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简介(一):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子简介(二):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子简介(三):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与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一大部分人近两千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出身于没落的宋国贵族家庭,刻苦好学。曾从事“儒”(贵族丧事赞礼者)的职业,中年时开办私学。一度出任鲁国的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职,四年后因遭小人暗算,弃职,后率弟子周游列国,经十三年,晚年归鲁,继续讲学,整理古籍。《论语》20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纪录。
孔子经常被认为是一种宗教的创始人,但这是不正确的。孔子及少谈论神,拒绝讨论来世,避免任何形式的形而上学。他对人生的关系深刻了解,他的学说并不是他所创立的,严格来说,他只是及中华文化思想的大成者。他是一位重视个人的伦理道德和行为的现世哲学家。
孔子把“仁”和“义”视为道德的最高原则,他规范著高尚者的行为。“仁”在有些时候能够解释为“爱”,但我们最好将他理解为对人类的关心。“礼”是道德,礼节,规矩,传统等观点的总和。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虽然当时的统治者没有采纳孔子的学说,然而在他死后,儒家成为显学。可是在秦始皇统治时期,儒家学说遭到贬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他采用法家的提议,下令“焚书坑儒”。以为这样就能够整齐学术,统一思想。然而,秦始皇的奋力并不成功,在秦朝灭亡前夕,儒生们又开始宣讲儒家学说。西汉时期的汉武帝时代,儒家学说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经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的中国科举制度,始于汉朝。考试的主要资料,是学生们对孔子礼教的理解程度。由于科举制度是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径,所以由汉朝开始,一向到十九世纪,中国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在孔子的四书五经中打转。知识分子穷一生精力从事研究他的学说,一生都跳不出这个圈子。大大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中国的'历史就是孔子思想的影响史。《四书五经》成了学校的教科书,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熟记。古代哲人的教条,深深地植跟于人民的心中。由于这种儒学的熏陶,中国逐发展出一种和谐的社会生活,追求智识崇尚智慧的狂热,以及稳健的文化。中国虽经常遭受侵略,旦其文化不但能屹立不绕,并且还能同化异族。可是,儒学并不是万能灵药。他对于统治者来说,是一剂有效的灵药,能使他们的王朝尽量避免混乱和衰落的来临。可是,对于在求变求新的国际竞争压迫下,对于一国的发展,是个阻碍,那些维系个人和社会秩序的礼教,几乎使人无法动弹,而造成一套用不改变的模式。孔子的教条。彻底的限制了人类天然而充沛的冲劲。孔子的那些礼教实在太完美了,以致显得过分的严肃。在孔子的教条下,简直没有豪放和冒险,感情和友谊也过分的受到桎梏。他使妇女一味服从,贬低了自我。他使国家一味保守,阻碍了提高。
孔子简介(四):
贵族出身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亲兄长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六世祖得孔氏,称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今商丘夏邑),之后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圣人降世
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小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叔梁纥请求颜氏让她三个女儿之中的一个立为妾,颜氏念叔梁年老且性情急躁,于是征求三个女儿的意见。长女和次女都不一样意,仅有小女儿颜徵在愿嫁叔梁纥。
颜徵在时年不满二十岁,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孔子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儒略历公元前551年;格里历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关于孔子出生年月有两种记载,相差一年,一般依《史记·孔子世家》说。)申时于陬邑昌平乡诞生。
孔子生而七漏,头上圩顶(yúdǐng,意为头顶凹陷),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早年经历[本内容由 首页 / 整理]
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徵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奋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所以称自我虽然已经十五岁了,但志向在于做学问。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去世。这一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已经十九岁了,为了能够经常回到祖籍地宋国祭拜祖先,便迎娶了宋国人丌官氏之女为妻。
步入仕途
鲁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十分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鲁昭公十一年(公元前531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
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郯子来到鲁国朝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孔子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所以自称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这一年,齐景公与晏婴来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
鲁国内乱
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
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王要像个君王,臣下要像个臣下,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孔子得到了齐景公的赏识,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子,被晏子阻止。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鲁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自我老了,不能用了。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鲁昭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晋魏献子执政,举贤才不论亲疏。孔子认为这是义举,在近处不会埋没与自我亲近而有贤德的人,在远处不会埋没受人推举而有贤德的人,这能够说是仁义了。
