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20个

时间:2023-03-25 14:47:12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一):

  《韩非子》寓言故事:莫辨楮叶

  春秋战国时代,象牙雕刻工艺技高工巧,当时有个宋国人,用象牙为宋王设计制作了一件极为精致的楮叶工艺品,足足花了三年功夫才完成。长条形的叶柄肥瘦逼真,叶面上繁多的绒毛清晰可見而富有滋润的光泽。将它混杂在楮树的叶子中,难以分辨真假。这个人就靠奇巧的技艺在宋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

  道家人物列子听说了这件事,感叹道:“假如天地之间任何一种植物,三年才能生长出一片叶,那天然界植物的叶子就太少了啊!”

  由此说明,不充分利用大自然供给的各种资源条件,而片面依托个人的本领;不顺应事物的必然规律,而去学步于个人的智巧。这同三年制成一片楮叶有什么区别呢如果违背农时在冬季耕作种植庄稼,即便是以善于种植农作物著称的後稷,也不能保证粮食足够而有余;丰收年景各种庄稼生长茁壮,就连奴隶也不会一味吃粗劣的食物。靠个人的力气,後稷也生产不出足夠的粮食;顺应天然,奴隶也会衣食有余。

  所以說:“必须依靠万物的天然规律,不敢任意行事啊!”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二):

  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富贾买璞

  宋国有个名叫监正子的富商,在市场上与别人争买一块叫价百金的玉坯。监止子认出这块未经雕琢的玉坯,的确质量上乘,他立即想了个歪主意,假装失手,把璞玉掉到地上碰坏了。这时,其他人都怕担干系而纷纷散去。卖玉的人要求监止子赔偿,他二话不讲,掏出一百金承担赔偿职责,可是玉坯就这样轻易到手了。

  监正子把略有损坏的玉坯拿回家,找最好的工匠进行加工雕琢,修复毁损造成的缺陷,成了一块价值昂贵的美玉,居然溢价千倍啊!

  事情就是这样,有时候竭尽全力去做,却以失败而告终。然而,即使失败了,也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完全放弃,就根本没有成功的机会了。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三):

  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窃金不止

  在楚国荆山东南,谷地宽广,富含金矿。顺着水流泥沙俱下,附着于水流泥沙之中,有贵重的天然金砂。所以,很多的淘金者从四面八方涌来,偷偷地采金。

  尽管官府的采金禁令十分严厉,抓到了偷采金砂者,立即在市街分尸示众。禁令下达后被处以极刑的人不计其数,尸体抛弃于水中,水为之阻塞不流。可是,违法采金还是不能禁止。

  当时,最惨重的酷刑,没有比‘市街分尸示众’更残忍的了,但偷偷采金的行为还是不能禁止。那是因为,不必须每个偷偷采金的人,都会被官府抓获,这样就会有人心存侥幸、铤而走险。

  所以,此刻若有人在那里说:“给你天下所有财富再杀死你,你愿意理解吗”即便是见识短浅没有作为的人,也不会作出这种愚蠢的选择。占有天下,多么大的利益诱惑呀!还不愿意,那是因为他已明白必死无疑。

  所以,刑罚只要有一丝一毫的漏洞存在,那么虽然有‘市街分尸示众’的酷刑,也会有人心存侥幸、铤而走险,偷偷采金的行为就不能禁止。如果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明白犯法必死无疑,那么把天下的财富全都给他,也没人愿意去干违法乱纪的事了。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四):

  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买椟还珠

  楚国有个珠宝商,到郑国去做珠宝生意。他对珠宝的包装费尽了心思。首先用有香气的木兰做成华丽的盒子;再用高级香料肉桂及山椒涂抹薰烤;边缘还镶嵌小粒圆形的玉石刻意装饰、用翡翠集合在一齐加以衬托。极力向人们炫耀他的珠宝是何等贵重,以便待价而沽。

  可是,人各有异,取舍不一样。有个郑国人,只留意外表流光溢彩,不在乎它的内在价值,买走了这个漂亮的盒子,却把里面具有真正价值的珠宝退还给了他。能够说这个珠宝商只是长于制售精美的包装盒罢了!不能说是善于经营珠宝生意啊!

