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精选25篇)

时间:2023-09-27 10:50:46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一):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明白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1)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chángduǎn

  板书:长、短

  [设计说明:经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样明白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经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构成过程。]

  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一样,会得出不一样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本内容由 首页 / 整理]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本事。]

  三、反馈练习

  1.教师谈话:此刻,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能够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我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练习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投影出示练习一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

  [经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整理学具

  教师提出要求:

  1.原先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我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全课小结

  (略)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二):

  一、回顾再现,以旧引新

  1.课前师生进行“说话接龙”游戏。教师说出一个物体名称,要求学生说出长度(或厚度)要短(或薄)的物品,引出“测量”概念。

  2.师生回顾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米、厘米),学生说出所知的其他长度单位(毫米、千米)。

  二、参与活动,学习新知

  第一部分:认识毫米

  1.认识毫米

  师:估一估这个回形针有多长?(学生估数)把你估的数记在心里,怎样才能明白我们估得对不对?用厘米做单位实际测量。

  (巡视时进行测量方法指导:要用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测量物体的一端,然后对齐直尺读出另一端的刻度是多少。)

  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遇到的问题和自我的想法。

  (团体交流,测量结果是在2~3厘米之间。)

  师:曲别针比2厘米长一些,比3厘米短一些,也就是说不能用整厘米来表示,怎样办呢?这就产生了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课件演示:厘米尺)这是一把厘米尺,为了便于大家看清楚,把这一段直尺放大了。你能找到1厘米吗?

  生1:0到1之间就1厘米。

  师:还有吗?

  生2:4到5之间也是1厘米。

  生3:2到3之间也是1厘米。

  师:观察刻度线0~1之间,你看到了什么?

  生4:有短的竖线。

  生5:还有长一点的竖线。

  生6:有格子。

  师:格子的大小怎样?

  生(齐):差不多一样吧,一样大,一样宽。

  师:一格一格地指一指。这些刻度线把1厘米的长度平均分成了这样的小格,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格?

  生(指着课件一齐数):10个小格。

  师:其中这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课件演示:认识1毫米)

  (师与生问答:两小格是多长?5小格呢?7毫米有几小格?10毫米是哪到哪?18毫米呢?)

  2.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拿出自我的直尺,找到1厘米,用铅笔尖指着数一数,看1厘米里有几个1毫米?

  生1:都是10小格,就是10毫米。

  生2:我明白了6—7之间也是10毫米。

  生3:1厘米中有10个小格。

  生4:20个小格就是2厘米。

  生5:50毫米就是5厘米。

  师:从大家汇报的结果来看,无论哪一段1厘米里都有10个1毫米,说一说你明白了什么?

  生1:10毫米就是1厘米。

  生2:1厘米是1毫米的10倍。(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3.感知毫米

  教师先后让学生用手势比划1毫米,用1毫米的视线范围观察四周,找1毫米的物体。

  师(出示1毫米实物标本):在同学们的眼里,有这么多物体和1毫米接近,说明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此刻,你想对1毫米说些什么?

  生1:1毫米呀1毫米,你怎样这么小!

  生2:你可太难比划啦。

  生3:你可真小呀!

  生4:你就像一条小缝。

  师: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生1:大米。

  生2:缝衣针。

  师:同学们都选择了一些相对较小的物体,某一地区降水量的大小就是用“毫米”作单位表示的。其实用“毫米”作单位不仅仅仅要研究物体本身的长短、粗细等,还与测量的要求有关。

  3.测量实践(略)。

  第二部分:认识分米

  1.认识分米

  师:同桌合作,用直尺来测量课桌到底有多长?

  (提出合作要求:一个同学用直尺量,另一个同学帮忙数。巡视时进行测量方法指导。)

  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

  生:……

  师(小结):能够用15厘米为一段去测量,能够用18厘米为一段去测量,还能够用10厘米为一段去测量。看来,测量课桌的长度,需要一个比厘米大,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为了便于推算,规定10厘米长的线段为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2.认识分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说一说你的画法。

  生:……

  3.感知分米

  用手势比划1分米

  师:用手势比划出1分米,放到直尺上量一量是1分米吗?(引导利用直尺上去比划;反复比划1分米,逐步递增1分米的表象)

  找生活中1分米的物体(略)

  4.认识分米和米的关系

  师:拿出软尺,估计有多长?大概几分米?数一数有几分米?你明白了什么?

  生:……

  三、梳理知识,解决问题

  1.完善板书,进行总结

  2.基础性练习填上适宜的长度单位(完成课本练习题)

  3.拓展性练习:这是四个同学测量纸箱的长度后交流的情景,说说你的想法。

  4.实践性练习:选一样教室里的物品,先估一估再测量,并把测量方法和结果找人交流。

  四、课外延伸,联系生活

  推荐课后任务单(丁丁的数学日记、实物标本、选择实物进行测量、多少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五、评课

  长度与面积、重量、体积等一样,是用于刻划物体属性的基本尺度之一。小学阶段测量往往是和长度联系在一齐的。认识毫米、分米是在学生认识厘米和米的基础上的深入学习。学生在学习厘米和米的时候,已经体会到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所以本节课学生体验性学习的目标在于揭示“毫米、分米”知识发生的过程,即厘米和米在“精细”刻划物体的长度时的不足。设计者经过“说话接龙”的游戏方式,让学生进行了深刻的体验性学习,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体会到毫米、分米知识发生的必要性,同时巧妙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可谓匠心独运。

  之后,设计者“深入”地经过学生的估测、实测等方法的运用,让学生充分感受“长一些”、“短一些”,天然而贴切地引出“毫米”的知识,并及时地结合刻度尺,让学生比划、数小格、寻找生活中的1毫米等途径,引导和帮忙学生揭示出厘米和毫米的关系。同时,设计者又“浅出”地经过测量课桌的长度来引出“分米”的学习,在学生经历认识毫米的活动基础上,增加了让学生画一画的环节,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本事,在数学与生活之间建立了必然的有机联系。这样的处理,不论从教学时光的安排,还是教学活动地设计,学生的体验是充分的,知识的产生是天然的,教学的实效是明显的。

  从整体的教学设计中我们深感设计者对“合作探究学习”得心应手的运用。首先合作的问题是有价值的,主题与任务是明确的;其次,活动的开展在过程性评价与反思中既有预设的,也有生成的,既是关注过程的,也是关注结果的;第三,活动的开展不是放任的,教师在巡视中注重对学生测量的方法、思维的关键点的及时掌控、引导和启发。

  最终,教学设计中充分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精心设计反思性练习,关注学生数学交流本事的培养,在学生完成课本练习的基础上,设计了拓展性练习和实践性练习题目,及时地将实现数学对生活的反哺,将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构建了有效的练习情境,不仅仅回答了为什么、是什么的问题,还回答了怎样办的问题。学生不仅仅学到了解释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探究性的知识。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三):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不可避免的要经常思考:自我的教育行为是否贴合新课程的理念――“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昨日我和同学们一齐学习了《克和千克》的认识,这节课的重难点在于感受“1千克有多重”,经过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忙学生构成质量观念。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参考了别人的教学设计,吸收了他人的精华,煞费苦心设计了一些与众不一样的活动,作为这节课的亮点。其中有一项是称一称班里最胖和最瘦的同学的体重,为这事,我带了家里的台秤。上课了,我精神饱满的走进课堂,前半节课进展的很顺利,一切都按照预设进行:

  (一)建立1千克=1000克,关于克你明白什么?能举例子说明吗?我手里的这块砖头大约有多重?猜一猜,验证,于是引导出1000克能够用一个更大的单位1千克来表示。

  (二)感受1千克有多重?先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1千克装的洗衣粉,味精,大瓶的饮料,食盐,让学生掂一掂,初步感受1千克的质量。紧之后让学生举例子说说身边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三)拓展延伸:对身边的物品的质量能做出估计。我说:近段时光你们有称过体重的请举手?举手的仅有两个我在课前称过的同学。(幸亏称了两位同学的体重,要不今日的课就唱不下去了,我心里暗自庆幸)我们做一个猜体重的游戏。我先叫最瘦的闫泽同起来,让大家猜一猜他的体重,每当一位同学说出一个数字时,闫泽同就做出相应的反应:轻了,重了。直到大家猜到他是26千克为止,学生兴趣盎然。我说:此刻请出我们班的重量级的`人物王宇同学,大家来猜一猜他的体重。本来,我打算以班级最重和最轻同学为参照物,然后在最终的环节让大家猜一猜自我的体重。谁知我的话音一落,教室里开始了骚动,一位学生就坐在自我的位置就迫不及待说:“他那么胖,起码有50千克。”还没等我做出反应,另一位就抢着说:“他胖得像头猪,有3只狗那么重,有80多千克。”我看到了王宇面红耳赤,他愤怒地喊:我胖,关你们屁事。底下的同学哄堂大笑,有的还幸灾乐祸地说:快去减肥吧……你到底吃什么成这副德行的……此时学生的兴趣转到了王宇的“胖”上,场面失控了。我的头一下子大了,于是我气急败坏在讲台桌上用力用教棍一敲,“要笑,是吧。谁笑请谁上来,让他笑个够。”学生见我大怒,藏起了脸上的笑容,心不在焉继续游戏,

