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文化

祠堂文化(详解5篇)

时间:2023-02-08 14:09:04

  祠堂文化详解(一):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一般每个村庄都有,以姓氏为基本建造祠堂,也有的一个天然村布置一个祠堂,称呼也为“某家祠堂”、“某家宗祠”。建造一般以民间集资,当地富豪资助。

  祠堂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最早诞生于宋代。据历史记载:宋曰墓祠,“南宋《家礼》立祠堂之制中,称家庙为祠堂”。故旧时祠堂又称“家庙”、“祠庙”,多建于墓所、宅地。按礼记规定,仅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祭祖,直到明朝,朝廷才开始允许老百姓建家庙。之后,祠堂多建于家族的聚居地附近。最早由于家族尚不多,便先建祠于宅中,随着族丁的繁衍兴旺,便开始专门建造宗祠或支祠。

  中国是一个礼貌古国,其传统文化不仅仅独特,并且源远流长,祠堂文化可作为地方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远在几千年钱的夏商周便开始萌芽,到宋代构成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发展到高峰。从某种意义上说,祠堂文化的繁荣侧面反映了这个历史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具体体现。祠堂盛于明清,尤其是清代中后期,大小祠堂遍布城乡各地。祠堂大多建筑宏丽、工艺精美,集建筑、雕刻、绘画、书法、文学于一体,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悠远的传统风俗,千百年来为民众所重视,能够说:祠堂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中最为突出的部分,他所显示的强大的生命力长久不衰。

  祠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和民族文化的代表。从民族学家的角度看,祠堂是“用自我存在的方式全是时代礼貌”。祠堂为中华民间保存较好的一种古建筑体,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功过千秋。华夏祖先,从祠堂可知谱序流传。

  现存的祠堂,大多保留明代以来的建筑风格。这些祠堂虽然建筑规模不大,但结构精巧端庄,古朴凝重,虽风格有所不一样,但都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即使重修或重建过的祠堂,其结构、色彩乃至雕饰,也基本坚持明代以来的基本特征。所不一样的是重修或重建过的祠堂,多以石料或者钢筋水泥为主,间以木质结构。

  祠堂一般分为二大类:姓氏祠堂(即宗祠族姓祠堂)、历史名人祠堂(即历史名人纪念专祠)。姓氏祠堂最大的特征是:内部设有神主堂,供置祖先的神主牌位,并且龛前都有香炉、烛台等祭器;四周壁上有绘画、浮雕,柱上有祠联、楹联,横梁或壁上悬挂匾牌,资料一是歌颂祖先德业,二是宣传积善积德;祠中大多都有戏台、厢房,以供娱乐热闹之用;正门外绘上刻上尉迟恭和秦琼二将士作为护门神。历史名人祠堂是官方或民间建立的纪念性祠堂,堂中有名人塑像或画像供后人瞻仰;陈列名人有关的研究资料、著述和文物等;历史名人专祠大多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名人专祠虽然在数量上无法与姓氏宗祠相比,但在历史意义上却在宗祠祠堂之上,大多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革命战争年代,很多地方祠堂成为革命力气活动基地,战争指挥中心。解放后随着教育事业发展,无钱建造学校,祠堂成为该村的办学中心。但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大破四旧”,不少祠堂成为破处迷信的牺牲品,也有的地方因为无人管理,年久失修,祠堂倒塌或拆除改建礼堂,这对祠堂文化造成很大的破坏。

  研讨祠堂文化,在新的形势下,把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与营造和谐氛围有机结合起来,是时代赋予的职责。

  祠堂文化详解(二):

  祠堂是家族或宗族权力和经济文化的象征和标志。

  中国封建王朝在唐、宋之后。家族、宗族组织逐趋严密,它在必须程度上约束和规范各地的族众、家庭和个人的思想行为,必须程度上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这种上层建筑的基础,当然是这种传统文化的本身。祠堂文化这门博大精深的传统知识体系,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育和发展,宗祠谱蝶文化和我国的编年国史、各地方志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流文化。

  祠堂文化所表达的内涵,其实也就是先民的传统生活中的一种记录形式,它的主题是尊贤、祭祖,是对这种思想精神的思考、理解和信仰的过程,它的范围就是一种有序的、丰富的祠堂文化,它是包容并蓄汇海纳百川,又滋润万物化成一体的知识体系,体现了封建社会宗族世家、同姓地域组织内特有的地域文化,也是历代世家大族宗族文化建设所留的遗存。它具体上是以血缘为基础的,以地域为标识的。其中谱牒文化里的一些优秀的家训、家乘、家规、家礼等文献中,有关立志、勉学、修身养性、待人接物的训诫和爱家、爱族、爱国的思想,在普及传统文化,规范人们生活和行为方式,提高人们的文化教育教养,整齐家风,以至协调社会稳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这类文化著作以族长或长辈对晚辈耳提面命的谆谆教谕的形式,把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儒家文化精神,通俗地灌输传授给子孙后代,使他们同言而信、传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如治家、齐家、教家和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大学之道”,立人、达人、爱人、谅人的“忠恕之道”,以及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的“蘩矩之道”等。

  《史记》中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而“报本之礼,祠祀为大”,祭祀在古人来说是国之大事,列为古代五礼之首,所以,无疑也是宗族的头等大事,它是组成桐堂文化的重要部分,有各种礼仪规制程式。由此产生了国史、方志、家谱等所含的礼仪、祭祀等浩如烟海、品类繁多的传统文化。此外还有昭忠祠中弘扬“崇德报功,风励忠节”纪念精忠报国之臣的爱国精神,先贤、中丞祠中宣扬“持躬正直”、“奉职公忠”的效国利民精神,以及忠义、孝悌、贞节等忠、孝、节、义思想,都包含在这个独特的文化范畴之内。但祠堂文化主导地位还是以我国忠孝仁义为本的儒家文化为主体,吸纳佛家的“无为”和道家的“修养”等思想成分。

  包括祠堂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几千年华夏礼貌的基础。一些优秀的传统思想,已成为古代礼貌的瑰宝,流芳百世。在我国目前经济建设的大潮中,传统的祠堂建筑及其文化,已经是凤毛麟角.显得岌岌可危。了解这种文化,异常真正对这种文化有所研究,或是经历过这种文化生活的人们,更是在日益减少。当这种古老的文化体系逐步被现代礼貌所遗忘的时候,一些以往绝迹的社会现象和行为,也许会再度重现危害人类社会。由此,我们更应当对祠堂文化的形式及其内涵,进一步去发掘研究,去洞察和思考。经过这些文化历史遗产。人们能够托物寄情、托物寄史,托物来寻根访祖、瞻仰未来。

  祠堂文化详解(三):

  中国古建筑祠堂的文化意蕴和分类布局

  祠堂是汉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

  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宗祠祭典代表着汉族祖先信仰的优秀文化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地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我的家庙祭祀祖先,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其中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

  “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

  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汉族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之后倒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

  一、古建筑祠堂的文化意蕴

  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还具有多种用处:[本内容由 首页 / 整理]

  1.家族里各房子孙有办婚、丧、寿、礼等事,族亲们便利用这宽敞的祠堂作为活动场所;

