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故事

科技故事(精选15篇)

时间:2023-02-23 09:47:34

  科技故事(一):

  富兰克林的故事

  1752年6月的一天,美国费城郊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在一块宽阔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兴致勃勃地在那里放风筝。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之后一声雷响,雨点就倾泻下来了。

  只见老者大声喊道:“威廉,站到那边的草房里去,拉紧风筝线。”这时,闪电一道亮过一道,雷鸣一声高过一声。突然威廉大叫:“父亲,快看!”老者顺着儿子指的方向一看,只见那拉紧的麻绳,本来是光溜溜的,突然怒发冲冠,那些细纤维一根一根都直竖起来了。他高兴地喊道:“天电引来了!”他一边嘱咐儿子细心,一边用手慢慢接近接在麻绳上的那把铜钥匙。突然他象被谁推了一把似地,跌到在地上,浑身发麻。他顾不得疼痛,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将带来的莱顿瓶接在铜钥匙上。这莱顿瓶里果然有了电,并且还放出了电火花,原先天电和地电是一个样貌!他和儿子如获至宝似地将莱顿瓶抱回了家。

  这捕获天电的人就是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富兰克林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独立宣言》的发起人之一,是美国第一任驻外大使。

  风筝实验之后,富兰克林写了一篇《论闪电和电气的相同》的论文,阐述了雷电的本质,还提出了制造避雷针的设想,使建筑物免遭雷击。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一下子风靡一时,传到英国、法国、德国、传遍欧洲和美洲。

  科技故事(二):

  焦耳的故事

  英国知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我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齐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我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他和哥哥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那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样回事?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我做的实验都告诉了教师,并向教师请教。教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经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最终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科技故事(三):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揭示了一个十分重要而趣味的规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增加呈周期性的变化,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门捷列夫根据这个道理,不但纠正了一些有错误的原子量,还先后预言了15种以上的未知元素的存在。结果,有三个元素在门捷列夫还在世的时候就被发现了。1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兰,发现了第一个待填补的元素,命名为镓。这个元素的一切性质都和门捷列夫预言的一样,只是比重不一致。门捷列夫为此写了一封信给巴黎科学院,指出镓的比重应当是5.9左右,而不是4.7。当时镓还在布瓦博德兰手里,门捷列夫还没有见到过。这件事使布瓦博德兰大为惊讶,于是他设法提纯,重新测量镓的比重,结果证实了门捷列夫的预言,比重确实是5.94。这一结果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元素周期律的认识,它也说明很多科学理论被称为真理,不是在科学家创立这些理论的时候,而是在这一理论不断被实践所证实的时候。当年门捷列夫经过元素周期表预言新元素时,有的科学家说他狂妄地臆造一些不存在的元素。而经过实践,门捷列夫的理论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重视。

  之后,人们根据周期律理论,把已经发现的100多种元素排列、分类,列出了今日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张贴于实验室墙壁上,编排于辞书后面。它更是我们每一位学生在学化学的时候,都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课。

  此刻,我们明白,在人类生活的浩瀚的宇宙里,一切物质都是由这100多种元素组成的,包括我们人本身在内。

  可是,化学元素是什么呢?化学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所以,人们常说,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砖石”,这从必须意义上来说,还是能够的。然而,化学元素周期律说明,化学元素并不是孤立地存在和互相毫无关联的。这些事实意味着,元素原子还肯定会有自我的内在规律。那里已经蕴育着物质结构理论的变革。

  最终,到了19世纪末,实践有了新的发展,放射性元素和电子被发现了,这本来是揭开原子内幕的极好机会。可是门捷列夫在实践面前却产生了困惑。一方面他害怕这些发现“会使事情复杂化”,动摇“整个世界观的基础”;另一方面又感到这“将是十分趣味的事……周期性规律的原因也许会被揭示”。但门捷列夫本人就在将要揭开周期律本质的前夜,1907年带着这种矛盾的思想逝世了。

