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完美寓意总结(一):
冬至在古时候被认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日子,人们甚至将其称之为小年,每年过冬至的时候,我们都要做好许多准备,民间甚至有诸多的庆祝活动。所以冬至往往象征着团圆。除此之外,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当它到来的时候就说明以后日子里外界的白昼会越来越漫长,黑夜会越来越短暂,气温也会逐渐下降,渐渐进入严冬的时候。
冬至节气含义概括
冬至表示寒冷的冬天来临。冬至时,阳光黄经为270°。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冬至的民间活动
冬至对于古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所以每当冬至到来的时候,民间流传着许多的民俗活动,比如吃饺子、吃汤圆、祭祀鬼神、养生、吃元宵、吃年糕,这都是十分重要的冬至民俗活动,只是如今人们对于冬至的重视程度并不明显了,所以民间有关冬至的习俗也并不多见,可是如果您想要庆祝的话也是能够的,毕竟这个节气是严冬的开始,所以吃一些热乎的东西是很有必要的。
冬至的完美寓意总结(二):
1、冬至表示寒冷的冬天来临。冬至时,阳光黄经为270°。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2、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阳光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的完美寓意总结(三):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阳光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冬至一向排在二十四个节气的首位,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称之为“亚岁”。从汉代以来,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欢度节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
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之后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
古语有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可见冬至吃饺子已经是必不可少的风俗。"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辞官回乡后,看到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因而命其弟子搭台筑灶,把羊肉和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吃。人们吃后,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貌,包成食物,便叫"饺子"。
冬至兼具天然与人文两大,既是天然节气点,也是一个传统的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日。冬至节,来由于节气特点“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所以在冬至祭祀神灵和祖先,此后构成节日习俗。相传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冬至是上古时期根据天象物候确定阳气渐渐开始回升而定出的节气。《载敬堂集》载“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冬至节,春之先声也。
冬至的完美寓意总结(四):
岁首之日,冬至如年
——冬至的历史流转
据《尚书·尧典》载,在尧帝时,“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以观测鸟、火、虚、昴四颗恒星在黄昏时正处于南中天的日子,来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作为划分一年四季的标准。《尚书考灵曜》曰:“冬至日,五纬俱起,牵牛初,日月若悬壁,五星若编珠。”冬至最早的天文历法意义十分明确,也很有意义。只是时日遥远,我们已经不清楚具体的至日活动了。
殷商的历法是阴阳历,殷历的岁首新年在夏至日,但冬至日依然是个很有意义的日子。至少,在发现的甲骨文中得到了有关于日南至(冬至日)于寰丘上祭祀的记载。当时,“至日”“日南”或“南日”,指的都是冬至日。
周历的正月是如今夏历的十一月,冬至日正是周历的新年,“冬至”成为一年之岁首。所以,周代拜岁和贺冬其实是合一的。周代礼仪大盛,极重祭祀。《周礼》曰:“祀昊天上帝于圜丘。”(注曰:“冬至日,祀五方帝及日月星辰于郊坛。”)“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一岁之中,至日祭天是很隆重的。[本内容由 首页 / 整理]
秦汉至魏晋,是我国天文历法系统成熟的时期。汉武帝元封七年,重新测算制定了新历法,即太初历。其中,元旦已和冬至分开。该历在西汉末年经天文学家刘歆改造而成三统历,成为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具有蓝本意义的历法。冬至日依然作为历法测算的关键点。
尽管新的历法中冬至早已和岁首新年分开,但“冬至”作为重要的节气,在汉代已依然被列为令节,并且相当隆重。《汉书》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四民月令》云:冬至“进酒肴,及渴贺君师耆老,如正旦。”《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过“冬节”是自汉代才有的。在冬至前后,从皇帝到百官都停止办公,全部休假来庆贺这个节日。虽然仅剩冬节,但似乎还保留有周代元旦日的年节气氛。可谓“冬至大如年”,这种说法流传至今。
