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总结5篇)

时间:2023-02-08 12:48:14

  教师职业道德总结(一):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职责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我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长大提高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齐,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我的光荣职责。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我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我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团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职业道德总结(二):

  道德的含义,道:天然运行的规律,道德,是贴合天然运行规律的品行,具体说: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尊重天然,仁爱之心,按规律办事,不以一己之私,胡乱作为等,也就是说的要坚持道德底线。

  道德内涵也与时俱进,不一样时代有不一样的内涵。原始社会,丛林规则,强者为王;奴隶社会,占有与被占有,并不受谴责,此刻来说,毫无道德可言;封建社会,皇权政治,阶级利益分层明显,仁义道德,规范民众行为,维护帝王尊严;如今,资本主义国家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维护资产阶级集团利益;社会主义,实现了民主专政,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逐渐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礼貌、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职业道德是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逐渐构成的职业规范,其基础还是社会道德,只是在这个领域提出了个性更加鲜明,更加具体的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就是这样产生的。

  教师职业道德概括一句话“敬业爱岗”,具体体此刻对国家的爱,对职业的爱,对学生的爱,同事之间的关爱。

  对职业的爱,首先深刻认识教育对一个人,对国家对世界未来的重要。提高站位,这不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这是需要家国情怀的,这是敬业爱岗的深层源头,金钱物质的刺激是短暂的,仅有信仰才能持久,几十年如一日的劳动模范,他们并不煎熬,劳动着并欢乐着。

  对学生的爱,更是一门艺术,宽严并济,适时适度表达,一味地表扬,不行。一味地批评也不行。错误中能看到闪光点,表扬时能看到不足之处,克服非黑即白的认知观点,这种本事这种意识是一个合格教师必备的,父母的爱比教师更真挚,教师的爱比父母更理性,更科学。好教师的心细腻缜密,眼睛明察秋毫。大大咧咧做不好教育工作,尤其是中小学教育。

  同事之间的关爱,团队的力气,全人之美,天然不能顾此失彼,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多学科互补,融洽的教师团队,本身就是在身体力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老教师要有甘当人梯的意识,毫不保留的引导新教师超过自我,这也是时代的潮流,后浪推前浪,而不是为了排行靠前,几百块钱奖金,留一手,使绊子,这是不能有的,赢了分数,输了品质。融洽的同事关系既是工作的需要,也是自身健康的需要。有的领导喜欢下属不和,勾心斗角,借此巩固自我的领导地位,体现领导权威,大忌。

  职业道德提升,是职业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自身健康的需要,好的职业道德会让你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忙碌工作着并欢乐着,提升你的人生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总结(三):[本内容由 首页 / 整理]

  1、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所谓教师职业道德,指的是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调节和处理各种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以及由此而构成的道德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是伴随着教师这一行业或者社会主角的出现而出现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主角道德和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师劳动中构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

  2、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是在教师职业实践中产生的,所以它一方面要受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道德的制约以及教育制度、教育目的、教育任务的影响,另一方面,它作为相对独立的道德意识,反过来对教师的职业实践、社会生活和个人品德的完善等,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具体体现为:

  首先,是对教育实践活动的调节作用。

  其次,是对学生健康长大的表率作用。

  再次,是对教师自身品质的完善作用。

  最终,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促进作用。

  3、教师职业道德的资料

  (1)爱国守法。

  (2)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3)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4)教书育人。教师的根本任务。

  (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

  4、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教师道德修养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并且也是实践的问题。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必须依靠自我长期不懈的奋力,自觉地进行修养和锻炼。所以,掌握正确的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是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参加社会实践,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进取地进行道德修养,在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更主要地经过自身不懈地奋力,日积月累,经过长期的锻炼,就能够成为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教师。

  第一,奋力学习,提高师德理论修养。

  教师道德理论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掌握了它才能辨别善恶、是非,才能在自我思想领域里战胜那些错误的,落后的道德观念。一个仅有在道德修养中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自我思想行为的楷模,鼓励自我,在思想意识中凝聚着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自我行为的目标,才能使自我的道德修养不会迷失方向,才能使自我成为一个有较高教师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

  学习教师道德理论,主要是个人自学和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个人自学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有必须的自我支配的灵活性、机动性,但由于受教师个人理论水平、梦想觉悟和自我控制本事的影响,有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教育部门,包括学校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师道德教育,它克服了自学中的不利因素。树立教师道德的梦想人格,就是要确立人民教师道德的梦想。

