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身养性

如何修身养性(详解5篇)

时间:2023-11-19 10:54:56

  如何修身养性详解(一):

  修身养性的方法:

  1、多去一些地方走走,在见识中感悟人生意义,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足以说明旅行并在这个过程中去提高自我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2、多读书,多感悟,低调行事,不要自我感觉过好,优越感过度就会显得十分得没有见识,明白你不是明星没有那么闪耀夺目,实实在在。

  3、在人际交往中要坚持低调谦逊的态度,不自大,不自私。

  如何修身养性详解(二):

  在传统文化中,将“修身”看作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始基。“修身”即修炼好自身的综合素质,养成各方面的高度自觉。而“修身”的前提是“修心”,“修身”必先“修心”,“修心”即修炼好心理素质,养成高度的思想自觉,因为思想上的自觉决定其他各方面的自觉。

  “修心”者,必须在深入社会,洞悉社会百态的基础上,讲究“定”、“静”、“安”、“虑”、“得”。此5字本源于儒家经典《大学》,其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是“修心”过程中的方法、阶梯和不一样境界。

  “知止”,有人解释即经过修炼止欲止妄,止恶兴善。我认为“知”即明白,“止”即制止,整体意思即明白制止因外界影响而导致内心的思想纷纭错乱。“定”即经过修炼(如佛家禅定、道教吐纳、儒家心学中的定学)使内心从思想错乱中稳定下来,不受外界任何诱惑干扰而能坚定不动,哪怕外界翻江倒海,天翻地覆,我的内心仍自岿然不动,稳如泰山,休想被撼动分毫。“知止而后有定”的意思,就是经过修练,具备随时明白内心因受外界影响发生错乱,偏离正轨的功夫,一旦发现,哪怕心如野马狂躁奔腾、如大海般心潮翻滚,也能随时予以制止,使心定下来,寂然不动,不再受外界任何影响而致任何波动。这是运用“修心”之法修炼过程中的第一层阶梯,也是第一重境界,亦是“修心”者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功夫。

  能够“知止而后有定”,就能够随时消除心烦、心躁、心狭、心隘、心偏、心私、心骄、心矜、心妒、心忌、心邪、心枉、心奸、心伪、心欺、心诈、心狂、心妄、心凶、心恶等一切不利于内心世界的错乱与私心杂念,从而使内心复归于清定(清净而稳定)。具备“定”的功夫,就能随时随地收摄心神,排除各种不健康的思想观念,使自我不犯错误。

  “静”即平静,即继续经过修炼,在“定”的基础上使自我的内心达于平静。内心平静如水,无一丝莲漪,从而不受外部世界任何纷繁杂乱的影响。内心平静如明镜,从而能清晰映照自我应对外界的任何烦躁之心、狭隘之心、骄矜之心、妒忌之心、邪枉之心、奸伪之心、欺诈之心、利诱之心、偏私之心、狂妄之心、凶恶之心等等,从而具备随时随地清醒认识纷繁复杂的大千社会任何表现的条件。内心平静如万里晴空,无一缕细风,无一丝云彩,一派清静而光明,从而具备虚怀若谷,随时吸收任何优点的条件。传统“修心”之道认为,人们的内心,平时由于受到外界各种情景的干扰,同时又由于内心自身产生的私欲所造成的雾障的遮蔽,这是造成内心不明乃至错乱,从而导致人们言行错误的内在原因。仅有修持使心处于“静”的状态,明净得像一面镜子,才能随时随地照见真伪,区分善恶、明晰对错,使心明从而眼亮。俗话说,“我心如明镜,会把你看透”,就是这个道理。这是使人们内心明亮从而决定言行正确的内在条件。

  “安”,即在“静”的基础上,继续经过修炼,使内心到达安然的状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而能坚持“心静”的一切优势,产生无穷的智慧,正是所谓“心安理得”。例如:由于明晰了狭隘、妒忌之心,就会天然生出宽容之心;由于明晰了骄矜之心,就会天然生出谦虚之心;由于明晰了邪枉、奸伪、欺诈之心,就会天然生出忠正(直)之心;由于明晰了偏私之心,就会天然生出公平之心;由于明晰了凶恶之心,就会天然生出慈悲之心……等等,应对任何人任何细微复杂的非理性、错乱的心理表现,都能够天然生成予以克制的心智。这样的功夫正是“修心”者所要着意修炼的。同时,由于内心平静如万里无云的晴空,故此能虚怀若谷,无限放大内心的虚空,安然吸收诸色人等所具备的一切优点,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从而具备成贤成圣的先决条件。《荀子·性恶》云:“涂之人能够为禹”,意思是说,在路途之上遇到的任何一位普通的人,只要他善于吸收别人的长处并克服自我的短处,就能够成为大禹这样的圣贤,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样的功夫同样是“修心”者所要着意修炼的。并且,对于这些功夫,都要经过着意修练,使之成为常态,构成自觉的心理行为。