  门捷列夫并没有看到,正是由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系列伟大发现和实践,揭示了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扬弃了门捷列夫那个时代关于原子不可分的旧观念。在扬弃其不准确的部分的同时,充分肯定了它的合理内涵和历史地位。在此基础上诞生的元素周期律的新理论,比当年门捷列夫的理论更具有真理性。

  科技故事(四):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在偶然的机会想到发明避雷针的:

  富兰克林最著名的发现是统一了天电和地电,破除了人们对雷电的迷信。在用莱顿瓶进行放电实验的过程中,富兰克林应对着电火花的闪光和劈啪声,总是禁不住与天空的雷电联想起来,他意识到莱顿瓶的电火花可能就是一种小型的雷电。为了验证这个想法,必须将天空中的雷电引到地面上来。1752年7月的一个雷雨天,富兰克林用绸子做了一个大风筝,风筝顶上安上一根尖细的铁丝,又用丝线将铁丝联起来通向地面,丝线的末端拴一把铜钥匙,钥匙又插进一个莱顿瓶中。富兰克林将风筝放上天空,一阵雷电打下来,只见丝线上的毛毛头全都竖立起来,用手靠近铜钥匙,即发出电火花。天电最终被捉下来了。富兰克林发现,储存了天电的莱顿瓶能够产生一切地电所能产生的现象,这就证明了天电与地电是一样的。在1747年,富兰克林就从莱顿瓶实验中发现了尖端更易放电的现象,等他发现了天电与地电的统一性后,就立刻想到利用尖端放电原理将天空威力巨大的雷电引入地面,以避免建筑物遭雷击。1760年,富兰克林在费城一座大楼上树起了一根避雷针,效果十分显著。[本内容由 首页 / 整理]

  牛顿被苹果砸死了,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1834~1907),生在西伯利亚。他从小热爱劳动,喜爱大自然,学习勤奋。

  1860年门捷列夫在为著作《化学原理》一书研究写作计划时,深为无机化学的缺乏系统性所困扰。于是,他开始搜集每一个已知元素的性质资料和有关数据,把前人在实践中所得成果,凡能找到的都收集在一齐。人类关于元素问题的长期实践和认识活动,为他供给了丰富的材料。他在研究前人所得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一些元素除有特性之外还有共性。例如,已知卤素元素的氟、氯、溴、碘,都具有相似的性质;碱金属元素锂、钠、钾暴露在空气中时,都很快就被氧化,所以都是只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天然界中;有的金属例铜、银、金都能长久坚持在空气中而不被腐蚀,正因为如此它们被称为贵金属。

  于是,门捷列夫开始试着排列这些元素。他把每个元素都建立了一张长方形纸板卡片。在每一块长方形纸板上写上了元素符号、原子量、元素性质及其化合物。然后把它们钉在实验室的墙上排了又排。经过了一系列的排队以后,他发现了元素化学性质的规律性。

  所以,当有人将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看得很简单,简便地说他是用玩扑克牌的方法得到这一伟大发现的,门捷列夫却认真地回答说,从他立志从事这项探索工作起,一向花了大约20年的功夫,才最终在1869年发表了元素周期律。他把化学元素从杂乱无章的迷宫中分门别类地理出了一个头绪。此外,因为他具有很大的勇气和信心,不怕名家指责,不怕嘲讽,勇于实践,敢于宣传自我的观点,最终得到了广泛的承认。

  科技故事(五):

  发明大王爱迪生

  电报、电话、电灯,这些东西在科技发达的今日看来是多么的普通和司空见惯,谁也不会所以而惊奇。可是你明白这些东西对于当时的人们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和欣喜若狂吗?人类所以而记住了它们的发明者——爱迪生。

  被人们称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的一生,仅是在专利局登记过的发明就有1328种。一个只读过三个月书人,怎样会有这么多发明创造呢?我想,如果你听说过“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就必须会明白,他的成功源于强烈的好奇心。

  1847年,爱迪生降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米兰市的一个商人家庭里。很小的时候,爱迪生就显露出了极强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他就抓住大人的衣角儿问个不停,非要问出个子丑寅卯来。