  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道德品质。因为先进教师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生活在教师队伍里的活生生的人,它能够以直观形式启发教育和感染教师,进而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监督和促使他们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取长补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品质,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多读教育界名人的传记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这些名人身上都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体现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多接触他们,以便受到感染和鼓舞,使自我的行为趋于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二是学习身边的模范教师,他们生活在自我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影响更直接、更深刻、更快捷。

  第二,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修养的根本办法。在教师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从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教学完成的。教师仅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我的行为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习,才能培养自我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如果只是“闭门思过”、“坐而论道”,脱离实践去修养,那么教师道德修养就要成为一句空话。

  第三,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促进个人提高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动力,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由于教师工作的艰辛、繁重、复杂,教师在道德修养上会出现反复或曲折,也会因种种原因产生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都是在所难免的。对于这个问题,关键是如何对待自我在道德实践中出现的违背教师道德的言论和行为。正确解决方法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第四,要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首先要完善教师的师德考评制度。师德考评和教学考评一样,做到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分析和总结。考评结果要同教师的晋职、晋级、评先、受聘、续聘等方面直接挂勾,要体现师德在这些工作中的份量和价值。其次,要根据从严管理、从重处理的原则,加大对违犯教师职业道德的人和事的处理力度。在师德建设上既要坚持说服教育,又要严格组织处理,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再次,要完善师德师风民主评议制度。聘请师德师风监督员,构建完善的评议网络,进一步拓宽评议领域。要组织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及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评议。要制定师德师风职责追究制度。

  拓展知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资料: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礼貌。关心团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职业道德总结(四):

  针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一知识点,我相信做过功课的同学们必须能够在头脑中回忆出“三爱两人一终身”这个口诀。众多学者曾就这一知识点进行过具体地解释,而今日我们将从热点新闻的这一角度出发,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资料。期望能够帮忙同学们从实际生活以及具体事件中来理解并认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帮忙同学们进取备考,做好材料分析和情景单选的准备。

  在过去的一年,教育以及对教师工作的评价逐渐成为社会上脍炙人口的话题。此刻我们将结合08年修订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具体资料,对于现今的热点新闻以及实操事件进行分析。

  2018年我国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事件主要体现教师职业道德中爱国守法这一要求下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例:2018年曾发生过一齐师资纠纷问题,幼儿园管理王教师因评职称,故而将其他教师的工作成果占为己有,平时工作只会批评指责,并不会将自我的成果与人分享。故王教师的行为主要是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中爱岗敬业这一要求下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例:某连锁幼儿教育机构中,幼儿教师为了方便管理幼儿,给幼儿注射一些安眠药品;幼儿教师喂幼儿吃芥末;以及热播电影《悲伤逆流成河》中,班主任对霸凌同学事件的忽视。这些事件均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中关爱学生这一要求下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作为即将成为一名教师的我们,更要将这些新闻所熟知,这并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也蕴含着教育哲理,同时也能够鞭策我们在工作中的谨言慎行,与时俱进,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教师职业道德总结(五):

  1.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含义。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教育者依据必须的道德准则,对教师施加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的一种活动。它是使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教师内在职业品质的关键环节。

  2.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育的意义。

  (1)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2)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

  (3)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教师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3.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

  (1)引导性原则。

  (2)内化性原则。

  (3)认知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4)差异性原则。

  (5)连贯性原则。

  4.职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定位,是指职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应到达的境地或标准。

  (1)准教师应具备较高水准的师德意识。

  (2)准教师应对教育劳动的特点和价值具有深刻的认识。

  (3)准教师应对师德的原则、规范有较高的认同。

  (4)准教师应养成从事教师职业的个性心理品质。

  5.职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确立的依据

  (1)依据教育机构培养教师的教育目标。

  (2)依据我国现行师德规范之蓝本。

  (3)依据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职业素养要求。

  (4)依据准教师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6.职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1)“显性课程”中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2)“隐性课程”中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主要表现为:①在教师教育特色活动中加强师德教育。在正式课堂外,经过开展各种各样富有教师教育特色的活动,以到达加强师德教育的目标。这些活动具体包括:一是开展能培养准教师们热爱教育的情感、巩固专业思想的活动。二是培养准教师们创新本事和现代教育思想的活动。三是训练准教师们提高教育技能的活动。四是能体现综合本事的“说课”活动。五是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②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加强师德教育。学校文化能够反映出师生的共同价值观念、共同信念以及精神追求,是学生长大的“隐性课程”。它具有师范性、创造性、前瞻性、导向性和学术性等特点,渗透在各级各类教育活动中,对人才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师范生有着特殊的师德教育功能。