  可是,我和学生都没有开始时的兴趣,游戏草草收了场。这节课以我充满信心开始,到我的勃然大怒落了帷幕。

  下了课,我进行了反思:本来安排游戏“猜体重”,目的让这节课锦上添花,想不到弄巧成拙。原因在哪里?想起王宇愤怒的表情,学生的哄堂大笑,自我的勃然大怒,我明白了教学应当更多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由此可见,在教学实践和反思中能锻炼自我,发展自我。所以,有两点是我该好好反思的:

  1.预设不充分

  课前不仅仅仅要备教材、备教案,更重要的是备学生,这个人人皆知的道理被我抛到脑后了。只想举两个典型的例子,既能够调节气氛,又让其他学生在预设好的范围里猜测自我的体重。可我忽略了平时有些同学经常拿肥胖嘲笑王宇的,“肥胖”已成为他的“痛”。我的无意正中他们的“有意”。如果我平时多了解学生,还会拿他做例子吗?还会失败吗?课堂犹如战场,我作为一个每一天都要上战场的士兵,不做好充分的准备怎能打赢战斗呢?

  2.当课堂出现意外时,我该想尽办法引回预设的轨道,还是将错就错?

  有人说过:作为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的教育资源,奋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让擦出的火花熊熊地燃烧起来。

  事后我想:既然他们兴趣已转移,何不顺水推舟呢。不防这样设计:我故意深沉说:“是呀,一个人太胖或太瘦本来就不舒服,还招来别人异样的目光,甚至是嘲笑,这些是不是不道德的呢?我的弦外之音应当让大部分同学明白自我的过错。这时,乘机说:其实一个人的体重是标准的不多,想明白自我的体重是否标准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天然地把他们的注意力重新吸引过来)。

  我深深感到:在逐步推广“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今日,课堂已不再是简单地背教案、跟着教师走,教师要蹲下来走进小孩的心灵,了解小孩的爱好,知识基础、思维本事,预设各种可能性。因为它会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并且教师根据不一样的情景进行灵活处理,从而也呈现出不一样的价值,一念之间,灵感产生了,一个好方案瞬间诞生了,师生合奏一首活力彭湃的乐曲。也可能是一地狼烟,留下无奈和遗憾。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所以,写下这个故事期望自我或我的同行从我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变遗憾为动力,在实践和反思中锻炼自我,发展自我。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四):

  “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必须是它的12吗?”在学习12时,这个问题搅起了课堂的波澜。每个同学经过独立思考都纷纷发表了自我的意见,有的同意,有的不一样意,无形之中就构成了两大阵营。正方、反方分别选出两名代表站在台前,一场唇枪舌战即将开始。

  吴教师顺手递给一边一张圆纸片,宣布:“同意不一样意都要提出问题,如果能问得对方心服口服,同意了你的观点,就是胜利者。这张纸能够折,能够撕。下头的同学两人一组,先讨论一下。”

  讨论过后,同学们把目光集中到讲台前,吴教师对座位上的学生说:“我们请正方和反方的代表发表自我的意见,能够吗?我们静静的听,然后还能够发表自我的意见,看那位同学最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辩论开始。正方同学把圆从中间对折,问:“这一半不是12既然你们都承认,为什么不给教师画勾?”大有先声夺人之势。

  反方同学把圆随意撕了一小块下来,问:“这圆是不是两部分?”

  正方:“是。”

  反方:“这两半都是圆的12吗?”

  正方:“不是。”

  反方:“既然不是,为什么你们还认定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都必须是12呢?”好一个咄咄逼人的反问。

  正方仍然不服气:“我们怎样就得到12呢?”

  坐着的同学开始按捺不住了,举手发言。一个说:“这个圆能够折成12,也能够不折成12。”真是一语中的。

  另一个说:“如果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12,但那里说分成两份,怎样分都行。”他在“分成两份”上异常加重了语气。理越辩越明,几个回合下来,大家就达成了共识:这句话错就错在“必须”上,如果必须是12的话,前面应当加上“平均”这个词。这是对分数本质意义的认识。

  点评:数学是其他天然学科的皇后,良好的数学素养离不开周密、严谨的思维。当然,这种严谨的思维习惯,不是靠教师的严厉逼出来的,而是要让学生在切身的体验中、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慢慢养成。教师所能做的职能是引导。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五):

  分数的意义是个古老的课题,当学生学习分数的产生时,教材说: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例如,用一个计量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连续量几次以后,剩下的不够一个计量单位,黑板的长度就不能用整数来表示;又例如,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每人分得的苹果个数也不能用整数表示。在这种情景下,能够把一个计量单位、一个苹果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它的一份或几份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也就是说,不能用整数表示的,用分数表示;然而接下来的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我们还能够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比如一堆桃子,一批玩具,一个班级的学生等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到的分数中份数与具体个数易混淆。所以,总有很多数学教师以此为题材,去商讨,去实践,期望从中找出能让学生理解最好的一种教学方法。

  近来,在学习了几位数学教师上的数学国标本第六册P64P65册《认识分数》后,越来越感觉到数学教学中少不了追问,愿分享。

  片段一:

  出示:猴母亲和四只小猴。

  师:猴母亲给四只小猴分一个西瓜,每只小猴可分得几分之几?

  生:四分之一。

  师:为什么?

  生:因为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了四份,每只小猴可分得其中的一份。

  师:猴母亲还给四只小猴带来了他们最喜欢吃的桃子,每只小猴可分得几分之几?

  生:四分之一。

  师打开袋子,有8只桃子。

  师:每只小猴可分得?

  生:2个。

  生:八分之二。

  就是没有听到教师预期的答案,一时之间,教师被学生弄得不知所措。可是这能怪学生吗?早在第五册中,教材就是这样教的:把一样物体平均分成八份,取其中的两份就是八分之二。那么问题又出在哪里呢?

  教师本来设计的目的十分明确,除了能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外,也能够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可是在最关键的地方教师没有进一步的追问,以至于前功尽弃。如果教师在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可分得这些桃子的四分之一时,教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你连桃子的个数都不明白,就明白每只小猴可分得四分之一呢?学生必须会说:因为是平均分给四只小猴,这跟桃子的个数没有关系,所以是四分之一。如果学生能说到这一步的话,我相信即使之后有个别学生说八分之二,2个桃子等,也能在多数同学的正确引导下顺利得到统一意见。

  片段二:

  师:把6枝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枝?

  生:每人3枝。

  师:把8枝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枝?

  生:每人4枝。

  师:把一盒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得多少?

  生:每人12。

  师:为什么不回答几枝铅笔呢?

  生:因为不明白盒里一共有几枝铅笔。

  师:那么6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还能够用什么数表示?

  生:12。

  师:8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呢?

  生:也是12。

  师:3枝能够用12表示,4枝也能够用12表示,为什么?

  生:因为3枝是6枝的12,而4枝是8枝的12。

  师;对,要弄清楚12是谁的12,整体不一样,12所对应的量,也就不一样。

  假如把100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也能够用12表示吗?

  在那里,我们能够看到,学生顺着教师的引导,完全把知识内化。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在教师不经意的追问下,学生建立了数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也使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追问有两种目的。第一种目的也是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追问的第二种目的是查明真伪。在教学中,有很多学生似懂非懂,更有很多学生是不懂的,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利用追问把那些似懂非懂的学生完全问明白,让那些不懂的学生听明白。甚至有人说过:知识本身并不重要,经过数学教学,让学生追问数学上的为什么,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数学是理性的,教师是理性的引导者,不断追问着,学生理性的学习者,不断追寻着!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六):

  吴: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

  生1:我喜欢足球。

  生2:篮球。

  生3:乒乓球。

  吴: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那里进行一次拍球比赛,你们看怎样样?

  生:好。

  吴:那我们以那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第一件事,先给自我的队起一个自我喜欢的名称,然后派一个代表把名称写在黑板上。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赛怎样个比法,你们得出点招儿。听懂了吗?

  (学生七嘴八舌商量开了,一分钟后,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了“胜利队”。另一对也写了“吴正队”)

  吴:吴正是什么意思?

  生:因为您的课讲得异常好,我们用您的名称,必须能赢。

  吴:行行行。队名产生了,那咱们怎样比呢?

  生: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

  吴: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纪录。

  预备,开始!20秒后,吴教师喊停,然后统计:“吴正队”:30,“胜利队”:29。

  下头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吴正队”。“胜利队”服不服气?

  “胜利队”:不服气!

  吴:为什么?

  生: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应当每队再选几个。

  吴:我提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

  (每队三人继续比赛,教师把每个人的拍球数写在黑板上。)

  吴:下头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胜利队”和“吴正队”的总数各是多少,报数。

  生;118,124.