  此刻社会上的一些言论,都是华丽巧辩之谈,正是因为君王舍本逐末,只欣赏采纳那些华美的言辞,而舍弃那些真正有用的东西。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五):[本内容由 首页 / 整理]

  《韩非子》寓言故事:見小曰明

  从前,商紂王因为使用象牙制作的筷子,紂王的叔父,官居太师的箕子,对此感到恐惧不安。他以敏锐的眼光由此联想到,一旦用上象牙筷子,必然不愿放到陶土大碗里面去随便拈取食物,必定发展到使用犀角美玉制成的高档奢侈杯具,才能与之相配。使用象牙筷子和高档的奢侈杯具,必定不愿用来装粗劣的杂粮饭和菜叶汤,必定发展到要吃未生出的牦牛、大象和豹的幼胎。吃牦牛、大象、豹胎,必定不会再穿粗布短衣、食住在茅屋之下,必定要穿重重色采精美华丽的衣服,住高大宽敞的楼阁亭台。用物质来满足贪婪者的欲望,是永久没有止境的。见一叶落,当知天下秋。我害怕将来产生如此危险的结局,所以此刻十分恐惧这样的开始。

  居位五年,穷奢极欲的暴君商紂王,果然很多搜刮天下民脂民膏,建造了用各种肉类装点的园子;设置了很多的铜格子专门用来烤肉;酿酒之多,酒糟堆成高丘,美酒注满大池。最终导致纣的灭亡。

  箕子见到紂王使用象牙筷子,就能预见天下的祸患。所以說:“能见端以知末、见微而知著,就叫作英明圣哲。”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六):

  《韩非子》寓言故事:郑袖不妒

  魏王又送给楚王一个绝色的美人,楚王的心很快就被魏美人迷住了。楚王的夫人郑袖,内心十分嫉妒,对外却表现出比楚王还要喜欢她,珠光宝气的衣服珍玩,一切都让魏女挑选,然后送给她。郑袖的这些假象,完全蒙蔽了楚王,楚王对郑袖说:“夫人明白我喜欢新来的美人,你能顺承王意、爱王之所爱,喜爱她却甚于我了,这是孝子赡养父母,忠臣侍奉君王的行为啊!”

  郑袖确信楚王不再怀疑自我嫉妒魏美人了,便暗地里加快了设计加害魏美人的步伐。所以,对魏美人说:“楚王十分宠爱你,但不喜欢你的鼻子,小女子去见大王的时候,要掩住自我的鼻子,这样就会经常受到楚王的宠幸了。”

  于是,魏美人毫不戒惕地听从郑袖的话,每次见楚王时,都掩住鼻子。楚王对郑袖说:“新美人来见我,经常掩住鼻子,这是为什么呢”郑袖故意遮遮掩掩,假装糊涂地回答道:“我也不明白其中的缘故。”楚王丝毫没有意识到郑袖的构陷,不知不觉地落入了郑袖精心设计的圈套,硬要追问个水落石出。郑袖窃喜时机最终等到了,便加油添醋地回答说:“不久前以往听她说过,不喜欢闻到王的臭味。”楚王一听怒不可遏,大声喝道:“把她的鼻子割下来!”

  由于郑袖事先以往告诫侍卫说:“楚王如果有什么命令,必当立即执行。”所以,未等楚王息怒,侍卫顺势挥刀,便把美人的鼻子割掉了。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七):

  《韩非子》寓言故事:自胜者强

  孔子的著名弟子子夏遇见曾子。曾子问子夏:“你为什么身体长胖了呢”子夏回答说:“战胜了自我,所以胖了!”曾子说:“什么意思呢”子夏说:“我的思想斗争反复激烈啊!当我深入了解先王的道义时,深感显耀崇高而为之敬仰;可是眼前一再出现荣华富贵,又感到欣喜与羡慕。两种思想的斗争,反复激烈未分胜负,当然就瘦了。此刻,先王的道义最终在我的心中取得胜利,我的身体天然就胖了。”

  所以,树立远大志向和高尚节操之难,不在于战胜别人,而在于战胜自我。所以说:“能克己修身,战胜自我的人,才堪称为强者。”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八):

  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译文:宋国有个富翁,因天下大雨,他的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必须有盗贼进来。”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很多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偷盗的是隔壁的老人。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九):