  2.祠堂也是族长们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那里被教育和理解处罚,甚至驱逐出祠,在某种意义上说,祠堂就是封建道德的法庭;

  3.祠堂还能够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族人们在那里举行宴请宾客等文化娱乐和社交应酬活动;

  4.大家族的宗祠还附设学堂,让族人子弟在那里读书求学。正因为祠堂的功用如此之大,故其建筑是相当讲究的。

  祠堂一般都比民宅大、质量也更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也就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都是建立祠堂的先决条件。

  祠堂多数会有堂号,堂号由族长选定,请族人或外姓高手书丹,制成金字匾额高挂正厅,两侧附挂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节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楹联。祠堂匾额的资料、规格和数量都是全家族的荣耀。

  堂内供奉着历代祖先的玉容和牌位,有的祠堂门前还置有旗杆石,证明族人得过功名,以彰显资本并激励后辈继承和发展。

  祠堂是十分严肃之地,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即便是族内的妇女、儿童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到责罚。华丽而庄严的祠堂正是这个家族荣耀和兴旺发达的象征。

  二、祠堂建筑平面布局

  祠堂建筑平面布局,虽常因地形及用地限制发生变化,祠堂的建筑风格各式各样,建筑规模多数在10到20间之间,个别大的祠堂有数十问,都是以较严肃的殿堂组成。

  大部分祠堂有高大的墙门、门楼、照壁、正殿、庑房、享堂等房屋建筑,正厅两侧有厢房等建筑。庭院植有树木花草,庄严典雅。

  但总体上仍不外乎传统的中轴对称、纵深布局的方式。其纵向进深及横向路数,随祠堂规格、建造者财力及用地规模形态而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

  1.单进、单路祠堂

  即由单座建筑(享堂)构成的祠堂,如刘猛将祠、王绂、陆羽祠,这类祠堂数量较小,是一种简式祠堂。

  2.两进祠堂

  即由祠门、享堂构成的祠堂,两侧或由两厢或廊道连接,近似民居院落,侧翼有时设置祠丁居住的别院附房,如陶中丞祠、周敦颐祠,这是惠山镇祠堂的主要模式之一。

  3.三进祠堂

  即由祠门、享堂、寝堂(或后楼)或祠门、二门(也可称仪门,其后部有时有享堂设有戏台)、享堂构成的祠堂,侧翼亦可能有祠丁居住的别院附房,前者如顾可久祠、薛中丞祠、周文恪公祠,后者如张中丞祠、原陆宣公祠,这也是惠镇祠堂的主要模式之一。

  4.四进祠堂

  即由祠门或门楼、二门(也可称仪门,其后部或有面向享堂的戏台)、享堂、后堂构成的祠堂,两侧可能有边路,如原华孝子祠、春申君祠、扬四褒祠、昭忠祠,此类祠为敕建的官祠,规格较高由官方定期祭祀。

  5.三路四进式或边路三进式

  主轴线坚持三进或四进,并有左、右两路或一路,一进或二进式。

  如王恩绶祠,是平面布局为最完整的三路四进式;张中丞庙为两路三进式(西路由许远殿、鲁班殿、垂花厅组成);邵宝祠为两路三进式(有北路超然堂)。

  三、祠堂的分类

  祠堂的种类繁多,随着历史的发展,祠堂衍生了很多的门类和功能。从形制和规模上看,它们千差万别、形形色色,却又都叫祠堂。所以,祠堂划分是很复杂的,不一样角度有不一样的划分方法,但大体上能够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属性分为三类:庙祠、专祠、宗祠

  1.庙祠

  庙的出现比寺要早,它与中华礼貌的发展密切相关。最早把供祭祖宗神位的屋舍,叫做“宗庙”。宗庙的设置与宗法制度密不可分;

  古人把祀神之处也叫“庙”,如“城隍庙”;王宫的前殿也称作“庙”,如“庙堂”、“廊庙”就是指朝廷。对胸怀大志有栋梁之材的人则称“廊庙器”,意思就是在夸此人能够肩负起朝廷重任。

  根据等级的不一样,设置宗庙的规模也不一样,据西周祭祀制度的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帝王之祖庙称'太庙',凡有官爵者其祭祖处称'家庙',也称'宗祠'。

  不论太庙还是家庙,在概念上又都能够称作'祠',是纪念先祖和前代贤哲的地方,如山西太原的'晋祠'、成都的'武侯祠'、杭州的'武穆祠'以及苏州的'五百贤祠'等。

  2.专祠

  是指为了纪念其功德,而为特定的人或神建立的祠宇。有大功德于民者,得敕封神号专立祠庙;以身殉职或亲民之官,在立功之地或原任职之地建立专祠。

  这些纪念某人功德性质的专祠,由于民间对它们的祭祀崇拜之情,其保存时间和流传之广都远远超过了家族性质的祠堂。如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就在四川成都、河南南阳、北京等地都有,并至今得以保存。

  3.宗祠

  【1】总祠

  数县之内范围较大合族共祀的宗祠,为宗祠中较大的宗族组织,它虽然仍是血缘维系的宗族组织形式,但祭祀的范围已经超出了同姓同宗的血缘关系,包括了较大地缘范围内的同姓同族不一样支派、血缘相对较远的族系,甚至包括有必须血缘关系的异姓家族。

  【2】宗祠

  此类宗祠即俗称的祠堂,它是从支宗或若干家庙(家堂)聚合升格而成。无锡惠山古镇祠堂群较多,它是以一个同姓、同宗各支的宗族共建合祀先祖的祠堂。

  【3】家祠

  合户之祠,又称家庙,是祠堂类型中最小的一种规格,祭祀的范围限于高祖以内五世之祖,也是早期的民间祠堂形制。

  【4】支祠

  宗祠下属的分祠或各支的支祠,又称小宗祠,由一个同姓家族支派所组成的血缘组合,地域范围较小,血缘关系更亲近,长幼字辈十分明确。

  (二)按其性质分为八类

  墓祠、寺院祠、书院祠、园林祠、会馆祠、忠孝节义祠、名宦乡贤祠、祭祀祠等,其中,忠孝节义祠又可分为忠烈祠、孝子祠、节妇祠、义士祠、祖师祠等许许多多纪念性质的祠堂建筑。不一样的祠堂有着不一样的意义,为人们寄托和表达着不一样的情感。

  (三)祠堂按照其建筑目的分为公祠和私祠:

  1.公祠

  纪念出身于当地的官宦,并有必须建树的人物,称为某公祠或节孝祠等。

  公祠有两种修建方式:一种是民众集资修建的,如诸葛亮这样的名人,往往很多地方都为他建立祠堂,湖北的襄樊、河南的南阳、陕西的汉中等地方都建有诸葛亮的祠堂;还

  有一种是皇帝颁诏修建的,如山西省代县县城东20公里处有个'杨家祠堂',就是为了纪念宋代爱国将领杨业父子的,是元代时他的第十七代孙奉旨修建的。

  .2.私祠

  是同一姓氏的族人为祭祀其祖先而自行出资建立的、本家族私人性质的祠堂。一般称为某氏宗祠,在南方几乎所有的姓氏都有祠堂,如张氏宗祠、王氏宗祠、李氏宗祠、赵氏宗祠等。

  中国的祠堂是祭祀文化的综合体现,其内涵和形式极其复杂,它有着歌颂英烈先贤、弘扬正气、强化家族意识、延续家族血脉、维系家族团结等重要意义。

  祠堂文化详解(四):