  吴:此刻胜利者是“吴正队”,能够吗?

  生:不能够。

  (这时,吴教师走到胜利队同学面前。)

  吴:别急,虽然此刻咱们落后,但吴教师决定加入“胜利队”,欢迎吗?

  胜利队:欢迎!

  吴:此刻把吴教师拍的22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

  生;140个。

  吴;下头我宣布,今日的胜利者是“胜利队”。

  生:不一样意!

  吴:为什么?

  生;胜利队有5次拍球机会,我们仅有4次,不公平。

  吴;哦,在人数不等的情景下,我们还用总数这个统计量来比较,显然不公平,那么,在人数不等的情景下,我们能不能比出两个队总体的拍球水平呢?

  (学生开始思考,相互交流。)

  (最终有一个声音出现了:在人数不等的情景下,能够先求平均数。)

  吴:怎样求平均数呀?

  生;就是用拍球的总数,除以拍球的人数。

  点评:排球是小孩喜欢的游戏,吴教师把游戏引进课堂的时候,在许多环节上都进行了改造:让学生自拟队名、自定比赛规则,是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是为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教师选择加入,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体会,从而激发学生对平均数知识学习的需要。实际上,几乎每个环节都天然的指向对平均数的理解。一个原生态的生活情境,是难以有如此明显而丰富的教学意义的。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七):

  课程改革后,“估算”教学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小学教材中求近似数的方法,主要是四舍五入法,估算时,也大都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进行估算。实际上,求近似数的方法,还有进一法,去尾法等,估算时,也经常根据具体情景,用不一样的求近似数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主要是组织学生围绕教学资料切实展开探索活动,充分模拟生活情景放手让学生学习加法估算的基础上,运用该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感到学有所用。

  经过对课堂教学案例的探索,我们深深体会到新课程改革的魅力所在。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这句话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的,也说明了学习应当是学生自我的实践活动。以往教科书上枯燥的例题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此刻新课程改革,我们应当更加关注学生会关心什么、经历了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在生活中想要发现些什么。仅有这样,学生才会学得进取主动,才会学得兴趣盎然。

  (2)估算源于生活。

  “估算”的资料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对量的描述,很多时候只要算出一个与精确数比较接近的近似数就能够了。这堂课的教学,让学生把自我的经历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起来,所以培养了学生的素质和本事。本节课我设计了:估算教室的人数——估算母亲买东西带的钱够不够——估算参加运动会的人数——估算啦啦队的人数——估算水彩笔的枝数——估算写大字的字数——估算买礼物的钱数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于学校生活气息的情境,使学生简便天然地进入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究,去进取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同时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向上的发展。

  (3)算法的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一样的方法,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掘和鼓励算法的多样化、个性化。如:估算母亲带的钱够不够,有的分别估算出热水瓶、烧水壶、水杯的价格再加起来和100元比较;有的从100元里去掉热水瓶、烧水壶的大约钱数,剩下的钱和水杯的价格比较;有的把三种物品的价格加起来再估算;有的用口算估算等等。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思维本事各不相同,不一样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运用也各不相同,教师要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团体氛围,充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的不一样见解,只要贴合科学性,教师都应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使不一样的人学习不一样的数学,不一样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一样的发展。

  当然,完美的课是不存在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仍有许多不足之处。这节课上,我觉得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光和空间还不够,对“弱势群体”关注不够,听不到“学困生”求助的声音,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虽然在教学中注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可是,某些环节没有发掘学生内驱力,导致学生来不及细想。要真正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学得愉快,首先还需教师从观念上转变过来,多引导,少包办。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八):

  一、案例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揭题)。刚才,朱军向我请教一道题目,我想请同学们来一齐完成这道题:(出示错应用题例)凤山中心小学六年级有145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余下的参加其它兴趣小组,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

  (教师鼓励学生解这道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大部分学生表现茫然,坐着不动。)

  师:同学们怎样不做啊

  生1:教师,这道题没法做啊。

  生2:教师,你可能把这道题目记错了。

  生3:可能是朱军把题目抄错了。

  生4:教师教育我们做题时要细心,朱军怎样还把题目抄错呢真是太粗心了。

  师:哦,原先是这样,难怪好多同学坐着不动,那这道题是没法做了

  生1:有办法,只要加一个条件。

  生2:这朱军太粗心了,浪费了我们的学习时光。

  生3:这样也好,它能够提醒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细心一点才好。

  生4:我想,可能是教师有意出这样的错题考我们的。

  师:(微笑)不管是谁的错,做事还是要细心的好,那么,这道题按刚才生1说的,只要加一个条件就能够了,你们大家说行吗

  生:(齐答)行。

  师:需要怎样的条件呢

  生1:只要加上一个“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就能够了。

  生2:加上“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虽然能求出“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但这不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生3:如果明白“六年级有几个班,平均每班有几人”,就能经过两步计算,求出“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了。

  师:同学们,刚才两种方法都能解决问题,说明你们都善于思考,但哪一种方法更贴合题目的要求呢

  生4:因为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所以我赞成生3的意见。

  师:你们认为所加条件的数据,我倒清楚,“六年级有5个班,平均每班63人”。同学们,此刻你们觉得能够解答了吗如果能够,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把这道题先补充完整,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学生认真思考,有的试着口头编题,有的同桌讨论,互相交流,个个兴趣盎然。)

  师:谁来把这道题补充完整

  (学生陆陆续续举起手来,教师见生1欲举又止,并用鼓励的目光看了看生1,他鼓起勇气举起了手。)

  生1:凤山中心小学六年级5个班,平均每班63人。其中有145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余下的参加其它兴趣小组,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

  师:生1把这道题补充得很完整,我们掌声鼓励一下。(学生鼓掌)

  二、反思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资料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教师要奋力供给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的信息材料,让学生从被动理解知识向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转化。这则案例对我有三点启发。

  1.巧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心理学研究证明: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仅有当个体活动感到自我需要问“为什么”、“是什么”、“怎样办”的时候,这种思维才算是真正的启动。所以,教师要经过多种途径奋力创造问题情境,营造氛围,使学生感到有疑要问,有话要说,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思维创新和自主本事的发展,才有利于学生养成想问、要说、好思的良好习惯。

  2.充分尊重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运用得当,能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进取性,使胆小的学生变得勇敢、自信;运用失当,将挫伤学生的学习进取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并且要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帮忙他们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出现错误时,既怕同学笑话,又怕教师批评,心理压力很大。这时,教师不能指责学生,否则就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进取性,就会扼杀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学会宽容,给学生以面子,细心翼翼地呵护他们的情感,帮忙他们寻找错误的原因,并加以引导,真正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3.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说话本事。

  在数学教学中,异常是应用题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自主精神,让学生充当课堂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在主动探究的基础上,阐述自我的思维过程,这是新时期课改的要求。首先,这节课上,教师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故意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错题中,发现问题,进而主动思考,发表看法和想法,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次,教师供给的数学信息来自学生的生活(不完整题例),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并且易于解决。这样就巩固和提高了解答两步应用题的本事,并且学生在辨析、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容易品尝成功的喜悦;最终,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在计算、解答的过程中出现类似于以上错误题例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应及时抓住这种信息源,把日常见到的,并且是学生易错的问题,经过题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由学生在质疑、发问、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启动心灵,受到震动,得到教育。这样不仅仅仅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并且能融知识性和人文性于一体,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奋力为学生搭建一个合作探究、互相交流的平台,营造一种民主的研讨氛围,让学生的思想自由地驰骋,让学生创新的火花天然地喷发,要求学生口述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本事。即使学生出现错误,教师也要宽容,真诚地帮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欢乐。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九):

  课上,学生四人一组围桌而坐。桌面上摆放着水杯、可乐瓶、圆形纸片、刻度尺、绳子和剪刀。吴教师说:“龙潭湖公园有一个圆形花坛,为了保护花草,准备沿花坛围一圈篱笆,需要多长的篱笆呢?你们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吗?请用手中的工具,小组合作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话音一落,学生们就忙开了。他们兴致勃勃的设想着各种方法,全身心投入到问题的探索之中。

  过了一会儿,小组代表开始发言。A组抢先说:“我们小组是把圆形纸片立起来放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就测出了它的长度。”

  吴教师肯定了他们进取动手、动脑参与学习,但同时提出:“如果有一个很大的圆形水池,要求它的周长,能用你们小组的方法把水池立起来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吗?”“是啊,行吗?”A组的同学陷入了沉思。

  之后,B组代表有几分得意地向大家推荐自我小组的做法:“我们研究了一个好方法,先用绳子在水池周围绕一圈,再量一量绳子的长度,不就是水池的长度了吗?”

