真正的激励导向,未能给员工指明发展方向。已经建立的考核体系由于考核周期过长,缺乏时效性,导致激励作用被削弱;另一方面由于考核指标不易量化,主观性强,导致考核的公正性受到置疑。
(6)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系统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难以对员工长期发展供给导向性,员工迷茫自我的上升空间。
第三部分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方向和措施
一、指导思想。人力资源开发要紧密围绕整体发展规划,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和精细化管理目标为宗旨,以加强培训和引进人才为手段,不断更新观念、加大力度,调整结构,力争构成一支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在同行业中处于水平,敢闯市场、能打硬仗,基本满足*市场竞争需要的物流专业队伍;建立起一套适应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人才的产生和长大,有利于队伍整体素质持续提高的人力资源良性循环机制。
二、人力资源引进和培养的主要专业方向。
1、管理专业。主要是等有关专业。
2、外语专业。重点集中在等适应中亚各国的交流语言专业。
3、经营管理。主要集中在等有关专业。
三、调整规划
(一)员工队伍总体调整思路
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的总体思路,进取推进以行政管理手段为主的直接管理向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管理转变,抓好员工队伍总量的宏观调控。
1、控制员工总量,确保队伍精干。一是严格控制入口,除适量引进急需和紧缺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以及部分高层次人才以外,严格控制新增员工;二是正确处理就业问题。尽量避免大包大揽的做法。
2、进取畅通出口,为企业减员增效创造条件。一是对贴合退休和提前退休条件(员工自愿提前退休)的,及时办理退休手续;二是及时清理劳动合同,对合同到期,表现较差的,要及时终止合同,探索经过劳动合同的规范运作为减员畅通出口;三是强化员工业绩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度。
3、内部挖潜,优化配置,满足人员需求。一是对新增岗位员工配置,全部采取公开招聘办法,用市场手段配置人员;二是进取推动组织变革,优化组织结构。三是经过技术改造、优化设计和优化流程、优化操作规程、推行系统化操作等措施,优化生产操作人员配置。
4、不断加大力度,引进我处发展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
一要加强人员接替工作,不断引进相关专业的新增大中专毕业生,确保人才后继有人。二要引进各类过硬、业务上精通、过硬的现成人才,经常性地调整和补充人才断层,解决企业发展中的人才短缺。
5、充分开发利用现有人力资源。采取内部培训与送外培训相结合,岗位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培训工作力度,追求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一方面要加强送外培训力度。
在200*年的基础上,员工送外培训率要每年增长%,内部培训率要增长%;另一方应对各层次员工要视其情景分类培训,对拥有较强理论知识,年富力强,有必须培养潜力的员工加大岗位培训力度,要注意在工作中给他们压担子,加压力,促进其尽快长大,迅速成才;对有必须实际经验和实际工作本事的业务骨干,要注意加强理论知识的培训,对他们定期“充电”和知识的不断更新,确保其跟上时代步伐,防止其观念滞后。
(二)员工队伍结构调整思路
细分人才素质标准,建立健全专业标准,务实打造三支队伍。
1、经营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1)进一步完善选用机制,逐步优化各级结构。
要在公开选拔经营管理者、实行组织配置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选拔任用机制的基础上,建立量化的考核体系和灵活的选拔机制,扩大选人用人视野,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素质。要建立领导干部量化评价标准体系,从胜任特征入手,将认知本事、学习本事、人际本事、管理本事、实践本事、创新本事、个人动机、人格品质等特征进行量化,实现干部选拔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以加强团结为重点,抓好班子作风建设
在班子成员中倡导建设四好班子的理念,经过加强班子沟通、开展拓展训练,增强凝聚力。实行团体领导,强化组织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班子各位成员的作用。推行任期承诺和任期目标制度,自觉理解员工的评议和监督;要加大对各单位领导班子日常考核力度。
(3)加强后备队伍建设
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将培养锻炼计划与职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给他们压担子,提高他们各方面的本事,使他们尽快长大起来。加强动态管理和跟踪考核,及时将业绩平平、不思进取的调整出去,将业绩突出、德才兼备的吸纳进来。
2、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1)加强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
要按照扩大专业范围、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要求,将那些创新本事强、实践本事优、业绩突出的优秀专业人才吸纳进来,充实学科带头人队伍。要以继续教育、深造学习为主的培养方式,加大培养力度和对学科带头人考核力度,按照考核期限的要求,及时组织有关专家对学科带头人进行考核,奖励表现突出的学科带头人,取消考核不合格的学科带头人的资格和津贴。
(2)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和完善人才信息库。经过建立人才信息库,全面掌握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现状,分析专业技术人才的优势和不足,抓住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构成技术专家、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骨干为梯次的人才队伍。要抓好以业务深造、知识更新为重点的继续教育工作。以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实践本事为重点,抓好岗位培训。采用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理论指导与实践相结合、员工个人愿望与企业需要相结合等方式,使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覆盖率在%以上,平均每人每年理解培训的时间不少于课时。
3、操作服务人员队伍建设
(1)不断改善操作员工队伍的长大环境,加快内部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操作员工培训的经费投入,构成重视技能、崇尚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经过学习培训等方式,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动手本事的兼职操作工教师队伍。
(2)组织参加技能大赛,推行技能大比武,不断提高操作人员技能。
定期组织操作人员技能大赛,推行技能大比武,开拓操作人员眼界,使其热衷于技能钻研,不但提高操作技能。
(3)不断提高技能鉴定水平,加大操作人员的考核力度。
加快职业技能开发培训建设,实现技能鉴定的标准化、现场化,争取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和规模。要严把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关,维护职业资格鉴定工作的严肃性。
对违反操作规程、职业技能鉴定复审不合格、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要实行强制培训或待岗培训。
(三)主要措施。
建立有利于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有利于人才的引进、培养、产生、使用与退出的人力资源运行机制。
1、进入和退出机制。要建立有效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建立和出台一整套优厚的鼓励政策,供给良好的工作条件和长大环境,吸引各类有用的人才进取投身于的广阔天地,去实现自身的应有价值,做一番事业。同时要妥善处理稳定与发展的矛盾,对现有老员工,按照转变观念,更新知识的思路,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加强培训、提高素质重新转岗。对少数不思进取或经过培训仍然达不到预定要求的人员要疏通渠道,建立必要的淘汰和退出机制。
2、激励机制。要建立起有利于人才长大和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在上为他们的提高、业务上的提高供给条件和帮忙;在感情上,提倡换位思考,相互理解、相互沟通,为他们供给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在待遇上,坚持突出效率、兼顾公平的原则,为他们供给优厚的生活和收入待遇,奖罚分明,敢于重奖。
3、使用机制。要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员使用机制,重点开发和使用适应市场竞争和市场规则的人力资源,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不拘一格地选人、用人。要注意培养和使用年轻,确保后继有人;同时要结合*企业实际,客观正确地处理好老员工、新员工及引进员工之间的复杂关系,调动一切进取因素,做到人尽其用,人尽其才。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三):
上半年的工作结束,人力资源是一个特备好的部门,自我进入公司以来,也有很长时间_人力资源工作经验,在这一块还是有自我的一些心得,在工作那么长的时间,还是对人力资源这一块比较熟悉,这半年的人力资源工作也结束了,经过这半年的工作在很多的方面,能够说我自身都有一个质的提高,比较较这半年的工作,HR是让我感觉很好的一个工作,我感觉自我还是很有收获的,人力资源是我十分喜欢的一个部门,在那里我自我本事得到的发挥,我的工作本事也是比较出众的,在这半年来我进取的学习,自我工作的相关知识,也懂得了不少东西,此刻这半年的工作已经过去,我作为人力资源的一份子,为公司更好的发展,也对自我工作总结:
一、虚心接纳意见,学习新知识
这半年来,我对自我工作最满意的就是随时随地的听取同事的意见,在别的同事休息的时候我一般在忙完自我工作之后,就会学习一些人力资源知识,这是对工作的一种进取态度,我觉得人力资源的知识是很多的,一时半会又怎样怎样能够学的通,在工作之余能够利用好每一分钟,让自我提高也是很好的一种锻炼,这上半年来一向就本着友好的态度在学习,工作也是一样,虚心的接纳意见,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我相信,我们都是想着人力资源部更加的好,本着这种共同的目标,有这种相同的方向我们就能够好好地为公司服务。
在半年来,无论是在工作上有多么的忙,我总是会抽自我的休息的时间去学习,总是要不断的学习人力资源的知识,异常是在自我时间充足的时候,对于学习知识的态度,一分不少,也是为了给自我一种磨砺,半年来,我也很清晰的看到了自我的长大,这是在公司这个好的环境下才培养的,我觉得真的很有收获。
二、工作的取得的成绩
这半年的工作我一向规范好自我,进取的做好自我的工作,在人力资源这半年来,我做到了绝对的认真,为公司不断的注入新鲜的人才,我严格的按照公司的要求把一切的东西标准化,异常是在招揽人才的时候,我必须是严格的把控,凭借着自我这么久的人力资源工作经验,我本着严格的标准为公司的人才注入尽自我最大的奋力。
三、收获
上半年人力资源工作,感觉最深刻的还是那种不断学习的状态,我感觉自我这半年那种学习状态坚持下来,沉淀了那么久,也让我自身得到了一个升华,今后也还会继续坚持。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四):
20_年,人力资源部在集团公司领导的正确指挥下,各部门领导的支持和配合下,经过全体员工的同心协力,进取开展各项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完成了公司交办的各类工作任务,为公司的有序发展贡献了微薄之力。在此就本部门全年工作做一简要总结和回顾。
一、20_年公司人力资源现状
20岁以下:2%。其中20岁以下男工占男工总数的2.4%,20岁以下女工占女工总数的0.8%。(下同)
20-30岁:41%。其中男工43.6%,女工33.9%。
51-60岁:8.5%。其中男工11.1%人,女工1%。
60岁以上:1%。其中男工1.5%。
人员年龄段结构目前仍然以20-40岁的中青年男劳动力为主。女工在31-40岁年龄段明显比男工偏多,这一方面是因为年初安排了部分从铝厂培训回来的女电工和女焊工,二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女工基本不流动,而男工流动性较大。
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占53%。
高中(含中专职高)学历占37.2%。
大专学历占7%。
本科学历占2.4%。
硕士学历占0.4%。
人员学历段结构呈现明显的金字塔型结构,以低学历人员为主。而大专学历仅有7%,初中学历过半均表示我公司较高学历人员偏少,较高学历人员流动性大。
在现有人员1463人中
工龄不满一年的398人,占27%。
1-5年工龄的795人,占54%。
6-10年工龄的185人,占13%。
10年以上工龄的85人,占6%。
人员工龄段结构呈现橄榄型结构,两头少中间多。1-5年工龄和工龄不满一年的员工明显偏多,而6-10年工龄的员工明显偏少,一方面因为焦化__投产和化工__年投产我公司员工龄较短,另一方面说明我公司人员流动性仍然偏大,
招聘情景
今年应聘人数约530人,同去年应聘人数约1100人同比减少了51%;新招人数149人,同去年新招人数405人相比同比减少了63%。
异动情景
全年共签发调令8个,另有放假人员约20人召回后安排到其它部门工作。与去年41人相比减少了13人。
考勤
以1-10月份统计的数据来算,全年全员出勤率:约为95%。
全年共发布9份考勤违章通报,处理479人次,罚款9860元。
二、20_年主要完成的工作简述
1、劳资方面
对工资奖金、劳保福利等进行认真测算和发放,对各部门报送的考勤严格进行核实核对,严格按照公司劳资制度、档案工资体系、定编定员体系计算工资、奖金、福利劳保,层层审核认可,定时向财务传递工资报表,发放工资钱款以严肃认真细致入微的态度确保不出任何偏差。定期对各分厂劳资员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确保了任务的完成。
2、培训方面:(全年培训总结附后)