  “虑”,即思虑,就是在“安”的基础上,经过修炼使内心到达不受干扰(指外部的纷乱对“心”的干扰和“内心”私欲的自行扰乱),从容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思虑的状态。具备了使内心达于此种状态的功夫,就为认识事物的原理和规律(道),准备了条件。

  “得”,即在“虑”的基础上,经过修炼使自我得道(正确认识到事物的原理和规律)。意思就是由于经过不受干扰、按照事物本来面目去思虑,从而正确认识事物的原理和规律,并且能够不受外界纷扰和内心私欲的干扰,按照事物的自身的原理和规律去做,从而使对事物的处理到达完美至善。“得”者“德”也,所谓“道德”之“德”,“道”即事物发展的原理或规律(所谓“天理”),“德”即经过修炼使自身具备认识和自觉按照事物原理和规律所思所言所为的素质。从心学来说,就是获得正确处人处事处物的心智。

  所以,《大学》归纳说,“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就是,大学所要阐明的道理,在于彰显正大光明的德政,在于亲爱人民,在于最终到达至善至美。说到底,君子将修心作为修身的前提,是为了亲爱黎民百姓,最终实施至善至美的德政。这是儒家经过修心从而完美地修身,以期到达齐家,治国,平天下梦想的旨归。

  “修心”和“养心”是辩证的统一。当“修心”者具备上述功夫和境界,构成心理自觉时,就会随时随地、自天然然地克服外部世界对内心的扰乱和内心深处私欲升起的雾障,自觉地从容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思虑,从而获得对事物原理和规律的认识,并遵从其原理和规律正确予以处理,进而实现梦想的效果。整个过程并非劳心的过程,更不是假道学刻意追求形式的过程,而是天然生发应对的过程。其中的“定”、“静”、“安”,本身就是“养心”的过程。至于再经过“虑”,每次都实现“得”这样的梦想效果,因而每次都获得无以言喻的愉悦,则更利于“养心”了。比起那些劳心费神循私舞弊,又时刻担心穿帮失败,失败后身心又遭受沉重打击,内心常处于阴暗、疲劳、恐惧乃至伤痛之中的人来说,“修心”者内心则常处于清净、光明、祥和、愉悦之中。所以,“修心”利于“养心”,甚至能够说“修心”就是“养心”。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既强调“修心”,也强调“养心”。

  经过“修心”乃至“养心”,具备上述优秀的心理素质,意义和作用十分重大。兹举三例:

  其一,能做到“慎独”,即在静室独处时能坚持很好的心理状态,能够知止从而心定心静心安,不受外界的纷扰和内心私欲的扰乱,从容思虑,正确认识事物的原理或规律,从而把握之,予以正确处理。传统检验“修身”功夫的方法之一是“慎独”。因为人在独处时内心容易松懈,所以要异常谨慎,防止出现心理失控。室内虽静,他(她)虽然端坐寂然不动,但正是他此时毋须应对任何人,他的内心却反而可能如脱缰的野马狂奔乱跳,私心杂念反而会迅速放大,诸如偏狭私邪错乱之心反而会猛烈滋生。有些人正是在独处时,心猿难制,才导致走火入魔。所以“慎独”是“修心”的基本功夫,至关重要。

  其二,在遭遇重大压力时,能够心定心静心安,从而不受外物的纷扰和内心私欲的扰动,从而从容思虑,所得正确,处置妥当。例如《三国演义》中蜀国军师诸葛亮在马稷违令丢失其把守的咽喉要道街亭,曹魏统帅司马懿大军围攻前来,自我兵少将寡、面临强敌灭顶的情景下,从容布局“空城计”。大开城门,所有门卒、洒扫之人一如平时,一派祥和景象。而他自我则稳踞城门门楼之上,洒脱抚琴,琴声悠扬,如潺潺流水,丝毫不乱。司马懿观其情景,细听琴声,越看越生疑,越听心越乱,因为“诸葛一生唯谨慎”却又善于用计,所以确定这是诱入陷阱之计,城内外肯定有伏兵,因而感到事不疑迟,赶紧下令大军后撤。这个故事所反映的,其实正是两军指挥者心理素质的较量。