  “好!好!这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法。”吴教师称赞道。这话在B组同学的脸上洒下了一片灿烂。

  停顿片刻,吴教师拿出了一端系有小球的线绳,在空中旋转了一圈,又旋转了一圈,问:“小球走过的地方构成了一个圆,要想求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你们的方法吗?”同学们摇摇头,再次陷入沉思。

  “我们又发现了一种求圆周长的方法。”一个兴奋的声音从教室里掠过,C组的同学发言了:“将这张圆形的纸对折三次,这样圆形的周长就被平均分成8段,我们测量出每条线断的长度是2厘米,8段是16厘米,也就是圆的周长。”

  很有创意,吴教师竖起大拇指,“你们用折纸的方法求出这个圆的周长,很了不起。可是用滚动的方法、绳绕的方法、折纸的方法只能求出某些圆的周长,都有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找到一条球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

  学生的思维又活跃起来,把对圆周长的探索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经过一番思考,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决定了圆周长的长短?圆的周长到底与什么有关系?”观察、操作、实验,同学们最终发现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规律找到了,同学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点评:吴教师善于创造绚丽的思维波澜景观,她总是恰到好处地打破学生的思维平衡,使学生原有的认识、经验受到挑战,构成适当的失衡,从而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造,以寻找新的答案。如此循环往复,就使得学生的思维一步步深化,一步步逼近真理,一次比一次飞溅起更高的浪花。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十):

  说说你经过昨日的预习,明白关于升的哪些知识?

  1、计量液体的多少,才用做升做单位

  2、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能够装1升水

  拿出该正方体,从里面量它的棱长。问:为什么量里面而不是外面?

  倒满水。倒入1升的量杯中,正好,指出:这么多水就是1升。

  3、用学生带来的常见的容器来认识1升

  (1)请学生把从家里带来的1升大的容器放在一齐比一比。

  分别指名问一问:你是怎样明白它的容量是1升?

  指出:这些容器各不相同,但大致大小接近,容量都是1升。

  (2)取出大于1升的容器。

  分别请这部分学生举起该容器,其他同学可估一估其容量大约是几升。

  可结合2.5升的可乐瓶,请学生想象一下,家里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

  教师取一小盆,大家猜它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实验得出:1升多一点)

  想象:以它为参照,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呢?

  比如:可用手比画一下,像电饭锅大约有2个这么高,那它的容量就可能是2升多。

  取一脸盆,猜一猜,你洗一次脸大约要用几升水呢?(实验得出:2升)

  以这一脸盆为参照,估计一下,边上的这桶水大约有多少升?(10升)

  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18.9升)这桶水你拎得动么?

  介绍: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小孩要喝1升水,那你明白1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

  分别取几个大小不一样的杯子倒一倒。

  想一想,你每一天的水喝够了么?

  4、练习,完成(3)和(4)

  全课总结

  说说今日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布置实践作业:以有刻度的容器,分别用倒水或看刻度等方法,去了解家中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十一):

  一、案例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揭题)。刚才,朱军向我请教一道题目,我想请同学们来一齐完成这道题:(出示错应用题例)凤山中心小学六年级有145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余下的参加其它兴趣小组,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

  (教师鼓励学生解这道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大部分学生表现茫然,坐着不动。)

  师:同学们怎样不做啊

  生1:教师,这道题没法做啊。

  生2:教师,你可能把这道题目记错了。

  生3:可能是朱军把题目抄错了。

  生4:教师教育我们做题时要细心,朱军怎样还把题目抄错呢真是太粗心了。

  师:哦,原先是这样,难怪好多同学坐着不动,那这道题是没法做了

  生1:有办法,只要加一个条件。

  生2:这朱军太粗心了,浪费了我们的学习时光。

  生3:这样也好,它能够提醒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细心一点才好。

  生4:我想,可能是教师有意出这样的错题考我们的。

  师:(微笑)不管是谁的错,做事还是要细心的好,那么,这道题按刚才生1说的,只要加一个条件就能够了,你们大家说行吗

  生:(齐答)行。

  师:需要怎样的条件呢

  生1:只要加上一个“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就能够了。

  生2:加上“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虽然能求出“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但这不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生3:如果明白“六年级有几个班,平均每班有几人”,就能经过两步计算,求出“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了。

  师:同学们,刚才两种方法都能解决问题,说明你们都善于思考,但哪一种方法更贴合题目的要求呢

  生4:因为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所以我赞成生3的意见。

  师:你们认为所加条件的数据,我倒清楚,“六年级有5个班,平均每班63人”。同学们,此刻你们觉得能够解答了吗如果能够,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把这道题先补充完整,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学生认真思考,有的试着口头编题,有的同桌讨论,互相交流,个个兴趣盎然。)

  师:谁来把这道题补充完整

  (学生陆陆续续举起手来,教师见生1欲举又止,并用鼓励的目光看了看生1,他鼓起勇气举起了手。)

  生1:凤山中心小学六年级5个班,平均每班63人。其中有145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余下的参加其它兴趣小组,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

  师:生1把这道题补充得很完整,我们掌声鼓励一下。(学生鼓掌)

  二、反思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资料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教师要奋力供给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的信息材料,让学生从被动理解知识向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转化。这则案例对我有三点启发。

  1.巧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心理学研究证明: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仅有当个体活动感到自我需要问“为什么”、“是什么”、“怎样办”的时候,这种思维才算是真正的启动。所以,教师要经过多种途径奋力创造问题情境,营造氛围,使学生感到有疑要问,有话要说,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思维创新和自主本事的发展,才有利于学生养成想问、要说、好思的良好习惯。

  2.充分尊重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运用得当,能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进取性,使胆小的'学生变得勇敢、自信;运用失当,将挫伤学生的学习进取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并且要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帮忙他们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出现错误时,既怕同学笑话,又怕教师批评,心理压力很大。这时,教师不能指责学生,否则就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进取性,就会扼杀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学会宽容,给学生以面子,细心翼翼地呵护他们的情感,帮忙他们寻找错误的原因,并加以引导,真正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3.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说话本事。

  在数学教学中,异常是应用题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自主精神,让学生充当课堂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在主动探究的基础上,阐述自我的思维过程,这是新时期课改的要求。首先,这节课上,教师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故意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错题中,发现问题,进而主动思考,发表看法和想法,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次,教师供给的数学信息来自学生的生活(不完整题例),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并且易于解决。这样就巩固和提高了解答两步应用题的本事,并且学生在辨析、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容易品尝成功的喜悦;最终,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在计算、解答的过程中出现类似于以上错误题例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应及时抓住这种信息源,把日常见到的,并且是学生易错的问题,经过题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由学生在质疑、发问、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启动心灵,受到震动,得到教育。这样不仅仅仅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并且能融知识性和人文性于一体,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奋力为学生搭建一个合作探究、互相交流的平台,营造一种民主的研讨氛围,让学生的思想自由地驰骋,让学生创新的火花天然地喷发,要求学生口述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本事。即使学生出现错误,教师也要宽容,真诚地帮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欢乐。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十二):

  课上,学生四人一组围桌而坐。桌面上摆放着水杯、可乐瓶、圆形纸片、刻度尺、绳子和剪刀。吴教师说:“龙潭湖公园有一个圆形花坛,为了保护花草,准备沿花坛围一圈篱笆,需要多长的篱笆呢?你们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吗?请用手中的工具,小组合作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话音一落,学生们就忙开了。他们兴致勃勃的设想着各种方法,全身心投入到问题的探索之中。

  过了一会儿,小组代表开始发言。A组抢先说:“我们小组是把圆形纸片立起来放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就测出了它的长度。”

  吴教师肯定了他们进取动手、动脑参与学习,但同时提出:“如果有一个很大的圆形水池,要求它的周长,能用你们小组的方法把水池立起来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吗?”“是啊,行吗?”A组的同学陷入了沉思。

  之后,B组代表有几分得意地向大家推荐自我小组的做法:“我们研究了一个好方法,先用绳子在水池周围绕一圈,再量一量绳子的长度,不就是水池的长度了吗?”

  “好!好!这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法。”吴教师称赞道。这话在B组同学的脸上洒下了一片灿烂。

  停顿片刻,吴教师拿出了一端系有小球的线绳,在空中旋转了一圈,又旋转了一圈,问:“小球走过的地方构成了一个圆,要想求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你们的方法吗?”同学们摇摇头,再次陷入沉思。

  “我们又发现了一种求圆周长的方法。”一个兴奋的声音从教室里掠过,C组的同学发言了:“将这张圆形的纸对折三次,这样圆形的周长就被平均分成8段,我们测量出每条线断的长度是2厘米,8段是16厘米,也就是圆的周长。”

  很有创意,吴教师竖起大拇指,“你们用折纸的方法求出这个圆的周长,很了不起。可是用滚动的方法、绳绕的方法、折纸的方法只能求出某些圆的周长,都有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找到一条球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

  学生的思维又活跃起来,把对圆周长的.探索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经过一番思考,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决定了圆周长的长短?圆的周长到底与什么有关系?”观察、操作、实验,同学们最终发现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规律找到了,同学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点评:吴教师善于创造绚丽的思维波澜景观,她总是恰到好处地打破学生的思维平衡,使学生原有的认识、经验受到挑战,构成适当的失衡,从而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造,以寻找新的答案。如此循环往复,就使得学生的思维一步步深化,一步步逼近真理,一次比一次飞溅起更高的浪花。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十三):

  分数的意义是个古老的课题,当学生学习分数的产生时,教材说: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例如,用一个计量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连续量几次以后,剩下的不够一个计量单位,黑板的长度就不能用整数来表示;又例如,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每人分得的苹果个数也不能用整数表示。在这种情景下,能够把一个计量单位、一个苹果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它的一份或几份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也就是说,不能用整数表示的,用分数表示;然而接下来的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我们还能够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比如一堆桃子,一批玩具,一个班级的学生等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到的`分数中份数与具体个数易混淆。所以,总有很多数学教师以此为题材,去商讨,去实践,期望从中找出能让学生理解最好的一种教学方法。

  近来,在学习了几位数学教师上的数学国标本第六册P64P65册《认识分数》后,越来越感觉到数学教学中少不了追问,愿分享。

  片段一:

  出示:猴母亲和四只小猴。

  师:猴母亲给四只小猴分一个西瓜,每只小猴可分得几分之几?