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冬天,晋国铸刑鼎。孔子认为晋国的灭亡,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没有好的制度和法度。
鲁昭公三十年(公元前512年),孔子已经40岁了,孔子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所以自称四十岁不疑惑。
出仕修经
鲁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家臣掌政。所以孔子不上任,退隐而修著《诗》、《书》、《礼》、《乐》,众多弟子跟着孔子走遍各国,跟随他学习。阳虎想要见孔子,而孔子却不想见到阳虎,之后两人在路上相遇。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没有明确表态,随后孔子被升为小司空。
鲁定公十一年(公元前499年),孔子升为鲁国大司寇,摄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曝尸三日,鲁国大治。
离开鲁国
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一样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隳三都的措施,拆毁三桓所建城堡。之后隳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
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春天,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理解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十分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证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景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周游列国
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孔子的弟子子路对孔子见南子这件事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郑国的子产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慈惠的人。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十分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所以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孔子走过匡城(今河南睢县)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回到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回到,十分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回到卫国。
鲁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孔子离开卫国回到鲁国。
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吴国使人聘鲁国,就“骨节专车”一事问于孔子。
鲁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孔子由鲁国来到卫国。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离开卫国西行。经过曹国到宋国。宋司马桓魋厌恶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59岁的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国、宋国、郑国至陈国,陈国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七日,最终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国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
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孔子六十岁,称自我这时候,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自我颓丧的样貌如同丧家之犬。
鲁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孔子离开陈国,来到了蔡国。
鲁哀公五年(公元前490年),孔子从蔡国来到叶国。叶国君主叶公向孔子问政,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在离开叶国回到蔡国的途中,孔子遇到一位隐者。
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孔子与弟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后被楚国人相救。由楚国回到卫国,途中又遇隐者。
鲁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孔子又回到卫国,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
鲁哀公八年(公元前487年),吴国讨伐鲁国,吴国战败。孔子的弟子有若参战有功。
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在卫国,孔子的夫人亓官氏去世了。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国派师讨伐鲁国,孔子弟子冉求帅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说是向孔子学来的。68岁的孔子在其弟子冉求的奋力下,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归鲁国。孔子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孔子仍有心从政,但仍是被敬而不用。季康子欲施行田赋,孔子反对。对冉有说确定一个人的行为是不是君子的行为,应当用他的礼数来确定。施舍的时候,会从重付出。做事的时候,会中庸而行之。死的时候,会对自我薄葬。
回到鲁国
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这一年冬天,孔子的儿子孔鲤去世了。
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孔子已经70岁了,称自我这时候随心行事也能够不逾越规矩了。
身处乱世的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最终回到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这“七十二贤士”中,又数颜回是孔子最爱的弟子。
这一年,颜回先他而死,孔子十分悲伤,感慨到昔日曾跟随自我从陈国到蔡国去的学生,此时却都不在身边受教了。