  其三,在重大考验时,哪怕是在千军万马的战场动荡不定之时,甚至在我军行将失败之时,能够做到心定心静心安,从而不受外物的干扰和内心私欲的扰乱,从容思虑,确定正确,妥善处置,从而转危为安,反败为胜。史载前秦与东晋在今安徽寿县一带发生淝水大战的当天,应对前秦苻坚屡战屡胜而来的号称“百万”、“投鞭断流”的大军压境,而己方仅有八万兵力相抗的重大考验,东晋宰相谢安在“镇之以静”的国策指导下,当天特意将朝廷众臣请到都城郊外的别墅游玩,而他自我则与好友从容下棋。对奕者担心失败,心神不宁,而谢安则谈笑风生,从容淡定,棋路丝毫不乱。直到傍晚接到战报时,也只微微一笑,应对围拢聚来焦急等待消息的同僚们轻描淡写地说:“孩儿们侥幸打胜了。”显示何等的举重若轻。可是他在随后出门跨越门坎时,被绊脱了履跟自我却不明白。两相比较,足见他优秀的心理素质,对稳定东晋朝臣们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总之,善于“修心”乃至“养心”的人,必然在事业上会不断进取,立于不败,利国利民;必然会使家庭快乐,邻里和睦,亲朋仁爱;必然会利于自身养生,健康长寿。

  如何修身养性详解(三):

  致虚守静以养心

  致虚守静是《道德经》修养论的基本观念,也是调养自我内心,使之与道合一的主要方法。古之神人,均有通达“天然之理”的体悟,即便处于熙熙攘攘的尘世之中,亦能天然而然地抵制外在功名利禄的引诱,恪守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无有动荡,无所挂碍。在中国传统语境中,往往极为强调对于心性的修养,无论是道家主张的心斋坐忘,还是儒家提倡的修身养性,亦或是佛教鼓吹的静心禅定,都是从“心”上去做功夫,这种思潮在宋明时期到达高峰,心性论自此之后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要论调。若要追根溯源,养心之说最早见于《道德经》的“致虚极,守静笃”以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其十六章曰:[本内容由 首页 / 整理]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静日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此章历来备受老学养生家所推崇,认为其纲领性地提出了道家养生实践的指导思想。然而,从修养身心的角度来讲,其意义则远不止于此。陈鼓应认为,“致虚极,守静笃”形容心境原本是空明宁静的状态,只因私欲蔽染以及外界活动的干涉限制,而使得心灵阻塞不安,所以《道德经》才主张要时刻做“致虚”“守静”的工夫,以恢复心灵的清明。

  应当说,“虚”“静”二字,不仅仅是养心法门,同时也是道家境界所指。芸芸众生,世间万象,如果内心亦纷纷扰扰,则喜怒哀乐变化不定,思虑翻腾劳神动脑,这显然是违背生命天然之性的。所以,《道德经》强调,自我修养首先从“心”出发,恪守“虚”“静”工夫,从容应对世间往复循环的万事万物,从而以兼容并包的宏大胸怀接纳万物,以坦然大公的豁然心态逍遥自处。惟其如此,方能体道而行,终身免于危殆,这是从“养心”出发,最终实现“身心双修,性命双全”的梦想状态。值得一提的是,此章之“复命”,后学将其释为复归生命之本真,到宋儒那里,则仅意指回复虚静的本性,这一向度又更加强调对于心性的修养,与《道德经》本义虽小有偏差,但大体思路则殊无二致。

  《道德经》以“致虚极,守静笃”来养心炼心,这在庄子和嵇康那里也得到充分体现。庄子所谓“心斋坐忘”也是主张要使心灵处于虚静空明之状态,摒弃外界俗尘之烦杂,赋予个体生命以充分而自由的发展空间。嵇康在其《养生论》中主张“清虚静泰,少私寡欲”,认为要限制自我的欲望之心,追随天然之理,杜绝外物之引诱,从而到达“恬愉澹泊,涤除嗜欲,内视反听,尸居无心”的境界。这类修养思想与《道德经》“致虚守静”之传统是一脉相传、一以贯之的。

  持守“三宝”以全身

  在老子那里,注重人的现实存在的首要条件是拥有完整无暇的身体。惟其如此,才有诸多其他的可能性。老子生逢乱世,深刻理解到战争及暴力的残酷,对普罗大众遭受的困苦与摧残感同身受,所以,在《道德经》中,老子一再感慨“全身”的重要性。如《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够长久。”

  老子试图呼吁世人珍重生命,不可为名利而奋不顾身。这种“贵生”的思想,在于视生命本身为“目的”,为绝对之“主体”。这在庄子和杨朱那里也得到进一步阐发,前者提出“两臂重于天下也,身亦重于两臂”,后者提出“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能够说,“贵生”思想实乃先秦之一大发明也。那么,在《道德经》中,集中体现“全身”思想的则是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令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慈”在儒家学说中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儒家语境中,“慈”更偏向于长辈之德,相较于仁义、忠孝等道德规范,不具有普遍性和至高性。而老子将“慈”视为“三宝”之首,可见“慈”在《道德经》中的核心地位。“慈”的基本含义是“爱”,《说文解字》曰:慈,爱也。这种“爱”首先是对生命本身的悲悯,时年天下失道,穷兵黩武,连绵不断的战火烽烟造成对生命的漠视,甚至连“牝马”都要作征战之用,可见,生命如草芥,以至于何种地步也。老子提倡“慈”,实质上是要构建一种对天下万物、对黎民百姓慈悲怜爱的根本态度和心理基础。