  生:四分之一。

  师:为什么?

  生:因为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了四份,每只小猴可分得其中的一份。

  师:猴母亲还给四只小猴带来了他们最喜欢吃的桃子,每只小猴可分得几分之几?

  生:四分之一。

  师打开袋子,有8只桃子。

  师:每只小猴可分得?

  生:2个。

  生:八分之二。

  就是没有听到教师预期的答案,一时之间,教师被学生弄得不知所措。可是这能怪学生吗?早在第五册中,教材就是这样教的:把一样物体平均分成八份,取其中的两份就是八分之二。那么问题又出在哪里呢?

  教师本来设计的目的十分明确,除了能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外,也能够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可是在最关键的地方教师没有进一步的追问,以至于前功尽弃。如果教师在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可分得这些桃子的四分之一时,教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你连桃子的个数都不明白,就明白每只小猴可分得四分之一呢?学生必须会说:因为是平均分给四只小猴,这跟桃子的个数没有关系,所以是四分之一。如果学生能说到这一步的话,我相信即使之后有个别学生说八分之二,2个桃子等,也能在多数同学的正确引导下顺利得到统一意见。

  片段二:

  师:把6枝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枝?

  生:每人3枝。

  师:把8枝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枝?

  生:每人4枝。

  师:把一盒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得多少?

  生:每人12。

  师:为什么不回答几枝铅笔呢?

  生:因为不明白盒里一共有几枝铅笔。

  师:那么6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还能够用什么数表示?

  生:12。

  师:8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呢?

  生:也是12。

  师:3枝能够用12表示,4枝也能够用12表示,为什么?

  生:因为3枝是6枝的12,而4枝是8枝的12。

  师;对,要弄清楚12是谁的12,整体不一样,12所对应的量,也就不一样。

  假如把100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也能够用12表示吗?

  在那里,我们能够看到,学生顺着教师的引导,完全把知识内化。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在教师不经意的追问下,学生建立了数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也使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追问有两种目的。第一种目的也是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追问的第二种目的是查明真伪。在教学中,有很多学生似懂非懂,更有很多学生是不懂的,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利用追问把那些似懂非懂的学生完全问明白,让那些不懂的学生听明白。甚至有人说过:知识本身并不重要,经过数学教学,让学生追问数学上的为什么,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数学是理性的,教师是理性的引导者,不断追问着,学生理性的学习者,不断追寻着!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十四):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明白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1)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chángduǎn

  板书:长、短

  [设计说明:经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样明白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经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构成过程。]

  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一样,会得出不一样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本事。]

  三、反馈练习

  1.教师谈话:此刻,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能够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我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练习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投影出示练习一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

  [经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整理学具

  教师提出要求:

  1.原先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我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全课小结(略)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十五):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不可避免的要经常思考:自我的教育行为是否贴合新课程的理念――“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昨日我和同学们一齐学习了《克和千克》的认识,这节课的重难点在于感受“1千克有多重”,经过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忙学生构成质量观念。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参考了别人的教学设计,吸收了他人的精华,煞费苦心设计了一些与众不一样的活动,作为这节课的亮点。其中有一项是称一称班里最胖和最瘦的同学的体重,为这事,我带了家里的台秤。上课了,我精神饱满的走进课堂,前半节课进展的很顺利,一切都按照预设进行:

  (一)建立1千克=1000克,关于克你明白什么?能举例子说明吗?我手里的这块砖头大约有多重?猜一猜,验证,于是引导出1000克能够用一个更大的单位1千克来表示。

  (二)感受1千克有多重?先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1千克装的洗衣粉,味精,大瓶的饮料,食盐,让学生掂一掂,初步感受1千克的质量。紧之后让学生举例子说说身边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三)拓展延伸:对身边的物品的质量能做出估计。我说:近段时光你们有称过体重的请举手?举手的仅有两个我在课前称过的同学。(幸亏称了两位同学的体重,要不今日的课就唱不下去了,我心里暗自庆幸)我们做一个猜体重的游戏。我先叫最瘦的闫泽同起来,让大家猜一猜他的体重,每当一位同学说出一个数字时,闫泽同就做出相应的反应:轻了,重了。直到大家猜到他是26千克为止,学生兴趣盎然。我说:此刻请出我们班的重量级的人物王宇同学,大家来猜一猜他的体重。本来,我打算以班级最重和最轻同学为参照物,然后在最终的环节让大家猜一猜自我的体重。谁知我的话音一落,教室里开始了骚动,一位学生就坐在自我的位置就迫不及待说:“他那么胖,起码有50千克。”还没等我做出反应,另一位就抢着说:“他胖得像头猪,有3只狗那么重,有80多千克。”我看到了王宇面红耳赤,他愤怒地喊:我胖,关你们屁事。底下的同学哄堂大笑,有的还幸灾乐祸地说:快去减肥吧……你到底吃什么成这副德行的……此时学生的兴趣转到了王宇的“胖”上,场面失控了。我的头一下子大了,于是我气急败坏在讲台桌上用力用教棍一敲,“要笑,是吧。谁笑请谁上来,让他笑个够。”学生见我大怒,藏起了脸上的笑容,心不在焉继续游戏,

  可是,我和学生都没有开始时的兴趣,游戏草草收了场。这节课以我充满信心开始,到我的勃然大怒落了帷幕。

  下了课,我进行了反思:本来安排游戏“猜体重”,目的让这节课锦上添花,想不到弄巧成拙。原因在哪里?想起王宇愤怒的表情,学生的哄堂大笑,自我的勃然大怒,我明白了教学应当更多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由此可见,在教学实践和反思中能锻炼自我,发展自我。所以,有两点是我该好好反思的:

  1.预设不充分

  课前不仅仅仅要备教材、备教案,更重要的是备学生,这个人人皆知的道理被我抛到脑后了。只想举两个典型的例子,既能够调节气氛,又让其他学生在预设好的范围里猜测自我的体重。可我忽略了平时有些同学经常拿肥胖嘲笑王宇的,“肥胖”已成为他的“痛”。我的无意正中他们的“有意”。如果我平时多了解学生,还会拿他做例子吗?还会失败吗?课堂犹如战场,我作为一个每一天都要上战场的士兵,不做好充分的准备怎能打赢战斗呢?

  2.当课堂出现意外时,我该想尽办法引回预设的轨道,还是将错就错?

  有人说过:作为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的教育资源,奋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让擦出的火花熊熊地燃烧起来。

  事后我想:既然他们兴趣已转移,何不顺水推舟呢。不防这样设计:我故意深沉说:“是呀,一个人太胖或太瘦本来就不舒服,还招来别人异样的目光,甚至是嘲笑,这些是不是不道德的呢?我的弦外之音应当让大部分同学明白自我的过错。这时,乘机说:其实一个人的体重是标准的不多,想明白自我的体重是否标准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天然地把他们的注意力重新吸引过来)。

  我深深感到:在逐步推广“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今日,课堂已不再是简单地背教案、跟着教师走,教师要蹲下来走进小孩的心灵,了解小孩的爱好,知识基础、思维本事,预设各种可能性。因为它会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并且教师根据不一样的情景进行灵活处理,从而也呈现出不一样的价值,一念之间,灵感产生了,一个好方案瞬间诞生了,师生合奏一首活力彭湃的乐曲。也可能是一地狼烟,留下无奈和遗憾。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所以,写下这个故事期望自我或我的同行从我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变遗憾为动力,在实践和反思中锻炼自我,发展自我。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十六):

  一、教材

  《三角形边的关系》这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重要资料之一。教材经过动手操作活动导出所要研究的问题,之后介绍以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而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原理。教材篇幅简短,但思路清晰,要点突出,教法学法寓于其中,方便教师教学。