  一天,他指着正在孵蛋的母鸡问母亲:“母鸡把蛋坐在屁股底下干嘛呀?”母亲说:“哦,那是在孵小鸡呢!”午时,爱迪生突然不见了,家里人急得四处寻找,最终在鸡窝里找到了他。原先,他正蹲在鸡窝里,屁股下放了好多鸡蛋孵小鸡呢!父母看了以后,哭笑不得,只好把他拉出来,又是给他洗脸,又是给他洗衣服。还有一次,他看见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就想:既然鸟能飞,人为什么不能飞呢?于是,他找来一种药粉给小伙伴吃,为了让小伙伴飞上天空去。结果,小伙伴差点儿丧命,爱迪生也被父亲狠揍了一顿。

  好不容易,爱迪生长到了8岁,父母把他送进了一所乡村小学读书,以为从此以后他能安安份份上学了。谁知,他仍然爱追根问底,经常把教师问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有一回上算术课,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了“2+2=4”,爱迪生立刻站起来问:“教师,2加2为什么等于4呢?”这个问题把教师问住了,他认为爱迪生是个捣蛋鬼,专门和教师闹别扭,于是,在上了三个月的课以后,爱迪生就被教师赶回家了。

  爱迪生的母亲是位伟大的母亲。她没有因为独生子被撵回来而责怪他,相反,他决定自我把小孩教育好。当她发现爱迪生好奇心重、对物理、化学异常感兴趣时,就给他买了有关物理、化学实验的书。爱迪生照着书本,独自做起实验来。能够说,这就是爱迪生搞科学发明的启蒙教育。

  长大了的爱迪生,学会了无线电收发报技术。他在斯特拉得福铁路分局找到了一个夜班报务员工作。按规定,夜班报务员不管有事无事,到晚上九点后,每小时必须向车务主任发送一次讯号。爱迪生为了晚间休息好,白天能钻研发明创造,就设计了一个电报机自动按时拍发讯号。这就是电报机的雏形。

  没过多久,他又对电报机进行了改善,经过多次试验,一架新式的发报机试制成功了。爱迪生望着自我发明的机器,欣慰地笑了。

  应当说,爱迪生的每一项发明都是和他的好奇心紧紧相联的。在他发明了电报之后,又开始搞电话实验。他发现传话器里的膜板能够随着说话声音引起相应震动,就仔细观察,并且在笔记本上做了详细记录。由此,一个“会说话的机器”做成了。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都纷纷前来观看,并称他为“最伟大的发明家”。所以,好奇心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展示智慧的先决条件。

  不仅仅著名的科学家需要好奇心,我们普通人要学习知识、有所成就也需要好奇心。1991年7月,《光明日报》科技部曾对全国青少年科技小发明比赛中获奖的11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您的主要心理特征”一栏里,92%的同学写的是“好奇心强”。湖南零陵地区道县一中的少年何骥,在一天到鸡棚捡蛋的时候,禁不住好奇地想道:鸡蛋到底为什么一头大一头小呢?是大头先出母体还是小头先出母体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他每一天一放学就立刻赶回家,蹲在鸡棚旁静静地观察,有时甚至连晚饭都忘了吃。两个多月以后,何骥最终发现:鸡蛋是大头先出母体。为此,他写了论文,得到许多生物学家的称赞。他的发现,居然是鸟类文献中还没有记载过的新发现。

  成才需要好奇心,可是有了好奇心并不意味着就必须能够成才。要想有成就,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奋力。好奇心就好比一粒种子,没有种子就长不出参天大树,没有好奇心的人也不可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种子播种在黑土里以后,经过人们的浇灌、培育,会逐渐地破土而出,由小苗长成栋梁。有了好奇心,再加上汗水和心血,也必须能够使你成为有用之才。当代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说:“好奇心很重要,要搞科学离不开好奇。道理很简单,仅有好奇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怕的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出第一步。“正因为好奇心如此重要,所以,许多人都把好奇心称为成功者的第一美德。对于一个有志成才、渴望成功的少年来说,好奇心是最宝贵的。