  “俭”在《道德经》中主要是纯朴之义。在老子看来,生命和畅并非在于财货多有,并非是玩弄权术毫无节制,而恰恰是在其反面用功,心灵之虚静天然,精神之高远澄明,生命之返璞归真,才是难能可贵的。所以,《道德经》中的“俭”相较于儒家所说“节俭”,则又多了一层修养论上的涵义。

  “不敢为天下先”则更为直观地指出“全身”的路径。居于乱世之中,若处处逞强好胜、争强斗狠,与人相交时尖酸刻薄、锋芒毕露,这样的人注定是难以善终的。故而,老子一再强调“不欲盈”的原则,实际上就隐含着含蓄内敛、知雄守雌的智慧与品格,所谓“不争”“处下”,均有此意义。总之,应慈爱他人,谦卑包容,还有什么比这种修养方法更能保全自身吗?

  不自矜伐以去名

  恬然淡泊,不争守柔是《道德经》所倡导的修身养性之道。这种思想的提出与老子所处之时代背景有莫大关联。彼时,周制衰微,礼崩乐坏,人心涣散,追名逐利,导致社会纷争不断,生民朝不保夕,这对于自我修养及全身保命显然是荼毒甚大的。老子据此而发,告诫人们不要陷入名利之泥沼,难得之货终究只能满足一时之欲,为名利所累反而可能导致身心俱残之恶果。《道德经》第九章曰: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其大意为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保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富贵而骄,自取祸患。功业完成,含藏收敛,是合于大道之理的。事实亦莫不如此。贪位慕禄之人,即便一朝得势,往往会因为得寸进尺而一朝丧尽;恃才傲物之人,大多盛气凌人,不得善终者亦不在少数;富贵而骄,通常自取祸患;显赫一时,也难免坠落云端。而这种种,在老子看来,都是“心”被染蔽造成的,心中有名利执念,则容易在生活实践中以某种极端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老子亦强调应从“心”上做功夫,并且首先应对此种情景有所觉解。《道德经》第十二章曰: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声色犬马祸患心智,故而圣人只求温饱,钳制欲望以修心性。此章一方面言明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求实乃人之常情,应予以适当满足;另一方面则指出若是穷奢极欲,为名利所累,则难免陷入本末倒置之怪圈。这种情形并没有随着历史演进而消弭,在当代社会同样随处可见,逐一己之私而费尽心力,甚至无所不用其极,危害个体安定和社会和谐。所以,如何正确地处理名利欲求与人生意义之关系,在新时代同样值得重视。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曰: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在《道德经》中,修养心性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指向全身保命,此章所论则具有某种实践性的指导意义。常人总是喜欢追逐事物的显相,功成名就时期望得到张扬,名利双收时喜欢自我夸耀,飞黄腾达时则容易沾沾自喜,殊不知正是这种心态反而引起了无数纷争,最终可能会给自我招致祸患。所以,老子主张“抱一”,“一”就是“道”的法则,天然无为,见素抱朴。这既是一种行为规范,也是一种精神境界。抽象来讲,“一”其实反映了大道之理落实到生命体中的本真状态,而要到达这种状态,首先要做到不为名利所困,内心湛然无迹,并且能够恒久地坚持。

  返璜归真复其本

  《道德经》将“道”视为核心范畴而建构其独特的哲学体系,“道”的本性体现为天然而然、无为纯朴,于无声处化生万物,人亦禀道而生。所以,老子也将人之本性视为天然无邪的完满状态,“婴儿”就是其典型表征。故《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有言:“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深知雄强,却能抱柔守弱,这是天下万物都应遵循的蹊径,常德便不会有所流失,从而恢复到婴儿的状态。这是老子出于对社会情势的洞察,看到人们往往抢先贪利,纷纭扰攘,故而提出涵容贵柔的理念,也是在呼吁人们要返璞归真复其本性。

  老子这一思想对后世修养论影响甚大,孟子亦提出过类似观念:“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具有伟大人格的人通常都能保养其纯真无伪之心,以此扩而充之,则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可见,在孟子那里,虽然表达方式有所差异,但在核心思想上则殊途同归。明末清初思想家李贽对道学及道学家的虚伪性作出批判,从而提出“童心说”,认为“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童心”即人之内心所本来具有的真实思想意识,尚未受到后天污秽之物的浸染,此说之真义就在于经过批判彼时道学的伪巧而转向强调去伪存真、坚持初心的重要性。这与老子之说同样深度相契。