  庸客致力

  人在生长发育阶段,父母养育小孩简单粗暴,小孩长大了就会埋怨父母;儿子长大成人,对父母的供养数量太少,父母就会发怒责备儿子。父子之间有血缘之亲,然而有时也会责备埋怨。这是因为怀着依靠别人相助的心理,认为对方尽义务不周到,就会责怪、埋怨对方。

  出卖劳力受人雇用,与出钱雇用别人播种耕耘,就不一样了。佣工与雇主之间,只是劳力与金钱的交换关系。

  雇主耗费家财置办美食,让雇工们吃上丰盛的饭菜;把交赋税的钱款都集中起来,按时发给他们工钱。这并不是因为主人喜爱敬重雇工,而是由于这样,耕地的人才会深耕到达表土下层,以利于农作物生长;刺地除草的人才会认真细致地在庄稼的根部垒土,以利于消灭杂草和虫害。

  雇工全力快速地犁地除草,能用功尽巧整治田块田界,也并不是喜爱敬重主人,而是由于这样,吃的羹汤饭菜才会丰盛味美,还容易得到工钱。主人这样来供养雇工,有如父子之间的关怀照顾了。这是因为人的心理,都有一种首先算计私利而后行事的倾向,也就是怀着一种天然构成的“自利”之心。

  所以,办事或给人好处,如果从利人可同时利己着想,那么即使关系疏远的人也容易和好;如果因为自我受了伤害,就老是想着伤害别人,即便亲如父子,也会离心离德而互相抱怨。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十):

  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我的盾,说:“任何东西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我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任何东西都能被它穿破!”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样样?”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十一):

  鲁相嗜鱼

  战国鲁穆公时,公孙仪做了鲁国丞相。他异常喜欢吃鱼,一国上下能够接近他的人,都争相买来一筐筐活蹦乱跳的应时鲜鱼进献给他。可是,公孙先生一概拒收。他的门徒有些不解,规劝他说:“先生异常喜欢吃鱼,又不肯理解别人的馈赠,这是为什么呢”

  公孙仪语重心长地告诫弟子说:“正是因为我喜欢吃鱼,才明确拒绝别人送鱼。假如理解别人的鱼,难免就会仰承别人的脸色。仰承别人的脸色办事,将会走上违法的道路,违法就会被罢免相位甚至入狱蹲监,这样一来虽然想吃鱼,未必还会有人无缘无故地送鱼给我,我又失去了俸禄,吃鱼的机会就没有了。如果我不理解别人送的鱼,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为官,就不致于违法而失掉相位,这样我虽然爱吃鱼,还有足够的俸禄,能够长期供给自我吃上多种多样美味可口的鱼。”

  公孙仪清醒自律、廉洁守法的思想品格,在那里明白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我’;并且明白告诉人们,‘需要别人的帮忙,等着别人来监督,不如自我管好自我’。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十二):

  田婴城薛

  春秋时齐湣王赐封田婴于薛城,号靖郭君。靖郭君到薛城后,准备大筑城墙。一些贵族的门客、策士,大多认为这样做,既劳民伤财又会引起齐王的猜疑。纷纷上门劝阻。靖郭君命令负责传达通报的奴仆,不要为那些前来劝说的人通报放行。

  齐国有个十分聪明的访客,想了一出奇招,他首先用极富诱惑力的惊人之语制造悬念,对靖郭君说:“臣下请求说三个字就行了!多一个字,情愿把我投入锅中煮死。”这一招果真引起了靖郭君的好奇心,因而破例接见了他。

  齐人赶快上前禀告说:“海大鱼。”然后转身就走。靖郭君对这三个字,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赶忙说:“客人请等一等,留下把话说完吧!”齐人说:“卑微的小臣,不敢把自我的生死当儿戏啊!”靖郭君说:“不要走,继续说吧!”