全年各类培训共完成170余场次,有8300余人次参加学习培训,包括
组织中高层干部共学习8次,有600余人次理解培训。
从3月到6月末,组织供销人员学习8个专题14次,先后有500余人次参加学习,有37人参加考试并取得较好成绩。进入10月,经过与运城工学院多次协商,我公司22名员工参加为期一年的机电专业学习,目前正在进行中。
各单位组织的培训。各单位按照年初计划自行组织学习培训,有些单位还聘请专家学者进行讲课,学习资料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安全知识、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公司相关文件制度规定等。全年共进行138场有4539人次参加的学习。
对于各单位的培训情景教培科进行每月不低于3次不定期的检查。据统计,中高层干部学习时间到达人均16小时,专业人员平均到达35小时,操作人员平均超过60小时。培训面全员覆盖到达100%。培训合格率到达98.7%。与去年相比,均有所提高。
3、考勤及劳动纪律方面
上半年启动运行了全员指纹考勤,配合指纹考勤运行出台了《劳动纪律检查执行细则》,每月要求各单位进行指纹考勤核对,对考勤的异常情景进行书面解释说明,每月下发一期考勤检查通报,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处罚。每月对指纹考勤运行情景和人工考勤运行情景进行抽查并记录。自指纹考勤运行和强化劳动纪律检查以来,公司劳动纪律有了明显的改善,违规违纪现象明显减少。
4、信息化管理方面
上半年开始对要求内部逐步开始使用erp,对目前人事信息工作中数据杂乱,统计难等问题逐步用erp系统进行解决,我部门员工发挥进取主动的工作热情,克服了对软件系统不熟悉,技术资料缺乏,数据录入量庞大等困难,边使用边摸索,已经构成了比较完善的数据信息档案库,下半年开始由旧工资软件向新软件过渡。erp的使用对信息处理检索查询等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5、招聘方面
招聘方面上半年主要是配合各单位做好员工召回工作,下半年对相关单位缺员进行了补充。组织进行了总调室竞争上岗工作,铁路驻站员竞聘上岗工作。
6、参与绩效考核工作
每月对相关部门的考核指标进行认真考核并记录数据,及时向企管部报送资料,下半年开始参与员工月考核排队工作,配合考核对内部流程进行了调整。
7、进取参与公司组织的其他活动
认真完成了公司安排的植树种草、五一活动、十一文艺节目汇演等任务。配合完成了iso9000认证和工业萘生产认证等任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事信息的动态管理和汇总分析工作比较薄弱,向公司决策层供给决策依据的职能比较弱。
2、培训档案工作没有进行系统的整理,原始资料的台帐缺乏。在9000认证和工业萘认证中被开具了不贴合项。
3、教培科缺人、缺资料、缺教师。学习资料过少,提议公司尽快购置一些学习及光盘书籍等资料。外训工作本应是人力资源部主管,但目前各单位外训都是各做各的,人力资源部很难收集信息。代课费的问题各单位已经多次提出要求,期望公司予以解决。
4、员工考核排队工作在各单位具体执行中有些变味。公司对考核的指标和具体的考核办法应再进行斟酌。
(二)20_年主要工作计划
结合目前公司发展状况和今后趋势,人力资源部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20_年度的工作,总的思路是经过考核使得基础管理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1、招聘方面:配合碳黑厂的开工建设和投产,做好人员的招聘与配置。做好日常的人员招聘和配置。做好20_年电厂改制的人员配置工作。
2、培训方面
全年认真对各单位的培训工作进行考核。教培科每月盘点整理培训台帐构成记录。对各分厂报送的培训计划落实情景进行严格考核,要求各分厂建立自我的培训台帐并进行考核。加强内部学习,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公文写作”、“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等进行培训。
3、考勤和劳动纪律方面
继续完善指纹考勤机的各项管理,在化工厂增加一台指纹考勤机,和信息中心配合把所有指纹考勤机都用摄像头进行监控。对考勤数据报表进行考核,各单位每月必须对手工考勤和电子考勤以及各类请假手续进行双向核对,以最终核对后的结果计算工资,防止两张皮现象。
4、劳资方面
对各单位各类劳资人事报表的报送及时与准确性进行考核。
强化人事信息动态管理与数据统计工作。
人劳科每月末对各类人事信息进行盘点构成报表。
对工资核算核发进行考核,确保工资核算核发的准确性。
做好人员流动率的控制与劳资关系、纠纷的预见与处理。
5、制度建设方面
配合公司经营政策对20_年人员进行再次编制。
配合碳黑厂的开工做好定编定员编制和倒班编制工作。
完善《员工培训管理办法》等有关培训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提高培训开发的效率。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五):
20_年,人力资源部在集团公司领导的正确指挥下,各部门领导的支持和配合下,经过全体员工的同心协力,进取开展各项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完成了公司交办的各类工作任务,为公司的有序发展贡献了微薄之力。在此就本部门全年工作做一简要总结和回顾。
一、20_年公司人力资源现状
20岁以下:2%。其中20岁以下男工占男工总数的2.4%,20岁以下女工占女工总数的0.8%。(下同)
20-30岁:41%。其中男工43.6%,女工33.9%。
51-60岁:8.5%。其中男工11.1%人,女工1%。
60岁以上:1%。其中男工1.5%。
人员年龄段结构目前仍然以20-40岁的中青年男劳动力为主。女工在31-40岁年龄段明显比男工偏多,这一方面是因为年初安排了部分从铝厂培训回来的女电工和女焊工,二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女工基本不流动,而男工流动性较大。
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占53%。
高中(含中专职高)学历占37.2%。
大专学历占7%。
本科学历占2.4%。
硕士学历占0.4%。
人员学历段结构呈现明显的金字塔型结构,以低学历人员为主。而大专学历仅有7%,初中学历过半均表示我公司较高学历人员偏少,较高学历人员流动性大。
在现有人员1463人中
工龄不满一年的398人,占27%。
1-5年工龄的795人,占54%。
6-10年工龄的185人,占13%。
10年以上工龄的85人,占6%。
人员工龄段结构呈现橄榄型结构,两头少中间多。1-5年工龄和工龄不满一年的员工明显偏多,而6-10年工龄的员工明显偏少,一方面因为焦化__投产和化工__年投产我公司员工龄较短,另一方面说明我公司人员流动性仍然偏大,
招聘情景
今年应聘人数约530人,同去年应聘人数约1100人同比减少了51%;新招人数149人,同去年新招人数405人相比同比减少了63%。
异动情景
全年共签发调令8个,另有放假人员约20人召回后安排到其它部门工作。与去年41人相比减少了13人。
考勤
以1-10月份统计的数据来算,全年全员出勤率:约为95%。
全年共发布9份考勤违章通报,处理479人次,罚款9860元。
二、20_年主要完成的工作简述
1、劳资方面
对工资奖金、劳保福利等进行认真测算和发放,对各部门报送的考勤严格进行核实核对,严格按照公司劳资制度、档案工资体系、定编定员体系计算工资、奖金、福利劳保,层层审核认可,定时向财务传递工资报表,发放工资钱款以严肃认真细致入微的态度确保不出任何偏差。定期对各分厂劳资员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确保了任务的完成。
2、培训方面:(全年培训总结附后)
全年各类培训共完成170余场次,有8300余人次参加学习培训,包括
组织中高层干部共学习8次,有600余人次理解培训。
从3月到6月末,组织供销人员学习8个专题14次,先后有500余人次参加学习,有37人参加考试并取得较好成绩。进入10月,经过与运城工学院多次协商,我公司22名员工参加为期一年的机电专业学习,目前正在进行中。
各单位组织的培训。各单位按照年初计划自行组织学习培训,有些单位还聘请专家学者进行讲课,学习资料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安全知识、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公司相关文件制度规定等。全年共进行138场有4539人次参加的学习。
对于各单位的培训情景教培科进行每月不低于3次不定期的检查。据统计,中高层干部学习时间到达人均16小时,专业人员平均到达35小时,操作人员平均超过60小时。培训面全员覆盖到达100%。培训合格率到达98.7%。与去年相比,均有所提高。
3、考勤及劳动纪律方面
上半年启动运行了全员指纹考勤,配合指纹考勤运行出台了《劳动纪律检查执行细则》,每月要求各单位进行指纹考勤核对,对考勤的异常情景进行书面解释说明,每月下发一期考勤检查通报,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处罚。每月对指纹考勤运行情景和人工考勤运行情景进行抽查并记录。自指纹考勤运行和强化劳动纪律检查以来,公司劳动纪律有了明显的改善,违规违纪现象明显减少。
4、信息化管理方面
上半年开始对要求内部逐步开始使用erp,对目前人事信息工作中数据杂乱,统计难等问题逐步用erp系统进行解决,我部门员工发挥进取主动的工作热情,克服了对软件系统不熟悉,技术资料缺乏,数据录入量庞大等困难,边使用边摸索,已经构成了比较完善的数据信息档案库,下半年开始由旧工资软件向新软件过渡。erp的使用对信息处理检索查询等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5、招聘方面
招聘方面上半年主要是配合各单位做好员工召回工作,下半年对相关单位缺员进行了补充。组织进行了总调室竞争上岗工作,铁路驻站员竞聘上岗工作。
6、参与绩效考核工作
每月对相关部门的考核指标进行认真考核并记录数据,及时向企管部报送资料,下半年开始参与员工月考核排队工作,配合考核对内部流程进行了调整。
7、进取参与公司组织的其他活动
认真完成了公司安排的植树种草、五一活动、十一文艺节目汇演等任务。配合完成了iso9000认证和工业萘生产认证等任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事信息的动态管理和汇总分析工作比较薄弱,向公司决策层供给决策依据的职能比较弱。
2、培训档案工作没有进行系统的整理,原始资料的台帐缺乏。在9000认证和工业萘认证中被开具了不贴合项。
3、教培科缺人、缺资料、缺教师。学习资料过少,提议公司尽快购置一些学习及光盘书籍等资料。外训工作本应是人力资源部主管,但目前各单位外训都是各做各的,人力资源部很难收集信息。代课费的问题各单位已经多次提出要求,期望公司予以解决。
4、员工考核排队工作在各单位具体执行中有些变味。公司对考核的指标和具体的考核办法应再进行斟酌。
(二)20_年主要工作计划
结合目前公司发展状况和今后趋势,人力资源部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20_年度的工作,总的思路是经过考核使得基础管理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1、招聘方面:配合碳黑厂的开工建设和投产,做好人员的招聘与配置。做好日常的人员招聘和配置。做好20_年电厂改制的人员配置工作。
2、培训方面
全年认真对各单位的培训工作进行考核。教培科每月盘点整理培训台帐构成记录。对各分厂报送的培训计划落实情景进行严格考核,要求各分厂建立自我的培训台帐并进行考核。加强内部学习,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公文写作”、“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等进行培训。
3、考勤和劳动纪律方面
继续完善指纹考勤机的各项管理,在化工厂增加一台指纹考勤机,和信息中心配合把所有指纹考勤机都用摄像头进行监控。对考勤数据报表进行考核,各单位每月必须对手工考勤和电子考勤以及各类请假手续进行双向核对,以最终核对后的结果计算工资,防止两张皮现象。
4、劳资方面
对各单位各类劳资人事报表的报送及时与准确性进行考核。
强化人事信息动态管理与数据统计工作。
人劳科每月末对各类人事信息进行盘点构成报表。
对工资核算核发进行考核,确保工资核算核发的准确性。
做好人员流动率的控制与劳资关系、纠纷的预见与处理。
5、制度建设方面
配合公司经营政策对20_年人员进行再次编制。
配合碳黑厂的开工做好定编定员编制和倒班编制工作。
完善《员工培训管理办法》等有关培训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提高培训开发的效率。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六):
中国的酒店业,在近20年历史的旅游业市场的深度开发下,发展迅速,一座座国际连锁酒店,如香格里拉、洲际、喜来登、万豪、希尔顿等在内陆不断发展扩建,截至目前,中国的星级酒店已达13900家,其中三星级以上酒店达5248家。奥运之后,北京、青岛等奥运伙伴城市的旅游前景无限广阔;但与迅猛发展的旅游市场相比,旅游业尤其是酒店业人才匮乏,人力资源紧缺,面临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愿从事此行业的人员逐日减少,使同行业之间的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更加突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酒店业人力资源现状
目前酒店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中级管理人才缺乏、员工整体素质低、流动性大。与国内外客人日益个性化的需求相比,酒店员工的素质和技能还远没有到达要求。主要原因是员工学历普遍偏低,没有掌握必备的技能;并且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员工对本职工作没有认同感,认为是伺候人的行业,缺乏相应的职业道德、职业修养和热情度,由此导致服务态度、服务技能难以令人满意。今年劳动法的出台,使员工流动率又有提高,尤其是大学生跳槽的比例极高,致使许多酒店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员工时宁愿要职高生、大专生,也不愿要本科生。这对本身员工素质不高的酒店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恶性循环。
图为“某五星级酒店员工的文化程度调查表”
文化程度比例
研究生0.00%
大学本科10.57%
大学专科32.58%
中专15.42%
职业高中13.34%
普通高中14.90%
初中文化12.82%
小学文化0.35%
合计100.00%
同时,员工的高流失率一向是困扰饭店管理者的难题。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饭店业的生产过程即员工供给服务的过程,人成为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最为关键的是人员流动较大,对于酒店这样一个服务性行业来说,十分不利于服务质量的稳定,流动过大,同时亦不利于基层管理人员的培养。而酒店的服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一个服务质量不能保障的酒店,如何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立足?凭借什么与竞争对手争夺市场?