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天,西狩获麟。孔子认为这不是好征兆,说吾道穷矣。于是停止修《春秋》。同年六月,齐国陈恒弑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孔子见鲁哀公,请求鲁国出兵讨伐陈恒,没有得到支持。孔子又向季孙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
驾鹤西归
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孔子另一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并且还被剁成肉酱。经过这一系列打击后,孔子明白自我时日不多。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初四日(公元前479年4月4日),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他责问子贡为何那么晚来见自我。于是叹息说泰山将要坍塌了,梁柱将要腐朽折断了,哲人将要如同草木一样枯萎腐烂了。孔子流下了眼泪,讲到天下无道已经很久很久了,没有人肯采纳自我的主张。自我的主张不可能实现了。夏朝的人死时在东阶殡殓,周朝的人死时在西阶殡殓,殷商的人死时在两个楹柱之间。昨日黄昏梦见自我坐在两楹之间祭奠,自我的祖先就是殷商人啊。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唯独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弟子及鲁国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孔子受到人们的奉祀。
成就
道德思想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礼貌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晚年时期的最高梦想称之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人,不止以自我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我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小孩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我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资料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这时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社会矛盾的激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残。这些共同构成了孔子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条件,“仁”与“礼”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孔子的最高政治梦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这是一幅梦想化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梦想社会。“小康”社会是孔子主张的较低的政治目标。“小康”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隐没,“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与这种贫富不均、贵贱不等相适应,产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立田里,以贤勇知”,相应地还要设“城郭沟池以为固”,由是,“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这种社会显然没有“大同”世界那样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礼、仁、信、义,所以称为小康。这种社会实际上描述了“私有制”产生后的阶级社会的“盛世”。
孔子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梦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之后不一样历史时期,不一样阶段的思想家提出不一样资料的憧憬蓝图和奋斗目标,这种思想对提高思想家、改革家也有必须启发,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和孙中山都受到其影响。
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资料,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公元前,首先应当研究怎样贴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即仅有贴合“义”,然后才能获取。孔子甚至在《论语·子罕》中主张“罕言利”,即要少说“利”,但并非不要“利”。《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干不贴合道义的事而获得富贵,就如同浮云一样,不屑于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孔子还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能够区别“君子”与“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义”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则只明白“利”而不明白“义”。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人认为孔子既然重“义”,则势必轻视体力劳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论语》中记载他对想学农的弟子樊迟十分不满,骂他是“小人”,这是因为孔子认为人要有更大的梦想和追求,要承担的是更大的职责。他要让他的学生成为价值的承担者而不是一个农民。
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当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资料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资料,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当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到达必须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经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景,采取不一样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我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十分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并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所以对待经济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鲁宣公十五年(西元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从法律上承认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时代的重大经济改革;可是据《左传》说,孔子修《春秋》时记载“初税亩”,目的是批评其“非礼也”。而民众不富足,国君没有富足的。在《论语·尧曰》中还记载,孔子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赋税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还对当时的为政者进行说教,要求为政者不要过于奢侈,要注意节俭。他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同时,还主张“节用而爱人”。那里面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运用于经济领域。