  家族与祠堂

  家族,是指具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一个社会群体,通常有几代人。语出《管子·小匡》:“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家族有春秋时期的晋国六卿,即赵氏、韩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隋唐时期的五姓七望,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等。

  家族,又称宗族,是同一个男性祖先的后代世代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

  礼貌社会伊始,应对严酷的天然及社会的生存斗争,家族只能以较小的规模存在,有独立生存本事的子、孙逐渐脱离父族另立宗族。春秋战国以后,一个宗族所包含的人口往往可达几千;魏、晋、隋、唐时,个别豪门大姓甚至有上万人。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故纠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诗。”《战国策·韩策二》:“臣之仇,韩相韩傀。傀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兵卫设,臣使人刺人,终莫能就。”《尔雅·释亲》:“父之党为宗族。”汉班固《白虎通·宗教》:“族者何也?族者凑也,聚也,谓恩爱相流凑也。上凑高祖,下至玄孙,一家有吉,百家聚之,合而为亲,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故谓之族。”《汉书·韦玄成传》:“宗族至吏二千石者十余人。”《后汉书·天文志上》:“夷灭述妻宗族万余人以上。”

  中国姓氏宗族中,有这样的特例,就是异姓同宗不一样祖,合姓同宗不一样祖,同姓认承同宗不一样祖,比如:

  一、异姓同宗不一样祖。赖、罗,傅皆为黄帝子孙,原均聚居于河南地带,各因有功于国,封地赐爵,后世子孙为体念先世创造之不易,遂以封号为姓。然盛久必衰,势所必然,迨楚灵王崛起,先灭赖、继灭罗,后并傅、三姓受封土地自此消灭,惟自封地开姓以来,以迄被灭、为时已久,彼此姻亲关系,比比皆是。当赖被灭时,楚为恐赖人图谋复国,杀戮至惨。虽主国政之人赴湖续建流亡政府,但国家之成立,必须具有土地、人民、主权三要素,始能存在,赖氏复国之图,处此环境,实心有余,而力不足,日久遂告消灭。当楚灵王大肄残杀之时,因赖氏聚族而屠,相传已久,家室系累,无法随同迁移者甚多,为逃避杀戮,改依罗傅二姓者极另。其后罗国被灭,楚国杀戮如故,亦甚多改姓依附于赖、傅,傅氏被并、亦仍如此。迨局势底定,楚国虽停止杀戮,然已历时数代,子孙众多,混淆不清,均未再复姓,因是三姓遂相议不通遁姻,以表示同气连枝之意,是我赖、罗、傅自来即具有皿统关系,于此可见一斑。赖罗傅三姓在中国民族历史上各有其悠久之历史,故平日相见,均以“亲堂”互称,即可知三姓数千年来,即具有血统关系,与三国时刘关张之因一时情感结合,而为异姓结义金兰,截然不一样。

  二、合姓同宗不一样祖。比如“刘傅氏”,即当初傅氏一支远迁他乡时,同迁徙的乡亲中,有刘姓人家。当途中傅氏家长因病故去后,傅氏孤儿寡母几乎无法赶路,也不能中途落脚定居,这时,善良的刘姓人家就承担起他们的命运。傅氏接宗子还没有成人,母亲也故去了,于是刘姓人家就视其为己出,培养成人。为了这份恩情,傅氏接宗子,将傅刘合姓,并让后代传承至今。

  三、同姓认承同宗不一样祖。这种情景最多,就是本地已经有同姓人家,却不知自家根源,后迁徙来的同姓却有家谱可溯源,两族关系和睦,本地同姓便认承之后同姓为同宗,也有的认承为同祖。

  家族祠堂,更是中国五千年礼貌历史文化的延伸。它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与标志。修缮祠堂不仅仅是对中国历史遗迹的补救,并且也是对家族祖先长辈的缅怀和尊敬。

  在我国古代,把始祖庙叫做“祖”,始祖之后历代先人的庙叫做“宗祠”。我国历朝历代以及至今之宗法制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享有建立、奉祀历代宗庙的特权,被称为“宗子”,他的弟兄们则被称为“别子”、“支子”或“庶子”,仍属于原有的家族,到曾孙的后代,已满五代,古时奉行“五世而迁”,这时就要从宗子之族分出,作为一个家族的分支,另建祖庙。奉祀支子的庙叫做祖庙,标志这一分支的始祖;支子的后代子孙另立宗庙,以标志这一分支从哪里来,那么这同祖庙的一支就称做“一族”。综上所述,所谓家族,就是奉祀同一宗庙的家族分支,是以宗庙为中心聚集起来的人群,它是以血统为标准划分的。

  古时,在大小城镇,凡大家族都设祠堂,以供奉祖先和进行议事,由族长主持。祠堂的建制并无明文规定,规模也有大有小,一般正厅为供奉和议事场所。讲究的祠堂多利用木雕、砖雕、石雕等作为建筑装饰。

  祠堂一般采用轴线对称的布局。明《鲁班经》卷一记载:“凡造祠宇为之家庙,前三门(山门),次东西走马廊,又次之大所,此之后明楼,茶亭,亭之后即寝堂。”浙江祠堂的院落空间均为三进或四进建筑构成,即大门、仪门、享堂、寝堂,有些祠堂还在后部设置庭园。不少祠堂中都附设有戏台,标志着祠堂作为公共建筑的性质得到加强。享堂是祠堂的正厅,它又称祭堂,是举行祭祀仪式或宗族议事之所,所以一般在建筑群中是规模最大、用材最考究、装饰最华丽的建筑;寝堂为安放祖先神位或纪念对象之所,在建筑的后部均设有神龛。设计之精美,做工之巧妙,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中国古代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最能体现这种等级差距的是对祖先的祭祀上。宗祠是宗家血脉所系,也是宗家盛衰的标志。所以历代帝王将相都将宗祠看作国家权利的象征,统治人民的支柱。所以建造宗祠是皇室的特权。祠堂的出现,与家庙,神庙有极大的联系。中国最大的家庙当属皇帝家的太庙,其次是各诸侯,王公的宗庙,这是按照《周礼》的规定,一级一级下来,到了士大夫,还有资格建家庙,普通庶民就没资格建家庙,只能路祭。民间的祠堂是从西汉开始出现并逐渐兴起的,汉代祠堂是建筑在墓前的祭祀场所,祠堂多为石质,又称石室。此后数代由于等级制度的禁锢,有资格拥有宗祠的人依然寥寥无几。中国允许民间建立宗祠始于1536年,明代嘉靖皇帝允许民间“联宗立庙”诏令的颁布,民间建立宗祠最终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从此,宗祠与家谱一齐成为家族最重要的象征。