二、人员流动的利与弊
人员流动是一个酒店业在长大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都存在和需要应对的问题。人员流动有利有弊,我们必须辩证的、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个问题。
一个人员几乎不流动的企业容易产生很多痼疾,比如员工十分容易产生懒惰心理,企业会缺少活力如同一潭死水,过去的国有企业铁饭碗的思想就是最好的证明。而新员工的进入能够帮忙企业带来新的思想,让企业焕发新的活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必须比例的人员流动对企业来说利大于弊。
可是人员流动比率控制不当,流动过于频繁,流动率过高,给企业带来的弊端亦是十分明显的。因为企业首先要为较高的员工招聘成本、培训成本买单,员工培养出来以后企业却留不住,转而受聘于其他竞争对手,让自我的企业只是成为其他企业的人员培训基地,这是企业最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合理控制人员流动对于酒店行业来说至关重要。要做到合理控制人员流动比率,必须对人员流动的规律、流动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掌握流动的规律、了解离职的原因,才能找到合理控制的方法和途径。
三、浅析酒店业员工离职的一般规律
以下调查分析,是基于多年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验的积累,尤其是以青岛市某五星级酒店的离职情景作为样本展开统计分析的。该星级酒店已经成立10余年,是一家老牌单体型酒店,在职员工600余人,该酒店在青岛高星级酒店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此酒店的数据作为样本,对青岛市酒店行业离职情景统计具有代表性意义。
(一)离职的月份周期规律调查分析
表格一
某星级酒店0708全年离职率比较统计
月份离职人数(含实习生)离职率(含实习生)%离职人数(不含实习生)离职率(不含实习生)%
08年07年08年07年08年07年08年07年
1月13202.18%3.22%10111.89%1.96%
2月15322.56%5.34%11162.12%2.88%
3月24243.90%4.01%18183.41%3.22%
4月31285.10%4.67%21243.99%4.32%
5月20213.32%3.51%17183.25%3.27%
6月26294.35%4.78%23254.47%4.60%
7月28524.33%8.37%14192.66%3.43%
8月30394.84%6.48%10271.92%4.95%
9月47358.03%5.83%16253.08%4.59%
10月29215.09%3.57%27145.35%2.60%
11月24254.16%4.15%22204.41%3.74%
12月24194.25%3.15%11132.20%2.43%
平均26294.34%4.76%17193.23%3.50%
经过常年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经验积累,以及对青岛市某星级酒店多年离职数据的统计发现,四月份(3.99%、4.32%)、六月份(4.60%、4.47%)、十一月份(3.74%、4.41%)员工离职的流动率普遍高于全年平均离职率。
1.四月份离职高峰原因分析:由于春节过后,年度双薪及员工福利已发放,此时就业机会较多,员工跃跃欲试。
2.六月份离职高峰原因分析:一般新员工以一年为一个适应周期,这也是为什么劳动合同大多数一年一签。大多数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选择6月份就业的'比较多,就业刚一年的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不够高,并且对基层岗位的基本技能已经驾轻就熟,容易对现有的工作丧失热情,所以最为容易离职,导致六月份出现离职高峰。
3.十一月份离职高峰原因分析:受应届毕业生的影响,十一月份,用人单位在各大招聘市场开展的招聘会较多,就业机会相比较集中,促使对现有工作不满的员工尝试寻找更为梦想的工作。
了解企业员工离职的周期规律对企业提前做好人才储备,应对人员离职高峰有较大帮忙。
(二)离职员工服务年限规律调查分析
表格二
某星级酒店07年离职员工服务年限调查统计
服务年限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合计
少于3个月42455613161067886
等于或大于3个月少于1年102211116115810964113
等于或大于1年少于3年34566123010927296
等于或大于3年少于5年01221024121117
等于或大于5年33243021524433
大于10年0000000000000
合计203224282129523935212519345
表格三
某星级酒店08年离职员工服务年限调查统计
服务年限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合计
少于3个月50262673135646
等于或大于3个月少于1年4101412810144405914144
等于或大于1年少于3年226668320395070
等于或大于3年少于5年13232223162128
等于或大于5年10031010243318
大于10年0001101002005
合计131524312026283047292424311
经过以上统计数据,明显能够看出:工作年限在3年以上的员工对酒店的忠诚度最高,他们更多追求的是工作的稳定性,所以离职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与之相比,工作不满三年的员工离职的机率较大,尤其是工作不满1年的员工离职的机率最大因为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不够高,对现有工作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三)客房、餐饮、前厅等面客服务岗位的离职比率高
表格四
某星级酒店2008年各部离职数据统计
部门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合计平均
餐饮部44366872212410545
前厅部003272204672262
管家部447629545678524
行政办00300102001161
人资部00100001111040
保卫部220512014132182
财务部00100000020030
营销部01001000000020
电脑部00000000000016514
表格五
某星级酒店20xx年各部离职率统计
部门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
管家部4.17%4.35%7.53%6.59%2.08%9.78%5.32%4.26%5.49%6.90%6.42%7.69%5.88%
保卫部5.13%5.41%0.00%13.51%2.56%5.26%0.00%2.63%11.43%2.78%8.57%5.56%5.24%
前厅部0.00%0.00%4.35%2.90%11.11%3.17%2.94%0.00%6.06%9.23%10.94%3.12%4.49%
餐饮部2.58%2.65%1.90%3.77%3.85%5.19%4.46%1.29%1.25%8.28%2.02%5.26%3.54%
康乐部0.00%0.00%12.50%0.00%0.00%4.00%0.00%8.70%0.00%0.00%3.13%3.13%2.62%
人资部0.00%0.00%2.78%0.00%0.00%0.00%0.00%2.94%3.03%3.13%3.03%2.94%1.49%
财务部0.00%0.00%3.13%0.00%0.00%0.00%0.00%0.00%0.00%6.45%0.00%0.00%0.80%
营销部0.00%4.17%0.00%0.00%4.35%0.00%0.00%0.00%0.00%0.00%0.00%0.00%0.71%
工程部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08%2.13%2.13%0.53%
电脑部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经过以上数据统计,能够证明酒店行业不一样部门的离职规律,一线面客部门如餐饮部、客房部、前厅部的离职率明显高于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工程部等二线非面客部门。出现这种规律其实并不难理解,大多数人在择业方面明显存在求稳定的心理,加上中国人不愿抛头露面、伺候人的思想作怪,以及一线岗位的工作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促使面客部门的离职率明显高于二线部门。
四、浅析酒店行业员工离职原因
经过长期对酒店行业员工离职原因进行背景调查统计,该行业员工离职原因主要表此刻以下方面:
(一)薪资水平太低,满足不了基本生活需要
虽然物价在快速上涨,可是酒店行业的总体工资水平却一向在原地踏步或小幅增长。1994年,青岛市五星级酒店的员工工资是当时企业单位的3-5倍;而今,单体酒店员工级的平均工资却在青岛市职工平均工资之下。当每月的固定收入满足不了家庭生活的需要或年轻一代的消费水平时,会促使他们选择薪资相对较高的工作。
(二)认为自我对企业的投入明显少于企业对自我的回报
酒店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存在明显的淡旺季,在旺季劳动强度大,加班加点对于从事酒店行业的员工来说是家常便饭,如果企业缺少必要的奖励机制或未按劳动法规定足额发放加班费,会大大降低员工的满意度。
(三)家庭的外在原因促使他们离职
酒店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汇集了不一样年龄段、不一样区域的人群,不一样的年龄段、不一样区域的人群需要应对不一样的生活问题。
年龄在45岁以上的员工,家中琐事繁杂,上有老、下有小,耗费的精力较多,根据背景调查统计显示,老人生病、小孩需要照顾是这个年龄段的人群离职的主要因素。
另外,酒店行业女员工较多,女性在家庭、小孩长大过程中要比男性付出更多,服务性行业的工作性质和工作时间往往不能让职业女性两者兼顾,当两者产生冲突时,她们的决定一般会倾向于家庭。
作为一个劳动比较密集的行业,酒店务工的外地年轻人较多,当此类人员在外工作必须年限以后,迫于父母的压力,会选择回父母的身边,回归家庭,结婚生子,促使他们离职。
(四)对目前的工作失去兴趣,得不到晋升,认为继续留在企业没有发展的空间
在离职员工规律统计调查中发现,工作1年—3年的员工容易离职,这一部分人群对企业归属感不够强,并且在目前的岗位上技能已经相比较较娴熟,如果企业缺少良好的培训机制,不能为他们供给一个再学习、发展的空间,会促使他们对目前的工作产生职业倦怠,尤其是当他们发现没有晋升空间时,会毅然决然选择离职。
(五)不能认同企业的管理方式、变革
新员工一般会经历一段组织承诺的震荡期,组织归属感十分低,个人的价值观和目标与企业的价值观和目标尚未到达一致,在对新环境的适应阶段,不能适应、认同新企业的文化及管理方式时,十分容易跳槽。
当一些老员工已经适应了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当企业人员调整、管理方式发生变革时,也会让一些老员工无所适从、无法适应,管理方式变革也会成为促使一些老员工离职的重要因素。
(六)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降低了合同期内员工离职的违约成本
2008年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更加维护劳动者弱势群体的权益,将原先合同期内离职需要按照未履行的合同期限缴纳必须数量的违约金,更改为提前一个月无须缴纳违约金(需要赔偿特殊培训费用的人员除外),大大降低了员工的离职风险和成本,从而使合同期内离职更加容易。
(七)80、90后的一代,择业范围更加广阔
面临21世纪更多的、充满诱惑力的机遇,年轻的一代向往更新鲜、刺激、舒适和高薪资、高福利的工作;外企、高档商厦、贸易公司等有着太多诱惑他们的理由。相比而言,酒店劳动纪律、规章制度的高要求,三班倒的工作时间,餐饮部、客房部等部门的劳动强度,另80、90后们望而却步。有个调查很趣味:80后青年拒绝加班;90后青年拒绝上班。
(八)实习生、毕业生境外的劳务输出与实践
现今,面临较大的招聘危机及过高的人力成本,各个酒店纷纷与各大院校合作,招募很多的实习生,使得90年代学校找门路寻求酒店安排实习生,到近几年,酒店千方百计抢到适宜的实习生源,真是今非昔比啊!
另外,新加坡、澳门、日本研修生的很多需求,使得学生们纷纷到境外实习、研修,去赚高薪、见世面,开阔眼界!
仅有了解员工离职的规律和离职原因,才能够有效的帮忙酒店合理控制人员流动,才能够进一步探寻留住人才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五、酒店业人才留用对策
人才留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极其重要。人才留用是公司坚持健康发展的基本措施之一。酒店花费的诸如培训时间及投入、知识流失、消极员工的待岗,留不住关键人才的问题是我们的直接成本。这还不包括组织的间接费用诸如机会成本等。所以,留住人才对健康、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那么,什么才是留住员工的法宝呢?