  此外,返璞归真还暗含着超越性的意义。道家认为,人的本性与道的真性在最高层次上是彼此相通的,甚至是合二为一的,人心乃道性之载体,道性经由人心得以彰显。然而后天习染毕竟难以避免,在纷繁复杂的尘世之中,人的各种欲望和自我意识急速膨胀,致使我们在名利场中越陷越深,同时也离生命本真状态越来越远,这实际上是对人性的损伤和戕害。所以,老子提出返璞归真,复归于朴,就在于强调坚持纯真本善之心,在此基础上自作主宰,而不至于随波逐流,丧失自我。

  这种回归既是对现实世界的抗争,同时也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前者是一种被动之举,普通寻常之人久受名利之困,心境如临深渊,长此以往,则期望另一种生活方式,有此种觉解,则又有焕然一新、豁然通畅之感;后者则是古之圣贤经过体悟“为道日损”的真谛,自觉提升自我精神境界,主动选择趋向先天有序和谐的生存状态。用冯友兰的境界论来看,所谓“返璞归真”,无非就是由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向天地境界的攀援,只是在老子那里,天地境界具有某种“先在性”,人之初生便已蕴藏于其中,所以讲“返璞归真”,而不像儒家那样主张经过勤学苦修,最终臻于一新境界也。

  反观当今世界,我们面临的生存环境较老子时代更为复杂,受各方欲求引诱更为杂糅,这就更需要对自身有清醒的认识,既要防止堕入迷醉泯灭的窠臼之中,也要警惕走进道德形式主义的陷阱。

  除此之外,社会分工日趋精细化、社会合作日趋紧密化,致使个体自我必须全方位融入到社会之中才能满足基本生存需求,这一方面极大增强了人的社会属性,进取为社会服务或认同社会意见;另一方面也容易使个体陷入社会权威的掌控之下而不自知,所带来的结果就是自我意识的丧失或成为他人的傀儡,这就是所谓过度社会化的问题。

  所以,为了消除人的异化与天然人性之间的矛盾,《道德经》所提出的“返璞归真”仍有其现代价值。从社会的枷锁之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当代健全人格的题中之义,当我们将视域投向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家思想时,应当是能够得到诸多启发的。老子提出“捐迹反一”“绝伪弃诈”“复归于朴”等主张,呼吁时人回归天然大道,最终塑造健全之人格与超越之精神。

  如何修身养性详解(四):

  孟子认为,人性虽然具有与生俱来的善,但人性之善能否充分体现出来,还需要人们不断地按照儒家教义进行修身养性才能到达。在孟子看来,人们必须经过养心、修身、慎行等几个方面的奋力,才能贴合儒家教义的“善”。

  坚持本心,减少欲望

  “心之官则思”,“心”是人体之中最重要的器官。正是由于“心”具有思考本事,才有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才有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弟子公都子问孟子:“同样是人,有的成了君子,有的成了小人,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孟子·告子上》)也就是说,能依从心志这样的大的要求下功夫就能够成为大人君子,被耳目之欲这样的小的要求所牵制的人只能成为小人。孟子从儒家等级制度的理念出发,将人在现实生活中对身体的使用方面与偏爱程度上划分出了君子与小人。“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孟子·告子上》)。孟子举例说,只明白吃喝的人会受到人们的鄙视,因为他注重了口腹之欲而忽视了其他更为重要的东西。如果喜爱饮食的人没有丢弃(善心的培养),那么他的吃喝就不仅仅是为了形体上的健全了。

  由此看来,君子与小人之分,根源在于人心的不一样。因而,人性之善的根本在于“养心”。“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孟子·离娄下》)。君子之所以不一样于一般人,是因为他能够坚持本心。君子把仁放在心上,把礼放在心上。

  那么,人应当如何坚持本心呢?“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修养善心的方法,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了。他的为人如果欲望少,那么,即使善心有些缺失,也是很少的;他的为人如果欲望很多,那么即使善心有所保存,保留的也必须是很少的。

  人欲是无止境的,人的很多恶行也多由欲望所至。孟子竭力反对权贵无休止的贪欲,居高临下地表示自我与他们挥霍无度的行为划清界限,体现出中国古代文人清高的骨气。“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孟子·尽心下》)“游说诸侯,就得藐视他,不要在意他们那高高在上的样貌。殿基几丈高,屋檐几尺宽,我要得志了,不会这么做。面前摆满美味佳肴,侍奉的姬妾数百人,我要得志了,不会这么做。尽情饮酒作乐,驰骋射猎,随从的车子上千辆,我要得志了,不会这么做。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我所不愿做的;我所愿做的,都是贴合古代制度的,我为什么要怕他们呢?”