  新中国成立后,祠堂的祭祀功能消失了,大都被改作学校、仓库、工厂等。古代的一些祠堂更是由于战乱,抗日,文革等原因,变成残垣断壁,蒿草丛生。近年来,随着寻根热的兴起,许多海外华人不断前来祖地寻根拜祖,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保护修缮祠堂的紧迫性,他们纷纷自筹资金,开启了修复祠堂、家庙的漫长之路。今日,祠堂已成为人们追思先祖艰辛创业,发思古之幽情的旅游资源。

  新时代,祠堂也被赋予了新的功能:一是尊祖敬宗,纪念祖先的场所,发扬祖先的爱国主义,艰苦创业的精神;二是寻根问祖,接待来访,联络宗亲的场所,加强民族团结,发扬民族凝聚力的作用;三是道德教育的基地,经过祠堂文化内涵,匾额、楹联、碑记,以及族规家训,如爱国、孝悌、敬业、诚信、友善,勤劳、俭朴等道德风尚,构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等,发扬礼貌道德、和谐友好新风尚;四是陈列书画,阅读书报,增进知识,联络感情,增进宗亲邻里情谊,喝茶聊天休闲,发扬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的作用;五是民俗文化、民间收藏的陈列馆,收藏陈列旧宗谱、旧碑记、旧石器、旧家具、旧农具,是新旧历史教育的重要场所。

  祠堂祖先神位如何排列?

  祠堂又称为宗祠、家祠、家庙、祠室、祖庙,是是由同一个祖先所生的血缘亲属集团与地缘组织统一而成的宗族组织,在居室外独立建造的供奉祖先神位、祭祀家族祖先的的地方,是列祖列宗神灵的安息之所,也是举办家族事务的公共场所。

  祠堂按等级制度又可分为官庙、公祠和民间祠堂;祠堂按家族人口繁衍又分总祠、支祠、分祠、享祠。

  祠堂萌芽于氏族公社解体之后的夏商周,到宋代才构成比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期发展到了高峰。

  祠堂作为封建家族制度下所构成的产物,供奉祖先神位、祭祀家族祖先是她最初始也是最重要的功能。那么祠堂的祖先神位如何排列?

  祖先神位的排序是左昭右穆。

  昭穆是我国古代的宗法制度,指宗庙、墓地、神位的左右辈次排列,左为昭,右为穆,故称左昭右穆制。

  昭穆制源于母系氏族社会二辈制族外婚。每个氏族内男女各有两个辈份,两个氏族同辈异姓才能够通婚,子女的世系按母亲的世系决定。父子属于不一样氏族,是昭穆制的根本意义。

  古人在室内的位次以东向为上,其次才是南向、北向和西向。之所以以“昭穆”来命名,可能是因为南向之列正面朝阳而明亮,故称“昭”,昭有明义;北向之列正面背光而冥昧(幽暗),故称“穆”,穆有冥义。

  在那里,昭穆仅仅是左右的代称而已。可是,春秋时期的昭穆还有尊卑之意:古人尚左而下右,南向为尊,北向为卑。

  1、宗庙排位:《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意思是说,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以此区分亲疏贵贱。

  2、墓地排位:墓地葬位也同样讲究左昭右穆,始祖或本支祖先葬中间,之后的祖先以左昭右穆为左右次序。在祭祀时,子孙也要按照这样的规定来排列次序,用以分别宗族内部的辈分。

  3、神主排位:祠堂是祖先的神灵所聚之地,所以祠堂里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大殿正中设正龛,左右各设配龛。它像附着在墙上的小殿阁.神主摆在阁中。之后有的用大长方形木桌,将神主摆设在桌上。

  一般祠堂的正龛往往是供从此刻的长辈算起的考(父)、祖、曾祖、高祖四世的神主,五世后则将神主迁到配龛上去。始祖是百世不迁的,永久摆在正龛上。

  祠堂祖先神主牌位置摆放的次序依据的是昭穆制。古人云:“自始祖之后,父为昭,子为穆。”意为始祖在宗庙中居中,东向;下头子孙分别排列左右两列,左为昭,朝南,右为穆,朝北;始祖之子为昭,始祖之孙则为穆;始祖孙之子又为昭,始祖孙之孙又为穆。

  父为昭,子为穆;世系上从第二世起的偶数代(辈)为昭,奇数代(辈)为穆(即:二世为昭,三世为穆;四世为昭,五世为穆;六世为昭,七世为穆;二四六世为昭,三五七世为穆);先世为昭,后世为穆;长为昭,幼为穆;嫡为昭,庶为穆。

  昭穆排序中,父子始终异列,祖孙则始终同列。《礼记·祭统》说: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

  在古代,祭祀列为五礼之首。五礼为我国古代礼仪的总称,即以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

  而祭祀之礼务在孝敬,以尽报本之诚,十分讲究祭祀气氛的庄重肃穆。古人认为,祖先的灵魂经过祭祀仪式后能够附于神主牌位之上。

  神主牌就是一种嵌在木座上的长方形小木牌,有白底黑字,有红底黄字或镀金字,上头写上祖先的名讳、生卒年月、配室姓氏、子、孙、曾孙名称,每一对祖先一块。

  神主牌被认为是始终活着的祖先。祭祀祖先就是祭祀祖先的神灵。祠堂内祖先的神主牌排位时,按照“左昭右穆”顺序排列。

  始祖居中,始祖以下的男子隔代交替为昭穆两列:即从始祖起的二、四、六偶数代(辈)为昭辈;三、五、七等奇数代(辈)为穆辈。昭居于始祖之左,穆位于始祖之右。

  在祠堂的寝堂内,唐宋以后流行立先祖塑像,明清则流行挂先祖画像,民国时期开始挂考妣照片,随着科技的提高,除少量祠堂挂先祖塑像或画像(先祖去世时还没有出现照相技术),照相技术普及后逝世的先祖普遍挂先照片了。

  牌位在书写制作方面的要求

  每个祠堂里都供奉有先祖的牌位,对他的书写、制作您了解多少呢?今日小编和您一齐共同学习。

  一:祖宗灵牌书写格式

  祠堂是先祖安灵之所,祖宗牌位的制刻和摆放。

  就普通层面而言,此项仪规关乎千千万万普通宗亲的感情,所以,涉及面广,情景复杂,规范难度大;灵牌是双层的,正面写有神灵(灵主)的世序、姓名。

  灵牌书写格式必须遵制过黄道按黄道“生老病死苦”五字循环,以“生”或“老”二字落脚。

  横看要通直落要达即对应“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按道字依次循环以“通”或“达”二字落脚。意為橫通直達之意!

  (一)哪如何制作呢?