  无论是大发明家爱迪生的故事,还是小中学生何骥的故事,都向我们证明了一个真理:好奇心——发明家之心。你渴望你的智慧之花早日绽开吗?你渴望你的创造灵感早日到来吗?那么,就仔细地观察生活吧!一个不热爱生活、对周围的一切都漠然视之的.人是不会拥有一颗好奇之心的。如果你想在未来的人生舞台上做一颗明亮的星,就从此刻开始迈出你成才的第一步——强化你的好奇心吧!

  科技故事(六):

  华佗的“五禽戏”

  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的大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为充实和丰富我国古代医学宝库,做出了重大贡献。

  华佗不仅仅精通医术,并且十分重视体育锻炼对人的健康作用。有一次,华佗正在书房里读书,见一小孩把住门闩来回晃荡,他立即想到古书上“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话,人为什么不也这样天天运动,让气血流通呢?之后,华伦参考了“导引术”(全面锻炼身体的方法),编出了一套锻炼身体的拳法,名叫“五禽戏”。这种体育运动就是摹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运动姿态的体操,能够使周身关节、脊背、腰部、四肢都得到舒展。

  华佗的弟子吴普,由于几十年坚持做“五禽戏”,活到九十多岁,仍然步履轻捷,耳聪目明,牙齿坚固。可知“五禽戏”是行之有效的健身体操。

  科技故事(七):

  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是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玛丽从小学习就十分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

  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

  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熏陶着小玛丽。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天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可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

  19岁那年,她开始做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各门功课,为将来的学业作准备。这样,直到24岁时,她最之后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可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向名列前茅,这不仅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0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科技故事(八):

  剃须刀

  1828年谢菲尔德制成一边有保护的刀片,这是安全刀片的前身。

  1895年,美国一位推销员吉列偶遇发明家佩因特佩因特期望赚大钱,想发明一种从从都需要并且一次性使用的东西。

  一天,吉列刮胡子,发现剃刀的刀片正适合这种构想。他设计出种安全剃刀夹持柄,但找不到能制成薄刀片的厂家。到1901年,他遇见机械师卡森,才解决了技术问题,使锄形刀架与双刃可换刀片合成一体,并申请了专利。

  早在1900年,电动剃须刀已在美国获得专利,但第一种适于商业制造的电动剃须刀是由美国退役陆军希克设计,并于1928年获得专利的。

  科技故事(九):

  碰倒纺车的启示

  “珍妮纺织机”的发明者詹姆斯哈格里沃斯(英国发明家)是一个普通工人。他既能织布,又会做木工。妻子珍妮是一个善良勤勉的纺织能手,她起早贪黑,一天忙到晚,可纺纱总是不多。哈格里沃斯每次看到妻子既紧张又劳累的样貌,总想把这老掉牙的纺车改善一下。

  一天,他无意中把家里的纺车碰翻了,他看到原先水平放置的放车锤变成了垂直竖立,仍在不停地转动。这一偶然事件,使他得到启示:既然纺锤竖立时仍能转动,要是并排使用几个竖立的纺锤,不就能够同时纺出好几根纱了吗?他说干就干,最终试制成装有8个纺锤的新式纺织机,并给它命名为“珍妮纺织机”。这项发明比旧纺织机提高效率几十倍,被恩格斯作为“使英国工人的状况发生根本变化的第一个发明”。

  科技故事(十):

  “小人国”的发现者

  列文虎克(1632~1723)是显微镜的发明者。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真正开始了对微生物的观察和研究。

  列文虎克只是个荷兰德尔夫市政府的看门人。他利用看门之余,磨制了许多镜片。有一次,他透过两片透镜看东西,发觉能把极为微小的东西放大许多倍。这下子,引起他莫大的兴趣。他用这种镜片观看自我的牙垢,发现了许多奇形怪状的“小人国”居民。他惊讶地写道:“在一个人口腔的牙垢里生活的“小人国”的居民