  孟子认为,养心绝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修身养性。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都必须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孟子·尽心下》)。山坡上的小路很窄,专心致志地走,它便成了路;如果隔了一段时间不走,就又会被茅草堵塞住了。

  遵循仁义之道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的基本精神,主张严格遵循礼义之道。“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孟子·离娄下》)不贴合礼制的‘礼’,不贴合正义的‘义’,有德行的人是不去做的。

  孟子认为,仁是人们最安定的住所,义是人们最正确的道路,不行仁义反而诋毁仁义的人就如同自我抛弃了自我。

  “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孟子·公孙丑上》)。仁,是天(赋予人的)最尊贵的爵位,是人最安定的住所。没有谁阻挡他(行仁),他却不行仁,是不明智的。不仁、不智,无礼、无义,只能当别人的仆役。当了仆役而觉得当仆役羞耻,就像造弓的觉得造弓可耻,造箭的觉得造箭可耻一样。如果真的觉得可耻,不如就行仁。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自我戕害自我的人,不可能同他有什么话说;自我抛弃自我的人,不可能同他有所作为。说话诋毁礼义,这叫自我残害自我;自认为不能守仁行义,这叫自我抛弃自我。仁是人们最安定的住所,义是人们最正确的道路。空着安定的住所不住,舍弃正确的道路不走,真可悲啊!

  正确地选择自我的行为

  孟子认为,人应当正确地选择自我的行为。“人有不为也,而后能够有为”(《孟子·离娄下》)。一个人仅有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

  人仅有做到了有所不忍、有所不为,他忍心去做和愿意做到的事就贴合仁义了,仁义的行为是人从每一件点滴的事情中得以推广、充实的。“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孟子·尽心下》)。人人都有不忍心干的事,把这种心理推及到他所忍心去做的事上,就是仁;人人都有不愿意去做的事,把这种心理推及到他所愿意去做的事上,就是义。一个人能把不想害人的心理扩展开去,那么,仁就用之不竭了;一个人能把不愿扒洞翻墙(行窃)的心理扩展开去,那么,义就用之不竭了;一个人能把不愿受人轻蔑的心理扩展开去,那么,无论走到哪里,行为都是贴合义的了。

  人必须认识到自我的行为是否贴合仁义道德的要求,并且要对自我的行为负责,否则就成了无耻之徒。“人不能够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人不能够没有羞耻之心,对无耻不感到羞耻,那就不会有耻辱了。

  人若不知耻,就必然会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最终将会自取其辱,甚至招致毁灭的命运。“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葘,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能够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能够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孟子·离娄上》)。不仁的人还能同他讲什么呢?他们面临危险还自以为安全,灾祸临头还自以为得利,把导致亡国败家的事当作欢乐。不仁的人如果还能同他谈什么,哪还会有亡国败家的事呢?从前有个童谣唱道:“沧浪的水碧清哟,能够洗我的帽带;沧浪的水浑浊哟,能够洗我的脚。”孔子说:“弟子们听着!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了。这是由水自我招来的。”一个人必然是自我招致侮辱,人家才来侮辱他;一个家必然是自我招致毁败,人家才来毁败它;一个国必然是自我招致讨伐,别人才来讨伐它。《太甲》上说:“上天降灾,还能够躲;自我作孽,别想再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学习别人长处,与别人共同行善

  孟子认为,人必须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做一个与人为善的人。“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子路这个人,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高兴。大禹听到好的言论,就向人家行礼。伟大的舜更加了不起,好品德愿和别人共有,舍弃自我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乐于吸取别人的优点,并以行善为乐事。舜从当农夫、陶工、渔夫,直到成为天子,没有一样不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吸取众人的长处来完善自我,如同与别人一齐行善。所以,君子最了不起的就是同别人一齐行善。

  人若让别人明白道理,自我本身必须是明白道理的人。孟子所说的道理,显然离不开儒家仁义礼智信之类的基本教义。“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贤人用自我清楚明白的道理使别人也清楚明白,此刻的人却要用连他自我都糊里糊涂的道梦想使别人清楚明白。

  反求诸已,真诚待人

  孟子认为,凡是遇到不顺的事情或者遭到不公正待遇,都要多从自身找原因。“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孟子·离娄上》)爱别人,别人不来亲近,就要反过来检讨自我仁的程度;治理别人却治理不好,就要反过来检讨自我智的程度;礼貌待人,别人却不回应,就要反过来检讨自我恭敬的程度。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的,就要反过来在自我身上找原因。自身端正了,天下的人就会来归附他。

  做人之道在于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身居下位而又不被上司信任,是不可能治理好百姓的。要取得上司信任有办法,如果不被朋友信任,也就不会得到上司信任了。要被朋友信任有办法,如果侍奉父母得不到父母欢心,也就不会被朋友信任了。侍奉父母让他们高兴有办法,如果反省自我不诚心诚意,也就得不到父母欢心了。要使自我诚心诚意有办法,如果不明白什么是善行,也就不会使自我诚心诚意了。所以,诚是来自于“天”的道理,追求诚是做人的道理。极端诚心而不能使人感动,是从不会有的事;心不诚是没有谁会被感动的。