  1、牌位制作分为:

  ①不迁之主灵牌

  ②亲庙之主灵牌

  ③族塚之主灵牌

  凡事有名则立,无名则废。主要是立祠规模应当有一个共同的血缘先祖。不迁之主灵牌应并列始祖考妣在古六礼中安座也是人生礼仪最终一件大事。

  人们总期望亡故的先祖到阴间能得到安宁,所以异常重视治丧,礼俗比较复杂,但应遵循“厚养薄葬”的古训。

  (二)超荐法事灵牌位书写基本要求:

  必须竖式、恭整书写(以正楷毛笔字书写)。最好不得写简化字。

  (三)分清死者阴阳,辨明死者男女。

  人死称“故”死者为男曰“故显考”,死者为女曰“故显妣”(父亲逝世曰故显考,母亲去世曰故显妣)。

  有女无子的老人去世后,必须以子侄的名义书写灵牌,曰“故伯(叔)父”或“故伯(叔)母”。

  也有的老人由于命运不佳,“白发送黑发”的缘因,老人去世后的灵牌由孙子代位,曰“故祖考”或“故祖妣”。

  (四)灵牌书写的字数。

  一般写11——16字。它主要是按照:

  1:古制礼仪“生、老、病、死、苦”五字为尺度往下写。这五字就像一个词牌,在填词时无论韵脚和平仄都必须严格服从于词牌的要求。

  灵牌的书写要求最终一字必须落在“生”字上。比如以生字为1,老字为2,病字为3,死字为4,苦字为5,之后生字就是6、老字是7……生字就会在11或16中,所以11和16正好落在生字上。

  2:另一种是按金主生尅:以阴阳五行的“金、木、水、火、土”五字为尺度,最终一字必须落在“金”字上,从金字起至11、16数,金字也落在此,由于五行中金生水,生者,曰有生有气,吉利。

  3:笫三种是按横通直达之意!是按道教仪规奏表黄道之术为: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其最终一字必须落在有走之的字上寓意为昌盛通达!世系会走下去宗支会昌隆。(依据各地风俗及信仰选择体例仪规)

  (五)灵牌中亡者名讳及称谓:

  父死称“公”,母亡曰“母”(母字前面要冠上夫姓)。死者在灵牌上的名称不允许直书其名,在某公的右上方写一“讳”字,其意为尊重;在某母的左上方书以“閨”字,以示亲切,无论死者是男或是女,其名的上头都必须以“讳”、“閨”冠之。

  另外在称呼上父死称“老大人”,但祖父或祖母健在的,不可称“老”大人,只觟称“大”人;母亡称“老孺人”,同理,祖父、祖母健在的也只能称“孺”人,省去“老”字。

  若未满30的亡者仅称府君及魂下灵牌的写法除以上种种外,还要突出死者的寿元(享年岁数)。

  按照古文化的要求:“百岁曰上寿,八十为中寿,六十为下寿”,可是这三种称谓一般少用,最流行莫过于:死者50以上未满60岁的,按六十岁算曰享寿,死者50以下曰得年或阳寿,并且在古文化的基础上还提升了一个档次,称“上寿”。

  原因是六十数为作茌甲的基本数,即六十岁才为“寿”的级别,所以把六十岁作为才上寿的档次。

  七十岁(未满七十的)曰古稀,八十(未满八十)曰耋,九十(未满九十)曰“耄”。

  也有把八十岁的上的老人统称“耋耄”的。属清代以上先祖,灵牌的须端有的还应冠上皇帝年号和死者生前职务,如清朝时,灵牌上就有写“皇清故××”等。等字样。

  二、灵牌制式

  灵牌的制作与书写十分考究。

  (一),灵牌共分四种格式用途各异:

  第一种是供奉祠堂曰祖牌,必然要突出“统-制式规格”,按鲁班尺规定尺寸,它是供奉除始祖牌位外都是千篇一律格式,用檀木精制而成,哪怕是高官或巨富或贫穷或低贱无贵贱之分按世系依次排列。不得例外。

  笫二种是丧礼灵堂中使用:用白纸或男红纸,女绿纸。供奉的位置应在亡者棺木的最前端,按仪规这样既能够抵挡凶神恶煞入棺作崇,又可挡住棺木,俗称“堂奠”,以示文雅。

  笫三种是小灵,亦称血灵。用于引灵参聖剖盆破地獄小灵制作由道士制作,道士在“开路”剖盆破地獄等法事时(佛教上说人死后要升天,要转世,都得由道士来诵经文,剖盆破地獄画地为牢,替亡者忏悔及超度亡魂,使亡者早日升天,这一活动道士称之为“开路”。

  小灵的样式像一个大号中式信封,用红绿纸做成由小鱼拖着血灵牌出离苦海超登彼岸,具体写法与灵堂中的写法相似。

  笫四种是听经灵牌亦称闻經牌用于孝家延儒自誦诸品妙经。闻经听法领果昇生的时候使用供奉經堂之内。

  (二)牌位尺寸:按照量天尺尺寸仪规及对应身份制作

  按量天尺其八个字分别是:“财”、“病”、“离”、“义”、“官”、“劫”、“害”、“本”,在每一个字底下,又区分为四小字,来区分吉凶意义。

  依据亡人身份定位对应各字!其八个字及附带的小标格分别代表的吉凶含义如下:

  1、财:吉,指钱财、才能。

  a、财德:指在财、德善、功德方面有表现。

  b、宝库:比喻可得或储藏珍贵物品。

  c、六合:合和美满。六合为天地四方。

  d、迎福:迎接福。福为快乐、利益。

  2、病:代表凶。指伤灾病患及不利等。

  a、退财:损财、破财之意。

  b、公事:多指因公家的事如贪污受贿及案件官司等。

  c、牢执:指牢狱之灾。

  d、孤寡:指有孤独寡居的行为。

  3、离:代表凶,指六亲离散分开。

  a、长库:古有监狱之说。

  b、劫财:破耗及耗损财。

  c、官鬼:指有官煞引起之事。

  d、失脱:物品失落、人离散之意。

  4、义:代表吉。指贴合正义及道德规范,行善等行为。

  a、添丁:古时生男孩叫添丁。

  b、益利:增加了财资利禄。

  c、贵子:日后能显贵的子嗣。

  d、大吉:吉祥吉利。

  5、官:代表吉,指有官运。

  a、顺科:顺利经过考试而获中。

  b、横财:意外之财。

  c、进益:收益进益。

  d、富贵:有财有势。

  6、劫:代表凶,意指遭抢夺、胁迫。

  a、死别:即永别。

  b、退口:指有孝服之事。

  c、离乡:背井离乡。

  d、财失:财物损失或丢失。

  7、害:代表凶,祸患之意。

  a、灾至:灾殃祸患到。

  b、死绝:死得干干净净。

  c、病临:疾病来临。

  d、口舌:争执争吵。

  8、本:本位或本体。

  a、财至:即财到。

  b、登科:考试被录取。

  c、进宝:招财进宝。

  d、兴旺:兴盛旺盛。

  牌匾上的家风家训

  牌匾是集文学、书法、绘画、雕刻、印鉴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承载着古代的道德观念和世俗心态,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产物,有“刻在木板上的史书”之称。

  厅堂上方的堂号匾

  如“源活堂”匾,“源活”出自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姓后人引用朱熹的诗句用作自家的堂号既有继承祖先的遗风,也有勉励后人勤于学习,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汲取源头活水,与时俱进之意。

  正中供奉祖宗龛

  祖宗龛是教育子孙做人要中规中矩,不忘根本,对祖先要有敬畏之心。

  祖宗龛不仅仅供客家人各种节日的祭祀,凡有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仪式都要在祖宗龛和天地神面前完成,让祖先见证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这也反映了客家人慎终追远、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理念。