  小生物,比整个荷兰王国的居民还多!”一个看门老头儿发明了显微镜,成了微生物学的开门鼻祖。

  有人对他十分羡慕,追问着他成功的“秘诀”。列文虎克什么话也没说,仅向问话者伸出他的双手

  一双因长期磨镜片而满是老茧和裂纹的手。

  科技故事(十一):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最小,仅为空气的114.5。根据氢气的这种特点,科学家们设想把这种最轻的气体充入容器中制成气球,浮上高空。

  1783年8月27日,在法国巴黎,查理教授用浸涂橡胶的丝织品首次制成了氢气球,升入高空。氢气球飘飞了约24公里后降落。由于氢气球散发出一股股浓烈的硫磺气味,所以当地的居民认为是恶魔。人们在天主教司祭的怂恿下,开枪打漏了气球,并把它绑在马尾巴后面,拖成了碎片。

  然而,在1783年12月1日,查理和他的助手罗别尔最终乘坐他们研制的氢气球顺利升入天空,以无可置疑的成功证明了胜利永久是属于科学的。他们共飞行了2个多小时,行程约40公里,到达650米的高度。当天,查理还独自乘坐氢气球进行了飞行,并到达2000米的高度,从而开创了人类历史上飞行高度的纪录。查理的氢气球的一些设计细节一向沿用到现代气球上。

  此后,人们对气球渐渐狂热起来,除氢气球外,又出现了氦气球。气球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可用于气象研究、跳伞训练、投掷宣传品以及拦阻敌机等各个方面。现代气球已发展成为一种进行高空探测的重要工具,如银河外星系的Y射线、银河系中的反物质等都是首先靠气球获得的。

  早在1873年,人类便开始了乘坐气球飞越大西洋的尝试,只是那个从纽约起飞的气球,飞离海岸不远便失败了。此后的100多年间,人们不断进行探索,试图开通这条航线,但一次次奋力均告失败,留下的只是一个又一个悲壮的记录。

  经过许许多多的挫折和失败,最终在1978年8月17日,“飞鹰”2号气球载着3名美国飞行家本阿布鲁佐、马克西安德森、拉里纽曼,经历了6天6夜的飞行,从美国的缅因州海岸出发,飞越大西洋,降落在法国巴黎西北100公里的小镇米塞雷,完成了横渡大西洋的壮举,实现了100多年来飞行家们的梦想,同时创造了载人气球飞行距离最远和留空时间最长两项世界纪录。

  1783年,人类利用热气球和氢气球首次实现了升空飞行。但使用气球在空中飞行,只能随风飘荡,无法控制它的航向,人们开始尝试在气球上安装推进装置。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发动机,所以只能依靠人力,于是出现了早期的人力飞艇。

  1784年,法国的罗伯特兄弟制造了一艘人力飞艇。这艘飞艇长15.6米,最大直径9.6米,气嚢容积940立方米,在充满氢气后可产生9800多牛顿的升力。由于制造者认为飞艇在空气中飞行也许和鱼儿在水中游泳差不多,所以把它制成鱼形。前进的动力则是靠人力划桨。划气桨是用绸子绷在直径近2米的框上制成的。1784年7月6日,飞艇进行了首次试飞,由7个人划桨,在空中近7个小时,沿着不一样方向徐徐移动了几公里,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人们不断地提出新的设计方案,陆续进行试验,但全部都是以人力为动力。直到18世纪末蒸汽机、内燃机相继出现,才真正实现了飞艇的动力飞行。

  科技故事(十二):

  俄国双耳失聪的中学教师齐奥尔科夫斯基,对火箭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震古铄今的贡献。他首先敏锐地指出,巨大火箭的动力应当是液体火箭发动机。他设计了用液体火箭发动机作动力的飞行器草图,并设想用煤油和液氧作推进剂(燃料)。