美学思想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资料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当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孔子在易学中明确提出了“美在其中”、“见仁见智”等著名美学命题。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问易》在易宗基础上提出了美宗——阳刚、阴柔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中和之美。认为“阴阳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中和之美可谓是美学之宗”。
史学思想
孔子治史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直”,即研究历史要实事求是,不但要重视根据,并且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他竭力反对那些狂妄不直的人,说:“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泰伯》)他这种一以贯之的主张,也反映到他的治史态度中。
孔子的治史观不仅仅反映到治史态度和治史主张上,并且还体此刻历史发展观中。孔子认为历史在不断“损益”,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为政》),周代正是在总结夏、殷二代的基础上到达了前所未有的礼貌。历史不是倒退,而是之后居上,是前进发展着的。尽管这种思想很朦胧,但却是我国史学史上进化论的可贵的开端。
旅游观念
孔子一生游历丰富。他从漫长的旅游生涯中悟出精辟的人生哲理,并构成对旅游的独特见解。孔子的“游”主要有三种形式:游览、游学、游仕。也就是说,孔子在游中问学教学,游中求仕入仕,游中生情怡情,游中悟道传道。他的旅游行为与修学、入仕是分不开的。孔子的旅游思想可大致概括如下:
孔子的远游观和近游观
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意思是君子不要留恋故土,应当经过游学四方来增长见识,实现远大的梦想和抱负。由此可知,孔子“重游”,反对“怀居”、“怀土”等心理和行为,甚而把贪恋安居、留恋故土作为君子与小人的分野标志。可是孔子也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明确表达了他提倡近游的思想。“父母在,不远游”也是儒家提倡推行孝道、侍奉双亲、注重人伦思想的体现。
那么孔子既“重游”,又反对“远游”、提倡“近游”,岂不是自相矛盾?实则非也。孔子的近游观和远游观并不矛盾,而是对立统一的,类似于“鱼和熊掌”的关系。远游与近游,实际上反映了儒家的“忠”与“孝”、报效国家与侍奉双亲的对立统一。孔子虽然提倡“近游”,但也不一味地排斥远游,虽然主张推行孝道,但更主张“治国平天下”。到底适宜远游还是近游,取舍标准就是是否“有方”。事实上,跟从孔子周游列国14年的弟子中就有不少双亲健在者。孔子反对的只是无正当目的却超出合理程度的“远游”。
孔子注重文化之旅、天然之游,倡导“山水比德观”
孔子一生行游天下,注重听乐观礼,开创了中国文化旅游的先河。据史书记载:“孔子曾西入周室,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观帝王之治。”醉翁之意不在酒,孔子入周之意在于向老聃学习乐礼。另外,孔子访齐,曾与齐太师交流关于“乐”的见解并到达忘我的境界。《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学之,三月不知肉味,曰:u2018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u2019”孔子行游四方中学习、欣赏古代的礼乐礼貌,这其实就是此刻所说的文化旅游。
除了提倡听乐观礼的文化之旅,孔子还注重体悟山水的天然之游。对于山水天然景观,孔子更注重“美”的感受,比如为我们耳熟能详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在孔子看来,智者的聪明锐利和流动的水具有形而上的共通性;仁者的宽厚品格与庄重沉稳的大山相通。这就是“山水比德”的审美观、体验观。“比”指象征或比拟,“德”指伦理道德或精神品质,意指在欣赏山水天然景观时,根据其特征类比联想到人的道德品格,即把天然山水人格化。
孔子主张旅游要健康有度,反对佚游
孔子曾说:“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也就是说,以骄傲为乐,以到处游玩、游手好闲为乐,以大小宴为乐,都是有害的欢乐。可见,孔子反对游手好闲、放荡游乐、毫无节制的游玩等佚游行为。他认为佚游超出个人身心承受本事与社会礼制许可,佚游带来的欢乐是暂时的、局限的,并且会给自我带来很大的损害。
人生观念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我:“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我的梦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贴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所以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我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明白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所以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我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我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我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孔子简介(五):
孔子一生经历了六个阶段:
阶段一:苦难少年
孔子(公元前551—479)被称为圣人之后,是因为他祖上推位让国,把宋国国君的位子让给了弟弟。再往上追溯,他家是商朝王族。
孔氏政争失败、逃到鲁国,已经是破落贵族了。孔子父亲是位没有封地的陬邑大夫,老来无子,求婚于颜氏。
颜氏三个女儿,老大老二都嫌弃叔梁纥年纪大,不做声,仅有小女儿颜徵在遵德守礼,表示:父亲一声令下,虽千万人吾往矣(从父所制,將何问焉?《孔子家语·本姓解》)。这也注定了她的杯具命运。
孔子三岁丧父,母子俩被大老婆逐出家门。十七岁时,母亲操劳而死,成为永久难忘的心结。杯具家庭往往塑造这样的小孩:他们品行高洁,刚肠嫉恶,自私与享乐会引发罪恶感。
母亲去世这一年,鲁国权臣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
阶段二:学术名人
孔子十九岁结婚,二十岁生子。正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于是高兴地给儿子起名为鲤,字伯鱼。那个时代,“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国君赐鱼,正合乎“士”的身份。阳虎虽将他拒之门外,但鲁昭公对他的身份给予了某种承认,怎不让孔子感动于心?