  厅堂正中的楹联

  “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出自《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孝是孝顺父母长辈,百善孝为先;弟通悌,悌是友爱兄弟,友善待人;忠是效忠国家;信是诚信为本;礼是以礼相待;义是正义正直;廉是廉洁自律;耻是知羞耻、有羞耻心。

  正门楹联

  “天下第一等人忠臣孝子,世间只两样事耕田读书”,耕田事稼穑、丰五谷以养家糊口,读书知礼达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

  祠堂文化详解(五):

  祠堂作为文物建筑,承载了诸多历史、人文、科学、艺术、建筑、民俗等信息,是我国珍贵历史文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祠堂的文物价值得到了更集中的关切,全国及各省市都将祠堂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且成为迅速增加的文物保护单位。

  在很多祠堂的墙壁上往往挂有“家训”、“族规”、“家法”资料的牌匾,它包含了以“忠信孝悌”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其中有些如“君臣父子”、“三从四德”等封建思想,是属于我们需要批判的封建糟粕,但有些资料,如敬长老、孝父母、友兄弟、尊师长、睦近邻、崇俭朴、恤孤寡、戒淫逸、戒奢侈、禁赌博等伦理规范,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构成的传统美德,对今日构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也能起到进取的推动作用。

  一、祠堂是什么呢?

  祠堂是举行祭祀的建筑场所,是我们追慕先祖的地方。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意思是根深才能叶茂,祠堂浇灌家族的根,浇灌祖宗,礼敬天地。这就是祠堂在深层次的天然实质意义。

  二、祠堂的出现

  在宋以前,华夏守礼延续的是礼经。宋代的时候,因为时间相去久远,三代之礼的延续有很多已经不适合那时候的要求了。所以朱子根据当时情景重新制礼。这就是《朱子家礼》中提到的:

  三代之际,礼经备矣,然其存於今者,宫庐器服之制,出入起居之节,皆已不宜於世,世之君子虽或酌以古今之变,更为一时之法,然亦或详或略,无所折中,至或遗其本而务其末,缓於实而急於文,自有志好礼之士,犹或不能举其要而因,於贫窭者,尤患其终不能有以及於礼也。

  意思是,随着时代变化,礼也应当随之而变。三代之礼虽然完备,可是很多节文已经不适合此刻的时代了。当时的饱学之士虽然根据三代之礼以及现实情景进行了酌情的变化,可是详略不一,没有一个比较折中的方案进行普及推广,甚至有的忽略了根本而逐末,或者不重视内在之实而只重视外在节文。从而导致有志好礼之士,不能列出要点而遵从。贫困的人,忧患自我终老去世之后没有能够遵从的仪文以贴合礼。

  是以尝独究观古今之籍,因其大体之不可变者,而少加损益於其间,以为一家之书。大抵谨名分、崇爱敬,以为之本。至其施行之际则又略浮文务本实,以窃自附於孔子从先进之遗意。诚愿得与同志之士熟讲而勉行之。庶几古人所以修身齐家之道,谨终追远之心,犹能够复见,而於国家所以崇化导民之意,亦或有小补云。

  于是朱子遍览古籍,遵循大原则这些不能变得。而进行损益。大体以诚敬,忠恕之道的原则,以为礼之本。在实行的时候既能体现礼之文而又能重本务实。从而到达修身齐家,慎终追远,以及教化民众的意义。

  在三代以前庶人(普通老百姓)是无庙的,而朱子于此时明确提出了“祠堂法”。这就是祠堂正式的起源了,从此祠堂开始正式出此刻人们的生活中,并且其重要意义一向影响至今。

  三、有关祠堂历史的演变由来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地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我的家庙祭祀祖先。在日本祠堂也经常出现,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其中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之后倒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

  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还具有多种用处。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那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能够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能够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那里上学。正因为这样,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祠堂多数都有堂号,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高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联对。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笃牌匾”。祠堂内的匾额之规格和数量都是族人显耀的资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证明族人得过功名。一般来说,祠堂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

  追溯历史的沿革,解放后异常是60年代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农村的老祠堂基本都被推倒砸烂或改造成了办公场所等。祖宗排位包括有些藏于其中的家谱等皆被焚烧破坏,后世之人不知祠堂为何、作何之用者比比皆是。

  四、目前现存祠堂的文化及其状况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每个宗族姓氏都有自已家氏的祠堂,只可是大姓有权人家的祠堂建得豪华气派;而小姓人少建造的祠堂则简单。祠堂在文革之前,每一个县域完好祠堂据不全统计也有几十座,而这些原有的祠堂因历史上数次动荡和岁月侵袭,或在“文革”后被拆除重建学校或建粮站等,留下来的已经很少了。

  祠堂的规格不等祠堂有三进五开间,白墙青瓦,流檐翘角,也有三进多开规模这宏大的,点地几十亩题匾高高悬挂,雕刻着龙、虎、麒麟等吉祥物的石灰岩石鼓分立在门的两侧。多数高规格祠堂建筑为木质结构,有精美的木雕栩栩如生。一色青砖砌成的山墙气势恢弘,上百米之长,近6米高,看不见一丝岁月侵袭的痕迹,墙钉颗颗可见,墙的侧门上方石刻“紫气东来”四个大字流畅醒目。建造祠堂的古人有消防意识,在祠堂空旷的广场的上有水塘等配套建筑,可惜一大部分先后毁于历史上的多次动乱战火。

  解放后祭祀祖宗被当作一种“封建事物”废除了,旧时的宗祠成了教书育人的学校,继续为家氏子孙造福,培育了一代代族氏后人。

  五、祠堂保护采取的几点措施

  如今,大多数宗祠、年入失修出现残破的痕迹,无人正常看管(因为没有经费发工资),这就迫切需要文物部门牵头调查、论证,或出资进行一次大的修缮,还祠堂本来的真正面目,使祠堂长久的保存下去。老祠堂虽然“贵”为文物,但如果不采取必要的保护性措施,拿出具体的意见或提议,拨出必须的保护经费修缮费,只是让保护工作停留于口头上而没有实质性的“资料”是无济于事的。当前,分布农村的老祠堂反映了这个地区乡村文化和古建筑特色,异常是一些始建于明清的祠堂更是宝贵中的文化遗产。近年来,一些乡镇、街道、姓氏家族有组织的开始重修祠堂,过去的老祠堂的风格特色在必须程度上被改变甚至被破坏,应引起有关文物部门重视。人们呼吁,重修老祠堂时应注重保护它原有的风格,修旧如旧,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是一件都不能少,这是它的历史价值体现,也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作为后人必须千方百计加以保护,这是历史赋予的光荣职责。

  1、建立古祠堂长效保护与管理机制。上级文物部门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每年对现存的祠堂进行一次调查摸底,要建立和完善各种保护管理制度,祠堂中各种物品要逐件登记造册,做到有图片和文字记载,有编号,有专人保管,方便人们的查阅。