(一)做好离职面谈
离职面谈是指在员工准备离职或已经离职后,企业与员工进行的一种应对面的谈话聊天方式。其目的在于从离职员工那里获得相关信息,以便企业改善工作和维系与离职员工的良好关系。成功的离职面谈不仅仅能够帮忙企业获得有效的信息,更为重要的还是挽留员工的直接有效的途径,为企业带来显性和隐性的双重收获。
1.维系双方关系:经过面谈,不仅仅能够融洽酒店与离职员工的关系,还能够起到挽留核心员工的作用,而对于酒店不想留住的员工,也能够经过离职面谈降低双方的敌对意识,体现出企业对员工的尊重与关怀,展示企业的大家风范。
2.预防不利行为:由于离职者的心态多半对公司不满,一旦离开后可能会有诋毁公司形象的情形发生,对于酒店形象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做好离职面谈还能够预防很多不利于公司的行为发生,至少能够舒缓员工对酒店的抱怨或敌对心态。
3.获得真实心声:经过面谈能够得到离职员工的意见反馈,人之将走,其言也真,这些临别之际的心声吐露和针砭之言,是直接、难得的访谈资料,往往都是企业的不足甚至阴暗面的曝光,有利于公司日后的改善和提高。
4.提升公司形象:经过面谈能传达出酒店重视员工意见的信息,无论对酒店内部还是外部而言,都是给公司的正面加分,并且还将酒店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精神经过离职员工带到别的企业,树立酒店以人为本的形象,此举对于增强企业的人才吸引大有益处。
5.放眼未来合作:与离职员工坚持良好的关系,在适当的时机,技能优秀、品行良好的员工还能够被重新聘用,为公司发挥作用。
离职面谈作为离职管理的关键环节,原则上应以人资总监、人事经理为主,而不仅仅是一个人事专员或招聘专员;或者应确定不一样级别的员工离职,由相对级别的管理人员进行离职约见。
这样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员工既已准备离职,其面谈过程中必定少了一些顾及,能够畅所欲言,所有的话题多会从内心讲出,这样有利于真正了解公司的管理现状和员工心态,从而在挽留员工的同时,思考更好的改善办法;
第二,人资总监、人事经理亲自参与面谈,会让员工感觉受到尊重,员工更会说真心话,吐心声。虽然员工的“真话”未必完全正确,企业也未必会完全当真,但对企业管理来说,必定有必须的参考价值;
第三,管理人员亲自参与面谈,可体现出公司的人性化管理,即使员工离职之意已定,仍可经过面谈让员工对公司心存良好印象,这也是对企业文化的有效宣传。
(二)从员工入职的那一刻起,为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从员工入职,酒店就应当为每一位员工设计其职业发展规划,尤其是对大学生等高素质人才的职业发展要有一套明确的规划方案,使其能够看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在招聘时,应当选择有潜质并热爱酒店工作的大学生,按照其基本素质、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分配到适宜的岗位,指定培训师,在学习岗位知识的同时,给予其一段时间的基层工作锻炼;如果到达了特定的考核指标并经过评审,能够提升到必须的职位,这样,经过不断的磨炼,将为酒店培养出优秀的管理人才。酒店还能够供给必须的海外培训经历,以此开阔其眼界、提升服务意识,提高其语言水平,这样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必须会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企业既留住了他们想要的人才,同时又促进了酒店业服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系统、专业的酒店知识、技能培训是留住优秀人才的砝码
员工技能、职业素质得不到提高,员工培训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是因为多数员工没有主动要求培训的意识,只是根据酒店的安排参加,这样难免使培训流于形式,难以到达预期的效果。仅有从根本上解决培训队伍的构成、培训资料以及培训计划的安排。贴合员工对培训时间、资料和形式上的需求,才能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进取性,为酒店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
跨部门交叉培训,是一种员工经过理解额外服务技巧的培训来满足不止一个工作岗位需要的培训方式,现已被越来越多的西方酒店作为坚持人员素质优势、提高服务质量及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实施交叉培训有助于酒店更加有效的控制成本,在旅游旺季业务量突增或员工生病、休假以及顾客额外需求导致酒店内部出现工作缺位时,能够及时弥补。同时,还能够降低员工的跳槽率。一方面,员工喜欢培训所带来的挑战,减少了长期重复同样工作而产生的厌烦情绪,增加了新鲜感;另一方面,使员工一专多能,效率大幅度提高,从而节俭了劳动资本。
除多种知识资料的培训外,培训的方式方法亦很重要。在职员工的培训应利用多种形式引发员工的兴趣,以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多媒体教学、员工互动、主角扮演、实际观摩等。
(四)良好的企业文化为员工供给一个茁壮长大的环境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最根本标志。它是以价值为核心,以知识为基础,以事业为共同追求,以职业道德、相关法令、制度和政策为导向的全体职工和企业领导的长期共识,良好的企业文化应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兼容性。能吸收和接纳不一样酒店管理模式的精髓,容忍员工个性上的缺陷和不足。二是学习性。能以比竞争对手更快的速度进行学习,并创造新的经营管理与服务理念;三是战略性。要注重酒店服务的长期效应,增强员工危机感;管理者应做员工的朋友,主动了解员工的困难和要求,并尽力帮忙解决。使员工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都能感受到酒店的温暖。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评估系统,使员工能够信服。
员工参与在知识经济时代,员工对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的长大更为重视。所以作为管理者一旦确认自我已把适宜的人选安排在合理的岗位上,就应当授予他必须的权力,为员工创造参与酒店管理的机会,满足其精神上高层次的需求。当员工与其他人合作一齐解决问题时,其社会需求得到了满足;当员工认识到他们对酒店很重要时,其尊重需求得到了满足;当员工为自我的贡献而兴奋不已时,其自我实现需求得到了满足。酒店经过这种内部“员工参与”的激励手段,不仅仅能够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能够给他们供给更多的长大机会,留住优秀人才。
(五)让优秀的员工清楚地明白自我的工作预期
改变期望会让人们紧张不安、产生有害的压力。这些压力掠走了员工内心深处的安全感并产生挫败感。我们并不提倡一成不变的工作,可是有一个明确的框架是必要的,在这个框架里人们清楚的明白他们被期待着怎样去工作。
(六)员工受到的监管质量对人才留用很关键
人们离职更多的是为了离开经理、主管,而不是为了离开公司或者工作本身。监管人仅有善意、好心是不够的,从对员工的明确预期开始,监管人在人才留用中扮演着重要主角。监管人所做的任何能使员工感受到自身价值实现的事情都能够增加业绩。
(七)员工在组织中有自由表述自我想法的本事
你的组织能够广泛的征求意见,并拥有一个人人乐于供给反馈的环境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员工则可各抒己见、自由的批评、不断提高。如果不是的话,员工要么坚持缄默要么感觉自我麻烦不断,直到他们离职。
(八)为优秀的员工创立一个才华得以施展的平台
一个充满热情的员工还期望在给定的工作岗位之外做出成绩。有多少人能做出成绩呢?你只需明白他们的本事、才华和经验慢慢的锻炼他们。
(九)对公平和公正待遇的感知在人才留用中同样重要
比如,一位职员,毕业仅一、二年,工作六个月后就得到了必须数量的加薪。这种消息在公司中是保密不了的。在疑问的阴影下,其他员工的士气必定受到影响。普通员工值得加薪吗?当然。可是,务必研究这给其他员工带来的影响。
(十)员工从来没有感觉到高级主管明白他的离职
抽出时间认识新员工,了解他们的天赋、才干和技能,定期约见员工。你会得到更多信息,并在酒店运作中树立良好形象。帮忙新员工让他们觉得自我受欢迎、受重视、有使命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方法。
(十一)你的员工必须感受到回报、重视和尊重
这对人才留用的成功十分关键。经常说感谢十分有效。货币报酬、奖金和礼物会让“感谢”更升值。和工作成绩相联系的适当加薪,有利于留住员工,会增加他们的工作动力。
把这几个方面应用到你的组织中,既能留住你渴望的员工,又能吸引最好的人才。
六、现代人力资源应从“管理离职员工”上升到“员工离职管理”
(一)离职管理重在事前预防
应对职场精英们的离职,企业该如何应对呢?许多企业此刻都很强调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但一方面企业不能给员工一个恪守忠诚的条件,另一方面,此刻员工对忠诚的解读与过去那种一辈子只服务一家企业的形式上的忠诚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此刻员工更多的忠诚于职业,而非企业,并且越是优秀的员工,对于职业的忠诚度就越远高于他们对于企业的忠诚度,越需要给他们一个利于职业生涯发展的企业环境。所以,企业对于员工忠诚的理解也应当随时代而改变。员工离职了,并不意味着员工对企业“不忠诚”,而是换了另一个更适于他们长大的空间。
企业要从“管理员工离职”转变到“员工离职管理”上来。所谓员工离职管理不仅仅包括通常的员工出现离职征兆时的面谈挽留、离职手续办理、离职后的面谈、员工离开企业后的关系维护;更重要的还包括企业的人才保留机制的建立、员工离职的预防、突发离职带来的危机管理等。
(二)从组织找原因,为离职定对策
员工离职的原因很多,有个人方面的原因,比如员工不适应企业的管理风格和文化氛围、职业倦怠、与上司或同事出现矛盾、工作压力大、个人或家庭原因,也有组织方面的原因,比如企业薪酬福利缺少竞争力、缺少晋升机制、内部不公平等。而对于人力资源工作者来说,更重要的是从组织的层面寻找造成员工离职的原因,然后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有效的预防核心员工的流失。
(三)现实与期望的差距成为新员工离职的最大隐患
企业在招聘时,应向应聘者供给真实的信息,包括工作的资料、环境、政策及管理者的风格等,提出公司真实的期望,作出真实且能够实现的承诺,从而避免员工对公司抱有太过于不切实际的期望。当然,这并非向应聘者讲公司有哪些不足,而是在强调工作中进取面的同时,不刻意掩盖那些影响员工离职的消极因素。公司还能够鼓励内部提升和内部员工推荐人才,因为这些人已经了解了公司的实际情景以及工作资料,把真实情景讲述给应聘者使其对公司的期望更加现实。
国际假日集团的创始人凯蒙威尔逊先生以往说过: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没有令员工满意的工作环境,就没有令顾客满意的享受环境。酒店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入力资源是酒店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对于正在长大中的中国酒店业,唯有兼收并蓄、扬长避短,走适合自我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之路,才是今后发展的方向。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企业想做大做强,不能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离职管理的重要性。综上所述,只要企业付出相应的奋力和人力成本,必能看到员工离职管理给企业的投资者们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总第264期,2007年11月下半月;
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5年3月;
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4年11月。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七):
一、知识经济对企业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想具有竞争优势,必须寻求一种有效的知识管理方式,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美国当代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曾说,在当今社会中,知识是个人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主要资源。土地、劳动力和资金这些经济学家所认为的传统生产要素,此刻虽然仍然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可是其主导本事却变成了第二位,只要有知识,这些要素都能取得。也就是说,当下世界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知识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人类此刻已经迈上知识经济的时代。中国企业过去多是粗放型的制造业,仅仅依靠体力和劳动赢取利润。过去这种方法尚可在经济大潮中赢得一席之地,可是在知识经济的今日,中国的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下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而国家也在大力倡导中国企业由中国制造长大为中国创造。
二、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
1.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现状
人力资源总量丰富。由于国家多年来一向推行九年义务教育,近年来国内高校不断扩大规模,增加招生人数,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成倍增长,再加上有很多外国人和从国外回国的留学生,所以我国目前拥有高学历、高知识的人才越来越多,整个社会人力资源丰富,足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经济较之以往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同时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也越来越大。可是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业受到重大冲击,中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已经不再具有以往的优势。所以,中国企业的转型是必然的,要从粗放型向知识经济型迈进。为此,高素质人才的储备是企业发展的必备资源。企业对于人资源的管理不恰当。相对于国外,中国企业对人才没有足够的重视程度,对人才储备没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对人才的投入不足,对人才的培训不够,没有建立一套相对有效的人才管理制度。
三、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1.建立员工录用、升职和奖励机制人员选聘是企业人力资源新陈代谢的有效方式,经过这些方式,能为企业选拔出先进的人才。已在公司的老员工经过选拔,则有机会进入更适合自我的部门和岗位,不仅仅能实现自我心中的抱负,也能为公司带来新的活力。建立有效的聘用机制就是为不一样的岗位选拔适宜的人才。
2.供给员工学习机会在员工进入公司时,对其供给培训。培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授课,而是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包含从员工进入公司后的第一次培训资料和方向,还要规划出在将来每一位员工在何时应当理解的培训资料。还有员工对培训的效果反馈,以及经过培训后在实际工作中的效果。对员工开展培训,不仅仅为提高员工个人的素质,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提升企业实力的过程和重要方法。