  ③在教师主角体验中加强师德教育。加强师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教师主角体验。因而,教育见习和实习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要阶段,对于准教师们了解中学教育、巩固专业思想以及培养实际工作本事具有特殊的作用。另外,经过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体验教师的主角,一方面,准教师们在初为人师的教学过程中体验到了教师职业的内在魅力;另一方面,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情感上的反馈,又对准教师们的职业认同感进行了升华。

  ④在道德专题活动中加强师德教育。在社会转型和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准教师在教师主角体验中,往往直接或间接地伴随着诸多主角道德冲突和道德困惑。传统的、以说教和灌输为主的道德教育可能会失效,所以能够改变道德教育的方法,利用道德专题活动来实施道德教育。道德专题活动就是用讨论、自由思考和发表观点的形式代替说教和灌输。

  7.职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大致能够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的职业道德的提升有助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完善和发展教育观念。

  (2)教师的职业道德的提升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发展。

  (3)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有利于教师教育职场中的团结协作。

  8.职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资料。

  (1)强化教师主角意识,教师主角意识包括三个基本结构:一是教师对主角地位的认识与理解,二是教师对主角规范的理解与把握,三是教师对主角扮演的认识与体验。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主角意识在教师教育观念中居于核心地位,影响着教师心理体验与感受,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

  (2)培养教师职业情感。教师职业情感是指教师感受教育需要的心理活动。它是基于教师对教育客体关系的认识,在对能够直接引起愉快或痛苦的事物关系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心理体验。教师职业需要教师的职业情感应当是进取和丰富的:一是具有事业感,即把教育工作看成是国家、民族伟大事业的一种进取情感。二是具有爱生感,即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热爱的一种情感。三是职责感,即意识到自我肩负着教书育人、培育人才、爱护学生等神圣职责的一种情感。四是具有乐业感,即一种体会到教育工作乐趣的情感。五是具有创造感,是一种进行创造性工作而得到心理满足的情绪体验。六是具有自尊感,即教师对自我价值的欣赏和珍视,以及因他人对自我的尊重而使自身需要得到满足的一种情感。七是具有美感,即教师对美的感受而产生心理满足的一种情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9.职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职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主要是校本培训模式。校本培训模式就是“以学校为中心”的职后培训模式,也称“以学校为定向”的职后培训模式。如今,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校本培训都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并表现出以下一些优势:

  第一,校本培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第二,校本培训创造了终身学习的氛围。

  第三,校本培训可大大提高继续教育效益。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1.道德评价。道德评价,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善恶的评价。它从某种既定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集团)所认同的道德价值准则出发,对人们的行为作出正当与否的评估。

  道德评价的主要特点有:第一,具有价值倾向性。第二,稳定性。第三,非逻辑性。第四,广泛性。

  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指教师自我或他人、社会根据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经过必须形式对自我或同行、他人的行为所作的道德确定和判定活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有其特征或表现形式,

  主要包括:

  一是思想的深刻性。

  二是空间的广泛性。

  三是时间的持久性。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类型。常见的分类有如下几种:

  (1)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

  (2)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与个体内差异评价。

  (3)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4)诊断性评价、构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5)具体评价与元评价。

  4.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意义。

  (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维护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重要保障。

  (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师德规范转化为职业信念和职业行为的“指向标”。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良好教育人际关系构成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5.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我们将评价原则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

  (1)实践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职责明确性原则。

  (4)自我评价原则。

  (5)发展性原则。

  具体表此刻:第一,注重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全面性。第二,强调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过程性。第三,关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民主性。

  6.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教师道德评价的标准,是指教师自我或他人、社会对教师的行为作出道德价值确定时依据的必须阶级的道德基本准则。

  (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道德评价就是一种善恶的评价,是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