  2、建立看管与居住配套制度。有必须生活经验的人都明白,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古祠堂、或是那些古民居、古屋类的建筑最怕的就是无人居住,因为长期不住人,不透光线,屋内潮湿,对屋内和设施有较大的朽蚀作用。没人住的房子会因缺乏人的照看而缩短寿命,而有人居住的房子,反因有人居住而被悉心照看和护理而延长寿命。所以,有专人看管和长期居住祠堂内,对老祠堂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3、改建、维修祠堂必须维持其原风格。要使历史珍贵文物不遭受到肆意破坏,族亲们的关注最为有效,可在道路要道口或祠堂周围要建立永久性宣传牌,进取宣传文物保护知识和意义,让全社会关注爱护祠堂文物,文物部门要在保护历史文物原貌的前提下,提出合理化的维修提议,各级政府也要出面协调,落实相关资金来源,采取多方筹集的办法:一是主管文物部门拨一点,二是地方政府支持一点,三是祠堂姓氏的族亲老板们赞助一点,保证祠堂看管和维修有充足的资金。

  4、加强与旅游部门合作,开拓旅游景点。对古祠堂文物要面向游客开放,这样做一举两得,既可收取部分费用,作为祠堂的维修资金,又可让更多的人的了解祠堂丰富的文化底蕴,凭吊古迹,日月生辉,把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祠堂,不单是维系海外乡亲与本土血缘关系,同时也是给乡亲以及所有后代子孙了解祠堂文化,了解当地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载体。祠堂,能够说就是一个民俗博物馆,又能够说是一部家族变迁史。

  传统中国人对于宗祠的感情,朴素、淳厚,无可扼制,无法割裂。无疑,宗祠是传统中国人心中血缘崇拜的圣殿,是灵魂皈依所在。是宗族血脉所系,也是宗族盛衰的标志。兴旺的家族,四时祭享、香火不断;衰败的宗族,祠堂残颓,香火断绝。它以血缘为基石,以亲情为纽带,穿越漫长的时空隧道,使后人坚持着与祖先心灵的沟通。在以血缘为坐标的宗族关系中,祠堂是尊祖敬宗的联结点。读懂了祠堂,也就读懂了宗族文化的真谛。

  朱熹在《家礼》中规定:'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并且,'或有水盗,则先救祠堂,迁神主遗书,次及祭品,后及家财'。在朱熹时期,祠堂被视为高于一切,为家族命运之所系,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正因为这样,名宦巨贾,豪门望族,均建祠堂,以显其本,以祭其祖。宗法、血缘观念也应运得以强化。能够说,每一座祠堂背后,都凝聚着世世代代许多人的情感。这种情感天长日久,延伸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

  我们此刻提倡的良好家风,实则就是祠堂文化的流转,家族文化的延伸。曾国藩的田园思想就是基于保存曾氏家族的梦想,这种思想十分接近孔夫子的家族制度。曾国藩身居显要,而其致子侄辈的家书中,殷殷切切的,皆是戒奢戒侈的劝导。在一封家书中他写道:“家中种蔬一事,千万不可怠忽。屋门首塘中养鱼,亦有一种生机,养猪亦内政之要者,下首台上新竹,过伏天后有枯者否!”他所以有此等勉励朴素勤劳之劝告,是因为他从心底期望家族壮大繁荣。曾国藩以为:大抵仕宦之家,子弟习于奢侈,繁荣只能延及一二世;经商贸易之家,勤勉俭约,则能延及三四世;而务农读书之家,淳厚谨饬,则能延及五六世;若能修德行,入以孝悌,出以忠信,则延泽可及七八世。朴素能令家族繁荣持久,又何尝不能令国家繁荣持久?

  家族文化是中国宗祠文化的呈现。家族文化缩小了就是小家文化,放大了就是民族国家文化,祠堂是家族文化的支点所在,所具备的尊敬先人、崇扬贤德、教化后人、凝聚人心的作用,与建设和谐社会一脉相承,不谋而合。家和则国和,族兴则国兴。祠堂里的祖训族规,那些教人学好向善、爱国兴家的资料,是具有永恒的价值的。

  宗祠和家庙的区别关系

  上古时代,宗庙为天子专有,士大夫不能建宗庙。汉朝以前,有官爵者才能建立家庙,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但那时叫宗庙或者祖庙。唐朝始创私庙,以祭祀先祖。宋代朱熹提倡建立家族祠堂改为家庙。

  家庙即为祖先立的庙,属于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古时有官爵者才能建家庙,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古代,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汉代以后,庙逐渐与原始的神社(土地庙)混在一齐,蜕变为阴曹地府控辖江山河渎、地望城池之神社。“人死曰鬼”,庙作为祭鬼神的场所,还常用来敕封、追谥文人武士,如文庙——孔子庙,武庙——关羽庙。

  《礼记.王制》载:古代天子建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至明代,始准许庶人立始迁祖庙,一般建于宗族聚居的近地,岁时由族长率领族人共同祭祀。也称“祠室”、“祠堂”。

  《宋史·礼志十二》:“庆历元年,南郊赦书,应中外文武官并许依旧式立家庙。”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文潞公作家庙,求得唐杜岐公旧址。”各族百姓为了祭祀先祖,常建有“家庙”。之后很多地方逐渐合二为一了,兼具双重功能,但有的地方宗祠与家庙仍然是分开建造的,坚持着原有的结构与功用。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文潞公作家庙,求得唐杜岐公旧址。”《文献通考.宗庙十四》:“仁年因郊祀,赦听武官依旧式立家庙。”清袁赋正《睢阳袁氏(袁可立)家谱·序言》:“谨按家庙之所奉祀与夫祖父之所面训诠次为谱,纪其世系、字讳以炳来兹。”《清文献通考.群庙五》:“顺治十年,议定郡王以祀追封祖父于家庙,贝勒以下祀追封祖父于坟墓。”清袁枚《随园随笔·风水客》:“先生发愤集房族百馀人,祭家庙毕,持香祷於天。”孙中山《民族主义》第六讲:“前几天我到乡下进了一所祠堂,走到最终进的一间厅堂去休息,看见右边有一个孝字,左边一无所有,我想从前必须有个忠字,象这些景象,我看见了的不止一次,有许多祠堂或家庙,都是一样的。”

  例如:清代名臣阮元任浙江巡抚后,清嘉庆五年(1800年),阮元的父亲湘圃聚族商议说,阮氏从淮安迁扬聚居公道桥,应当建祠堂以祭祀祖先,乃独捐俸银建宗祠于公道桥之南,并购田为祭产,还邀请名师在祠侧设塾,教族中子弟读书。嘉庆八年(1803年),阮元之父湘圃公按清朝品官皆有家庙的习惯,又提议在扬州旧城文选楼北的兴仁街建阮氏家庙。于是这一年,阮元家在“甘泉县辖小东门内兴仁街”(现称毓贤街)购买了常钟英的住宅和废花园,准备用该宅的西部废花园作为家庙的基地。可是依照礼制,家庙应建在住宅的上首,即东边。阮氏住宅在东,家庙反而在西,于礼不合;故又将常宅西边其他人家的余屋买下改建为阮氏西宅。这样,家庙便夹在东西两宅之间,于礼制相合。家庙建筑,严格按《大清会典》规定建造。在家庙二道门东山墙与东宅现第二进西山墙之间,曾建一小楼,称谱研斋,扁额行书“谱研”二字为清代著名书法家刘镛所题,现仍保存。该楼原为阮元藏砚赏玩之所。南为一长巷,东为现东宅头进的西山墙,西为家庙前院的东花墙,称射序巷。巷之南端置活动箭靶,供子孙射箭习武之用。