  1857年9月5日,齐奥尔科夫斯基诞生于俄国的一户贫寒农家。9岁那年,由于患了严重的猩红热病,双耳丧失了听力,无法继续上学。从此,他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功课。幼年的不幸,使他整天呆在家里阅读书籍,再也无法与别的小孩一齐玩,从而疏远了与他同龄小孩的联系。两年后,他母亲去世,这种不幸,使他变得更加孤独,同时也使他开始沉醉在书本的海洋中。

  16岁那年,父亲把他送到莫斯科学习。他住在一位贫苦洗衣妇女家里,每一天忘我地自学,不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他都到附近图书馆里埋头读书,甚至常常忘记饥饿和寒冷。他认识到,刻苦自学,是猎取科学知识的唯一道路。尽管生活上很艰辛,只能用一点黑面包充饥,但在莫斯科的3年里,他自学完微积分、解析几何、球面三角、高等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许多科学知识,其中关于飞行问题像吸铁石一样吸引着他,使他脑子里充满了各种幻想。

  3年半后,他回到家乡,当了中学教师。

  之后,齐奥尔科夫斯基全力以赴地投身于火箭和宇宙航行问题的研究之中。他确信仅有火箭才是实现宇宙航行的最梦想的交通工具,并首先提出多级火箭梦想速度的计算公式。这个公式就是著名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它解决了火箭及其运动的一系列理论问题。1898年,他完成了第一部有关火箭原理研究的科学论著。这部著作为航天事业树立了一个里程碑,为火箭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35年这位前苏联火箭之父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但前苏联人们沿着他的足迹,于1957年首先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世界上第一个制成液体火箭并投入试验的,是美国科学家戈达德。1926年3月16日,在罗斯维尔的荒郊,架起了一座两米多高的发射架,上头竖着—枚高约3.9米的火箭,戈达德要在那里进行划时代的试验。开始发射了,火箭下头喷出燃气,火箭直往上窜,可是只飞了12米高、56米远。这和现代的火箭相比,天然不可同日而语,但它毕竟是世界上第一枚发射成功的液体火箭。戈达德的贡献是把航天理论与火箭技术结合起来,使火箭进入实际的研制阶段。戈达德不断地改善他的火箭,最终使火箭有了相当可观的高度和速度。戈达德是制造液体火箭的创始人。刚开始发射的火箭,由于没有控制设备,火箭不能按预定的方向飞行,1932年,戈达德开始用高速旋转的陀螺来解决火箭的稳定性。陀螺能绕某一个支点自由旋转。最简单的陀螺就是民间玩具“地转子”或称“地牛”。当“地牛”在地面围绕自身轴线飞快转动时,你越使劲抽它,它就转得越欢,立得越稳;不使劲抽就转得慢,开始摇晃;如果不抽,“地牛”最终会倒地,这一特性就是旋转物体的定轴性。火箭装上这种陀螺就能扶摇直上了。

  火箭上升到必须高度后,还要改变方向,这就需要操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戈达德发明了燃气舵,它的功用有如飞机的方向舵,可是飞机的方向舵是靠外部气流的作用,使其偏转以改变飞机的航向,而燃气舵却是装在火箭发动机的内部靠近喷口的地方,它利用燃气流的作用使其偏转,从而到达改变火箭方向的目的。1932年,戈达德完成了陀螺和燃气舵控制火箭飞行的试验。1935年,戈达德制造的火箭的速度超过音速,射程到达70公里,他的成功就使30年代一大批火箭研制者受到鼓舞,德国的奥伯特就是其中一个。

  奥伯特提出许多关于火箭构造和飞行的新观点,他的名著《通向航天之路》又激发了许多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的兴趣,许多国家相继成立了火箭和航天爱好者的组织。1927年,德国创立了太空旅行协会,由奥伯特任会长,1928年,前苏联成立了反作用运动研究会,随后英美等国也相继成立了星际旅行的学会或协会,这些组织中的不少成员之后都成为各国研究第一代火箭的领导者或技术骨干。

  科技故事(十三):

