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是什么意思

寒衣节是什么意思(详解3篇)

时间:2023-12-07 09:12:45

  寒衣节是什么意思详解(一):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汉族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将暖和的衣物给家人穿上,故称之为寒衣节。

  寒衣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1、糍粑

  谚语云:“十月朝,糍粑碌碌烧。”寒衣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糍粑。寒衣节糍粑的做法材料:糯米、花生、芝麻、糖等。

  做法:1、把新收的糯米打成粉,搓糊蒸熟后。2、以糯米为皮,加入花生、芝麻、糖等馅料。3、做成应节食物糍粑,以慰劳一家老少,庆贺丰收。

  2、红豆饭

  谚语云:“十月朝,看牛娃儿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掴你三犁担子一薄刀。”古人一向将十月初一当悼亡节来过,并以红豆饭为奠,所以,寒衣节有吃红豆饭的传统。江苏大丰一带有个寒衣节的传说:从前有个放牛娃,因与地主抗争,被地主砍死,鲜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饭染得通红。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后,穷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红豆饭纪念他。

  3、饺子

  洛阳有话云:“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说,十月初一这天,人们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饺子,准备供奉祖先的食品。桓台居民多是用“煎馅食”祭祖。

  民间有“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说法,来源于医圣张仲景,他看到严寒中百姓耳朵被冻坏,故用面包了驱寒药材,煮熟做成“娇耳汤”治好了百姓的耳朵。通常饺子馅料有荤有素,这种合理营养搭配,能起到进补养生的作用。除了必须的肉类和蔬菜,大蒜等调味料也能起到提高肌体抵抗力的作用。

  寒衣节放孔明灯

  在北方到了农历十月一之后,天气就一天比一天寒冷了,为此,人们不仅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还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如今很多年轻人会选择给家人买棉衣,在民间会用杀猪宰羊来庆祝,或者炸至各种食物来祭祀,其实大多数都是自我食用,寒衣节不久后就能感觉到冬天的气息。

  寒衣节是什么意思详解(二):

  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朝,《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农历九月开始天气逐渐转凉,人们也开始为越冬添置御寒的衣服,所以寒衣节也被称为“授衣节”。由于十月刚入冬,九月授衣过早,宋朝时期这一习俗就被移至十月朔日。民间将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

  因为农历十月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古时有授衣、祭祀、开炉等习俗,提醒人们注意寒冬要来了。这一天,妇女们要拿出棉衣,送给在远方戍边、服徭役的亲人,在为亲人送去寒衣的同时,逐渐发展为祖先、亡人也一并送去过冬寒衣。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十月一”。

  寒衣节的起源发展:

  周朝

  相传寒衣节起源于周代,时间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节日异常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礼记·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腊祭的情形: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间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寒衣节标志着严冬的到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所以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

  北宋

  北宋时期,寒衣节的习俗主要有两个方面:授衣和烧衣。所谓授衣,即皇帝向文武官员赏赐棉衣,以示关怀。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说:“十月日,宰臣已下受衣著锦袄三日。”吕希哲的《岁时杂记》也记载:“十月朔,京师将校禁卫以上,并赐锦袍。皆服之以谢……边防大帅、都漕、正任侯,皆赐锦袍。烧衣即为逝者备好御寒的衣物,拿到坟前烧掉。《东京梦华录》中曾这样描述京城开封(汴梁)十月一送寒衣的情景:九月“下旬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献故也。”从中可见,当时人们对送寒衣一事十分重视,在寒衣节到来前,冥衣店便备好祭祀用的衣服鞋帽,供人们在十月一这天烧献故人。

  南宋[本内容由 首页 / 整理]

  南宋时期,民间开始兴起在十月朔日扫墓,并焚烧衣物。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十月朔,都人出郊拜墓,用棉裘褚衣之类。”至元代,将十月一日祭先上坟称之为送寒衣节。《析津志辑佚·岁纪》:“是月,都城自一日之后,时令谓之送寒衣节。祭先上坟,为之扫黄叶。”

  明代

  到了明代,送寒衣的习俗进一步发展,寒衣也更加丰富多彩。明代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中,对当时京城寒衣节的情景作了较详细记述:“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为了表示对逝者的尊重,当时送寒衣也十分讲究,不但衣服有必须的规格尺寸,并在上头郑重地写上故人的名称辈分;送的时侯还有必须的规矩:亡故较久者的寒衣用五色纸剪成,而新亡者的寒衣则需用白纸裁剪。给新亡者送寒衣时,还要大哭一场,女人哭十九声,男人哭十一声。此外,寒衣必须烧得干干净净,据说有一点没烧尽,亡者也无法取走。