3.以人性化的方式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人的智力的开发、创新本事的发挥和活力的激发决定了未来经济的发展程度。换句话说,要推动经济的发展,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新本事,开发人潜在的本事是有效的途径。所以,在企业的人才管理中,必须实行人性化的方式。人力资源的管理者在工作中要以人为本,转变以往的工作方式和理念,明确员工的心理需要和价值观念,树立员工进取的工作态度,创造让员工发挥自我本事的空间,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经过这些观念的改变,以人性化的方式管理企业,给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让员工有主人翁意识,赢得员工的信任,让他们满怀活力地投入到工作中,使之不仅仅能干好本职工作,更能为公司全局研究。
四、结语
当今的社会,知识、技术、信息都是极为主要和关键的生产力。在这种环境下,拥有雄厚的人力资源储备则成为企业不断提升实力的基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的重要性必将大大增强,甚至成为企业的核心部门。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必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量级砝码。企业发展的好坏、盈利的多少、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大小也和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直接挂钩。所以对于现代企业,如何把握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顺势而变,创新管理理念成为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一项课题。对于我国中小型企业来说,在当今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下,能够借鉴和吸收一些可行的经验,从而指导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实现企业员工和企业的共同长大。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八):
为对公司人力资源工作情景和一线员工的思想动态情景进行掌握了解,进而为人力资源规划发展供给方向和实际解决一线生产中的人员流动问题,经过在生产车间及各部门走访、人员座谈、等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经过调查发现,公司人力资源的管理现状大体是好的,但在人力资源规划管理方面,一线员工管理方面,员工培训学习方面,公司工资制定方面,公司制定方面仍有许多的不足,特总结如下:
本次调研涉及车、钳、铆、电、焊、钻、铣、车间一线工人等专业人员及各车间、行政部门、车队、后勤保障部门,其中一线员工占公司总人数的85%。对公司管理层的调查主要以对人力资源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反馈评议为主,一线员工的调查着重于现阶段员工思想状态的掌握和一线员工流动率的原因收集。
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方面:
1、招聘方面:
主要反映在公司的招聘条件和人力资源招聘的员工的稳定性方面,尤其对生产一线的操作工人需要吃苦耐劳,并有能具备良好稳定性的员工,对人力资源在这个问题上应当做的工作我将尽快拿出有效可行的方案。
2、培训方面:
经过调查我认为公司的中层管理者是应当理解培训的主要阶层,尤其是一线的生产管理者,应当运用正确的管理方法和方式来管理,而非是传统的说骂,对人力资源组织的培训和内培,以及新员工入厂后入职培训跟踪方面的工作我已经落实了方案,并今后新员工入职管理后定期培训跟进上做好职能工作。
3、入职管理方面:
主要质疑存在于员工入厂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状态管理,新员工在岗位上自生自灭,缺乏对新入职员工的后续管理和帮忙其进入状态的入职帮忙,成了单纯的招聘部门,对公司的人才流失,有警觉,也毫无建树,新的员工来后,因为没有人管理和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很快就会感到迷茫而离开公司,在管理层中的普通管理员工在和他们谈话过程中表达了一种失望的状态,表示没有自我明确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方向,在那里有种混日子的感觉,而在我看来就是在骗公司的工资,说严重点是在浪费公司的资源。
二、车间一线员工思想动态方面:
1、车间管理方法:
主要集中反映在车间管理者管理粗放式,管理方法粗鲁对员工缺乏耐心,批评教育以高压方式为主,难以深得人心更没有有人情味,对员工的自尊没有半点可顾忌,根本不去研究熟练工人对生产的重要性,高压强压政策使员工慢慢的失去了对公司管理者的信任和热情,新员工到职后,作为管理者没有从管理角度去研究,往往是将其往工作岗位上一放,甚至没有指定个师父,就让其上岗,任其自生自灭,这也是公司屡出安全事故的原因所在,做的好点的管理者,偶然还会在车间巡视中问问,更不用说和工人谈心做工作和为工人解决到新环境中的难点、难题了。
2、工作时间方面:
此刻实行车间二班倒,员工工作时间达12小时,又加上机器检修,很多机械是连轴转,计件或记时工资分划不明确,导致员工工作上没有动力,干活进取性不高,在我的调查过程中,集中反映在下料车间和小件钻孔车间,工资计算不透明,是工价定额不完善和明确造成的直接原因,这样的后果损失最大的还是企业,而并非员工本身,在那里我要问责的是关于公司的职能部门,如生产部、财务部,财务部门是核算成本费的,生产部是核定生产定额的,为何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执行标准出台,(企业的厂房设备是有限的,如果不能合理利益这些资源,在有限的时间进行生产,造出有价值的产品就等于在浪费公司的资源),这些问题是困扰目前车间生产力提不起来的主要原因,甚至在和员工谈心过程中他们流露出对公司目前状态的理解和支持,这让我十分感动,是因为公司有这么多的员工为公司的发展而关心,更多的员工说出了自我的心声,“我们明白公司目前正在改革,同时也明白公司各方面都在投入,可是我们要吃饭,要用工资来维持家庭的开销,我们在公司上班哪怕是工价低一些(公司目前有困难)我们也心甘情愿干,只要工价明确了,我们也就有了目标,至少我们能够经过奋力,多劳多得来提高我们的收入!可是此刻我们每一天上班心中都是
没有数,没有目标,也不明白能拿多少,干多干少都差不多,这样怎样让我们有干劲。
3、信息沟通方面:
作为公司高层管理者都不明白一线的任何信息,员工反映的事情也没有结果,很多工人有问题不明白找谁说,就算是找了有关人员反映问题,但结果是石沉大海,对上对下的管理都是一根线,一旦线断,就没有了公司的任何反馈信息,很压抑,本来有些对公司很好的提议和想法因为没有说的地方,也就转为牢骚了,很多企业的老工人期望能有机会和公司的最高层(总经理)谈谈,说说心里话,有的员工甚至说:管理人员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出规定,有时候做的根本就和现实中的不贴合,也没有很好的沟通反映机会,比较压抑!
4、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创造效益永久都是企业里20%的员工实现的,同样一个企业80%的业绩是由企业内20%的员工推动的。所以作为企业来说只要抓住和管理好企业内20%的员工,让他们来带动80%的员工,企业就发展了。(作为公司要有切实可行的用才制度和留才政策,仅有这样这类型员工才能看得到自我在公司以及未来的期望,从而坚定信心与公司一齐发展。)
三、解决的措施及提议:
为了实现公司3年计划的目标达成,对新员工的招聘,异常是一线新员工的录入,必须要做到三点:
A、生源要准;
B、双向适宜;
C、协议管理,
比如:可与某技校签订单向人员输入协议,技校为企业培养专项人才,公司能够与技校和学员达成共识,采用公司每月补助学员生活费形式,学生免费上学,毕业后用工资来抵学费的做法,那这样的学生到单位后就会相当的稳定,因为学校有协议和条规约束,而企业又可和学校签订单独的协议,稳定性必然强,属于补助的学生,必定能吃苦,这就是:生源准;企业和学校能达成共识,并学校能有本事为企业培训本专业的学生,这就是:双向适宜;有学校和学生的协议,又有企业跟学校的协议,企业用人管人,学校同样进行管理,学费,毕业证等后续手续的办理,使学校的管理十分生效,而学校又和公司有明确的协议约束,使这样的双向管理十分生效;另一方应对人力资源和车间管理者也能够采取双向的问责,从招聘开始,有用人部门出具《人员需求申请表》,根据申请条件和申请到岗日期安排进行招聘,面试时作为使用部门的职责人就必须要参与,构成人力资源牵头,使用部门面试,最终完成员工的入职,员工入职后,到使用部门后,对员工的稳定考核必须采取双向管理:即建立《员工管理双向考核制》《新员工入厂跟踪评估表》,有用人部门和使用部门同时管理入职员工,对员工的流失对人力资源和使用部门双向考核,从而保证职工的稳定性
,实现公司员工的优良管理,从而实现公司发展规划。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九):
一、企业内外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
1、国外市场空间广阔。随着开发领域和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国际合作日益广泛,尤其是中亚地区前景广阔,为物资供应服务供给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能够紧跟技术服务队伍,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动物流服务专业化和国际化。
2、社会市场竞争优势明显。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加快,周边市场环境持续改善,重组后的整体协调发展,物资集中采购政策和配套措施构成了我们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坚强后盾,为向外发展供给了保障。
3、xx市场大有可为。随着重组整合,xx区块的加速开发和建设生产配套设施,为有效弥补工作量不足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为我们开拓社会市场供给了有力支持。
4、社会销售不断拓展。参与等项目服务,为我们积累了经验,加之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和理念得到广大干部职工高度认同,单位经营本事不断增强,为促进管理创新,确坚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内部环境分析
1、200x年的生产经营情景
200x年是物资供应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各方面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全年完成物资供应额亿元。招标采购降低采购成本x万元。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成本费用支出得到严格控制,信息系统覆盖范围不断拓展,基础工作建设水平有效提升。三支队伍建设成效明显,队伍结构逐步优化,人才激励政策更加完善。
市场提升成效显著。开发物资供应额不断增加,物资稳步增长,社会及周边市场持续上升。回收处理报废物资吨,实现收入多万元。立足xx周边和,开展钢材、水泥和废钢销售,完成销售额亿元。物资站和站工作量完成顺利。x项目收回资金多万元,签订各类服务合同累计x万元。紧抓x企业、等外部队伍动向。
奋力开展物资销售。实现收入x万元,较去年增长%。紧跟国外项目步伐,进出口合同执行顺利。共执行进出口报关合同x个,报关合同总金额万美元;办理结算合同xx个,实现收入x万元。为国内外市场开发供给有力支持。
2、内外部环境对企业人力资源的要求
随着改革重组的不断深入,物资供应为实现建设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企业的的既定目标,应当牢牢把握核心业务,不断扩大核心区域的物资供应份额,进取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新型人才,加快管理、技术和操作技能三支队伍建设步伐,规划不一样发展阶段的生产组织模式、组织结构框架类型,完善人事管理配套制度,把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分步实施,稳妥推进,不断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加快物资供应处的全面发展。
3、现有人力资源的主要优势。
(1)拥有一支管理严格,运作规范,监督健全,相对成熟的熟悉物资供应专业化队伍。物资供应服务保障队伍初具规模。
(2)各级领导和全职工对人力资源开发高度重视,并进取创造造就人才的空间和机会,全处职工学习的进取性和主动性比较迫切和强烈,在绝大多数青年职工中逐渐构成了自我成材、自学上进的良好学习风气。
(3)近年来,经过坚持不懈地奋力,职工队伍结构向合理化方向不断迈进,职工的年龄比例向着年轻化过渡,整体文化素质逐年提高,专业构成不断趋于合理。
(4)随着电子商务工作的迅速起步,职工对电子商务和电子化自动办公方面的应用本事有所提高,初步培养出一些电子信息管理和计算机应用开发方面的专业人员;经过与大专院校和专业信息公司的合作与开发,使技术人员得到了锻炼,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并积累了一些信息开发技术方面的经验。
二、员工队伍现状分析
(一)员工总量分析
自x年成立以来,经过xx年的发展,物资供应发展成为x年物资供应额在亿元以上,集机械化作业、自动化控制,装卸、倒运、堆码、检验、存储、发运一条龙作业的大型物资供应x企业。
200x年用工总量为x人,职工人数xx人,市场化用工x人。其中:男x人,女x人;干部x人,工人x人。管理人员x人,占用工总数的x%;信息及物资供应队伍x人,占用工总数的x%;和跟随服务队伍x人,占用工总数的x%;国际经营及服务队伍x人,占用工总数的x%;市场开发队伍x人,占用工总数的x%;仓储及生产服务队伍x人,占用工总数的x%;后勤保卫及其他人员x人,占用工总数的x%。
(二)员工总体结构分析
1、机关人员占全体员工比例
机关人员占全体员工比例x%。该比例主要是结合我处的组织结构状况,反映机关人员的职能管理与服务的幅度。
2、管理人员绝对值分析
油田重组后,按照有序的调整组织形式,科学合理地设置单位组织体系,使与企业发展方向统一合拍。依据第030号文,处级,占职工总数比例1。7%。按号文,x合计科级职数x人,现有科级干部x人,占用工总量的x%,提议增加x人,占用工总量的x%。
x级的管理队伍总体呈增长趋势。x级管理人员由200x年的x人增长到200x年的x人,从数据看,科级管理人员增减趋势稳定,平均每年递增x人。
3、年龄结构
企业员工总体平均年龄为x岁。其中30岁以下:x人,占用工总量的x%,31—40岁:x人,占用工总量的x%,41—49岁:x人,占用工总量的x%,50岁:x人,占用工总量的x%,51岁以上:x人,占用工总量的x%。
4、学历结构
200x年到200x年,企业总体的学历结构呈现的主要特征是:中专高中技校及以下的低学历逐年递减,大专及以上的高学历逐年递增,但高学历员工比例仍然小于低学历员工比例,企业整体学历水平较低。研究生及以上高学历员工增长缓慢,到200x年为x人,为员工总量的x%。到200x年初,企业员工总体学历结构为:研究生及以上x人占x%,本科x人占x%,专科x人占x%,中专x人占x%,高中技校及职高x人占x%,初中及以下x人占x%。
中专高中技校及以下学历的相比较例由200x年的x人占x%降到200x年的x人占x%,其绝对值减少了x%,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相比较例由200x年的x人占x%增长到200x年的x人占x%,其绝对值增长了x%,这主要是因为:
(1)企业有很多员工经过自学考试、函授取得了较高学历;
(2)这一时期企业逐年引进大专和本科毕业生。
(3)部分低学历员工因退休、买断分流等形式得以减少。
(三)三支队伍分析
企业总体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服务)三支队伍的人数分别为x人、x人、x人,比例为:x%、x%和x%。经营管理人员比例略低,专业技术人员不足,操作技能(服务)人员比例偏高。操作技能(服务)队伍相比较例较大的主要是因为物资仓储存在很多劳动密集型业务,需要很多的操作技能(服务)人员。所以,企业需要很多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主要从事经营管理协调工作与技术管理工作。
1、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队伍
企业正科级管理人员、副科级管理人员和一般管理人员人数分别为x人、x人、x人,比例分别为:x%、x%和x%。