  齐人见进言的时机成熟了,于是有条有理地回答道:“您没听说过海中大鱼的故事吗鱼网不能拦阻它,鱼钩不能牵绊它。可是,在平坦无水的地方,连小小的蝼蛄和蚂蚁,也能够在它面前得意忘形了。

  如今,强大的齐国,就是您的水呀!如果您永久有齐国的荫庇,还筑这小小薛城的城墙干什么呢假如您失掉了齐国的保护,即使把薛城的城墙筑得与天一样高,又有什么用呢”

  靖郭君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高兴地说:“对!”于是,放弃了在薛城筑城墙的打算。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十三):

  郢书燕说

  楚国郢都有一个人,夜里急着给燕国丞相写信,一边思考一边写着。由于烛光昏暗,就命令持烛的下人‘举烛’,意思是使明烛高照,写信才看得清楚。那时,他脑子里想着‘举烛’,嘴里念道‘举烛’,不知不觉地竟把‘举烛’二字,误写在信上了。随后又未经仔细检查,就急急忙忙把信送了出去。

  信寄到燕国,丞相读来读去,对‘举烛’二字,百思不得其解。然而堂堂燕国丞相,又没脸面去向别人请教。只好自作聪明胡乱解释一通,说:“楚人之才的确高深莫测,这‘举烛’二字真是用得太妙了。原先是期望我有明亮锐利的眼光,尊重贤明之人,也就是要选拔任用有才德、有见识的人。”

  燕国丞相,把他穿凿附会的理解,禀告燕王,燕王十分高兴地采纳了丞相的意见,广纳贤才,一段时间燕国曾治理得很好。

  这真是个天大的笑话。楚人误书,燕相谬解。误打误撞,竟成了燕国的国策。可是,这只是一种侥幸罢了,不足为训。可是,当今推举那些所谓治学的人,大多近乎于这种类型啊!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十四):

  卫人嫁女

  卫国有个极其贪婪的人,在嫁女的时候,教唆女儿说:“到了夫家,必须要抓住机会悄悄积攒私房钱。因为做人家的媳妇,被婆家休弃逐回娘家,是常有的事;那些能共同生活白头到老的,算是侥幸得见的了。”

  卫女在父亲的唆使下,乘便私下积聚钱财。她的婆母毕竟更为老练,很快就掌握了卫女私下聚敛钱财的证据。虽然婆母也明白这类事情是一种普遍现象,只是觉得卫女积的太多了,因而把她赶回娘家。

  卫女失去了丈夫也没了脸面,但她回到娘家时带回的钱财,比出嫁时所带去的嫁妆,有了成倍的增加。

  父亲以女儿的快乐为代价,不但不责备自我对女儿教育的过失,反而自认为聪明,使自我增如了财富。

  此刻,那些贪婪无耻的臣子们,居于有权势的地位,他们的为官敛财之道,都是这类情景啊!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十五):

  欢以失日

  【原文】

  纣为长夜之饮①,欢以失日②,问其左右,尽不知也。乃使人问箕子③。箕子谓其徒曰④:“为天下主而一国皆失日,天下其危矣⑤。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吾其危矣。“辞以醉而不知。⑥(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上》)

  【注释】①长夜:整夜。②失日:忘记时间。③箕子:名胥余。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今山西太谷,榆社一带)。箕子是殷末著名贤臣,因其品行高尚,被孔子誉为殷之“三仁”之一。因纣王无道,于是,箕子佯狂而独自一人隐居在箕山,当纣王闻知箕子情景,遂囚禁在“箕子台”。④徒:随从人员。弟子。⑤为,治也。—《小尔雅》。天下主:指国家的君王。其: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必须”。⑥辞:推托,借口。以:通“已”,已经。故事解读;商纣王欢乐无度,却有嫉妒心,箕子即使明白也不敢说出来。所以商朝败亡在他手上。忘记时间尽心欢乐是很多富二代的表现,他们这样做很快就会败家。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十六):

  宋人沽酒

  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沽,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1]宋国有个卖酒的,卖酒器具量得很公平,接待客人态度很恭敬,酿造的酒很香醇,(店铺门前)酒旗悬挂得很高。积贮很多酒却没有人来买,(时间一久,)酒都变酸了。(卖酒的)感到奇怪,不解其中缘故。他向同住里巷且明白这事的老人杨倩打探。杨倩说:“你养的狗凶恶吗?”卖酒的说:“狗凶恶,那么酒为什么就卖不出去呢?”杨倩说:“人们是都害怕你的狗呀!有的人打发自我的小孩,揣上钱,拿着壶,前往打酒。但你的狗窜出来咬人,(谁还敢来买酒呢?)这就是你的酒卖不掉最终变酸的原因。”