  清代

  清代的寒衣节基本上沿用了明代的旧俗,如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中说:“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但在规模和所送物品上,却较前更为讲究,不但送衣服,还送钞票。如在北京地区,每年十月一以前人们就到南纸店去买寒衣纸(即冥衣铺糊烧活的彩色蜡花纸),买回家后再裁成布匹形状的长条,然后印上牡丹、菊花、蝴蝶等各种颜色的图案,有的还把寒衣纸剪成衣裤状。寒衣做好后,再装进包有纸钱、冥钞的包裹里,然后拿到墓前焚烧。但不论用什么样的寒衣都要以纸钱、纸锭为主。由此可见,清代人送寒衣,更加重视金钱的作用。

  寒衣节是什么意思详解(三):

  寒衣节,它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十月初一是冬季的第一天,往后气候渐渐寒冷。

  人们怕离去的祖先缺衣少穿,挨冷受冻,所以,在祭祀时要有食物、香烛、纸钱等供品之外,还用彩纸剪衣裤、冠履等,到祖先墓前焚化,俗称“送寒衣”。传说这天被禁锢的鬼魂都放了出来,到来年清明节才被收回。“十月一,烧寒衣”也成为人们凭吊已故亲人的风俗。在古代民俗中,寒衣节要祭祀祖先,并送寒衣。祭祀活动有家祭,也有墓祭。

  说到那里很多人要问了,这个跟中国书法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关系大了!

  学书法的朋友们都明白魏碑。它在中国书法史的地位简直神一般的存在!

  魏碑是指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魏碑也称北碑,在北朝各个王朝中以北魏的时间最长,之后就用“魏碑”来统指称包括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在内的整个北朝期间的碑刻书法。

  这些魏碑主要是以“石碑”“墓志铭”“摩崖”和“造像记”的形式存在。

  我们要说的就是魏碑里的"墓志铭"。

  墓志铭是魏碑里最重要的碑刻作品之一,墓志产生于东汉时期,魏以后逐渐盛行。墓志碑刻是随墓葬记载墓主传记的文字,多刻于石块或砖上,个别以铁铸或瓷烧成,资料包括墓主姓名、家世、生平事迹和韵语颂辞等。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它完全是中国传统祭祀节日寒衣节、中元节、清明节的产物。如果没有这些传统祭祀节日和祖先崇拜文化的影响,压根不会产生这么发达的墓志铭文化。

  随着时间推移,墓志之后发展为一种石刻品类,体制多样而精致。据统计,现已出土的北魏墓志就达二、三百方之多,大都是精美秀整的楷书。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张黑女墓志》《元显隽墓志》《皇甫瞵菡志》《刁遵墓志》《崔敬邕墓志》《元晖墓志》《石婉墓志》《李壁堪志》《鞠彦云墓志》《元瑛墓志》《司马悦墓志》《元怀墓志》《元倪墓志》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北魏墓志多以元魏王室贵族的为多,书丹者大多为当时知名的好手,镌刻者也不是平庸之辈,所以书法以精美严谨为特征。能够这样说造像记反映了当时民间书法的面貌,那么墓志则反映了上层社会王公贵族们的书法面貌。有此二者,才可窥视北魏书法的慨貌。

  墓志书法与造像记的《龙门二十品》不一样,它更多地反映出魏晋楷书的遗貌,较为规范,字里行间充满了书丹者细心恭敬的神情。其笔划严谨、朴厚灵动,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

  近现代书法家,对魏碑都十分推崇,临学者也众多,尤以北方地区更盛,也许雄强古朴的魏碑与北方人豪放的性格相符吧!

  以下是墓志碑刻书法在各朝各代的发展演变:

  由篆转隶的汉朝墓志碑刻→由隶转楷的魏晋南北朝墓志碑刻→承前启后的隋代墓志碑刻→百花盛开的唐五代墓志碑刻→秉承发展的宋代墓志碑刻→以赵孟頫为代表的元代墓志碑刻→盛行多样的明代墓志碑刻→蓬勃繁荣的清代墓志碑刻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