年龄方面:x管理人员队伍的平均年龄为x岁,40岁以上占x%,40岁以下占x%。x级管理人员队伍的平均年龄为x岁,40岁以上占x%,40岁以下占x%。
职称方面:x级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x级管理人员业务知识和本事有待进一步提高,一般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相对较低。截止200x年x月,经营管理队伍的职称结构是:副高占x%,中级占x%,初级占x%,无职称占x%。
2、操作技能(服务)队伍
操作技能(服务)队伍的技能等级相对较高,但缺乏高技能的操作人员。技师仅x人,即x技师和x技师,操作服务(服务)队伍中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的人数分别为x人、x人、x人,配置比例为x:x:x。
年龄方面:操作技能(服务)人员的平均年龄为x岁。其中技师的平均年龄为x岁,高级工为x岁,初级工为x岁。高技能的操作人员不仅仅年龄偏大,并且缺乏。
学历方面:操作技能(服务)人员的学历水平相对较低。其中专科及以上占x%,初中及以下学历占%。
三、人力资源及管理问题
1、政策性人员富裕和结构性人员失衡。主要有两部分。
一部分是有内退职工xx人,平均年龄xx岁以上,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员xx人,占内退职工%,200x年到达退休年龄xx人。
另一部分是随着x现代物流的不断发展而与之不相适应的在岗老职工,在近x年内到达退休年龄xx人,主要从事后勤服务和简单操作业务,缺乏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专业知识和综合业务素质,难以适应目前物资供应发展的需要。虽然经过招收补充岗位,但总体还面临人员年龄构成不合理、人员结构性缺员严重,与企业的现有规模不配套等因素。
2、专业队伍结构不合理。从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看,现有职工队伍的专业结构不合理,人员结构性缺员严重,存在很多紧缺专业和急需人才,受职工个人素质的限制,目前在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生产后勤和供应仓储单一性人员比较富裕,、专业方面复合性人才缺乏,制约物资供应进一步开拓市场和经营发展。尤其是懂得、等相关知识并具有必须开拓市场本事的综合性人才和懂得对外、国际、拥有必须水平的外向型人才紧缺。
3、x员工存在流失性大和流动频繁。现有短期员工的费标准必须程度上与劳动力市场价位有差距,不能保证xx员工队伍稳定。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十):
20xx年以来,为认真贯彻落实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实施意见》(抚府发〔20xx〕2号)文件精神,我区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发展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联动的原则,进取落实就业创业优惠扶持政策,供给高效优质服务。一年来,城镇新增就业5888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9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92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690人,其中省内转移5441人;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618人,创业培训531人,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180人;具体情景如下:
一、工作情景
(一)大力支持人力资源市场、企业稳定发展
为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支持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有关工作的通知》(赣人社发〔20xx〕18号),我局及时召集其他七个部门分管领导召开了工作协调会,就如何开展工作进行了研究讨论,统一了思想认识,构成了工作意见,印发了《临川区关于支持困难企业就业岗位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工作要求和工作时限。同时,加大了政策宣传力度,经过八个部门工作途径和失业保险工作群两个渠道,采取了失业保险政策进企业的方法,将政策进行了广泛宣传,为下一步政策落实奠定了基础。
(二)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就业机会
为进一步完善就业培训的工作机制,提高技能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就业扶贫补助资金职业培训补贴管理办法》(赣人社发〔20xx〕3号)文件要求,进取落实年度培训工作任务,培训工作规范有序。
1.进取开展园区企业职工培训。在企业职工岗位员工培训过程中,严格按照企业为主的原则,经办机构加强监管,认真审核拨付补贴资金,截止目前,园区企业职工培训今年,开展企业岗位技能培训21期,培训结业人数618人。
2.进取开展创业和技能培训。为加强高校毕业生和创业意愿人员的创业培训,我局充分加强与辖区内高校和有资质民办培训机构合作,进取开展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区就业培训机构组织开展创业培训53期,培训结业531人(含电子商务培训);技能培训16期,培训结业739人。
3.深入基层开展培训。为解决农村贫困劳动力的培训需求,组织基层公共就业平台工作人员开展了就业技能培训意愿调查,为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采取了送培训下乡的办法,组织有资质的民办培训机构,深入农村一线组织开展培训。对部分有培训愿望但人数少,培训人员集中参加培训的不方便的乡镇,采取推荐培训的办法,推荐贫困人员就近参与培训,使每位有培训愿望的人员都能参加技能培训,做应培尽培。贫困劳动力培训4期,培训贫困劳动力180人,培训工作还在组织实施当中。
(三)加强下岗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帮扶
推进精准就业扶贫政策。一是开发岗位,专岗扶贫。为解决部分劳动本事较差又不愿离家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实此刻家门口就业的愿望,进取开展就业扶贫专岗的开发和管理工作。仅人社部门就规划开发就业扶贫专岗1024个,全区落实就业扶贫专岗1088个,有效解决了部分贫困劳动力就地就业问题。二是强化组织,转移就业。组织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活动,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已成功匹配的贫困劳动力信息进行分类整理,适时组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进行实地对接;加强了地域间劳务协作,在开展省际劳动协作的同时,开展县区间的劳务协作,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
(四)严格压实各方职责
根据省市印发的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和实施意见,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对相关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转发了《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各牵头单位和职责单位的职责,制定了政府负责人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统筹做好促进就业工作。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保障促进就业政策落实。同时,相关部门立足职能职责,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出台了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促进就业专项活动,齐心协力做好促进就业工作。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区人力资源市场、企业在推动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工作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必须工作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和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在推进就业创业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此刻:一是促进就业工作在当前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工作难度不断增大;二是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相对滞后;三是促进青年见习补贴工作存在执行难点和堵点问题等。
(一)强化宣传,构成舆论氛围。继续开展就业援助帮扶专项活动,进取与区内外企业商家沟通洽谈,捕捉就业信息,为农民工外出就业开辟可靠渠道;大力宣传创业典型,弘扬外出务工人员吃苦耐劳、坚韧顽强、拼搏奋进、艰苦创业的精神品质,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带动更多的人走上务工创业之路;进一步加强乡镇劳务工作站的基础建设,建立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健全的工作制度,配齐配强专职劳务工作人员,进一步发挥好乡镇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的作用。
(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进取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和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场招聘活动;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管理等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加大对有创业意愿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培训力度,增强创业本事;大力推进青年见习计划,为失业青年供给就业平台和就业机会,进取落实政策补贴,促进就业工作深入发展。
(三)加强引导服务,促进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工的信息引导和就业服务,加强与劳务输入地区的联系和衔接,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区外劳务办事机构和劳务经纪人的联动作用,巩固和加强沿海地区大型企业的劳务合作,促进农民工尽早实现就业;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机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区域劳务合作,为农民工外出务工开辟新的渠道;加大收集和用工信息量,畅通求职渠道,充分发挥各类职介机构的中介组织作用;加强与区内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园区对接,举办用工企业专场招聘会,切实有效解决当前企业用工招聘和劳动者求职“两难”问题,促进我区经济社会更好发展。
(四)建立本地用人机制,支持农民就近输转。进一步摸清各乡镇劳动力资源状况和区域内企业(项目)的用工情景,建立劳动力动态数据库,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出台本地企业用人政策,提高补贴额度,转变转移培训观念;突出解决本区用工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以向莆铁路等国家、省、市一批重点项目用工需求为契机,加强地企联合,实现无缝对接;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结合农村生产实际,大力培养收割、沼气、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生资营销员、专业合作社、农业经纪人、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实用人才,面向本地龙头企业定向培训实用技术人才,全方位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十一):
一、指导思想。
人力资源开发要紧密围绕整体发展规划,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和精细化管理目标为宗旨,以加强培训和引进人才为手段,不断更新观念、加大力度,调整结构,力争构成一支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在同行业中处于水平,敢闯市场、能打硬仗,基本满足x市场竞争需要的物流专业队伍;建立起一套适应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人才的产生和长大,有利于队伍整体素质持续提高的人力资源良性循环机制。
二、人力资源引进和培养的主要专业方向。
1、管理专业。主要是等有关专业。
2、外语专业。重点集中在等适应中亚各国的交流语言专业。
3、经营管理。主要集中在等有关专业。
三、调整规划
(一)员工队伍总体调整思路
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的总体思路,进取推进以行政管理手段为主的直接管理向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管理转变,抓好员工队伍总量的宏观调控。
1、控制员工总量,确保队伍精干。
一是严格控制入口,除适量引进急需和紧缺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以及部分高层次人才以外,严格控制新增员工;
二是正确处理就业问题。尽量避免大包大揽的做法。
2、进取畅通出口,为企业减员增效创造条件。
一是对贴合退休和提前退休条件(员工自愿提前退休)的,及时办理退休手续;
二是及时清理劳动合同,对合同到期,表现较差的,要及时终止合同,探索经过劳动合同的规范运作为减员畅通出口;
三是强化员工业绩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度。
3、内部挖潜,优化配置,满足人员需求。
一是对新增岗位员工配置,全部采取公开招聘办法,用市场手段配置人员;
二是进取推动组织变革,优化组织结构。
三是经过技术改造、优化设计和优化流程、优化操作规程、推行系统化操作等措施,优化生产操作人员配置。
4、不断加大力度,引进我处发展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
一要加强人员接替工作,不断引进相关专业的新增大中专毕业生,确保人才后继有人。
二要引进各类过硬、业务上精通、过硬的现成人才,经常性地调整和补充人才断层,解决企业发展中的人才短缺。
5、充分开发利用现有人力资源。采取内部培训与送外培训相结合,岗位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培训工作力度,追求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一方面要加强送外培训力度。
在200x年的基础上,员工送外培训率要每年增长%,内部培训率要增长%;另一方应对各层次员工要视其情景分类培训,对拥有较强理论知识,年富力强,有必须培养潜力的员工加大岗位培训力度,要注意在工作中给他们压担子,加压力,促进其尽快长大,迅速成才;对有必须实际经验和实际工作本事的业务骨干,要注意加强理论知识的培训,对他们定期“充电”和知识的不断更新,确保其跟上时代步伐,防止其观念滞后。
(二)员工队伍结构调整思路
细分人才素质标准,建立健全专业标准,务实打造三支队伍。
1、经营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1)进一步完善选用机制,逐步优化各级结构。