  国家也有这样的恶狗。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的本领想要禀陈(大国的君王),使大国的君王能够明晓(治国的方略)。那些大臣像恶狗一样窜出来咬人,这就使国君受到蒙蔽和挟制,因而那些有才能的人不能得到重用。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十七):

  昭侯握爪

  【原文】韩昭侯握爪①,而佯亡一爪②,求之甚急,左右因割其爪而效之。昭侯以此察左右之诚不③。(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释】①韩昭侯:战国时代韩国国君,战国七雄之一。握爪:握,同捂(wǔ)。遮盖。爪:指甲。②佯(yáng)亡:假装失去。效:本义:献出。③不:同“否”故事解读;昭侯借此来探查左右人的思想,可就有人顺风拍马,所以昭侯借此就查出了这个人。对人的确定要看具体事情而不仅仅是口头上。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十八):

  越王式蛙

  【原文】越王虑伐吴①,欲人之轻死也②,出见怒蛙,乃为之式③。从者曰:“奚敬于此?“王曰:“为其有气故也。“明年之请以头献王者岁十余人④。由此观之,誉之足以杀人矣⑤。(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越王:大禹后裔,春秋末期越国的君主勾践。虑:谋划。②欲:需要,期望。轻死:看轻死亡。不怕牺牲。怒蛙:肚腹凸起鼓动腮帮的蛙。晋葛洪《抱朴子·广譬》:“是以晋文回轮于勇虫而壮士云赴,勾践曲躬于怒蛙而戎卒轻死。”③式:通“轼”。以手抚轼,为古人表示尊敬的礼节。轼(shì),古代车厢前面用做扶手的横木。④明年:古意,第二年。请:愿意。⑤杀,克也。—《尔雅·释诂》。战胜,顺服。又获也。故事解读;越王勾践伐吴前对只青蛙尊敬,实质上是尊敬这种精神,青蛙具有奋勇向前精神而人也有啊,他是借鼓励青蛙而奖励这种精神。精神才是胜利之本,没有精神就无士气,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十九):

  齐桓巡民

  【原文】齐桓公微服以巡民家,人有年老而自养者①,桓公问其故。对曰:“臣有子三人,家贫无以妻之,佣未及反②。”桓公归,以告管仲。管仲曰:“畜积有腐弃之财,则人饥饿;宫中有怨女③,则民无妻。”桓公曰:“善。”乃谕宫中有妇人而嫁之④。下令于民曰:“丈夫二十而室⑤,妇人十五而嫁。”(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释】①自养:靠自我劳动维持生活。②无以妻之:无以,即没有(本事)。妻,用作动词,娶妻的`意思。之,音节助词,无实义。腐弃之财:指腐败不用任其搁置的财物。③怨女:指已到婚龄而无适宜配偶的成年女子。④妇人:成年女子的通称。⑤丈夫:成年男子。室:娶妻;成家。故事解读;齐桓公是春秋时的名君,他体谅民众,将宫女嫁之,财物赐之。他是能真正帮人民做好事的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很多人做事只是口头答应却没有付诸行动,嘴上好听,办事不行。这些人是很虚伪厌恶的。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二十):

  鲁人救火

  【原文】

  鲁人烧积泽①。天北风,火南倚,恐烧国②。哀公惧,自将众趣救火③。左右无人,尽逐兽而火不救,乃召问仲尼。仲尼曰:“夫逐兽者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之所以无救也。”哀公曰:“善。”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赏。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请徒行罚。④”哀公曰:“善。“于是仲尼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逐兽者比入禁之罪。⑤”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上》)

  【注释】①积,聚也。——《说文》。按,禾谷之聚曰积。倚:偏,那里指蔓延的意思。恐:那里表示估计,相当于“大概”、“也许”。国:国都。③将众:率领众人。趣,疾也。—《说文》。急,赶快。④请:请,告也。—《尔雅·释诂》。又《类篇》受言也。徒:只;仅仅。⑤降北:投降败逃。北为败北的意思,打了败仗往回逃跑。入禁:进入禁止的场所。故事解读;鲁国国小,大的火灾会蔓延至国都,鲁公害怕,孔子想出严刑峻法来治人,使大火扑灭。严的措施在必须时候也是管用的,严能够济宽,宽能够济严。无论是管理哪个团体宽严两个手段是比不可少的,不然就管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