  载入登月飞船

  苏联1957年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又接连不断地发射了一些卫星,从中掌握了航天器的回收技术。之后,又发射了载人飞船将宇航员送入地球轨道,使其围绕地球航行一圈后返氐孛妗U馐姑拦罡杏胨樟涞摹翱占洳罹唷保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会上提出一个10年内把人送L月球,并使他安全回到的计划,得到国会的一致支持。为实施人类登月,以希腊神话中的阳光神命名的“阿波罗”工程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执行的一项迄今为止最庞大的航天工程,目的是实行人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的行星际飞行和探测进行技术准备。该工程包括如下方面:登月方案经过反复的技术论证,于1962年11月决定采用“月球轨道交会”方案。

  运载火箭运载火箭的研制分两个阶段进行:1.研制‘士星1号”和IB号,以获得大型运载火箭运行的经验,为进行“阿波罗”号飞船的飞行试验创造条件;2.研制“土星”5号三级巨型运载火箭作为飞船登月的运载工具。

  “阿波罗”号飞船飞船由指挥舱、登月舱和服务舱组成。

  “阿波罗”计划为载人登月飞行做准备并实现载人登月飞行,原计划19次,后减为门次。从1966年至1968年进行6次广阿波罗”1号至6号)不载人飞行实验,在近地轨道上鉴定了飞船的指挥舱、登月舱和服务舱,考验了登月舱的动力装置。1968年到1969年进行3次广阿波罗”7号至9号)载人飞行试验,主要做环绕地球、月球飞行和登月舱脱离环月轨道的降落模拟试验、轨道机动飞行和模拟会合、模拟登月舱的分离和对接。按登月需用的时间进行了连续11天的飞行,检验了飞船的可靠性。

  1969年5月18日,“阿波罗”10号演习了登月全过程,绕月飞行31圈,两名宇航员乘登月舱下降到离月面仅有15.2公里处。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载有3名宇航员完成载人登月。此后,发射了“阿波罗”12号、14号一17号载人登月飞船,各带两名宇航员,并带有仪器,分别进行了多项科学实验。这些实验揭示了月球表面的结构特性、月面物质的化学成分、光学和热力学等物理特性及探测了月面重力、磁场和月震等现象。

  1969年7月16日至7月24日,“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首次完成了载人登月之创举,登月任务的主要步骤如下:首先是“土星”5号运载火箭第一级助推火箭点燃,将飞船送入60公里的高度后坠下;此时第二级开始点燃,将飞船送到能够环绕地球飞行的高度后被抛掉;第三级助推火箭用来增加轨道的运行速度,在围绕地球运转过程中,借助地面控制中心的帮忙,修正去月球的路径;之后“阿波罗”飞船向月球飞去,这一段均自动控制,在接近月球时飞船减速,围绕月球轨道做修正飞行,一切正常后,登月舱开启制动火箭,与指挥舱分离后以软着陆的形式完成了登月任务。这次载人登月的成功,实现了人类梦寐以求的共同愿望,更为人们走出地球带来新的期望。登月舱登月舱是用来载送宇航员在月球轨道上的飞船和月球表面之间往返的交通工具。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登月舱只能用火箭引擎推送,并可像直升机一样作垂直升降。

  美国“阿波罗”飞船由指挥舱、服务船和登月舱组成,登月舱分上升段和下降段:上升段有乘员室,气温24C,室内充满13个大气压的纯氧。下降段装有登月舱向月面降落减速使用的逆喷射火箭,备有火箭的燃料、氧化剂槽、水和氧气槽,还有调查月面的科学仪器。登月舱在月面时,上升、下降段合二而一,但从月球表面再度起飞时,仅有上升段起飞,下降段则是发射架,发射完毕后置留于月球表面。