《晋书》记载,除了天子祀天于寰丘,还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因小会,其仪亚于岁朝。”在那个时候,冬至日在人民心中的分量应当是相当重的`,《梁书》和《南史》中都提到一个颇有意思的故事:冬至的时候,一个叫作岐的县官将死囚放回家过节,并严肃地告诉他:“某若负信,县令当坐。”这位大人的苦心没有被辜负,那位讲信义的死囚最终“竟如期而反”。
唐宋是中国节日文化大发展时期,“冬至”依然与“岁首”并重,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农、备办饮食,享祀先祖……一如年节。”异常是还放假七天以庆贺。按古代的休假制度,一般是十天休沐一次,放假的频度没有我们今日高,但能够在冬至放假七天,可见其受重视的程度,就算不比正旦,也相当我们今日的黄金周了。
明清时代,冬至袭古俗,有“肥冬瘦年”之说,冬至日祭祠堂之风大盛。刘侗、于奕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有“百官贺冬毕,吉服三日,具红笺互拜,朱衣交于衢,一如元旦”的记载,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也有“长至……为国大典……预日为冬夜,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馅包角儿(馄饨)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
鉴于历史沿革和民众“冬至大如年”的心理影响,辛亥革命后为顺应民心,曾一度在冬至日设定“冬节”。
纵观冬至节的流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本来,在漫漫的岁月流转中,岁时节日但凡失去原有的作用后,大多走向式微、消失的命运,比如寒食节、上巳节。而周代的岁首冬至节,早在汉代就已经明确与元旦分离,为何这份“冬节大如年”的情愫却蔓延至今呢在过去,没有中央空调没有集中供暖,建筑业也不发达,一般人家还时不时地漏雨夹风。漫漫的严寒已经够折磨人了,还要加上让人绝望的,更加漫漫的长夜。诗人们早就总结出:那黑夜给予的黑色的眼睛,是用来寻找光明的,想想我们条件艰苦的祖先,在寒冷寂寞漫漫长夜中,是怎样望眼欲穿地盼着光明和温暖。不能体会到这点,恐怕不能领略到“冬至一阳生”那种感动。阳气能使万物滋生繁衍,冬至日的阳气始生,真有点风雨如晦中既见君子的惊喜。这一天的到来,带给了大家继续熬冬的期望。更何况,冬至日还能够作为正式年节的演习和序幕。于是,之后人们还给冬至日起了一些喜气的名称,如“亚岁”、“如正”(新正)、“履长节”等。有时候冬至前夜也被隆重起来,称为“冬至夜”。有些地方有冬至夜里家家例宴饮、并享祖先,还有吃汤圆、食印糕等风俗。
随着时代的变革,在诸多因素下,冬至节习俗同大多数传统佳节一样迅速地萎缩、变异和淡化了。大多数人心中,对冬至里日头状况的关心还不及一盘饺子,似乎在大多数人心里都有着这样的公式:冬至=饺子。至于那些趣味的“土炭”“葭灰”“履长”“消寒”“干净冬至邋遢年”、“晴到冬至落到年”……又有几人还记得呢
冬至的完美寓意总结(五):
冬至节的内涵及意义
阴极之至,一阳始生
——冬至节的内涵及意义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唐杜甫小至
这首诗是冬至节诸多诗词中颇动人的一篇,诗风祥和中正,节俗生动细致。白昼渐长,宫中女工比常日将增一线之功,填在律管中的葭莩灰将从“黄钟”管中飞出以应节侯,河柳山梅隐约有春日之意,景致节物与故乡并无二致,如今身在他乡,祭祖之日也只能遥祭酹酒……这些琐碎的喜忧悲欢正是我们先人们的信仰之处。传统是什么传统就是延续,就是在传承下来的琐碎习惯中生生不息地延续生活。
冬至节,又名冬节、亚岁、如正、新正、交冬、贺冬、长至、短至、亚岁、一阳节、消寒节、履长节等。
众多古老的华夏传统节日不像大多数西方节日那样多来自单纯的人文纪念,而大都可关联到天象历法与岁时节令。在华夏先民眼中,节日的意义首先是一种顺应天时的活动总动员。比如我们禋祀天地是要告诉神主:您的神示我们接到了,就要执行。随着祭义在华夏生活中的悄悄异化,天神祭逐渐让位于人鬼祭,节日人文气息才逐渐占了上风,节日便得热闹趣味起来。
冬至节的流转却没有沿袭这种模式,它的人文气息在岁时意义之下,能够说,冬至是传统节日中最典型的岁时节日了,它在深谙阴阳之道的先人眼中是二气消长的临界点,是推定历法、音律和度量衡的标准点,所以历来被统治者赋予权威的意义。结果到今日,冬至不像很多其它传统节日那么精彩纷呈,在漫长的岁月传承中,它没有被掺入太多斑驳庞杂的人文典故,没有太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传说,更多保留着这个节日原初状态的单纯节令意义,可是,正是在这种近乎淡薄的纯净中,我们反而更容易接近到那节日源头处的深意。
冬至日的时间在公历(阳光历)的12月21日或22日。而我们目前沿用的传统的历法(夏历)为太阴历,所以,作为二十四个节气之一的冬至,在夏历中的具体日子不能固定,它和清明这类节日一样,属于传统节日中的“活节”。对于冬至的解释,目前用现代西方天文历法解释更容易懂一些。在冬至这一天,对位于北半球的中国来说,阳光刚好直射在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上,所以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阳光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切换另一种思维,以华夏文化解释:“冬至”也称为“至节”,因为它是不仅仅是“阴极之至”,也是“阳气始至”,同时也是“日行南至”的节日。冬至日的关键在于一个阴阳消长的微妙节点。自古便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不断生长的阴气最终到达顶峰,阳气也最终停止了销蚀,就要回升了。冬至节则是那个阴阳交割的临界点。这也是冬至成为历法上重要节气的原因之一。这便是天地间“冬至一阳生”的微妙,同时,也验证了“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的天道。
冬至过后,新年就在眼前了。民间又以冬至日到来之先后,及当天天气的好坏,推测往后的天气。俗语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阳光,那么过年必须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