  分析教材能够看出,教材编写者力图让学生经过动手实验,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探索过程,自我发现和得出结论。为了让学生获得更深的感受和体会,我遵循编写意图,对教材还做了适当的扩充处理,增加了一些环节,让教学过程更显层次性和动态性。这一资料的教学,能使学生在已经建立三角形概念和明白三角形稳定性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另一个重要特性,丰富三角形的知识。同时,也为以后继续学习三角形与四边形及其它多边形的关系打下基础。

  二、教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贯彻直观性、实践性、趣味性的原则。根据本课的资料特点,我将实践性原则摆在重要位置,将教学过程设置为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实验法、演示法、发现法等。教学中我将把这些方法有机结合在一齐,灵活运用,期望实现最佳效果。

  三、学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化的过程。”遵循这一理念,研究与上述教法相适应,突出主体性和实践性,本节课我引领学生立足“三自”,主动学习,即:自由探究,自我总结,自主运用。安排学生足够的时光和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

  四、教学目标

  1.经过摆一摆登封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

  2.让学生经过动手实践,分析数据,体验探索和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及提出问题的本事,积累探索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引导学生树立自我探索真理的勇气和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

  五、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角形三条边的之间的关系

  难点:在探索中发现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

  这节课以“让学生主动学习”为教学指导思想,为突出重,突破难点,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个环节: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一个三角形。(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

  2.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强调首尾相连的封闭图形。)

  3.那你们想不想明白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呢?今日这节课,我们就

  来研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1.合作用小棒摆三角形

  请同学们将我们课前准备好的四组不一样长度的小棒拿出来,同桌两个相互合作,看看哪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哪组小棒摆不成三角形?

  2.小组汇报

  3.小组讨论:

  同样是用三根小棒来摆三角形,为什么有的能摆成,有的却摆不成呢?观察、比较一下这两组实验结论,你能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4.全班交流

  (1)怎样的三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呢?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组的发现。

  组1:三根长度不相同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组2:两边长度加起来大于第三条边的长度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组3:…………

  根据学生回答,举出反例:引导学生辨析,逐步完善学生认识,达成共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板书)

  (2)这边的各组小棒为什么不能摆成三角形呢?(强调“任意两边的和”)

  5.教师小结

  同学们,祝贺你们探索和发现了三角形边的关系,让我们自豪地再说一遍这个结论。

  (三)看书巩固自我看教材第27页的资料

  (四)拓展应用

  1.教科书第28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2.出示小明上学的路线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明上学能够怎样走?有哪几条路线?在这两条路线中,走哪条路线最近?请你从数学的角度来解释这种现象。

  集中分析,总结汇报

  3.课本第28页练一练第2小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五)课堂小结今日你学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课本28页练一练第3,4小题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十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动手实践,认真观察、思考归纳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经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学习难点

  利用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填空:包含_______的_______叫做方程。

  确定:下列这些是方程吗:

  1.x=10 ( )

  2.32+x ( )

  3.16+4=20 ( )

  二、自学指导。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经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我的想法。(课本左边主题图 )

  提示:

  (1)此刻的天平处于什么状态?_______,说明两盘的质量_______。

  (2)从左往右观察每组两幅图片,天平的左右两盘有什么变化?天平有什么变化吗?此刻你能把天平的规律描述出来吗?换成等式呢?

  2.此刻再来观察一组,和上头的 一组有什么不一样吗?(课本右边主题图。)

  比较上头一组 天平图片的规律,你能说出这 一组图片中有什么规律吗?用一句话来描述等式的规律。

  请用我们自我的语言对这个规 律进行举例说明。

  三、实践应用。

  利用刚刚学习的方法,求出方程中的x。

  x+2=10

  思考:在这个方程里,未知数x属于这个加法算式的哪部分?根据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你能想到这个方程的不 同解法吗?试一试吧。

  练习巩固:

  解方程:y-7=12 23+x=45

  四、课堂小结。

  总结一下,我们这节课学习 了什么资料呢?

  1.会解一些方程了。

  2.注意算数准确。

  五、目标检测。

  1.经过研 究我们明白了:等式两边都_______(或_______)同一个数,等式_______。

  2.解方程:x-12.3=3.8。

  3.结合我们身边的事例,编一道题,列出方程并解出来。

  六、作业布置。

  课本P69页第2题、第5题。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十八):

  教学资料: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之《密铺》。

  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 根据有关平面图形特点进行观察、操作、思考和简单设计的实践活动。教材分三部分安排:第一部分,经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用砖铺成的地面或墙面,初步理解什么是图形的密铺。第二部分经过动手操作和思考,探索三角形和四边形能否进行密铺。并了解能够进行密铺的平面图形的特点,明白有些平面图形能够密铺,而有些则不能;从而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密铺的含义,更多地了解有关平面图形的特征。第三部分,经过欣赏和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 进一步感受图形密铺的奇妙,获得美的体验。并能够对自我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学情分析:

  (1)知识水平: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平移、旋转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知识;具有了相关的知识经验;

  (2)本事和方法水平:学生已经具备必须的推理本事,能初步运用“猜想--验证--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来探究问题;

  (3)心理水平:该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必须的知识经验,可是还是有较强的好奇心,也有较强的表现欲;

  (4)思维水平:学生的思维以直接经验为主,间接经验相对较少。在学习过简单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对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印象,并能准确的认识各种简单平面图形。对于密铺,学生已经有了较为直观的生活体验,只是还未构成系统的理论知识。

  在此基础上进行密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活动设计,贴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是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提炼和再加工,从而构成较为系统的初步抽象的理论知识。在这个知识系统的帮忙下 ,能够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头脑风暴,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很大的帮忙。基于以上认识,本课的设计重 点放在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和进取的情感体验。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长作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经过经历与组内同伴动手拼图以及设计密铺图形等活动过程,明白三角形、四边形、正六边形能够密铺,并明白有些图形是不能密铺的。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参与到组内讨论,并指导。最终在学生活动和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自我评价和反思,内化知识经验与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密铺现象,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密铺;经过拼摆各种图形,探索并了解能够进行密铺的平面图形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多边形密铺条件的过程中学生经历观察、猜测、推理、验证和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本事、合情推理本事。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欣赏密铺图案和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的过程中,体会图形的转换,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享受由合作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明白什么是密铺,了解有一些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和正六边形)是能够密铺的。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密铺的原理

  教学手段:

  基于以上几点的认识,本节课采用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重点突出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能够自主的在多媒体设备上完成自学或者是进行各种探究实验,是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师在课中担任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主角。但,由于每个小孩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掌握层次不尽相同,所以为小孩们供给了多种渠道来探究解决问题,学生能够根据自我的本事完成自我的探究活动,并在活动中有不一样的体验。

  课前准备:

  1、 信息技术准备:广播教学的教学系统,能够用来广播教学,也能够用来展示学生的电脑上的操作。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基础,学生能在计算机上实现对基本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同时学生能在多媒体设备上完成对他人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同时也能对自我整个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反思。

  2、 道具准备:剪刀、卡纸若干。

  3、 素材准备:某客厅地面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教师与学生谈话,想了解学生家里的客厅地面是由什么铺成的。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自我家客厅地面是由什么铺成的。

  2、教师请学生用一个字或者是两个字来形容一下自我家里客厅的地面。学生单独汇报。(如:大密美丽漂亮宽敞平整……)

  3、教师出示从朋友家拍来的客厅的地面(两幅图),请学生欣赏。并问学生分别是由什么形状的地砖铺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4、教师问学生觉得这两家的客厅铺的怎样样。(如果学生说铺的好或者是铺的很平,就追问:好在哪里?平在哪里?并用手势提醒学生发现每块地砖之间是一块挨着一块的,也就是没有空隙的。如果没有说出没有重叠,就追问:有没有把两块地砖叠在一齐?引导小孩发现没有重叠。)

  5、揭示课题:我们把像这样,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的铺法称为密铺。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谈话方式引入 ,从学生的身边去发现和感受密铺的存在,从而引出课题。

  二、实验探究,领悟新知

  (一)动手操作、感受密铺

  1、教师请学生们观察“密铺”这一个词,问学生哪个字更重要。(学生回答“密”字更重要,教师及时追问:“密”怎样体现?引导学生发现“密”体此刻没有空隙,不重叠。)

  2、教师拿出几个长方形,请一个学生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做到密铺。(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操作,其他学生认真观察。)

  3、学生操作完以后,教师请学生观察有没有做到密铺,并追问是如何确定的。(学生会说出,是密铺,因为没有空隙,也不重叠。)

  4、教师对学生们的善于观察和一学就会的宝贵品质进行肯定。

  【设计意图】本环节经过再认“密铺”一词和请学生动手铺长方形,来帮忙学生初步感受密铺。为后面的动手实验探究做铺垫。

  (二)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之初步判定

  1、教师追问学生:除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外,我们还学过什么图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梯形……)

  2、教师继续问学生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并先让学生猜测。

  3、教师提示学生:要明白三角形到底能不能密铺,能够怎样做。

  4、学生说一说要验证三角形能不能密铺需要做哪些事。

  5、教师引导学生按照必须的实验步骤来操作:

  (学生猜能或者是不能,教师追问,要明白到底能不能,我们该怎样办呢?学生会说试一试或者是铺一铺,师再追问:拿什么试?拿什么铺?学生应当会回答:要准备几个三角形,然后再铺一铺。师再追问,准备的三角形需要完全一样吗?师:那我们就来按照这两个步骤实验一下:第一、取出①号信封里面的卡纸(如下图),沿着上头的线剪开,得到几个三角形;第二、把剪下来的较大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放在一齐铺一铺。(以上步骤由小组合作完成))

  6、学生按照刚才所说的步骤小组合作完成,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必须的指导和帮忙,并用IPad拍一组已经完成好的图片。

  7、先请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追问学生是如何确定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经过讨论如何确定三角形能否密铺到初步实验发现三角形能够密铺,为学生建立初步的表现。

  (三)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之研究密铺原理

  1、教师提出:如果把这些三角形随便的铺在一齐,能密铺吗?如果不能,这到底跟三角形的什么有关呢 ?(学生发现和三角形的角有关)教师之后追问和三角形哪个角有关(学生进一步发现和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有关系)。

  2、师生共同提出:为了更好的区分这三个角,能够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标上∠1、∠2、 ∠3。然后再放在一齐铺一铺,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在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所有三角形的角都标出来,并且相同的角标上相同的序号)

  3、学生再次铺一铺。在铺的 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观察拼接点处有几个角,分别是哪几个。

  4、教师展示一组学生完成的密铺作品。并请学生认真观察一下,这个小组标完角以后,在拼接点处有几个角呢?

  【(6个角),哪6个角??这个角1就是教师黑板上的三角形的角1,这个角2就是教师黑板上的 三角形的角2,这个角3就是教师黑板上的三角形的角3,而∠1 、∠2、∠3就是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这个∠1、∠2、∠3也是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师再问,在这个拼接点处有几个角1?几个角2?几个角3?】

  教师小结:看来三角形真的能够实现密铺,并且和三角形的内角有关。

  【设计意图】本环节经过讨论、探究,发现三角形能密铺是和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有关系的。让学生感知到三角形能够密铺并非偶然,这其中隐藏着必须的必然性。而这种必然性就是密铺的原理 所在。

  (四)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之再次验证

  1、教师问学生如果再用另外一种三角形来铺一铺,学生们想要怎样做。

  2、学生思考,并提出能够先标出角,再铺一铺。

  3、教师请学生把刚才剪下来的较小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放在一齐标一标,铺一铺。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师用IPAd拍一组完成好的。

  4、教师先请学生确定这种三角形能不能密铺。再展示其中一组学生的作品。问学生这一次实验和之前的实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或者是有什么新发现。

  5、学生发表自我的看法,教师进行总结。

  小结:这样看来这一种三角形和前面一种三角形一样,也能够密铺,并且也和它的三个内角有着密切的关系。

  【设计意图】本环节经过再一次的铺一铺的活动,让学生再次感受三角形是能够密铺 的,并且再次领悟三角形能密铺是和它的三个角有关的。

  (五)探究四边形能不能密铺

  1、教师引导学生:既然三角形能够实现密铺,那如果是这样的四边形能实现密铺吗?(师拿出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贴到黑板上)

  2、学生发表自我的看法,并提出:要明白能不能密铺,动手实验一下就行了。

  3、教师请学生打开②号信封,取出里面的四边形动手铺一铺,并提醒学生思考动手铺之前能够先做什么。 (标角)

  4、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和提示动手实验,教师观察每一组完成的情景,并用IPAd记录其中一组完成的情景。对于已经铺完的小组,请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看看有什么发现。

  5、反馈:教师先请学生确定这样的四边形是否能够密铺。然后请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

  6、学生先确定是能够密铺的,因为这几个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并且发现拼接点处有4个角,并且这4个角分别是这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如果有学生能发现这四个角加起来就是360°就更好了。

  小结:经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这种四边形也是能够密铺的,并且也与四边形的内角有关。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前面几次实验的基础上,大胆让学生自我猜测、验证。经过实验发现四边形是能够密铺的,并且和三角形一样,也和四边形的四个内角有密切的关系。

  三、小结及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日研究了密铺,明白了长方形能够密铺,正方形能够密铺,三角形能够密铺,四边形能够密铺。并提问学生: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2、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如梯形能不能密铺?五边形能不能密铺?六边形能不能密铺?……

  3、教师清学生借助计算机操作来验证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是否能密铺。

  4、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一些指导和帮忙。

  5、学生操作完后,进行反馈,经过广播教学体系请其中的几组学生展示自我的实验结果。并请其他学生帮忙确定。经过实验、讨论发现,正五边形不能够密铺,而正六边形能够密铺。

  小结:这样看来并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能够密铺的,有的能够密铺,有的不能够密铺。

  【设计意图】本环节经过计算机实现人机交互操作,体现出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经过在计算机上操作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能够密铺的,有的能够,有的是不能够的。

  四:实践作业

  用上今日所学的密铺的`知识为你自我的家设计一款漂亮的地砖。

  五:板书设计

  密铺

  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十九):

  教学目标

  1.经 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2.提高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本事。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本事。

  教学重点

  掌握方程的解的意义,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下头哪些是等式? 哪些是方程?

  5y 36÷x=97?8+9m 10-x=3?54+x>9 5×7=35 6y+6=48 2x+3x=20

  2.解方程。

  10-x=5? x+1 0=20 x+3=1 2 x-11=5

  二、走进新课。

  1.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 个不为0的数),等式还成立吗?

  解:等式成立。

  2.请你用发现的规律,解出我们前面列出的方程。

  4y=2000 y=500

  3.解方程。

  (1)x÷3=9 x=27

  (2)7y=28 y=4

  4.下列解法正确吗?

  (1)x-19=19

  解:x-19+19=19-19 x=0

  正确解法:x-19+19=19+19 x=38

  (2)3x=36

  解:3x÷ 3=36÷3 x=12

  三、随堂练习。

  1.解方程。

  (1)6x=156

  (2)3x=630

  (3)59+x=120

  (4)x÷28=0

  四、小结

  等式两边都乘 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成立。

  五、作业。

  教材P71第5题。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二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并熟记平均数概念及运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掌握如何求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过平均数概念和性质的探究,使学生能够利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发展自身的数学应用本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新知探究。

  1.一年中北京的气温变化的幅度与上海的气温变化的幅度比较,哪里的气温变化幅度大?你明白如何经过计算比较这两地气温变化幅度的大小吗?

  北京得气温变化大,经过两地得最高气 温和最低气温得 温差计算比较得出。

  2.表1给出了某户居民2005年下半年的 电话费用,请你帮这户居民算一算:平均每月花费了多少元电话费?

  表1某户居民2005年7-12月电话费用统计表

  月份789101112电话费(元)75.804576.3065.955.9045.90

  (75.80+45+76.30+65.9+55.90+45.90)÷6=60.80 (元)。

  二、例题 讲解。

  每3秒呈现10个数字,淘气小朋友5次记住数字得情景统计表

  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记住数字的个数54759

  ①淘气能记住几个数字?

  淘气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

  ②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是怎样的出来的?

  平均数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为:(5+4+7+5+9)÷5=6(个)。

  ③淘气哪一次也没有记住6个数字啊!这是怎样回事?

  “6个”是几次“匀”出来得。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得代表。

  ④说一说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平均数。

  我们班同学得平均身高、这个月得平均 气温。

  四、实际应用。

  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科学三门的平均分是91分,其 中语文考了89分,英语考 了91分,小明期中考试数学考了多少分?

  解:由题知总分为91×3=273(分)

  所以数学考了273-89-91=93( 分)

  答:小明期中考试数学考了93分。

  五、习题巩固。

  1.下头是科技馆一星期售出门票情景统计表。

  略

  (1)估一估前5天平均每一天大约售票多少张。

  必须比640大,比1300小。

  大约900张。

  (2)星期六售出门票1700张,星期日售出门票1460张。这个星期售票张数的平均值与5天的平均 数相比,有什么变化?

  这星期售票张数的平均数:(700+640+910+990+1300+1700+1460)÷7=1100(张)。

  这星期售票张数的平均值比5天得平均数大。

  2.小熊冷饮店 又该进冰糕了,小熊翻开了本月前3周卖出冰糕情景记录,第一周7箱,第二周8箱,第三周9箱,那么小熊本周进多少冰糕适宜呢?

  按平均数进货比较保险,每周都在增加,第四周还能够增加一箱。那么本周能够进冰糕10箱。

  六、课后拓展。

  1.在一分投球比赛中。奇思前后4次投中的个数分别为7个、7个、6个、8个。用什么数能够表示奇思投中的个数?

  用平均数能够表示奇思投中得个数。

  2.下表是某地一星期的气温记录。请你分别算出这星期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得平均值。

  时光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平均值最低气温°C810111211121311最高气温°C1818202224202521

  3.一农机站有960千克的柴油。用了6天,还剩240千克。照此用法,剩下的柴油还能够用几天?