  人如何能够取得别人的信任呢?孟子在这一段文字中给出了一个逻辑的推理过程。人是社会中的人,人要应对自我的上级、朋友、父母。人若想取得别人的信任,就必须真诚地对待自我身边的每一个人。一张来自社会的大网就这样织将起来。人在网中,终生结网,每一个个体的人格都无法真正地独立起来。诚固然重要,但一个人应对社会上的各种“关系”,谁也没有本事十全十美地处理好。如果将能否诚心地对待每一种“关系”上升到“天之道”的高度,“诚”也许只能沦为远离真理的庸俗关系学的代名词而已。

  如何修身养性详解(五):

  修身养性的好方法

  一、生活,不要老是惦念明天的事,也不要总是懊恼昨日发生的事,把你的精神集中在今日要干什么上。

  二、生活在那里。

  对于远方发生的事,我们无能为力。杞人忧天,对于事情毫无帮忙。所以记住,你此刻就生活在此处此地,而不是遥远的其他地方。

  三、停止猜想,应对实际。

  你也许遇到过这样的情景:在单位,当你遇到领导或同事的时候,你向他们打招呼,可他们没反应,连笑一笑都没有。如果你所以而联想下去,心里嘀咕,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我这个人是不是对自我有意见是轻视自我吗其实,也许你没有料到,你向他打招呼,而他可能心事重重,情绪不好,没有留意你向他打招呼罢了。很多心理障碍,往往是没有实际根据的“想当然”造成的。

  四、暂停思考,多去感受。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多去思考,而少去感受。人们整天所想的,就是怎样做好工作,怎样考出好成绩,怎样搞好和领导与同事的关系等。因而容易忽视或者没有心思去观赏美景,聆听悦耳的音乐。格式塔疗法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在思考基础上的“感受”,感受能够调整、丰富你的思考。可是,人们过分地强调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往往被人们忽略了。可怕的后果是人们将变成一台失去情感的机器。

  五、理解不愉快的情感。人们通常都期望有愉快的情感,而不愿意理解忧郁的、悲哀的、不愉快的情感。愉快和不愉快是相对而言的,同时也是相互存在和相互转化的。所以,正确的态度是:既要理解愉快情绪,也要有理解不愉快情绪的思想准备。

  六、不要随意下确定。人们往往容易在别人稍有差错或者失败的时候,就立刻下结论。对他人的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正确做法应当是:先不要对人下确定,先要说出你是怎样认为的。这样做,就能够防止和避免与他人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冲突,而你自我也能够避免产生无谓的烦恼与苦闷。

  七、不要盲目地崇拜偶像和权威。现代社会,有很多变相的权威和偶像,他们会禁锢你的头脑,束缚你的手脚,比如,学历、金钱等等。不要盲目地附和众议,从而丧失独立思考的习性;也不要无原则地屈从他人,从而被剥夺自主行动的本事。

  八、我就是我。不要说,我若是某某人,我就必须会成功。应当从自我的起点做起,充分发挥自我的潜能。不必怨天尤人,要从我做起,从头做起,竭尽全力地发挥自我的才能,做好我能够做的事情。

  九、对自我负责。人们往往容易逃避职责。比如,考试成绩不好,会把失败原因归罪为自我的家庭环境不好,会推诿说领导不力、条件太差等,把自我的过错、失败都推到客观原因上。格式塔疗法的这项重要原则,就是要求自我做事自我承担职责。

  十、正确地自我估计。就是说把自我摆在准确的位置上。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占据着一个特定的位置,所以你就得按照这个特定位置的要求,去履行你的权利和义务。你如果不按照社会一致公认和大家都共同遵守的这个规范去做,那你就会受到社会和他人对你的谴责和反对。

  十一、

  1、今日,我要过个愉快的一天——林肯说:“只要下决心欢乐,就会欢乐。”确是至理名言。欢乐是来自内心,与外在事物无关。

  2、今日,我要让自我顺应一切——家族、工作、命运,而不要求他人或事件顺应自我的愿望。

  3、今日,我要注意身体的健康——做适当的运动和摄取适当的营养,不要操劳过度。这样,它才能成为完全服从我的命令的机器。

  4、今日,我要充实我的心灵——学习做点有益的事情,以及阅读些需要聚精会神,或思考的文章,以免成为精神上的怠惰者。

  5、今日,我要以三种方法锻炼自我的灵魂——一是默默的做一件善事,另外则是威廉詹姆士说的,为修身养性,每一天至少做两件“自我不愿做的事”。

  6、今日,我要给人良好的印象——精神奕奕,服装整洁,讲话温和,举止有礼。不要吝惜赞美别人,但不可批评、挑剔、教训别人。

  7、今日,我只为今日而活——我不妄想在今日中要一举解决人生所有的问题,而力求今日事今日毕,即使遇到十分棘手的难题,也要在12小时内处理完毕。

  8、今日,我要拟出今日的作息表,详细写出每一个小时的工作计划。这或许是很困难的事,但不妨一试,因它可消除临事及急躁和做事磨蹭的毛病。

  9、今日,我要匀出30分钟静静独处的休息时间。有时间思考一下神的事情,这样,对自我的人生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10、今日,我要有充分的信心——相信我所爱的人也会爱我,相信我能享受完美的事物,相信我会快乐。