可是鲁昭公并非明君,还可能有点脑残,“昭公年十九,犹有童心”,贵族们对此心知肚明。
年轻的孔子先后在仓库、畜牧部门干过,但他始终没丢掉梦想:“十五志于学”。
从做学问来说,鲁国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周礼。
因为周公有代理天子、安定社稷的功劳,允许他的封地鲁国使用天子的祭祀礼仪,即所谓“鲁有天子之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周天子狼狈东迁洛阳时,家伙事丢三落四,不全,于是真正原汁原味的周礼,唯独鲁国还有。
“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那些名目繁多的登降之礼、趋翔之节,很多国家已经迷糊了,所以陆续有人来鲁国参观寻根。而孔子喜好周礼,逐渐学有所成,名气也越来越大。
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这个落魄贵族之后看到天子礼仪,大开眼界。还有,他为什么能进鲁国太庙?
27岁,郯子朝鲁,孔子向郯子请教郯国古代官制。研究者认为,“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30岁,齐景公与晏婴来鲁国访问。齐景公会见孔子,讨论秦穆公何以称霸的问题。三十岁受到大国之君接见,讨论学术问题,可谓非同小可的成功。一般认为孔子是办私学,办私学能进太庙?能一再参加政府首脑级的外务接待?对此表示存疑,他可能还是在体制内。
阶段三,国君走死
35岁:鲁国贵族因斗鸡发生内讧。鲁昭公瞅准机会,讨伐权臣季氏,结果战败,出奔齐国。
孔子也跟到齐国。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得到赏识。景公想把尼溪之田封给(一个办私学的?)孔子,被晏婴阻止。
听说齐国的大夫意图谋害,孔子于是返鲁。
鲁昭公继续流亡晋国。
公元前513年(鲁昭公二十九年)冬天,晋国铸了刑鼎,也就是将法律公布于众,孔子听说后抨击道:“晋其亡乎?失其度矣!……贵贱不愆,所谓度也。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贱无序,何以为国?!”
公元前510年(鲁昭公三十二年),三位君主的杯具之年。孔子这年42岁。
公元前510年,罗马君王“高傲者塔克文”遭到驱逐,罗马王政时代结束,共和国成立了!国家由元老院、执政官和部族会议三权分立。
也是这一年、雅典,贵族出身的平民领袖克里斯提尼请来斯巴达军队,终结了庇西特拉图父子50年的僭主统治。
随后,克里斯提尼实行了民主改革,重新划分选区,规定公民大会每年定期举行例会10次,有重大紧急情景另行召集,使公民大会能正常发挥作用,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防止某些人威胁民主制度,克里斯提尼还发明了陶片放逐法:公民大会能够投票表决,流放那些危险分子。
这一年,鲁昭公也最终死了,在晋国的边境小城。他来晋国四年,想请救兵回去复位,可连国君的面都始终无缘一见。
和罗马、雅典类似,这时代东方的贵族也很不尊重君主。鲁昭公不招自我国家的贵族待见,晋国贵族也对他完全无视。
周礼规定,仅有天子才能用八佾的祭祀舞蹈,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鲁国的卿,却在家庙用八佾,摆天子的排场。孔子对这种无视周礼等级的僭越行为极为不满:“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自谓“四十不惑”,此时的他,对很多问题已经有了坚定不疑的抉择。
阶段四:蛰伏与爆发
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陪臣执国命”。《史记孔子世家》云:“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周王朝教育气氛浓厚,官学中有司徒、师儒等教授礼乐,官员退休后办私学的也很多。《尚书大传·略说》:“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大夫为父师,士为少师。”郑玄注:“所谓里庶尹也。古者仕焉而已者,归教于闾里。”孔子以学问知名,办的班更是生意兴隆。
阳虎欲见孔子,孔子不想见他,两人在路上“偶遇”,阳虎劝孔子出仕,说出了金句:“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虽然是金句,但孔子抵挡住了诱惑。