  解:由题知可用6天平均用柴油:(960-240)÷6=120(千克)

  按照每一天用120千克算还能够用:240 ÷120=2(天)

  答:照此用法,剩下的柴油还能够用2天。

  七、小结。

  经过本节课得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看图表以及平均数得计算原理,加深了对平均数的理解,重在计算和生活上得应用。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二十一):

  教学资料

  教材第79~80页资料。

  教学目标

  1.结合奥运信息,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经过解决体育赛场上的有关问题,体会数学与体育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奥运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2016年第31届奥运会在里约举行,同学们明白我国运动员一共获得了多少枚金牌?其中有些项目还打破了世界记录,尤其是中国女排,顶着巨大的压力,经过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最终获得冠军。那么同学们对奥运会有哪些了解呢?

  师出示课件教材第79页情景图。

  引导学生观查表格,从表格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今日我们就一齐来解决奥运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问题

  1.师出示课件教材第79页问题一。

  (1)学生观察表格,交流汇报:能够明白三名运动员各自的成绩分别是多少秒。

  (2)出示问题: 前三名运动员的成绩分别相差多少?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说说是怎样做的,互相交流订正。

  (3)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两幅冲刺情景图,并提问:根据刚才的数据,你能确定哪幅图能描述当时决赛的冲刺情景吗?

  学生观察图片,交流汇报。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归纳:根据刚才计算出来的结果,能够明白,第二名和第三名相差很少,他们之间的距离应当很近,而他们和刘翔的时光相差很多,所以距离应当相对远一些。

  所以第二幅图能更好的描述当时的冲刺情景。

  (4)当时男子110米栏的奥运会记录是12.95 秒,刘翔用的时光少了多少秒?

  学生先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再全班汇报。

  2.师出示教材第80页问题二

  (1)引导学生阅读短文,你能获取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阅读后,指名汇报交流:在最终一跳之前,何冲比第二名多32.45分,秦凯比第二名少7.65 分,是第三名……

  (2)课件出示问题1。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说说是怎样想的。指名学生汇报,团体订正。

  (3)课件出示问题2。

  ①让学生观察“最终一跳的得分情景表”。

  ②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师归纳:何冲最终一跳得分最高,是第一名;最终一跳前,秦凯落后德斯帕蒂耶斯7.65分,而最终一跳,秦凯得分比德斯帕蒂耶斯多98.00-96.90=1.1(分),所以第二名是德斯帕蒂耶斯,第三名是秦凯。

  3.师出示教材第80页问题三。

  (1)引导学生阅读短文,并从中获取数学信息。

  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学生汇报,团体订正。

  (2)出示课件射击比赛场景图。

  同学们先观察图片,再独立经过想象确定,并用自我的语言说明理由,小组内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团体讨论验证。

  三、课堂小结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和同学们说一说。

  四、课后练习

  略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二十二):

  教学目标

  1.经过猜数游戏等活动,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2.经过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重点

  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教学步骤

  活动: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1.猜数游戏。

  今日我们来做游戏,把你心里想的数乘2,再加上20,等于多少?

  经过做猜数游戏,引起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2.等于80。猜猜我想的数是多少?

  3.你想的数是30。

  4.你是怎样猜到的?

  5.学生交流,解决。

  6.学生汇报。

  7.如果淘气想的 数为x,那么

  2 x+20=80

  2x+20- 20=80

  2x=60

  2 x÷2=60÷2

  x=30

  引导学生解方程与等式性质结合。

  8.同桌共同玩猜数游戏。列方程并解答。

  9.经过刚才游戏,你们有什么收获?

  练一练。

  1.按照笑笑的规则和同伴做猜数游戏, 并列方程解答。

  解:设这个数是x

  4×x+10=90

  4x=80

  x=20

  心里这个数是20。

  生独立完成。

  2.列方程。

  (1)3x+6=15

  解:3x+6=15

  3x= 9

  x=3

  (2)4x-2=26

  解:4x-2=26

  4x=28

  x=7

  (3)8+x=20

  解:8+x=20

  x=12

  3.看图说一说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3x+48=234

  3x=186

  x=62(元)

  课外拓展。

  每一天修 x米,

  5x+500=2500

  x=400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二十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本事:能根据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经历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 化的信息,并进行简单预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规范有序的解决问题的步骤。

  学习重点

  能根据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学习难点

  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的信息,并进行简单预测。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二、自学指导。

  1.情景导入:

  (用蒜苗生长的动画图片引入新课)

  2.由学生动手,演示笑笑的蒜苗生长情景统计表。

  3.动画演示蒜苗生长情景折线统计图(要强调学生注意观 察画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让学生分析在格子图中画折线统计图能够分成哪两步。

  三、习题巩固。

  课本P89练一练1。

  四、实践应用。

  课本P89练一练2。

  五、课堂小结。

  1.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呢?

  折线统计图有利于直观了解事物的变化情景。

  2.怎样画折线统计图呢?

  (1)先在格子图中描点。

  (2)连线。

  3.统计图一般有几种形式呢?

  统计图一般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种形式。

  4.进 行预测时,先要找出数量变化趋势中的规律,再进行预测。

  六、知识拓展。

  为了寻找小玲跳绳成绩提高的秘密,笑笑帮忙小玲记录了锻炼的情景,并制成了统计图。

  (1)小玲跳绳中哪一阶段成绩提高最快?哪一阶段成绩提高比较缓慢?

  答:小玲 第5~10天成绩提高最快,第15~20天和20~25天成绩提高比较缓慢。

  (3)估计小玲第8天的成绩大约是多少,到达每分135个大 约是在第几天?

  答:估计小玲第8天的成绩大约是118个,到达每分135个大约是在第12天。

  七、目标检测。

  1.要表示上海2013年全年每月降水量的变化情景,用( )表示适宜。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2.统计图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头的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李明从9时到11时由甲地到乙 地骑车行驶的情景。

  (1)李明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多长时光?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他平 均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2)李明在中途停留了吗?如果停留了,那么停留了多长时光?

  (3)李明在最终30分里行驶了多少 千米?比他骑车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快多少?

  八、实践作业。

  根据十几天观察蒜苗得到的结论,写一篇《我的蒜苗长得快》数学实践小论文。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二十四):

  教学目标:

  第一维目标:知识与本事目标--理解统计在数学中的意义,理解条 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掌握条形统计图中横、纵坐标及单位的意义,能看懂统计图中的数量关系;学会用统计的方法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够根据统计 的结果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

  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统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细心运算,学习数学研究的一般性方法,体会由数字规律得到相关结论的逻辑关系,从而提高确定本事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本事。

  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会数字的分布规律,体现数学 的美感和对于实际问题的探 究型研究方法,体会数学的魅力和奥妙,提高逻辑思维本事和辩证的研究方法。

  教具:

  坐标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小同学们集中注意力,开始学习,进入到学习状态。

  二、导入新课。

  1.师生互动:请每一位小同学把自我的生日写在一张小纸条上,在黑板上列出春、夏、秋、冬的图表,请每一位小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与黑板上一样的图表,请班干部在讲台前统计各个季节生日的同学人数,教师在黑板上、同学们在坐标纸上同时完成生日的条形统计图。

  2.教师讲解:做统计图时的注意事项,第一步,认真纪录每一个数据;第二步,统计每一个范围内的数据个数;第三步,在方格纸上认真画出条形图;第四步,由统计图对数据进 行分析。明确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代表的数学涵义及单位量的大小。

  重点:细心、准确、无误、美观。

  难点:对于数据的分析,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理解最大值与最小值。

  三、例题讲解。

  本例题经过师生互动完成班级内同学们的生日分布条形统计图,旨在要同学们在缜密的数学思维背景下理解统计的涵义,基于一组相关 数据的数理分析过程,了解经过统计的方法掌握某一数据的变化规律和内涵, 进行科学的分析。 掌握条形统计图当中横坐标、纵坐标的数学意义与单位量与数据量的大小关系及单位。

  四、习题巩固。

  习题一: 四年级举行的特色运动会,调查并统计同学们最喜欢哪些特色体育项目。

  习题二:班级要设立图书角,调查并统计同学们最喜欢哪类图书。

  习题三:调查并统计班级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情景。

  五、拓展及小结。

  1.基于某一类的相关数据,我们能够进 行数据的表示,本节课仅利用条形统计图作例,说明对于数据的合理表示能够得到对于数据的更有效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结论,采 取相应措施,体现数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结合性。

  2.有关条形统计图的优势:体现 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易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3.统计图有很多种,后续课堂还会学习到: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请同学们先有一个印象。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二十五):

  教学目标

  1、经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经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教学重难点

  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1、看图说一说你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交流。

  2、图中告诉我们等量关系是什么?

  (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

  3、求姐、弟各有多少张?你会画线段图吗?画一画。

  板书设计

  邮票的张数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X+3X是多少?你怎样想?

  4X=180(1个X与3个X合并起来是4X)

  2X=90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那姐姐有135张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