  (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至善”成为众多学者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本身就意味着“意志的最高目标和支配我们的道德确定的根本原则”。教育目的中的“至善”,也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终目的。因而,教育伦理中的“至善”,即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成为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具体标准。针对不一样的评价对象,结合教师教育活动中具体的道德行为和品质制定的标准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具体标准。具体标准将梦想和现实、抽象和具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具体标准的制定问题的探讨更富有现实意义。在我国,当前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具体标准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7.目前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对象扩大化,职责泛化。

  第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层次不够系统化。

  第三,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缺乏质性标准和量化标准的有机统一。

  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的指导提议:首先,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资料方面,应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满足社会意义上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需求,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师德传统,吸取西方师德人文精华,全方位了解评价对象工作,结合评价对象的实际制定标准。其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具体标准应充分体现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特点,突出自我评价的自觉性,增强评价对象的职责感和自律意识。再次,从实施层面来看,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具体标准应当更便于评价活动的可操作性。

  8.道德评价的依据。道德评价的依据,就是道德评价的条件范围,即依照哪些因素对人们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

  9.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依据的一般观点

  (1)动机论。动机论是以动机作为衡量行为道德性质及其价值大小的主要依据,认为行为的道德价值只存在于行动的动机之中,与其效果无关。

  (2)效果论。效果论是主张以教育的效果评判人们行为的道德价值。

  (3)动机与效果统一论动机。与效果统一论就是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中既看到动机又看到效果,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在此基础上,偏重于行为的动机,在检验动机时主要依据行为的效果,以防单纯从动机出发或单纯从效果出发来评价的片面性。

  (4)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根据应当扩展为动机、实践态度、行为过程和效果四个层面,四者有机统一。实践态度是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态度,引申为活动主体对事物的看法。行为手段是为到达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教育活动是一个过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其行为的实际效果。强调实践态度和行为手段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依据,在评价过程中体现出对动机、实践态度、行为过程、效果的兼顾,是成功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关键所在。

  10.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式。

  (1)按照评价主体的不一样,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两种。

  自我评价是指被评价者自我参照评价指标系对自我的道德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的自我鉴定。教师自我评价的基本要求有:①坚持实践性评价,奋力实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②坚持客观性评价,奋力实现道德目的和道德手段的统一;③坚持发展性评价,奋力实现构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统一。坚持发展性自我道德评价理念有两层含义:一是自我师德评价过程中教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我的师德行为。二是自我师德评价必须立足于促进自我道德的发展。

  他人评价的评价主体是开放的,能够是利益相关者,也能够是其他的关注者。

  在此主要阐述两类评价,一为学生评价,二为社会评价。

  (1)学生评价。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中的学生评价,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中,学生依据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对教师的行为予以确定的一种道德评价方式。主要特点表现如下:第一,人格权利的平等性。第二,目标的一致性。第三,尊重的双向性。第四,影响的持久性。

  (2)社会评价。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中的社会评价是狭义的社会评价,是指教师所在学校之外的个人或组织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的评价。评价形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

  社会舆论是指众人的议论和评判,包括政治舆论、经济舆论、道德舆论等。在此指的社会舆论是对教师在从教工作中的职业道德舆论,即人们根据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要求对教师在从教活动中的道德现象、事件或行为发表的某种带有倾向性的意见。这种舆论也有几种类型:一类是自觉的、有组织的舆论。另一类是自发的、无组织的舆论。

  传统习惯是必须社会、必须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构成并积累的比较稳定的社会倾向、行为习惯和道德心理沉淀,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提高,从事教师职业的人们也逐步构成了自我特殊的职业传统和职业习惯。这种传统和习惯对当今教师的职业心理、职业观念、职业梦想和职业行为方式,都有不一样程度的影响,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和有效地方式。

  1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方法。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方法,是评价主体为了认识评价客体的价值,以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道德行为和品质的全部或其中某一要素为对象进行价值确定,所采取的活动方式、程序、手段的总称。为了使评价更加科学、准确,必须具有更精确、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这些方法是具体的,能够直接用于指导实践。下头列举了一些具体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方法。(1)行为观察法。观察是一种重要的评价手段,尤其适用于对道德进行评价。观察法是在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经过感官或者借助必须的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教师日常生活中的惯常行为表现的一种研究方法,具有直接性、情感性、重复性的特点。运用行为观察法进行道德评价,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坚持观察的客观、真实性,避免先入为主的成见干扰、影响观察结果。其次,观察要反复多次进行,不可仅凭一两次偶然的观察就贸然对教师道德作出评价。再次,要对观察结果作详细的观察记录。观察记录要做到及时、期实、客观。通常有以下几种观察记录方法:第一,类目系统记录法。第二,轶事记录法。第三,行为评定量表法。(2)等级评定法。等级评定法早期叫评品法,等级评定时,首先要把需要观察的道德现象划分为若干等级。等级评定法有