其实自鲁昭公出奔,孔子已经蹉跎了十多载最好的年华,心里静极思动。
51岁: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九年)阳虎作乱失败,出奔齐国。
公山不狃以费邑为根据地反叛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被子路阻拦。事后看来,孔子两次站队正确,被鲁国当政确定为忠诚可靠的保守派。于是,孔子被直接任命为中都宰,治理首都一年,政绩卓著。
52岁: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后升大司寇,摄相事,简直是坐火箭;夏天随定公与齐侯相会于夹谷,更是大放光芒。
54岁:孔子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架空主君的权臣,和子路等弟子们策划“隳三都”,也就是拆毁三位卿大夫封地上过于高大、不合礼制的城墙。结果拆了两家,第三家拆不动,也打不赢。激进改革导致君臣兵戎相见,并且无法收场,这事麻烦了……
阶段五:流亡、革命、忠孝与德治
第二年开春,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据说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赶紧道德抨击一番后辞官逃亡。
56岁,孔子在卫国。晋国佛肸造反,邀请孔子,子路阻止。孔子不高兴地说:“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当初公山不狃造反,孔子也差点去了,还豪迈地说:“周文、武起丰镐而王,今费虽小,傥庶几乎?”我大周的文王武王以小小的丰、镐为根据地推翻旧世界,费这个城虽然小,也差不多能行吧!“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孔子到底是在说什么呢?
他其实是想……革命。
周朝建立后,构成了一整套的政治神话,比如商汤鸣条之战灭夏桀,周武王牧野之战灭商纣。这两次改朝换代都被定性为有道伐无道,所以才会奇迹般地以弱胜强、一战而定。“革命”这个词本义就是指汤、武改朝换代的伟大业绩。
这套政治神话翻来覆去地讲,为凸显道德不可思议的神力,每次都会着重强调汤、武起家的根据地仅有巴掌大。孔子呢,他应当是真信了。他的梦想就是将这神话重演一遍:起于微渺,一统天下,然后推行周公的王道政治,“吾其为东周乎!”(孔子自称“述而不作”,确实没想过要做什么历史的创新)
这么大的精神原子弹,孔子没好意思在正统国君面前搬出来,但一碰到小杂鱼叛乱、向他招手,就忍不住念叨,但都被自我弟子阻止了(自我弟子都不能理解,在国君面前说出来还不知是什么下场呢)。
可是一百多年后,这种炫酷的革命梦想就能够高声宣扬了,孟子四处忽悠:“地方百里而能够王……仁者无敌,王请勿疑!”“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鼓励诸侯跟他一齐以德服人,闯荡天下。
之后的荀子虽然很鄙视孟子,但这方面如出一辙:“用百里之地,而不能以调一天下、制强暴,则非大儒也……用大儒,则百里之地久,而后三年,天下为一、诸侯为臣!”都想推倒日薄西山的周王朝,重建天下秩序。
携带如此精神原子弹的孔子寻找买家,到处流亡,60岁时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个在东门等候,被人嘲笑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听说后欣然笑曰:“然哉,然哉!”——其实念念不忘吧?自述平生时,特意大书一笔:“六十而耳顺”,难听的话我只当耳边风。
孔子可能还是一位辩证法大师。他虽一再想革命,但始终谆谆教诲大家要“孝悌”,因为孝悌才是好小孩,才不会犯上作乱;这样的好苗子“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一伟大教诲以有子的口吻写进了《论语》的第二章,仅次于“学而”,被定性为“君子之本”(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被曾子写进了《大学》,明确指出:“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这就是儒家的“移孝作忠”思想。
孔子是愚忠吗?未必。可是……
孟子接过孔子提倡的孝道,不懈地讴歌舜帝“大孝”的感人事迹:家人谋害我千百遍,我待爹弟如初恋。这个思想被宋代罗从彦一语道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那么,天下也没有不对的君王。愚孝和愚忠总是形影不离,孔孟荀的革命梦想被他们自我的逻辑抵消了。