  十二、

  1、买个闹钟,以便按时叫醒你。

  贪睡和不守时,都将成为你工作和事业上的绊脚石,任何时候都一样。不仅仅要学会准时,更要学会提前。就如你坐车去某地,沿途的风景很美,你忍不住下车看一看,之后虽然你还是赶到了某地,却不是准时到达。

  “闹钟”只是一种简单的标志和提示,真正灵活、实用的时间,掌握在每个人的心中。

  2、如果你不喜欢的工作,要么辞职不干,要么就闭嘴不言。

  初出茅庐,往往眼高手低,心高气傲,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不要养成挑三拣四的习惯。不要雨天烦打伞,不带伞又怕淋雨,处处表现出不满的情绪。记住,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好。

  3、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要学会忍受孤独,这样才会成熟起来。

  年轻人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惯了,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应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一下子不知所措起来,有时连一个能够倾心说话的地方也没有。这时,千万别浮躁,学会静心,学会忍受孤独。在孤独中思考,在思考中成熟,在成熟中升华。不要因为寂寞而乱了方寸,而去做无聊无益的事情,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4、走运时要做好倒霉的准备。

  有一天,一只狐狸走到一个葡萄园外,看见里面水灵灵的葡萄垂涎欲滴。可是外面有栅栏挡着,无法进去。于是它一狠心绝食三日,减肥之后,最终钻进葡萄园内饱餐一顿。当它心满意足地想离开葡萄园时,发觉自我吃得太饱,怎样也钻不出栅栏了。相信任何人都不愿做这样的狐狸。退路同样重要。饱带干粮,晴带雨伞,点滴积累,水到渠成。有的东西今日似乎一文不值,但有朝一日也许就会身价百倍。

  5、不要像玻璃那样脆弱。

  有的人眼睛总盯着自我,所以长不高看不远;总是喜欢怨天尤人,也使别人无比厌烦。没有苦中苦,哪来甜中甜不要像玻璃那样脆弱,而应像水晶一样透明,阳光一样辉煌,腊梅一样坚强。既然睁开眼睛享受风的清凉,就不要埋怨风中细小的沙粒。

  6、管住自我的嘴巴。

  不要谈论自我,更不要议论别人。谈论自我往往会自大虚伪,在名不副实中失去自我。议论别人往往陷入鸡毛蒜皮的是非口舌中纠缠不清。每一天下班后和你的那些同事朋友喝酒聊天可不是件好事,因为,这中间往往会把议论同事、朋友当做话题。背后议论人总是不好的,尤其是议论别人的短处,这些会降低你的人格。

  7、机会从不会“失掉”,你失掉了,自有别人会得到。

  不要凡事在天,守株待兔,更不要寄期望于'机会'。机会只可是是相对于充分准备而又善于创造机会的人而言的。也许,你正为失去一个机会而懊悔、埋怨的时候,机会正被你对面那个同样的“倒霉鬼”给抓住了。没有机会,就要创造机会,有了机会,就要巧妙地抓住。

  8、若电话老是不响,你该打出去。

  很多时候,电话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它不是花瓶,仅仅成为一种摆设。交了新朋友,别忘了老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交际的一大诀窍就是主动。好的人缘好的口碑,往往助你的事业更上一个台阶。

  9、千万不要因为自我已经到了结婚年龄而草率结婚。

  想结婚,就要找一个能和你心心相印相辅相携的伴侣。不要因为放纵和游戏而恋爱,不要因为恋爱而影响工作和事业,更不要因一桩草率而失败的婚姻而使人生受阻。感情用事往往会因小失大。

  10、写出你一生要做的事情,把单子放在皮夹里,经常拿出来看。

  人生要有目标,要有计划,要有提醒,要有紧迫感。一个又一个小目标串起来,就成了你。人生也未必就布满荆棘,只要有想法,照样能够提前退休。人已经被洗脑认为人生就是苦的,其实你只要愿意,能够去做一些自我愿意去做的事情,并思考如何欢乐盈利。喜欢做菜就去做厨师,喜欢吃饭就去做美食家做杂志修改,喜欢睡觉就去研究床单床垫的舒适度,喜欢唱歌就去唱歌参加选秀。只要你喜欢,你就去做。你会很简便活的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