  多种类型。按照评定所依据的标准,可分为比较等级评定法和标准等级评定法两种。

  梦想与职业梦想

  1.梦想的含义及特点。梦想是指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期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或期望。梦想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一种贴合现实情景和需要的正确想象。梦想不一样于幻想、空想,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梦想具有客观必然性。第二,梦想具有社会性。第三,梦想具有阶级性。

  2.梦想的分类:梦想是一种社会意识现象,从不一样的角度能够区分为不一样的种类:

  第一,按照梦想所属的范围来划分,能够分为个人梦想和群体梦想。个人梦想是一个人对未来具有客观必然性的想象。群体梦想是在必须群体中的人们的共同梦想。

  第二,按照梦想奋斗的时间来划分,能够分为长远梦想和近期梦想。长远梦想是经过较长时间的奋斗才能实现的梦想。

  第三,按照梦想的资料来划分,梦想能够分为社会梦想、生活梦想、职业梦想、素质梦想等。社会梦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职业梦想是指人们对未来工作部门和工作种类的向在,包括对未来职业将到达什么水平、什么程度的向往。生活梦想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包括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素质梦想是人们做人的目标,是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追求和向往。

  3.什么是职业梦想?职业梦想是指人们对未来工作部门和工作种类的向往,包括对未来职业将到达什么水平、什么程度的向往。它是人们实现个人生活梦想、道德梦想和社会梦想的手段,并受社会梦想的制约。

  4.职业梦想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职业梦想具有差异性。个人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以及性别特征、身体状况等生理特征也影响着一个人的职业选择。所以,职业梦想具有必须的个体差异性。

  第二,职业梦想具有发展性。一个人的职业梦想的资料会因时因地因事的不一样而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强、知识水平的提高,职业梦想会由股成金得清晰由幻想变得理智,由波动变得稳定。所以,职业梦想具有必须的发展性。

  第三,职业梦想具有时代性。社会的分工、职业的变化,是影响一个人职业梦想的决定因素。

  5.职业梦想的作用?

  第一,职业梦想具有导向作用。梦想是前进的方向,是心中的目标。人生发展的目标是经过职业梦想来确立的,并最终经过职业梦想来实现。

  第二,职业梦想具有调节作用。职业梦想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参照系的作用,它指导并调整着我们的职业活动。一个人仅有树立正确的职业梦想,无论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都会奋发进取,勇往直前。

  第三,职业梦想具有激励作用。职业梦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它比现实更完美。职业梦想作为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支柱,不仅仅在生活中具有导向作用,也对人的生活起着激励作用。

  第四,职业梦想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如果一个人一生的行为都有益于人民和社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肯定,那么这个人的一生就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反之,则是无意义的、无价值的。人生价值仅有在职业梦想的指导下,在社会实践中实现。实现人生价值,就是把人的潜在创造本事充分发挥出来,为人类的伟大事业贡献自我的一切。

  6.树立正确的职业梦想的途径:

  (1)确立榜样,自我激励。榜样的力气是巨大的,在青少年时期对人的影响在往是深刻的,优秀教师之所以长大得迅速,与他们较早地为自我确立一个学习、效仿的榜样是分不开的。

  (2)扎实业务,自我提升。良好的基本功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教育实践是优秀教师长大的不可缺少的环节。经过不断地实践,教师不仅仅能更好地掌握教学的基本技能,并且能够增强对这一职业的认识并产生自信心,克服师范与基础教育的脱节,巩固专业思想,培养敬业精神,立志教

  (3)坚定信念,迎接挑战。在教育工作中,始终精神不倒,即使遇到种种困难,也要乐观向上,进取进取。

  7.教师职业梦想的核心: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梦想的核心。

  (1)热爱社会主义。就要爱国主义的含义。爱国主义是指历史地构成的忠诚和热爱自我祖国的思想和感情。热爱祖国的情感,是一种最普遍的、最崇高的思想情感,突出表现为:第一,它是指人们在长期历史中构成的对自我的祖国、民族及其语言、文化、传统的热爱。第二,这种情感深刻地体现了个人对祖国的道德关系,明确自我对祖国强盛、民族发展、人民富裕所肩负的历史任务。第三,这种情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催人奋进,激励我们自强不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生命力之所在。