孔子一再谆谆教导弟子要修德,因为仅有君子修德,周礼才能继续。众所周知,周礼是贵贱有序的人治,而人治模式有先天不足,比如国君是鲁昭公那样脑子不好的怎样办?是桀纣那样的暴君怎样办?贵族官僚手中有权就变坏怎样办?人治很容易作威作福、率兽食人。——怎样弥补人治模式的缺陷呢?孔子开出的药方是“德政”。道德精英的人治,不就完美了吗?这不就是周文化一向以来的追求吗——逻辑如此简单,古往今来,无数人坚信不疑。
困于陈蔡之间、差点饿死时,孔子和颜回有一段对话:
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於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只要修炼道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治体制也能完美,梦想社会终将实现。即使不行,那我也浩然正气、舍生取义、知其不可而为之!爱道德还不伟大吗?德治梦想不能成功,不是我们有问题,而是当政者有问题——堪称完美甩锅——怀着这样的坚定信念,孔门众人漂泊十四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没有散伙,反而有着别样的悲壮美。
孔门没反思过人治秩序到底好不好,因为他们学识出了名的渊博,却不明白有“政体”“人治”这些事,根本没想到天下间还有别的秩序;不理解法家思想,也不知民主共和国为何物——道德精英的人治是如此完美,讲道德还会错吗?
“道德能使人治体制变纯洁吗?”这个问题如今小学生都明白答案,但我们不能苛责古人。
阶段六:知我者其惟《春秋》乎
68岁:孔门弟子在鲁国做官,两次指挥战争获胜,鲁国当权派意识到这帮梦想主义者竟然很能打,这个小集团被别国所用可能划不来,于是派人迎孔子归鲁。孔·格瓦拉·龙傲天周游列国14年,最终能够回家了。孔子仍有心从政,然不被用(让人心惊肉跳的“隳三都”还在人们的记忆中),于是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工作。这一年儿子孔鲤去世。
70岁:孔子自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年颜回死了,他十分悲痛。
71岁:鲁国西狩获麟。孔了认为这不是好征兆,说:“吾道穷矣。”于是停止了修《春秋》。
六月,齐国陈恒弑齐简公,孔子毅然决然地四处磕头,请求发兵讨伐,并不惜向三桓低下他骄傲一生的头颅,然而并没有人搭理。
当流浪者已是风烛残年,但忠爱秩序的心反而燃烧得更热烈了。针对年轻人认为真理和正义至上、不屈史笔应对君王也不能减半点锋芒的错误思想,孔子拖着衰朽残躯,仔细修撰《春秋》,用一个个实例告诉大家,要怎样不留痕迹地为君王的耻辱和错误避讳,对历史坚持敬意与温情;同时,对一切敢于犯上作乱的跳梁小丑,又怎样仅仅用一个字,就好像一根根不起眼的绣花针一样,将他们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桩,仅有这样,才能宣泄我们对乱臣贼子的刻骨仇恨。(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於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後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史记·孔子世家》)
72岁:孔子待了很多年的卫国发生政变,子路也死了。孔子十分难过。孔子说起道德来滔滔不绝,但卫国那个摊子他也没辙。
73岁:公元前479年,孔子患病,不愈而卒,这一伟大的革命家最终安息了。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守墓六年。弟子及鲁人从墓而居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受到人们的奉祀。
孔子一生,虽然闪烁过革命的火花,但严格说来,那不叫革命,因为它并不会带来什么新思想,可是是用一个新周礼替换老旧走形的旧周礼。他没能成为克里斯提尼,也没有建成罗马共和国。
孔子对君权的坚决捍卫,以道德升华人治秩序(援仁入礼),可是是对周文化的复读;他生前失望地说“吾道穷矣”,但后世却成为最主要的思想资源,被一代代君王沿用,并一再封赠孔子,他死后的地位也越来越高,香火祭祀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