要在公开选拔经营管理者、实行组织配置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选拔任用机制的基础上,建立量化的考核体系和灵活的选拔机制,扩大选人用人视野,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素质。要建立领导干部量化评价标准体系,从胜任特征入手,将认知本事、学习本事、人际本事、管理本事、实践本事、创新本事、个人动机、人格品质等特征进行量化,实现干部选拔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以加强团结为重点,抓好班子作风建设
在班子成员中倡导建设四好班子的理念,经过加强班子沟通、开展拓展训练,增强凝聚力。实行团体领导,强化组织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班子各位成员的作用。推行任期承诺和任期目标制度,自觉理解员工的评议和监督;要加大对各单位领导班子日常考核力度。
(3)加强后备队伍建设
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将培养锻炼计划与职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给他们压担子,提高他们各方面的本事,使他们尽快长大起来。加强动态管理和跟踪考核,及时将业绩平平、不思进取的调整出去,将业绩突出、德才兼备的吸纳进来。
2、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1)加强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
要按照扩大专业范围、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要求,将那些创新本事强、实践本事优、业绩突出的优秀专业人才吸纳进来,充实学科带头人队伍。要以继续教育、深造学习为主的培养方式,加大培养力度和对学科带头人考核力度,按照考核期限的要求,及时组织有关专家对学科带头人进行考核,奖励表现突出的学科带头人,取消考核不合格的学科带头人的资格和津贴。
(2)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和完善人才信息库。经过建立人才信息库,全面掌握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现状,分析专业技术人才的优势和不足,抓住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构成技术专家、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骨干为梯次的人才队伍。要抓好以业务深造、知识更新为重点的继续教育工作。以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实践本事为重点,抓好岗位培训。采用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理论指导与实践相结合、员工个人愿望与企业需要相结合等方式,使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覆盖率在%以上,平均每人每年理解培训的时间不少于课时。
3、操作服务人员队伍建设
(1)不断改善操作员工队伍的长大环境,加快内部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操作员工培训的经费投入,构成重视技能、崇尚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经过学习培训等方式,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动手本事的兼职操作工教师队伍。
(2)组织参加技能大赛,推行技能大比武,不断提高操作人员技能。
定期组织操作人员技能大赛,推行技能大比武,开拓操作人员眼界,使其热衷于技能钻研,不但提高操作技能。
(3)不断提高技能鉴定水平,加大操作人员的考核力度。
加快职业技能开发培训建设,实现技能鉴定的标准化、现场化,争取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和规模。要严把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关,维护职业资格鉴定工作的严肃性。
对违反操作规程、职业技能鉴定复审不合格、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要实行强制培训或待岗培训。
(三)主要措施。
建立有利于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有利于人才的引进、培养、产生、使用与退出的人力资源运行机制。
1、进入和退出机制。要建立有效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建立和出台一整套优厚的鼓励政策,供给良好的工作条件和长大环境,吸引各类有用的人才进取投身于的广阔天地,去实现自身的应有价值,做一番事业。同时要妥善处理稳定与发展的矛盾,对现有老员工,按照转变观念,更新知识的思路,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加强培训、提高素质重新转岗。对少数不思进取或经过培训仍然达不到预定要求的人员要疏通渠道,建立必要的淘汰和退出机制。
2、激励机制。要建立起有利于人才长大和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在上为他们的提高、业务上的提高供给条件和帮忙;在感情上,提倡换位思考,相互理解、相互沟通,为他们供给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在待遇上,坚持突出效率、兼顾公平的原则,为他们供给优厚的生活和收入待遇,奖罚分明,敢于重奖。
3、使用机制。要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员使用机制,重点开发和使用适应市场竞争和市场规则的人力资源,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不拘一格地选人、用人。要注意培养和使用年轻,确保后继有人;同时要结合x企业实际,客观正确地处理好老员工、新员工及引进员工之间的复杂关系,调动一切进取因素,做到人尽其用,人尽其才。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十二):
摘要:从体能、智能、技能、心能四个本事因子出发,提出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本事概念模型。在对中部六省问卷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验证了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本事概念模型的合理性。各初阶因素对高阶因素人力资源本事影响程度的排序为:心能、智能、技能、体能;二阶验证性结构方程模型中各变量的路径系数,能够计算出人力资源本事各要素的权重,从而避免在确定要素权重时人为打分,降低评价客观性的问题。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SEM模型;人力资源本事
中图分类号:C962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结构的升级,经济发展从投入型模式转变为技术型模式,而技术型的增长模式除要求有新机器、新设备外,更需要有一大批掌握先进技术的高素质工人[5]。日益壮大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人力资源本事的高低,不但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转型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本事的研究对农民工个人以及对企业和政府等解决近年来“用工荒”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一)人力资源本事的内涵
徐华等[8]则认为,本事是指人作为个体的天然人从体能、技能、智能、潜能四个方面展现出对某项任务的胜任度,人力资源本事就是人力资源在现实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本领、能量和成熟度。商红日[9]认为,人力资源本事本质上是一种生产力,通常包括学习本事、团队合作本事、交往本事、劳动技能、创新本事以及创造力等。郑新立[10]则认为,人力资源本事是指人的内在素质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具体应包括德能、智能、技能、体能。越来越多研究者基于自身的学科领域从不一样层面围绕人力资源本事建设相关问题展开探讨,针对从不一样研究目的和理论视角出发,造成“人力资源本事”概念的理解差异,王艳艳等[11]分别从宏观、微观、心理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出发对“人力资源本事”概念和外延进行了比较和辨析。
与前面的学者不一样的是陈劭峰、赵秋成、夏芳等学者开始运用现代的方法对人力资源本事进行实证研究。陈劭峰等[12]构建了人力资源本事等效系数方程,并对国内的人力资源本事分区进行了评价。赵秋成等[13]探讨了人力资源本事内涵,并从体能、智能和技能三方面分析了大连市的人力资源本事建设水平。夏芳[14]基于森的可行本事,构建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人力资源本事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技术实证分析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人力资源本事的结构关系。国内对人力资源本事的研究多以定性的内涵分析为主,定量实证研究为辅;研究对象大多是大学生、医务工作者、财务人员等知识性员工,对其他群体的研究相对较少。
(二)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本事研究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关于新生代农民工本事和素质方面的成果很多,涉及的问题包括素质、知识本事、心理、教育培训、就业本事、人力资本建设等,这些课题的研究或与人力资源本事问题相关,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刘瑶、彭建娟等学者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本事进行了研究。刘瑶等[15]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知识本事状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其知识本事总体状况作了评价和确定。彭建娟[16]对吉林省建筑行业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本事进行了测量,并从职业培训和教育的角度提出了提高就业本事的提议。曾丽[17]则是从个人因素、个人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出发,对珠三角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本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上述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本事问题,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研究人员和地方劳动部门工作的重点多集中在农民工的就业安排、技能培训方面,研究资料大多为人力资源本事的一个侧面,并没有将心理、思想等因素纳入到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本事建设的范畴中来。鲜有以“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本事”为主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特殊群体,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本事模型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本事概念模型的构建及调查情景
(一)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本事概念模型的构建
人力资源本事是人的体能、智能和技能三者的高度统一。体能是人力资源本事的载体和基础,是新生代农民工学习、工作的体力保证。体能主要包括生理机能、身体抵抗疾病本事和身体素质等。智能是人所具有的运用知识和经验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本事。根据我国三项规模相对较大的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数据显示:平均年龄23岁左右,初次外出务工年龄基本上为初中刚毕业时十五六岁的年龄,就业的行业多集中在服务业和建筑业。研究到其较低的文化水平和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就业现状,本文对智能的测量主要从职业常识、文化理论水平以及完成工作任务的本事等方面来进行。技能就是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的本事,是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本事中产出劳动成果最重要的本事。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职业搜寻本事、技术专长和执业资格是衡量其技能的主要指标。
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队伍中的新生力气,他们有着与第一代农民工不一样的显著特征,就业动机已由生存型转变为生活型或发展型,外出务工赚钱的同时,改变生活状态,追求城市礼貌的生活方式是他们主要的追求。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诉求强烈,与父辈相比他们的“城市梦”更为执着。受现行城乡和地域分隔教育、户籍体制等因素的制约,教育和技能水平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公民意识和道德素质与市民化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18]。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高,思想解放,对城市有强烈的向往,返乡务农意愿很低。但受制于以户籍限制为代表的现行的诸多制度阻碍,他们的城市梦在现实中遇到了很多不公平对待,诸如城市户籍、社保、教育、子女就学就业、住房等无一不困扰着他们,使他们承受了父辈无法体会的心理压力。富士康“十二连跳”的农民工自杀事件更是证明了沉重的日常工作量,等级森严的人事制度,较高的生活成本使新时期的打工者心理压力倍增。所以,对于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本事的研究必须基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全面发展的需要,不能仅仅关注体能、技能、智能等方面,还应将心理素质、进取态度等因素研究在内。心能,即心理积蓄的潜在开发的和心理能够承受外界压力的本事,是测量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本事不可或
缺的指标,衡量指标包括心理潜能、抗挫折本事、克服逆境本事等。
综上,本文将从体能、智能、技能、心能等四方面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人力资源本事。研究到人力资源本事及体能、智能、技能、心能等变量不便于直接观察与测量,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在处理和解释这些变量之间关系时存在局限性,所以我们采用结构方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源本事结构进行分析。其研究思路如下:首先本文将对新生代农民工体能、智能、技能、心能四个本事因子进行一阶验证性模型分析,若四个本事因子间有中高度的关联度,且一阶验证性分析模型与样本数据又可匹配,说明四个本事因子均受到一个高阶因素(人力资源本事)的影响。然后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本事进行高阶验证性分析,若二阶验证性分析模型与样本数据匹配度较好,说明人力资源本事(高阶因素)对四个本事因子(初阶因素)的解释本事较高。