  人民教师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主要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必须增强民族自尊心,坚持民族气节。

  第二,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必须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首先要以满腔的热情和主人翁的精神,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第三,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必须做好本职工作,增强民族职责感。

  (1)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必须要立足于本职工作,这是爱国主义最具体的体现。人民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学,经过教学活动,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2)坚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教育是培养接班人的事业,党和人民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交托给教师,教师就应当把坚持党的领导、拥护党的领导和服从党的领导作为自我的职业道德规范,身体力行,做学生的榜样。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中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振兴中华、实现四化,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是中国社会前进发展的必然要求。②坚定自我信念,坚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齐来。人民教师必须要从历史和现实的高度把握住这个根本道理,仅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目前国际国内风云变幻的形势下,坚定信念,坚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党的领导。③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化教育改革,完成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艰巨任务,要靠党的正确领导,靠人民教师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实现。

  (3)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1.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内涵。“敬业乐业”、“忠于职守”,是社会对各种从业人员的共同要求,教师职业的目的在于教书育人,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2.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要求:首先,要正确认识和看待人民教师的作用,增强从事教育工作的光荣感和职责感。其次,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爱岗敬业。爱岗敬业首先表现为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还表现为对学生的无私的爱。爱岗敬业不仅仅体此刻教师认真负责、精心施教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上,并且体此刻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上。再次,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的奉献精神是在教师职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是教师的情感和意向选择,是教师世界观、信念和价值观的表现。

  8.教师职业梦想的要求。

  (1)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首先,教育方针是党和国家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中必须包括以下资料:第一,教育事业的服务方向: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第二,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必须体现和把握以下思想特征和发展趋势:第一,要把握时代性。第二,要体现素质教育。第三,要坚持以人为本。

  (2)切实遵循教育规律。教育规律,通常是指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及教育活动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①热爱学生和严格要求的统一。热爱学生和严格要求的统一的具体要求:首先,要热爱全体学生。其次,严格要求必须贯彻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尤其是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严格要求的首位。再次,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要求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②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统一。基本模式是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扩大一点说是寓德育于教学活动中。首先,要做到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统一,各科教师对此要有高度的重视。其次,要做到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统一,要突出一个“寓”字。再次,要做到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统一,必须认真开掘各科教学资料中的德育因素。突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潜移默化地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身教重于言教,为使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统一而有效,教师还应遵循师德规范的各项要求。③教育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人们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实成、认识、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究其具体过程来说,大体上是从感性到理性,从个别到一般,从表象到本质,从实践到理论。教育过程的特殊性表此刻什么方面?首先,

  教育教学过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选择性。其次,学生的认识受教学的限制。所以,第一,要把社会实践、生产劳动、参观访间、公益服务等列入正式课程。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使教学过程更多地与实际结合。第三,在教学方法上,多用探索式、发现法来组织教学。第四,注意联系本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实际情景。④知识教育和本事培养的统一。知识教育和本事培养是相互联系、相互依靠、相互转化的。知识教育和本事培养是不可分割的,两者总是同时进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为第一,认识本事对社会具有依存性。第二,本事的构成是建构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之上的。第三,本事是人完整个性的组成部分。第四,本事作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受到生理发育的制约。第五,不一样的实践类型和职业类型影响、造就不一样的本事类型。⑤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统一。按照现代课程理论的观点,学校的课外活动也是课程的一种,和课堂教学一样要受到应有的重视,并且要把两者统筹规划,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首先,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其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在资料、方式方法上是有差异的。再次,课堂教学是强制参加的,而课外活动多从兴趣出发。

  (3)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在“教书育人”这个命题中,其核心是育人,为了育人的需要而教书,教书是为了育人。①如何做好育人的工作?首先要认识到育人的重任。育人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其次,育人要有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再次,育人要用心灵去塑造心灵。②教书育人的基本途径:首先,每一位教师都要争当班主任,尤其是年轻教师,更应当如此。其次,教书育人的主渠道是每一节课、每一项教育教学活动。最终,榜样的力气是无穷的,教师的榜样作用在育人中具有特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