  1969年7月对日(美国东部时间)午时4时17分40秒,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驾驶“阿波罗”11号飞船的登月舱平安降落在月球“静海”的西南部,这是世界首次降落在月球表面的登月舱。他们在月面竖立了美国国旗,采集了月面岩石标本,安放了地震仪和激光反射器,并进行了月面探测。对时36分20秒后,他们点燃登月舱上升段火箭,飞离月面。这时另一名宇航员柯林斯正在指挥舱中作环月轨道飞行,与其会合对接后,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将收集到的资料经过80厘米的“隧道”移入指挥舱后,登月舱的上升段便被抛开甩掉。大约两天半后,即1969年7月24日(美国东部时间)12时50分35种时,载有三名宇航员的指挥舱安全溅落在太平洋上,结束了他们为期195小时18分35种的月球航行。

  此后,美国又有“阿波罗”12号、14号一17号的登月舱各载两名宇航员分别着陆平月球表面,进行了很多的月面活动和科学探察,从中获得许多宝贵资料。

  科技故事(十四):

  航天站

  在固定轨道上运行的载人航天器叫航天站(又称空间站或轨道站)。航天站是人类在太空进行科学观测和实验的基地,可供多名宇航员巡访、长期工作和居住,还能给其它航天器加燃料或发射卫星⒌基于载人登月的实现和载人航天器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研究在太空中建立一个常设观测基地,便于进行在地球上无法进行的观测,于是产生了航天站。1971年4月19日,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个航天站“礼炮”l号。到目前为止,发射进入近地轨道的航天站有前苏联(现俄罗斯)的“礼炮”号与“和平”号、美国的“天空实验室”、欧洲空间局的“空间实验室”四个系列。

  至1983年底,苏联共发射了7个“礼炮”号航天站。宇航员均乘“联盟”号飞船与之对接后进入航天站。航天站里面有各种仪器设备、实验台乃至宇航员体育活动的场所。在“礼炮”7号航天站里,3名宇航员创造了持续飞行236天22小时50分钟的记录,完成了多项需长期工作的科研课题,包括植物在太空环境下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

  1973年5月14日,美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个实验性航天站“天空实验室”l号,当它进入435公里高的轨道时,宇航员乘“阿波罗”号飞船与“天空实验室”对接后进入航天站。先后有3批9名宇航员在航天站里分别工作和生活了28天、59天和84天,用58种仪器进行了270多项天文、地理、遥感、宇宙生物学和航天医学的试验研究。“天空实验室”由轨道舱、过渡舱、多用途对接舱、阳光望远镜和“阿波罗”号飞船所组成,全长36米,最大直径65米,总重82吨。因阳光活动的加剧导致大气层略有扩张,致使飞行受到的阻力增大,“天空实验室”于1979年7月12日坠毁。

  由欧洲空间局研制的“空间实验室”干1983年11月28日由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送入轨道。进行了70多项空间实验后,于同年12月8日回到地球。

  苏联于80年代后期发射升空的“和平”号航天站是世界上最大的航天站,也是目前在轨道上运行并使用的唯一航天站。

  科技故事(十五):

  载人飞船

  载人飞船是载人航天器的一种。它能保障宇航员在外层空间生活和工作,并在执行航天任务后回到地面,又称宇宙飞船。载人飞船能够独立进行航天活动,也可作为往返于地面和航天站之间的“纱保箍捎牒教煺净蚱渌教炱鞫越雍蠼辛戏尚小br》自从人类把望远镜对准了星空,并经过各种探测技术扩大了视野,便树立了飞出地球去的宏伟目标,人们不懈地奋力着。苏联在1957年10月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一个月后又发射了载有小狗的“人造地球卫星”2号;在1960年9月19日发射的“宇宙飞船”2号里,载有老鼠、两只小狗及一些植物种子,绕地球18圈后将这些生物平安带回地球。基于生物实验的基础,人们又做了一些无人飞船的试验,研究了宇宙辐射和失重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验证了飞船结构的可能性,并在掌握了飞船的回到技术后,人类的航天技术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l号宇宙飞船绕地球一周,飞行108分钟,安全回到。这是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它初步实现了人类飞向太空的梦想。1963年5月,美国宇航员库巴完成了绕地球22周的飞行计划……。直到人类踏上月球,才使人们的活动范围向空间扩展成为可能,这标志着载人航天已经走向新的高峰。