  祠是为纪念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相当于纪念堂)。这点与庙有些相似,所以也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据《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最终蜀,吏民为立祠堂。及时(指诞辰和忌日)祭礼不绝。”东汉末,社会上兴起建祠抬高家族门第之风,甚至活人也为自我修建“生祠”。由此,祀堂日渐增多。

  宗祠即是祠堂,是供奉祖先和祭祀场所,是宗族的象征。宗庙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庙,宗庙为天子专有。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祠堂是族权与神权交织中心。祠堂中的主祭---称宗子,管理全族事务称宗长,还有宗正、宗直等职。宗祠体现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征,是凝聚民族团结的场所,它往往是城乡中规模最宏伟、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群体,不但巍峨壮观,并且注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古塔、古桥、古庙宇相映,成为地方上的一大独特的人文景观。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

  民间建造家族祠堂,可追溯到唐五代时期。莆田刺桐金紫方氏祠堂,便是建于唐末。涵江黄巷村黄氏宗祠,建于北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到南宋,莆田林氏“建先祠”,“置祭产”。(宋濂《宋文宪公全集》卷十二)建阳陈氏家族的祠堂,始筑于元代。各地大规模营造祠堂,则在明清两代。此时入闽各家族经过长期发展和繁衍,族众日益增多,家族为团结族人大兴土木,一时建祠盛行。

  据清初《光泽县志》载,当地“从前各族宗祠无几,近数十年,凡聚族而居者,城乡多各建祠。春秋祭祀,序昭穆,崇功德,敬老尊贤,颇有追远睦族遗意。”(清·乾隆《光泽县志》卷四《舆地志·风俗》)一般家族不仅仅有一族合祀的族祠、宗祠(或称“总祠”),族内各房、各支房,往往还有各自的支祠、房祠,以奉祀各直系祖先。旧时漳州府诏安县,“居则容膝可安,而必有祖祠、有宗祠、有支祠。”(陈盛韶《问俗录》卷四《诏安县》)这一时期的宗祠大都保留至今。据厦门大学陈支平教授等调查,连城新泉的张氏家族,除总祠外,另有支祠24座;惠安山腰庄氏家族,族众数万人,大小祠堂超过100座,其准确座数连族人也说不清。福州郊区尚干的林氏家族,族众近万人,大小祠堂不下50座。为显族威,大宗祠堂还盖进省城。一些同姓氏的大家族,有的合建跨地域大宗祠。民国时期,永定“乡村之中,不论大小姓,皆合建祖祠,复合散居各乡及徙居各处之同宗在邑城建祠。”(民国《永定县志》卷十五《礼俗》)仙游县黄氏家族,派下子孙散居30余村,各地黄姓集议,在县城合建黄氏大宗祠。福建林氏是人数最多的家族之一,清初曾会同八闽林氏族人,于福州创林氏大宗祠。此外,在海外及台湾的分支子孙,与乡土宗祠也坚持了密切联系。民国时,漳州许氏家族,居新加坡、马来西亚者,曾联袂返乡倡建新加坡许氏大宗祠。

  祠堂的建筑大多讲究“风水,通常是在祖先最先居住的地方,将旧房改建成祠堂;一些家族建宅时,往往先建祠堂。闽北一些单姓小村落,无力筹建大祠堂,便在村前选址设牌位,供祖先。祠堂一般多位于正寝(前堂)东侧,讲究的有三间二外门。正大门平常不开,只在春秋二祭或族人议大事时开启。正厅外,有储藏祭器、遗书的小房子,环绕成一个独立的建筑群。普通的祠堂仅有一间正厅,正厅内设4个龛(也有8-10个龛者),龛中置一个柜,内藏祖宗牌位(称“神主牌”),4龛神位依次为高祖考、高祖妣和考、妣的官位、姓名称号。每龛前各设一矮长桌,用以摆放祭品。一些宗祠里,凡本族新添男丁要贴张红纸在柱上,上书×××长子(或次子等)、取名×××,以示到祖先面前报到。如今闽南一些祠堂大厅正中大木龛中列祖列宗的神主牌位,已被各主遗像所代替。本房死者若有子已婚(不属夭折)者,其遗像可入祖厅正堂。惠安崇武一带,几乎所有宗祠厅堂的龙壁都贴有符篆、“金箔”及用锡箔色纸剪成的镜、尺、剪刀、双喜等图,用以镇宅。符篆多书“北方玄武大神镇宅”、“西方白虎大神镇宅”、“东方青龙大神镇宅”、“南方朱雀大神镇宅”等。平日祠堂空屋有借给家无住房的族人居住,有的族人的灵柩也寄放在祠中。族人去世,

  则送香灰入祠。外出族人来谒祖寻根时,必先到祠堂祭拜,而后包上祠堂的香灰及家乡泥土带走,以示不忘根本。

  清刘大櫆《方氏支祠碑记》:“然吾以为后世之宗祠,犹有先王宗法之遗意,彼其所谓统宗之祠,族人莫不宗焉。《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六章三:“他们也是什么东西都丢光了,暂时住在水东门的娘家--岑氏宗祠里。”《红楼梦》第五三回:“原先宁府西边另一个院子,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悬一块匾,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大字......进入院中,白石甬路,两边皆是苍松翠柏;月台上设着青绿古铜鼎彝等器......里边香烛辉煌,锦帐绣幙,虽列着神主,却看不真切。只见贾府诸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殿拜毯,守焚池。青衣乐奏,三献爵,拜兴毕,焚帛奠酒。礼毕,乐止,退出。”

  宗祠,除了作为祭祀场所之外,还是执行族规家法的地方。族人的冠礼、婚礼、丧礼基本上都在祠堂进行的。有的宗族规定族人之间或族人家庭之中发生争执,都要到祠堂中裁决。所以,在封建时代,祠堂在必须意义上又成了衙门,具有一族“公堂”的性质。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传统的民族。在每个家族中,往往都有一个场所来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所以,旧时的每个家族都会有本家族的祠堂,并给它取一个名号,这个名号就叫“堂号”,目的是让子孙们每提起自家堂号就明白本族的来源,纪念祖先功德。

  俗话说,树大分杈。随着生命的传递、繁衍,家族也会不断扩大,扩大的结果是一些家族从祖居地迁居他处,另开基业,构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天然也有不少家族远赴重洋,在海外定居,这些新构成的宗族和分支,往往又会建立新的祠堂,来供奉最亲近的祖先。于是,由一个祠堂又衍生新的祠堂来。

  宗祠,虽然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产物,在当今则有其新的存在的意义和社会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许多宗祠被新建和修复,族谱被续修,而海外华人则不断翻新旧宗祠,联络故众。能够说,今日的宗祠已经没有了“宗族主义”的负面作用,只具有帮忙人们寻根问祖、缅怀先祖、激励后人、互相协作的进取意义,是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民族的团结产生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