(二)量表设计及数据来源
四个潜在变量(本事因子)之间的协方差显著不等于0,表示四个本事因子之间有显著共变关系。六组本事因子相关系数中有四组大于0.5,说明本事因子间存在高度相关。所以四个本事因子可能存在另一个更高阶的共同因素。从一阶验证性模型适配度的检验结果来看,所有适配指标均到达了良好水平。结果证明,本文所提出的体能、智能、技能、心能四个本事因子的一阶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与实际样本数据适配情形良好。由一阶验证模型分析结果可知,四个本事因子之间存在更高阶的因素构念。二阶验证性模型中,一阶因素构念为“体能”、“智能”“技能”“心能”变为内因变量,外因潜变量为高阶因素构念“人力资源本事”。用AMOS17.0软件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本事二阶验证性模型进行运算,输出结果见表5,各项指标均到达较好水平,这证明我们所建立的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本事模型得到了实际调查数据的较好支持。
从体能、智能、技能和心能的路径系数上来看,各初阶因素对高阶因素人力资源本事影响程度的重要性排序为:心能、智能、技能、体能。人力资源本事就是人力资源在现实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本领、能量和成熟度。在教育背景苍白、工作量繁重和就业环境较差的情景下,进取的人生态度、应对压力和失败的从容以及压力环境中构成的良好职业素养往往是新生代农民工从同伴中胜出的关键。这也证明,在新的社会发展和转型阶段,漠视人文关怀的生活环境,强硬的组织文化,使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和生理始终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已严重影响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进而限制了其个人本事的发挥和提高。
三、结论
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本事不仅仅是体能、智能和技能的高度统一,心能也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源本事发展起着重要的制约和促进作用。经过对四个本事因子进行结构方程验证性分析,得到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本事模型。从四个本事因子对人力资源本事的影响程度来看,企业以后要加强对农民工心理问题的关注,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工作和培训环境,不但要担负起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的职责,更要供给心理的咨询、疏导、治疗等服务,定期传授舒缓压力的方法,从而促进农民工工作进取性的发挥和本事的提高。地方劳动部门,除了做好职业服务平台的建设和技能培训外,还应做好入职前对农民工的心理调查、疏导、咨询和心理指导工作。各地方政府和部门应当多策并举,进取指导,配合企业做好本地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源本事开发工作。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十三):
为了更好地完善公司的人力资源制度改革,帮忙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走向规范化、标准化、职业化,经过有效管理,更大程度提升调动员工工作进取性。本次人力资源分析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员工行为观察、员工代表沟通交流、整理汇总历史资料等方法,经过这些方法基本清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并对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构成了以下报告:
第一部分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
一、集团总部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一)集团总部现有员工119人,其中,高层管理人员11人,占9.24%,中层人员24人,占20.2%,基层84
人,占
70.6%
(二)不包括基层后勤辅助类岗位的总部员工现有107人,其中男、女比例如下
(三)高层队伍结构分析
高层队伍的年龄结构良好,平均年龄44岁,年富力强,学历结构较合理,全日制第一学历均在大专及以上,资质上有6人(占55%)持一级建造师证,职称上36%为高工,18%为中级,18%为助工,28%没有任何职称。
高层队伍的结构缺陷主要是
73%的高层是从事项目施工和项目管理出身,司龄10年以上,缺乏专业的企业管理方面的训练,
在11名高层中仅有2名是在20xx年经过社会招聘引进的,有必须现代化企业管理经历。高层人员的职称和资质匹配度不足以应对企业发展需求
(四)中层队伍结构分析
中层队伍的平均年龄是38.7岁,年龄结构如下:
中层队伍的工龄结构分析:现有人员中54%是在20xx年改制后经过社会招聘引进的,优势在于这批人即拥有必须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又有较好的工作经验,同时劣势是缺乏对建筑行业的认知。其余在改制前入职人员,其在中恒工作时间均超过10年,企业忠诚度较高,同时缺乏的是专业的职业化训练和素养。
中层队伍的第一学历结构分析:本科占29%,大专占46%
,中专以及下占25%。经过函授或其它在职教育形式,90%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员工有提升,获得大专及上学历,同时还有二名中层获取MBA硕士学历。
中层队伍的职称和资质结构分析:职称上8%为高工,13%为中级,17%为助工,62%还未获得任何职称。资质上有8位(33%)中层获得一级建造师。缺陷是:职称和资质持有率太低,有待提升。
(五)基层队伍结构分析
基层队伍的平均年龄是30.6岁,具体占比如下:
基层队伍的第一学历结构如下:
基层队伍工龄结构分析
基层队伍的职称和资质结构
目前公司总部84名基层员工中仅有3人有国有中级工程师,有14人是助工,其它人无任何职称,资质方面仅有1人持一级建造师证,大部分基层员工都无建造师证(部分老员工所持二级临时按国家政策在具体经营方面无太大用处),这意味着这部分员工将是未来公司一级建造师新增的空间和来源。
二、事业部及各办事处、分公司经营体系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1.公司的业务量和收入取决于公司经营体系的人员业务水平,目前公司经营类人员共计71人,包括6大事业部(江西、成都、西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其中事业部总经理、副经理有9人,办事处经营代表32人,分公司业务代表24人,江西事业部经营岗6人。
2.经营体系人员平均年龄30.6岁,其中30岁以下占61%,年龄结构相对是比较合理的,具体如下:
3.现有经营人员第一学历专业是工民建的占40%,其余60%主要是管理类和综合类,没有市场营销类。4.经营体系人员的学历结构分析:中专及以下学历占40%,大专学历占50%,本科学历占10%,相对学历普遍偏低,有待提升体系人员的整体素质。5.经营人员的司龄结构分析:
6.经营人员的职称和资质结构分析:目前在71名经营人员中仅有7人有国有工程师,5人为助工,其余均无职称,资质方面仅有3人有一级建造师。鼓励经营人员也参与一建培训,带证招投标,更方便工作。
三、自营项目人员结构分析
1
、目前公司有四大自营项目:即富源花园项目、青山湖公租房项目、方大上上城项目、九江皮草城、永修农贸市场。共有163人,其中实、见习人员36人。2、自营项目人员的年龄结构:平均年龄在34岁
3、人员司龄结构95%都是1年以内,因为自营项目为20xx年才开始发展,除少部分管理人员是从公司老员工中选取外,其余均为公司或项目新招人员,各项目的团队还在初期建设中,也不是很稳定。4、人员学历结构:
5、自营项目人员职称和资质结构分析:目前项目上人员的职称情景和资质情景都不是很梦想,前面也分析
了项目上年龄层是二头大、中间小,年龄超过40岁的而未持证的人员,此刻要重新经过考试取证,十分有困难,主要是实践经验丰富而理论知识欠缺,年龄小于25岁的,可能书本知识能背下,但又欠缺实践经验,所以同样难以经过。只能先着手完善年龄小于25岁员工的五大员证和二级证,同时对中间那部分25-35岁的员工鼓励他们去参加一建培训和取证。
四、联营项目人员结构分析(包括鹰潭BT、半山半城、赣州国光)
1、联营项目:所有非自营项目,不论哪种承包模式,均计为联营项目,目前共计107人。2、联营项目人员年龄结构:平均年龄34岁
3、人员司龄结构:
4、学历结构:联营项目人员本科学历只占10%,大专学历占28%,其余均为中专及以下学历,普遍学历
偏低。5、职称和资质结构:普遍仅有五大员类证书,16人有中级职称,一级建造师仅有1人,二级建造师17
人,其它均是无职称无建造师证的。这类人员将是20xx年必须参与一建培训和取证的人员。但经过电话访谈,大部分外派人员担心的是考试时因工作等原因无法参与,需要总部统筹规划安排。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十四):
说明:本模板罗列了大致分析方向,第二部分所供给的表格仅供作图时参考,具体表现形式不局限,可采用多种图表格式进行。全文请用1.5倍行距修改。分析报告完成后请将红色及蓝色字体部分删除。
一、公司组织结构图
描述公司现有的组织结构设置,如有调整,反映出组织结构调整过程并简述原因。
分析:(宋体五号)
二、20xx年1-5月人力资源效率指标分析
人力资源效率指标主要是指人均净利润、万元人工成本净利润、人均销售收入,该指标能够与历史数据比较进行分析,也能够在集团内部与其他单位进行比较分析。人均净利润能够分析年度目标值完成情景。目标值以净利润双定目标除以年初人数确定。
三、人力资源结构主要包括岗位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工龄结构、职称结构等,
分析时可对进行组合如岗位——学历结构分析,岗位——年龄结构分析等,还可研究对必须时间段内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或者挑选较重要的类别如管理类、产品类人员进行专门的分析。
1岗位结构(二级标题黑体小四加粗左端顶头对齐)
依据最新的岗位序列结构,岗位设置分为五大类:管理类、产品类、专业类、客户类、生产类。可对公司进行整体岗位结构分析或者对某一类别的结构进行更细致的分析。例图:
2年龄结构
年龄龄区间划分为25岁以下、26岁-35岁、36岁-45岁、45岁以上四个区间。
仅仅对年龄分布进行一维分析,只能看出员工的年龄层次结构。仅有当把年龄分布和其他相关的指标结合起来,才能够从数据中看出问题,例如将年龄分布和学历分布结合,或者将年龄分布和人员职位层次结合,组成一个二维的人员结构分析表,才能从双重指标中所显示的数据中,看出人员结构所折射出的具体情景。
企业的员工梦想的年龄分配,应呈三角形金字塔为宜。顶端代表45岁以上的高龄员工;中间部位次多,代表36岁-45岁的中龄员工;而底部位人数最多,代表20岁-35岁的低龄员工。例图:
岗位-年龄图
分析:
3学历结构
学历分为五类:博士、硕士、本科、专科、专科以下。能够比较历史数据对学历结构进行分析,看出变化。例图:
*22+硕士人数*19+本科人数*16+专科人数*15+专科以下人数*12)总人数
(1)博士代表受学历教育年限为22年,硕士代表受学历教育年限为19年,本科代表受学历教育年限为16年,大专代表受教育年限为15年,大专以下代表受教育年限为12年。其中,大专以下中的初中、小学文凭也按照12年处理。
(2)一般情景下,平均教育年限与员工的素质水平成正比。员工平均教育年限越高,企业(部门)的员工素质水平越高,反之,员工平均教育年限越低,企业(部门)的员工素质水平越低。同时,平均教育年限间接反映了企业(部门)的人员工作本事的潜力。分析:
4工龄结构
工龄分为3年以下、3-5年、5-10年、10年以上。例图:
5职称结构
职称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类。可分析单一公司不一样时期职称结构或者比较不一样公司的职称结构。例图:
四、20xx年1-5月
人员变动情景分析
1员工人员总量
例图:
分析:
可分析1-6月每月员工总量变化或近几年人员总量变化。
2员工流动情景分析
流入人数指调入和新进人数,流出人数指退休、内退、调出、辞职、辞退和合同到期不再续签人数。
由于人力资源流动直接影响到组织的稳定和员工的工作情绪,必须加以严格控制。若流动率过大,一般证明人事不稳定,劳资关系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并且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以及增加企业挑选,培训新进人员的成本。若流动率过小,又不利于企业的新陈代谢,坚持企业的活力。但一般蓝领员工的流动率能够大一些,白领员工的流动率要小一些为好。
离职率可用来测量人力资源的稳定程度。离职率常以月、季度为单位,如果以年度为单位,就要研究季节与周期变动等影响因素。一般情景下,合理的离职率应低于8%。
五、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分析
可结合检查过程中了解到得情景,从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
六、质询和提议
经过对公司人力资源整体状况的分析,对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提议和质询。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十五):
经过深入分析,总体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处于传统的行政性、事务性的人事管理阶段,还没有向战略性、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阶段的过渡。需要进一步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以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战略性、专业化的管理职能需要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已经确定了一些基本制度,规划工作也正式启动,但还需要进取推进其执行和回顾工作。员工发展、选拔机制、培训、激励和考核管理等职能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提升。
(1)人力资源理念:人才观的界定模糊,还没有构成一整套系统性的、具有明确导向性、并且为全体员工理解并理解的人力资源理念体系。实质上是“管理通道”为作绝大部分员工愿意发展的职业通道,并且对于人才观的界定模糊,员工多以“职务高低”来衡量自我在企业的价值体现,从而导致员工构成片面的长大价值观,这与企业要求员工与企业共同长大战略观不匹配。
(2)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人事劳资部门的职能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主要职责应集中到吸引、培养、任用、激励和保留企业需要的各类人才,而不应将很多的精力投入到日常的行政性和事务性工作上。
(3)招聘与选拔:招聘方式单一;内部选拔引导和宣传力度不够,使员工感觉。自200x年起,x公司将招聘生员锁定在以上,一方面提升了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带来了内部低学历人员的恐慌。对于开展全员竞聘的上岗方式,必须要对员工引导和宣传到位,否则就会使员工感觉走。
(4)培训:人才培养方式不明确,培训需求调研不详细,种类单调。对操作岗位员工的培训多依托外部机构,培训费用高且效果差,技能鉴定更多的依靠笔试来考核,异常是限制了部分必须经过实际操作到达考核鉴定效果的项目的开展,必须程度上造成操作岗位员工理论知识强而动手本事差,对操作员工队伍素质提升负面影响很大。
(5)考核管理:考核未能体现真正的激励导向,未能给员工指明发展方向。已经建立的考核体系由于考核周期过长,缺乏时效性,导致激励作用被削弱;另一方面由于考核指标不易量化,主观性强,导致考核的公正性受到置疑。
(6)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系统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难以对员工长期发展供给导向性,员工迷茫自我的上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